2020校友会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上海15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
- 格式:docx
- 大小:45.92 KB
- 文档页数:12
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10名。
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是苏州大学(28名)、首都医科大学(42名)、福州大学(44名)和上海大学(50名)。
软科历来秉持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编制排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不仅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而且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和做个性化分析,做法最透明,因此也最值得信赖。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大多数排名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排名团队对排名结果负责、主动接受外界检验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值得称赞”。
1、公共服务相关行业(党政机关、教育、医疗、铁路、煤炭、民航、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航运等)能够进入这样的一些垄断行业或者是核心部门,可谓拿到了钻石级饭碗,发展空间大,待遇福利更是不用多说。
想要进入这样的行业就必须根据这些行业的需求来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
比如,想要进入军工行业,优选国防七子高校或者C9高校的军工、兵器、航空航天相关专业。
想进入电力系统,优选那些电力高校选择与强电相关的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像华北电力、东北电力等电力类高校或者清华、武大、河海、重庆大学等高校。
想要进入石油系统,优选石油类高校选择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钻井技术等相关优势专业。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石油类高校或有资源类行业属性的高校像长江大学、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等都可以考虑。
2、基础建设领域(房地产、公路、桥梁、航运、港口建设等相关专业)此外,像城市轨道、水运港口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业率与薪资水平都很有保障,所以像铁道交通与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港口工程等专业都值得考虑。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名单1.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2.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5.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 —7.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9.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0.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2.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14.外交学院:政治学1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16.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17.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8.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9.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0.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2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2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5.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6.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7.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2 —28.内蒙古大学:生物学29.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30.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31.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3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3.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34.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35.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36.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7.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8.上海海洋大学:水产39.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40.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41.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42.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4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44.上海大学:机械工程45.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4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48.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3 —49.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50.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1.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2.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5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54.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5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56.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5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58.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59.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0.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1.福州大学:化学62.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4.河南大学:生物学6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7.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68.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4 —6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70.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71.暨南大学:药学7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7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74.海南大学:作物学75.广西大学:土木工程76.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77.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8.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79.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80.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81.西南大学:生物学82.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83.贵州大学:植物保护84.西藏大学:生态学85.西北大学:地质学8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7.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8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9.青海大学:生态学90.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5 —91.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9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5.宁波大学:力学96.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7.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98.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6 —。
2020校友会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第一哪些中国综合类大学跻身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前10强?哪些综合类高校跻身2020世界一流大学(8★)、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7★)、世界高水平大学(6★)和中国一流大学(5★)行列?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公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等排名,报告将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雄居2020中国大学排名第一,连续13年夺魁;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3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挺进全国前7名,创10年来最高排名,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晋升全国百强;台州学院、沈阳大学和湖北文理学院等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跃居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北京大学问鼎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冠军,6所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8★)行列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名列校友会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前10强。
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山东英才学院、三亚学院、武汉学院、西安培华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上海建桥学院、汉口学院、武汉工商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名列校友会2020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名前10名。
上海全部大学排名所有高校排行榜
上海有4个985大学、双一流,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5所普通本科、25所专科
院校。
上海高校,看不到没落的暮气,个个朝气蓬勃,都是主升浪绩优股。
上外:妹纸全是洋气美女,修炼4年之后更加知性。
上财:本科生已足够实现财富梦想,毕业生薪酬复交济师望尘莫及。
复旦:朴实低调的大门,进出的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海派文化、小资腔调,这
就是复旦的独特魅力。
交大:充满激情,敢为人先,锐意创新,高校典范!
同济:“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海派文化的精髓体现。
华师:女学霸高考失意集中营,里面全是去不了北大、复旦的女生
备注:上海原有非985的211大学6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2021年双一流工程,新增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
备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应
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苏是本二批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2全国各省⼤学实⼒排名全国⼀共有2600多所⼤学,本科和专科都有⼀千多所,实⼒最强的⼤学所在地当属北上⼴,其余的地⽅还有南京、武汉等,下⾯是2022⼤学综合实⼒排⾏榜,供参考。
2022中国各地区⼤学综合竞争⼒排⾏榜哪些地区的⾼校综合竞争⼒最强?哪些地区跻⾝2022全国百强的⾼校数量最多?哪些地区跻⾝2022中国五星级以上⼤学数量最多?江苏48.61分,列第2;上海46.49分,居第3;湖北37.17分,列第4。
名次地区综合得分中国⼀流⼤学数全国百强数1北京100.0028192江苏48.616113上海46.491294湖北37.17575⼴东28.81266陕西27.31577浙江25.94258⼭东24.71339辽宁23.972210四川23.013411天津20.722312湖南20.163313⿊龙江18.861214吉林17.732215安徽17.411216福建14.271317河南13.882218重庆12.213219河北11.540120江西9.440121⽢肃8.501121云南8.502223⼴西7.420124⼭西7.310125新疆 4.871026贵州 4.590027内蒙古4.560028海南 1.800029宁夏 1.650030青海 1.210031西藏 1.010024个地区⾼校跻⾝全国100强,北京江苏上海雄居2018中国各地区百强⼤学排⾏榜前3名。
全国有24个地区⾼校跻⾝2018中国⼤学排⾏榜100强,北京市跻⾝2022全国百强的⾼校数量最多,有19所,雄居校友会2022中国各地区百强⼤学排⾏榜榜⾸;江苏省列第2,有11所;上海市9所,居第3;湖北省和陕西省各7所,并列第4;⼴东省6所,居第6;浙江省5所,居第7;四川省4所,列第8;⼭东、天津、湖南、福建各3所⾼校跻⾝全国百强⾏列。
令⼈遗憾的是,新疆、内蒙古、贵州和海南等省区没有⾼校跻⾝2022年全国百强⾼校⾏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地区⾼校更是跌出全国200强。
2024全国大学排行榜2024全国大学排行榜发布了,以下是排名前十的大学:1.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古老、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北京大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丰富的研究资源,稳居第一名,为众多优秀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充满学术创新和发展的平台。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追赶着北京大学的步伐,稳定地排名第二。
该校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独树一帜,并通过其创新的教育方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
3.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在工程和商科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其研究成果和专业人才受到广泛认可。
4.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以其出色的综合实力跻身前列。
该校在理工科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并积极推动学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5.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复旦大学以其优秀的社会科学和医学领域研究而闻名于世。
该校还推崇全人教育,注重学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6.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工程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杰出的表现,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大学之一。
该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7.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擅长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该校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者。
8.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享有盛誉,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校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机会。
9.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文史类专业拥有卓越的教学和研究实力,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交融的重要基地。
该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文和科学人才。
10.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具有优秀的教学和研究潜力。
该校注重国际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空间。
这是2024年全国大学排行榜的前十名,这些学校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谈及2024年全国大学排行榜的前十名时,这些学校都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优秀的教育水平而脱颖而出。
2020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公布,武昌首义学院第一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公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等排名,报告将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雄居2020中国大学排名第一,连续13年夺魁;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3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挺进全国前7名,创10年来最高排名;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晋升全国百强;台州学院、沈阳大学和湖北文理学院等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跃居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中,武昌首义学院综合实力最强,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160强榜首,荣膺2020中国六星级民办大学(6★)美誉,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文华学院99.96分,列第2;山东英才学院99.84分,居第3;西安欧亚学院99.66分,列第4;三亚学院99.63分,居第5;山东协和学院99.61分,列第6;郑州工商学院99.59分,居第7;武汉学院99.58分,居第8;西安培华学院99.57分,列第9;齐鲁理工学院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99.56分,并列第10。
名列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20强的其他高校为上海建桥学院、汉口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江西科技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大学排名大全(一流、二流、三流)超一流大学01、复旦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高校,教育部, 本科)02、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一流大学03、同济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04、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准一流大学05、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名单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06、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名单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07、华东理工大学(“211”工程名单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08、上海大学(“211”工程名单重点高校,上海市,本科)09、东华大学(“211”工程名单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10、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本科)二流上游大学1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本科)12、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本科)13、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本科)1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本科)15、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本科)二流中游大学16、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本科)17、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市,本科)18、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市,本科)19、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市,本科)2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市,本科)二流下游大学2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本科)22、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市,本科)23、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本科)24、上海商学院(上海市,本科)25、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市,本科)三流上游大学26、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本科)27、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本科)28、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本科)29、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市教委,本科)30、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市教委,本科)三流下游大学31、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独立本科)32、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上海市,独立本科)33、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上海市,独立本科)34、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市,独立本科)35、同济大学同科学院(上海市,独立本科)一流大专36、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海关总署,专科)37、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专科)38、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专科)39、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专科)40、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专科)41、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专科)二流大专42、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上海市,专科)43、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专科)44、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45、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46、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47、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48、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49、上海医药职工大学(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50、上海职工医学院(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51、上海行建职业学院(上海市,专科)52、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专科)53、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市教委,专科)54、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市,专科)55、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56、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57、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58、上海工商学院(成人高校普专班,市教委,专科)59、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成人高校普专班,上海市,专科)60、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1、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市教委,专科)62、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3、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4、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5、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6、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67、上海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市教委,专科)68、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市教委,专科)69、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70、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71、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72、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市教委,专科)。
“高考成绩优异,能考上一所名校,整个家庭都会欢呼雀跃,学生也真正地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
社会普遍学历的提升,大学生的饱和,使得名校的学生优势更大。
在名校的光环下,作为顶尖大学的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就业。
”“985”“211”以及“双一流”,这些头衔是实力最好的证明,家长和学生对这样的高校也更加认可。
时隔5年,第二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终于公布,本轮共有山西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以及湘潭大学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扩容”至相比上一轮,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对于这一变化,官方解释——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增的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简介 ●有志者,事竟成——山西大学这7所新增的“双一流”高校中,山西大学拥有哲学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奖项近130项。
另外,学校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先后获得金银铜牌十余枚。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科学技术哲学、光学;拥有18个省重点学科,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在科研平台的建设上取得不断突破。
2020年,山西大学同时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斩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又在2021年成功获批教育部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上一个“双一流”建设周期内,山西大学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综合实力极强。
上海市一类高校名单
1. 上海交通大学。
2. 同济大学。
3. 复旦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
5. 华东理工大学。
6. 上海财经大学。
7. 上海大学。
8. 上海理工大学。
9. 上海海事大学。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这些高校都是上海市内的知名高等学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声誉。
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质量,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
这些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科、文科、医学、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除了上述高校,上海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如二类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些学校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提供职业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化,以上名单仅供参考。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建议你查阅相关官方网站或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1大学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大学、学院、高职高专等的.学校。
综合实力排名北大浙大清华蝉联三甲1993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一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
21年后的,北京大学夺回综合实力冠军。
,北京大学以205.71分蝉联冠军,浙江大学以202.25分蝉联亚军,清华大学以195.90分蝉联季军。
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武汉大学、第8名四川大学、第9名中山大学、第10名山东大学。
南京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中科大南大浙大列三甲在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0736分获第1名,南京大学以4.8082分取第2名,浙江大学以4.6046 分得第3名。
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中国农业大学,第10名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名中科大南大北大前三名在武书连的中国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5108分获第1名,南京大学以5.0019分得第2名,北京大学以 4.6317分列第3名。
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浙江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北京师范大学,第8名中国人民大学,第9名中国农业大学,第10名南开大学。
新生质量排名清华北大复旦排名前三在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行榜中,清华大学以不败的优势,继续获得第1名,北京大学列第2名,复旦大学第3名。
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名中国人民大学,第8名南京大学,第9名同济大学,第10名外交学院。
上述新生质量排名,前10名与上一年度完全相同。
2020年中国京津冀城市群大学排名谁是2020年中国京津冀城市群的最好大学?中国京津冀城市群哪些大学跻身2020全国百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会网编撰完成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报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分区排名、2020中国各城市群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京津冀城市群大学排名等系列排名。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全国10所高校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晋升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各城市群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位列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京津冀大学排名前3强,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天津天狮学院名列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京津冀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位居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京津冀独立学院排名前3甲。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国家级城市群,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以及定州和辛集2个省直管市。
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将引领京津冀地区建设与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京津冀城市群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0所著名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30所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44所高校跻身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0校友会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上海15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
2020年哪些地区拥有的中国八星级大学(8★)、中国七星级大学(7★)、中国六星级大学(6★)和中国五星级大学(5★)数量最多?
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13年问鼎冠军,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前10强,山东大学跃居至第13位。
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雄居全国前3甲;全国36所省属高校跻身百强行列,南昌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纪录,插队“华东五校”晋升全国前7强,堪称2020年中国大学最大黑马。
在全国省属高校中,辽宁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堪称最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省属大学。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5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5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都沈阳襄阳台州等城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支持,台州学院、沈阳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成都大学和五邑大学等高校晋升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地方双一流建设的新标杆。
北京上海江苏拥有中国一流大学最多,雄居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前3甲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共有131所大学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中国七星级大学(7★)、中国六星级大学(6★)和中国五星级大学(5★)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其中,北京市有35所高校跻身中国五星级(5★)以上高校名单,雄居全国各地区高校首位。
上海有15所,江苏有12所,湖北有9所,陕西和广东各有
8所,湖南、四川、黑龙江、辽宁和重庆各有4所。
广西、内蒙古、贵州、西藏、海南、宁夏、青海等7个地区无高校跻身2020中国一流大学(5★以上)行列。
湖北、广东拥有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5★以上)数量最多,领跑全国
在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湖北拥有的中国六星级民办大学(6★)和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5★)数量最多,武昌首义学院和汉口学院等10所高校跻身2020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陕西有5所,黑龙江、吉林和山东各有4所,福建、河北、河南、辽宁、上海各有3所,湖南有2所。
在校友会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中,广东和四川拥有的全国中国六星级独立学院(6★)和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5★)数量最多,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等10所跻身2020中国一流独立学院行列;江苏有4所,河北和云南各有3所,吉林和天津各有2所。
艾瑞深校友会网()是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研究咨询机构。
自2003年起已连续18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国一流学科排名、中国一流专业排名和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等榜单。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大学评价领先品牌,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体系最为系统全面、评价指标与参评高校数量最多的大学排名。
《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由艾瑞深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课题组编写完成,报告将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旨在为2020年全国高考、考研考生与外国来华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和专业提供权威参考指南。
为了给2020年全国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权威参考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校友会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民办大学排名、校友会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独立学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