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47
《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课件北宋-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死后谥“⽂正”,世称“范⽂正公”。
26岁登进⼠第,因敢于直⾔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也被贬放)。
有《范⽂正公⽂集》传世。
(谥shì,古代帝王或⼤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中⼭市海洲初级中学陈远超2011.03.27滕⼦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两⼈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京⽀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遭到保守势⼒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
滕⼦京⼼⾥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常担⼼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在河南,望着滕⼦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理想的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不计较个⼈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创作背景介绍记:⼀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
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记》写景:《⼩⽯潭记》⾔志:《岳阳楼记》⼀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然⽣发出情理,卒章显志。
复习“记”⽂疏通⽂意庆历四年春,滕⼦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以记之。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它旧有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和当代⼈的诗赋,嘱托我写⼀篇⽂章来记述这件事。
被贬职、被降职通“俱”,全,皆做太守,名做动于是旧有的规模通“嘱”,嘱托,嘱咐来顺利第⼆年,古今异义扩⼤在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写⽂章第⼀段理解1.滕⼦京是因何故来到巴陵郡的?2.滕⼦京在巴陵郡政绩如何?请举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