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格式:docx
- 大小:19.05 KB
- 文档页数:2
表-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危险货物编号:31025 英文名:acetone UN 编号:1090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CAS 号:67-64-1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理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 0.80 相对密度(空气=1) 2.00 化沸点(℃)56.5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性质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 D 50:58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人吸入12000ppm×4小时,最小中毒浓度。
人经口200ml,昏迷,12 小时恢复。
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性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及健康危害刺激性。
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然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健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康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危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害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急救方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0 爆炸上限(v% )13.0 引燃温度(℃) 465 爆炸下限(v% ) 2.5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危险特性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燃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废丙酮废物料安全资料表一、化学品基本信息:1. 化学品名称:废丙酮2. 成分:主要成分为丙酮3. 分子式:C3H6O4. 分子量:58.08 g/mol二、物理性质:1. 外观:常温下为无色液体2. 气味:具有刺激性气味3. 熔点:-95 °C4. 沸点:56 °C5. 相对密度:0.79 g/cm³6. 溶解性:可溶于水三、危险性评估:1. 严重程度:废丙酮具有易燃性和刺激性,对人体有损害。
2. 健康危害:吸入废丙酮蒸汽或接触废丙酮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接触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 环境危害:废丙酮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四、急救措施:1.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3.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治疗。
4. 摄入:切勿催吐,立即就医。
五、消防措施:1. 灭火剂: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防火注意事项:远离明火和高温区域,避免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
六、泄漏应急处理:1. 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眼镜、工作服、防酸碱手套等。
2. 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尽量避免废丙酮进入水体和下水道。
3. 清洁方法:用大量水清洗泄漏区域,利用无害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处理。
七、储存和运输:1. 储存条件:应贮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储存室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包装要求:废丙酮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泄漏和损坏。
3. 运输注意事项:废丙酮应采取防止倾斜装运,远离明火和高温区域。
八、废弃物处置:1. 废弃物处理:废丙酮应交由专门机构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直接排入环境中。
2. 废弃物分类:根据当地法规,将废丙酮分类为有害废物进行处置。
九、职业暴露控制:1. 工作场所通风: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
安全告知卡丙酮简介丙酮(Acetone),化学式为(CH3)2CO,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由于其溶解性好、挥发性大和无色无味,丙酮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工业生产、实验室操作以及家庭清洁等。
然而,丙酮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了解这些风险,并正确使用和存储丙酮,可以确保我们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安全。
本文将介绍丙酮的安全告知卡,详细说明了使用、储存及处理丙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阅读本文,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丙酮的安全性,并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使用丙酮的安全事项1. 增强通风丙酮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因此在使用丙酮时,务必确保操作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在实验室或其他封闭空间中使用丙酮时,推荐打开排风扇或使用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流通。
2. 远离明火和火源丙酮是一种易燃溶剂,不能与明火或其他火源相接触。
在使用丙酮时,保持离火源足够的安全距离,并确保周围环境没有明火或可燃物。
3. 避免吸入和接触皮肤丙酮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吸入丙酮蒸气可能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
因此,在使用丙酮时,应尽量避免直接吸入蒸气。
同时,避免长时间接触丙酮,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建议在使用丙酮时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以确保个人安全。
4. 远离食品和饮料丙酮是一种有毒物质,不应接触食品和饮料。
在操作丙酮时,应将食品和饮料远离操作区域,以防止误食或误触。
1. 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丙酮属于易燃物质,所以在储存时要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
避免将丙酮暴露于高温、阳光直射或火源附近的环境,以防止发生意外。
2. 远离火源和饮食区域在存放丙酮时,要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远离饮食区域。
丙酮具有挥发性,如果存放在与火源或食品接触的地方,可能引发火灾或毒性食物污染。
3. 严格控制存量合理控制丙酮的存量可以降低潜在风险。
在储存丙酮时,量力而行,尽量减少存储量,避免过多的丙酮积聚,从而降低突发状况的风险。
4. 储存于耐酸碱材料中丙酮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溶剂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溶剂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实践的一类化学物质。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信息。
理化性质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溶剂的主要理化性质:
上述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样品来源、组成和纯度而有所不同。
危险特性
几乎所有溶剂都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溶剂的主要危险特性: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溶剂的简要描述,更详细的信息和安全操作指南应在使用过程中仔细阅读并遵守。
> 提示:
>
> 1. 在使用任何溶剂之前,请首先了解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以确保安全使用。
> 2. 对于可燃溶剂,请保持远离明火和高温环境,以防止火灾
和爆炸事故。
> 3. 使用溶剂时,请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
护服,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 4. 遵循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
以上是关于溶剂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信息。
使用溶剂时,请务必谨慎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指南。
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应用丙酮(化学式为C3H6O),又被称为丙酮酮,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
丙酮在常温下具有明显的醚味,并且能够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下面将详细介绍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 理化性质(1)物理性质:丙酮具有低沸点和低凝固点的特点。
其沸点为56.5,密度为0.79 g/cm³,熔点为-94.7,折射率为1.358。
丙酮在溶解度上具有良好的性质,能够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2)化学性质:丙酮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丙酮可以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化反应较为剧烈。
丙酮还可以通过蒸馏和干燥的方法纯化和提纯,得到较高纯度的丙酮。
2. 应用(1)作为有机溶剂:丙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能够与水和大多数有机物混溶。
它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和蒸发性,常用于涂料、胶水、清洁剂等行业。
丙酮的溶解力较强,可以有效地溶解一些疏水性较好的有机物。
(2)工业用途:丙酮是许多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丙酮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如用于合成乙醇、甲酸、醋酸等有机化合物。
此外,丙酮还可以用于合成合成纤维、塑料、橡胶和燃料等。
丙酮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妆品和香料等生产过程中。
(3)医疗用途:丙酮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在临床上,丙酮常常用作麻醉剂和镇痛剂。
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和麻醉性质,丙酮可以在医疗手术中用于静脉输液和麻醉诱导。
(4)家庭用途:丙酮在个人和家庭使用中也有一些应用。
因为丙酮具有良好的除脏和去污能力,常被用作溶剂来清洁玻璃、金属和塑料等物品。
此外,丙酮还可以有效地去除指甲油、标记笔等难以清洗的污渍。
总结:丙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工业生产、医疗和日常生活中,丙酮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丙酮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