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方工程-3
- 格式:ppt
- 大小:6.45 MB
- 文档页数:73
第一章土方工程第一节是非题:(对)1、动水压力G 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i成正比,与地下水渗流路程L成反比。
(错)2、当动水压力G D大于土的浮重度γw'时,土粒便会产生流砂现象。
(错)3、井点平面环形布置运用于大面积基坑降水。
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基坑的任一短边位置。
(错)4、集水井的开挖随基坑逐层开挖,并保持低于挖土面1.0~2.0m.(错)5、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时,应选择喷射轻型井点降水。
(对)6、计算环状井点管的埋深公式h≥h1+△h+iL中,L为取短边总管长度的二分之一。
(错)7、群井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中的x0为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其适用条件为总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3。
(对)8、井点打设并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其目的是防止井点系统漏气。
(对)9、井点管路系统是由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等组成。
(错)10、埋设井点的程序为:埋设井点管、排放总管、用弯联管接井点管与总管。
选择题:1、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其目的是(A、B、C、D )A、防止流砂; C、防止坑底管涌;B、防止边坡塌方; D、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2、当动水压力G D≥γw',且在下述性质的土体采用集水井降水时开挖土方,往往会发生流砂现象。
(C、D)A、粘性土; C、细颗粒、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B、砾石土; D、含有夹砂层的粘性土。
3、防止流砂的主要方法有(A、B、C、D)A、枯水期施工法; C、止水帷幕法;B、抢挖法; D、井点降水法。
4、一级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土的渗透系数K为(C)。
A、≤0.1;B、0.1~0.2;C、0.1~50;D、0.1~2005、采用井点降水防止流砂,其原因是(A、C、D)A、水头差减少;B、水的渗透路程加长;C、动水压力减小;D、动水压力方向改变。
6、井点降水抽水设备的抽吸能力一般为6~7m是因为(B)。
A、真空泵受机械性能的影响达不到更大的真空度;B、井点管长度只有6~7m;C、管路损失很大;D、真空泵的真空度受离心泵的限制。
第一章土方工程第一节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一、单选题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C),可将土分为八类。
C.坚硬程度2.现场开挖时需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的土可能是(A)类土。
A.松软土3.现场开挖时需主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的土可能是(C)类土。
C坚土4.砂土的现场鉴别时约有1/4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梁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可能是(A)A.粗砂5.砂土的现场鉴别时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黏着感觉可能是(C)细砂6.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黏力阻力。
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油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黏手。
干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黏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
湿土捻条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的土可能是(B)B.黏土二、多选题7.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成(A、C、E)等八类土。
A.松软土C.普通土E.坚土8.砂土按颗粒粗细程度可分为(A、B、C、E)A.粗砂B.中砂C.细砂E.粉砂9.细砂现场鉴别时具有(A、C)的特征。
A.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C.部分稍加碰撞即散三、判断题10.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大理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共八大类土。
(√)11.砂土现场鉴别中在观察颗粒粗细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土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渐级查对,当首先符合某一类的条件时,即按该类土定名。
(√)12.人工填土时的现场鉴别具有特征是:灰黑色有臭味,夹杂着草根等植物遗体,夹杂物经他细观察可以发觉,构造常呈层状;浸入水中外观无显著变化,在水中出现气泡;湿土搓条一般能搓成直径3mm土条(至少长30mm),容易断裂,干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大,锤击时呈粉未状,用手指能捻碎。
第一章土方工程1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大面积场地平整,基坑<槽>,管沟开挖,地下工程土方开挖以及回填工程等。
2 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方量大《1》劳动繁重,工期长。
《2》施工条件复杂3 土的工程分类一类土<松软土> 土的名称砂,粉土,冲击砂土层,种植土,泥炭<淤泥>可松性系数Ks 1.08-1.17 K’s 1.01-1.03开挖工具及方法用锹,锄头挖掘二类土<普通土>土的名称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粉土可松性系数Ks 1.14-1.28 K’s 1.02-1.05 开挖工具及方法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4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回填以后虽经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5 场地平整与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1>对场地挖,填土方量较大的工地,可先平整场地,后开挖基坑。
这样,可为土方机械提供较大的工作面,使其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减少与其他工作的相互干扰<2>对较平坦的场地,可先开挖基坑,待基础施工后在平整场地。
这样可减少土方的重复开挖,加快建筑物得施工进度<3>当工期紧迫或场地地形复杂时,可按照现场施工的具体条件和施工组织的要求,划分施工区,施工时,可平整某区场地后,随即开挖该区的基坑,或开挖某区的基坑,并做完基础后进行该区的场地平整。
6 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通常采取<集水坑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7 集水坑降水法的特点设备简单排水方便适用基坑面积较小降水深度不大的粘粒土层,或渗水的粘性土层,对于软土或土层为细砂,粉砂或淤泥层时,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基坑中直接排水,地下水将产生自上而下或边坡的动水压力,容易导致边坡塌方和产生流沙现象。
使基底土结构遭破坏。
8 什么情况产生流沙现象<1>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小于10%,粉粒为0.005-0.05mm 含量大于75%<2>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5<3>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0.75<4>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30% 在可能发生流沙的土层中基坑挖深超过地下水0.5m左右。
⼟⽊⼯程施⼯课后思考题答案四校合编第三版⼟⽊⼯程施⼯思考题答案(四校合编版,第三版)第⼀章⼟⽯⽅⼯程1.⼟的可松性系数在⼟⽅⼯程中有哪些具体应⽤?⼟⽅调配,计算⼟⽅机械⽣产率,回填⼟⽅量,运输机及其数量,进⾏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和⼟⽅平衡调配的重要依据。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然因素和⼈为因素)两⽅⾯记忆。
本质是⼟体的抗剪强度(下滑⼒T⼩于⼟体抗剪⼒C)。
⾃然因素(1)地质条件:⼟质(2)⽔⽂地质条件:含⽔率,静⽔和动⽔压⼒(3)⽓候(降⾬、融雪降低岩体强度,增⼤孔隙⽔压⼒,使边坡滑动⾯的抗滑能⼒低;同时增⼤边坡的下滑⼒。
)⼯程因素(1)削坡(减⼩坡体滑动⾯的抗滑⼒,⽽边坡的下滑⼒却没有相应地减⼩)(2)坡顶加载(增加了坡体的下滑⼒,加⼤坡顶张拉⼒和坡脚剪应⼒的集中程度使边坡岩⼟体破坏,降低强度)(3)地下开挖3.⽔泥⼟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泥⼟搅拌桩施⼯应考虑哪些问题?⽔泥⼟搅拌桩施⼯要点:(1)为保证⽔泥⼟挡墙的搭接可靠,相邻桩的施⼯时间间隔不宜⼤于10h.(2)施⼯前,应进⾏成桩⼯艺及⽔泥渗⼊量或⽔泥浆的配合⽐实验。
(3)当设置插筋或者H型钢时,应在桩顶搅拌完成后及时进⾏,插⼊长度和露出长度等均应按设计和构造要求确定,H型钢靠⾃重下插到设计标⾼。
(4)基坑开挖应等到挡墙⽔泥⼟达到设计强度。
4.基坑⼟⽅开挖应遵循什么原则?针对不同的基坑如何贯彻?(1)在⽆内⽀撑的基坑中,⼟⽅开挖中应遵循“⼟⽅分层开挖、垫层随挖随浇”的原则;(2)在有⽀撑的基坑中,应遵循“开槽⽀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垫层也应随挖随浇。
此外,⼟⽅开挖的顺序、⽅法必须与设计⼯况相⼀致。
基坑(槽)⼟⽅开挖时应对⽀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可继续施⼯。
5.⼟的⼯程分类,按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类,机械或⼈⼯直接开挖,爆破开挖,⼯程性质:可松性,渗透性,密实度。
6.井点降⽔的作⽤:(降低地下⽔位的⽬的)1)防⽌涌⽔、冒砂,保证在较⼲燥的状态下施⼯;2)防⽌滑坡、塌⽅、坑底隆起;3)减少坑壁⽀护结构的⽔平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