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565.00 KB
- 文档页数:10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本标准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引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附录第一部分引 言1、总则:主要明确为什么要制定本标准:为指导活动科学、有效进行。
2、基本原则a).参加QC小组活动,不针对特定部门或人群,在QC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b).改进、创新无止境,持续改进重实效c).QC小组活动的科学程序d).尊重客观事实和数据e).恰当、正确地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事实和数据进行科学地整理、分析和判断。
【常见问题】:1、开展活动不普及,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人很少2、小组活动断断续续,在成果报告上作文章3、不重视活动的科学性第二部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由四大部分组成:1、范围2、规范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活动程序要求其中分两大类课题进行阐述4.1 问题解决型课题4.1.1 总则【要点解读】活动程序框图的变化:将自定目标值与指令性目标值两种情况的活动程序框图“合二为一”了(见图2)。
图2 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1、前三个步骤是不一样的。
(1)指令性目标的课题:第一步,选择课题中一定有上级要求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第二步,设定目标,就是上级要求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第三步,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2)自定目标值的课题:第一步,选择课题,可能有上级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也可能没有;第二步,现状调查,是要用数据说明课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值提供依据;第三步,设定目标,是依据现状调查的数据由小组成员自定课题的目标值。
2、框图中“效果检查”,若未达到课题目标,应返回计划阶段的相关步骤,不是只能回到“原因分析”这一步。
【常见问题】:(1)自定目标的课题中有“目标可行性”分析步骤(2)指令性目标的课题中有“现状调查”步骤4.1.2 选择课题【要点解读】1、课题来源的三个方面:(1)上级直接下达的课题,即指令性课题。
(2)QC小组选择的课题,即自选性课题(3)指导性课题是介于二者之间,上下结合的课题。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2020
第一条成立、目的
本准则用于规范在本单位中成立的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为实现单位质量管理提供规
范支持。
第二条成员组成
质量管理小组由本单位领导指定3-5位专家学者或工作者组成,有质量管理专家学者
或工作者作为组长,任期1-3年。
第三条任务范围
1. 监督、督促整个单位实施质量管理,发现质量问题并协助解决;
2. 研究、总结质量管理与技术改进的经验和教训;
3. 对单位实施的质量管理活动及其建议、报告进行评审;
4. 开展小型质量管理培训;
5. 开展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其他活动。
第四条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小组可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本组的议事规则和工作安排,并协调组内各成
员之间的工作。
第五条工作方式
1. 质量管理小组将按照“三重一大”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开展工作;
2. 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总结制定为报告;
3. 报告中的某些内容需由本单位领导审核并落实;
第六条服务对象
本单位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服务于本单位,保证其质量管理达标。
第七条运作支持
本单位将为质量管理小组提供具体的资金支持,支持其开展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安排。
第八条违纪处理
任何有关单位及其成员在服务过程中违反本准则及有关规定,本单位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九条附则
本准则由本单位领导审批后正式施行,由本单位办公室负责解释。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课程背景:由中国质量协会组织起草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 10201—2020)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此标准将代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 10201-2016),新版标准的发布日期为2020年3月6日,实施日期为2020年6月6日。
本标准与2016版相比,主要技术变化有:修改了部分活动程序名称,如活动程序中的目标可行性分析改为目标可行性论证;增加了三级标准条款号,如4.1.5目标可行性论证;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如4.2.2.2选题要求;规范了相应条款的用词。
标准在总结前版本实施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建议,条款内容更加规范、严谨。
标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并经过多家企业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具有推广力。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课程收益:1、了解QC小组活动的特点、作用、基本原则;2、学会组建QC小组;3、掌握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4、掌握QC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发表技巧,并能准确评价和评审QC小组成果。
课程对象:各部门经理/主管、工程师、技术员、基层班组长及骨干员工。
课程特色:课程基点:基于成年学员习惯设计课程定位:实战,实效课程构成:理念+方法+工具授课方式:50%理论+40%案例演练+10%点评总结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第一讲、QC小组活动概述1、QC小组概念2、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区别3、QC小组活动的特点4、QC小组的宗旨5、QC小组活动的作用6、QC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第二讲、QC小组的建立1、组建QC小组的原则2、QC小组的组建程序3、QC小组组长职责4、对组长的要求5、对小组成员的要求6、QC小组的注册案例:啄木鸟小组实战演练:组建QC小组7、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8、开展QC小组活动所需技术第三讲、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1.1课题来源1.2选题要求案例:不正确的课题名称2、现状调查2.1现状调查的要点2.2现状调查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案例:分层法应用3、设定目标3.1目标来源3.2目标设定依据3.3目标设定要求3.4目标可行性论证4、原因分析4.1原因分析要点4.2原因分析主要工具(头脑风暴法、因果图)5、确定主要原因5.1确定主要原因5.2要因确认的方法5.3不正确的方法5.4要因确认一般程序6、制定对策6.1评价对策6.2制定对策表7、对策实施8、效果检查9、制定巩固措施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案例:方糖与冰箱实战演练:选择一个课题完成QC小组活动的全过程第四讲、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1.1课题来源1.2选题要求2、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3.1设定目标3.2目标可行性论证3、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3.1提出方案3.2确定最佳方案4、制定对策4.1评价对策4.2制定对策表5、对策实施6、效果检查7、标准化8、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第五讲、QC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发表1、QC小组成果发表的意义和作用2、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案例:某公司QC小组成果报告3、QC小组成果报告的发表和评价案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评审表、创新型课题成果评审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是为了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行为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
以下是对该准则进行解读的文章,共计1200字以上。
导言: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和品牌竞争的重要保障,而质量管理小组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旨在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提供一系列指导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本文将对该准则的各项内容进行解读,加深对其内涵及实践意义的理解。
一、准则的背景与目标准则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探讨准则的背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质量管理小组。
质量管理小组是由企业的各个部门或相关岗位的代表组成的团队,其主要工作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评估和改进。
质量管理小组的成立不仅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动,还能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因此,准则的背景就是质量管理小组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在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
而准则的目标则是通过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准则内容解读1.小组成员的资质要求准则指出,小组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能力和专业知识,且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一条款的目的是确保小组成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实践中,小组成员应该根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
2.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准则明确了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包括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和反馈质量问题、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等。
这些责任和义务的明确是为了强调小组成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旨在建立管理团队,加强质量管理。
本文将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要点进行解读。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定义
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工作人员自愿组成的,用于解决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的小组。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目的
质量管理小组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企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
三、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
(一)质量管理小组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明确目标和任务。
(二)质量管理小组要筛选和解决质量问题,包括产品、设备和流程等等。
(三)质量管理小组要推广和普及企业品质
文化,强化质量意识。
(四)质量管理小组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内部沟通,改善工作流程。
四、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
(一)在选择成员时,应优先考虑相关专业背景或经验。
(二)成员应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工作内容等自愿参与。
(三)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并接受相关培训。
五、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小组应当得到管理层的支持和认可。
(二)质量管理小组应当组织会议和工作报告汇报,确保经验分享和团队共识。
(三)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应当得到认真评估和总结。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要点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要点,这可太重要啦!
首先,啥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呀?就好比造一座坚固的城堡,咱得一块砖一块砖认真搭起来呀!质量就是那一块块砖呀!比如咱大家一起做个手工,每一个步骤都得精益求精,这就是在遵循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嘛!
准则里说要明确目标,这就像是射箭得有个靶心呀!咱得知道往哪儿使劲,对吧?就像咱学习的时候,得清楚要考多少分呀!我有次参加小组活动,一开始都不知道要干啥,后来明确了目标,就像找到了方向的船,一下子就有动力啦!
还有呀,要注重全员参与!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大家一起努力的事儿呀!想象一下,大家一起拔河,每个人都使足了劲,才能把绳子拉过来呀!有一次我们小组讨论方案,有个小伙伴不积极,结果好多好点子都没出来,多可惜呀!
沟通也超重要的啦!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不沟通咋能知道对方咋想的呢?我们小组有次因为沟通不畅,差点做错了事儿,还好及时发现啦!
另外,持续改进可不能忘呀!这就像我们走路,得一步一步走得更好呀!不能原地踏步吧!每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就是进步呀!
总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真的很重要呀!咱都得重视起来呀!
它能让我们的团队更厉害,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呀!大家说是不是呀?。
引 言0.1总则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预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 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 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全员参预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 循环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 循环。
d)基于客观事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基本原则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应用统计办法针对问题 针对需求 解决问题 满足需求Action Plan处置 策划全员参预持续改进Check Do检查 实施 基于客观事实 成果转化和推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
中国质量协会在2020年6月颁布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我国质量协会在2020年6月颁布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一、前言我国质量协会在2020年6月颁布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这一准则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以迎接挑战和机遇。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
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内容及要求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概述该准则明确指出质量管理小组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作用。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小组的协作和合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准则还对质量管理小组的组织方式、领导力发挥、目标与计划制定、问题分析和解决、改进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2. 准则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准则要求在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中,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
深度意味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广度则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力求全面、综合地解决问题。
3. 准则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回顾要求准则要求质量管理小组在活动结束后,必须进行总结和回顾。
总结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回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这一准则的颁布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往往需要通过小组协作来解决复杂的质量问题,因此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准则是非常必要的。
准则要求兼顾深度和广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解决方案更加有效和持久。
而且,总结和回顾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总结和回顾,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结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颁布,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对于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要点解读pdf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这玩意儿可重要啦,就像咱炒菜得有菜谱,出门得有地图一样,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也得有准则来指引方向。
你想想,一个小组要把质量这事儿管好,没个准头能行吗?这准则就好比是给小组活动安上了导航仪,告诉大家怎么走才能又稳又准。
先说这准则里的目标设定吧。
这就像是你出门前得想好要去哪个景点,是去爬山看风景,还是去海边吹吹风。
目标得明确,不能含含糊糊。
要是目标都不清晰,那不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嘛?再讲讲人员分工。
一个小组里,得有人负责统筹全局,有人负责细节把控,有人负责出谋划策。
这就好比一场球赛,有前锋冲锋陷阵,有后卫防守严密,有中场组织调度。
要是分工不明确,大家都乱了套,还怎么赢球,怎么把质量管好?还有啊,数据收集和分析这一块也不能马虎。
数据就像是战场上的情报,没有准确的情报,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凭感觉瞎猜,那结果能好吗?另外,创新思维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也特别重要。
总按老一套来,能有啥突破?就像穿衣打扮,老是那几个款式,多没新意!得敢于尝试新方法,新途径,才能让质量更上一层楼。
在过程控制方面,那得时刻保持警惕。
就像开车一样,眼睛得盯着路,手里得把好方向盘。
稍微一放松,可能就跑偏了,质量就出问题啦。
还有问题解决,遇到问题不能躲,得勇敢面对。
这就像遇到敌人,不能当逃兵,得想办法打败它。
不然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可就麻烦大了。
最后,持续改进也是关键。
不能觉得这次做好了就万事大吉,得不断找不足,不断进步。
这就跟学习一样,不能满足于一次考试的好成绩,得一直努力,才能越来越好。
总之,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可真是个宝贝,认真照着做,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就能顺顺当当,质量也能有保障!咱可不能把这准则当摆设,得实实在在地用起来,让工作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