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一、学生为本
二、师德为先
三、能力为重
四、终身学习
我认为:
一、学生为本,就是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就是要传授给学生做人、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充当好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的角色。
二、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教师身正为范。
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要遵纪守法。
要以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三、能力为重,就是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应该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
四、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观。
新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不仅仅是要加强专业知识方面学习,更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教师只有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
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条标准。
维度二:专业知识1.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物理教学必须改变仅仅完成物理知识传授的现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才能把握好现代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
2、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物理教学必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3、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物理教学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全面反映物理与生活、技术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还应当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4、让所有学生受到必须的、有区别的物理教育。
.物理课程应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实现学习、训练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物理教学应改变以学生耳吸、手写为主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多元化学习、训练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讨论、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升专业修养必备的准则。
“学生为本”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教学实际,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组织和提供合适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充分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做到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师德为先”鞭策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确立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切实做到为人师表,使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
关爱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能力为重”教导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终身学习”提醒我们要与时俱进,注意学习先进教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这四个基本理念,更坚定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中学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2.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中学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
3. 教师是学生的教练。
中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潜能,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
4.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中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5.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中学教师需要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其他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协作,共同推动中学教育的发展。
以上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 1 -。
教师专业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
应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仅要正确地解释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自愿,还要更加
深入的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质,尊重其选择与行为,发展和
学习生活方式,为其提供有助于发展的环境和服务。
二、学生的终身发展
实施终身发展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一定的方式和礼节影响学生,增强
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并传播良好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榜样,使学生爱社会、爱国、爱学习、爱自己,把责任心和终身发展融入实际行动。
三、多样性尊重
应倡导多元文化,尊重学习者性别、文化、宗教、理念、背景等的多样性,在教学中
注重认知多样性的发展,支持尊重、保护、尊重和实践各种文化,关注性别、各族分裂等
社会问题,以鼓励学生发现学习者在文化及进步中个性化发展,增强文化融合和交流能力。
四、统筹视野
在发展中实行多元化教育,重视未被教育的人和未充分发挥潜力的人的权利,积极发
挥教师角色,有针对性的倡导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情感,倡导国家卫生、教育、体育、
美术等多领域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智力、启发艺术和体育艺术的发展,以提高每一名学生
的教育质量总体水平学术素养,以支持学生终身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其中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
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
师德为先的底线是绝不伤害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我觉得师德是最根本的理念。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
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
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
基本理念二,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其底线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受教者的个性特别,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并培植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结果一堂课很多时候变成了满堂灌。
简述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专业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
具体来讲,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个人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个人发展为核心目标;注重教育教学体系的集成性,强化班级教学视角和学科互动视角;注重教育教学领域的参与与合作,加强教育教学反思与发展;注重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发展,坚持因人施教,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立足教师角色、强调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发展、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创新与提高。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坚守的价值导向。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今天开展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
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各种矛盾,让爱心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
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时代,人自身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人类教育的视野也因之变得更为广阔和深远,显而易见,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经济需要,而仅仅以经济为立足为的教育就会必然成为经济的被动工具,因此,在深刻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必须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责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的品格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要求,往往在教师身上首先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今天在构思师德修养时,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和模式,突出“以人为体”的发展理念,在一个更加开阔、更加深远的背景中重新确定师德修养的逻辑起点。
所有对教师的高要求都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由最好的老师为他们的人生做最好的启蒙,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成长机会。
“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师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学生的负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负责。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概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我国针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群体所制定的专业规范,它既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参照,也是幼儿园选拔和培养合格教师的依据。
该标准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高度重视。
该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儿童为本,强调教师的教育行为要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二是以师德为先,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教育工作的基石,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职业形象三是以能力为重,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育质量的保障,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四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通过这些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强调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师德修养,旨在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素养又有高尚师德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 简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该标准不仅详细阐述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下的14个领域62项基本要求,还提出了“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这些理念和要求,对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质量。
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规范,规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对于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理念与师德:学生为本师德为先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