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适用于大型氨制冷装置;
2)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普遍使用大、中型氨或 氟利昂制冷装置中。
1)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结构特点: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在管板外侧设 有左右端盖,盖的内侧具有满足水流程需要 的隔腔,保证冷却水在管程中往返流动,使 冷却水从一侧端盖的下部进入冷凝器,经过 若干个流程后由同侧端盖的上部流出。
4、掌握制冷装置中各种管道的计算方法。 5、了解制冷装置中常用的绝热材料及计算方法。
第二节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一、制冷装置热交换设备的结构 (一)冷凝器 1. 水冷式冷凝器 工作原理: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冷凝时放出的 热量。 (1) 壳管式冷凝器:
特点:水在管内流动,制冷剂蒸气在管外凝结。 壳管式冷凝器的形式及适用场合:
(2)立式蒸发器(直管式和螺旋管式蒸发器):
工作特点:制冷剂液体在管内蒸发吸热,载冷剂 在管外循环流动,通过搅拌器以增强传热效果, 使管外载冷剂降温。
优点:在蒸发温度降低时也不会发生传热管冻裂。 缺点:在使用盐水作载冷剂时,因其与空气接触 易造成传热管严重腐蚀。因此应注意加强系统与 空气隔离的措施。
25~50W/(m2 K) 进风温度:环境温度,
一般35℃ 出风温度:
进风温度+8~10℃ 冷凝温度:进风温度+~15℃ 沿气流方向管排数:2~6排
3.循环式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中,制冷剂在其管内反复循环吸热蒸 发直至完全气化,故称做循环式蒸发器。循环式 蒸发器多应用于大型的液泵供液和重力供液冷库 系统或低温环境试验装置。
管:φ4~6mm, 邦迪管(钢 管外镀铜)
管间距:4~10cm 翅片:φ1.4~1.6丝 翅片间距:4~10mm 传热系数:
15~17.5W/(m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