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第三节思考: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 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 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3、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2 、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霪雨霏霏 薄暮冥冥
写作背景
范仲淹好友滕子京,在庆历三 年被贬至岳州,虽励精图治, 政通人和,可在庆历六年恢弘 壮美的岳阳楼重建落成之日时, 云“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 栏大恸十数声而已”。可见心 绪不佳,而此时又被贬谪的范 仲淹收到好友《求记书》,在 肯定好友政绩的同时,其实是 在以个人旷达的心胸抱负安慰 好友。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 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核舟记》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览物之情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缘由:患得患失,悲景生悲情.
阅读第四节思考: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 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晴
之 情
1、 登斯楼也,则 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悲
2、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 喜 , 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 喜洋洋者矣.
30
因 景 阴 睛 和 职 升 降 而 或 喜 或 悲
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 请从第五段中捕捉有关信息,用六个字概括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特点?
一片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停歇 水中小洲 有时 全
(连词)至于 和煦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日光
动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一起 端,执 尽头,穷尽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 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潜伏时 而浮出;岸边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而青绿。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着水 面闪着的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 声此唱彼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感到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 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快乐 极了。
范仲淹
知人论世,理解情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 号文正,本文就选自《范文正公 集》。他一生坎坷,出身贫寒,两 岁丧父,和母亲随任小官吏的继父 四处迁徙,其青少年时代,生活贫 困,常常只能吃一点韭菜末,但他 昼夜苦读,从小就自诵“士当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6岁 登进士科后,因敢于直言,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但即 使这样,52岁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巩固边防, 使西夏不敢进犯,人送“军中有一范,西贼惊破胆”之誉。 54岁时,提出改革措施触怒守旧派,55岁时又继续遭贬, 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 死。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2、“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3、“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4、“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5、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以 物 喜
衬 古仁人的思想情感 托
忧其民 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览物之情
缘由:春风得意,喜景生喜情.
迁 客 骚 人
览 物
1、若夫霪雨霏 霏,连月不开,阴 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 阴 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2、至若春和景
明,波澜不惊,上下天 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 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
阅读第一节,思考: 1、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重修盛况 及写作的缘由.
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 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 性词句)领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 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 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 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 事治理得井井有条,颇有政绩。由此 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 的“迁客”不同。
初读全文,领略名篇
zhé
谪守
zhǔ yú
属予
浩浩汤汤
shāng
jí
fēi
淫雨霏霏
yà o
隐曜
qiá ng
樯倾楫摧
忧谗畏讥
chá n
zhǐ tīng xié
岸芷汀兰 偕忘
2016年9月21日5时3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发语词至于
连绵的雨
解除,放晴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冲向天空 光辉 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桅杆 船桨 迫近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离开 国都 人家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 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 冥,虎啸猿啼。 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体;商人 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 暗了下来,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 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 眼萧条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为
自
己
以 己 悲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引 为 天 下 出 作者的政治抱负
32
7、文章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 政治抱负?怎样理解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先忧后乐”的思想,即“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来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范仲淹 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 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 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 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 摇心中的信念。
凭 窗 远 眺
3、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1 2 、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
二读全文,疏通文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越明年,
到了 第二年
政通
顺利
人和,
和乐
百废
具兴,
(通假字)“俱”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
都
规模,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 予 作文
写文章
(通假字)”嘱”
嘱托 我
以记之。
来 ,表目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太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 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 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 月十五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现实意义: 这一名言,尽管包含“忠君”思想, 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性,但他强调心怀天下,忧在 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今天仍 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