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济增加EBITAD)标准值(2014-2018)
- 格式:xlsx
- 大小:34.55 KB
- 文档页数:10
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是什么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是什么绩效评价是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企业需要制定的方案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指的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经营、会计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它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
业绩评价是适应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管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当某种特定评价方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变了,其业绩评价方法也应进行适当的变革,从而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正确切实地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成为政府、企业界和会计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尤其对政府管理部门,只有了解企业的实际绩效,才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更好地完成宏观调控的职能;同时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也是管理部门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前提。
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一种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
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六项指标。
1993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中,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
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
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又修改了原来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6项调整为7项。
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
尽管该套指标体系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准,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均克服了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一、盈利能力状况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X100%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资本)×100%二、资产质量状况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X100%三、债务风险状况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股东权益总额*100%四、经营增长状况销售(营业)增战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利润) /年初所有者权益x 100%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五、补充资料存货周转率(次)=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战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不良资产比率(旧制度)(%)=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
意义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目前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信息化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下面是一个信息化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示例,包括项目效益、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和项目风险四个方面的指标。
一、项目效益1.业务效益:评估项目对业务流程的改进程度,包括业务流程效率提升、业务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影响。
2.用户满意度:评估项目对用户的满意程度,包括用户对项目功能、界面、易用性等方面的评价。
3.利益分析:评估项目对组织的经济效益,包括收入增长、成本节约、利润提升等方面的影响。
4.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项目成本1.项目投资: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硬件设备、软件采购等方面的费用。
2.项目维护成本:评估项目后续运维和维护的成本,包括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3.项目周期:评估项目的实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阶段的时间成本。
4.项目资源利用效率:评估项目对组织资源的利用程度,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用效率。
三、项目质量1.项目目标达成度:评估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包括项目进度、交付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2.系统健康度:评估项目交付的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故障率、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评估。
3.数据准确性:评估项目处理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准确度等方面的评估。
4.技术创新:评估项目引入的新技术和创新的程度,包括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估。
四、项目风险1.实施风险: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包括需求变更、进度延误、人员流失等方面的评估。
2.运营风险:评估项目交付后的运营风险,包括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3.组织风险:评估项目对组织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调整、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评估。
4.外部环境风险:评估项目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风险,包括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评估。
信息技术部关键业绩评估指标
背景
信息技术部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部门的高效运行和业绩的持续改进,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关键业绩评估指标是必要的。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份信息技术部关键业绩评估指标,以帮助部门管理层评估部门的绩效,并为未来的改进提供指导。
指标一:项目交付准时率
该指标衡量了信息技术部在项目交付方面的表现。
准时交付项目是确保客户满意度和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计算公式:准时交付项目数 / 总项目数
目标值:90%以上
指标二:系统可用性
该指标衡量了信息技术部所负责的系统的可用性。
系统可用性是保证业务连续运行的必要条件。
计算公式: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 总运行时间
目标值:95%以上
指标三:技术支持响应时间
该指标衡量了信息技术部对于用户技术支持请求的响应时间。
快速响应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计算公式:平均响应时间
目标值:2小时以内
指标四: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时间
该指标衡量了信息技术部对于信息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
及时响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安全风险和损失。
计算公式:平均响应时间
目标值:4小时以内
指标五:技术人员培训率
该指标衡量了信息技术部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程度。
持续和提升技能是保持部门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计算公式:参与培训的技术人员数 / 总技术人员数
目标值:80%以上
结论
以上是信息技术部关键业绩评估指标的一些建议。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信息技术部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部门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附件二:2011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建材工业(大型企业)
建材工业(中型企业)
建材工业(小型企业)
房地产开发业(中型企业)
房地产开发业(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全行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大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中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小型企业)
机械工业(全行业)
机械工业(大型企业)
机械工业(中型企业)
机械工业(小型企业)
医药工业(中型企业)
医药工业(小型企业)
化学工业(全行业)
化学工业(大型企业)
化学工业(中型企业)
煤炭工业(大型企业)
煤炭工业(中型企业)
煤炭工业(小型企业)
汽车制造业(小型企业)
来源:
摘自《2011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国务院国资委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ISBN 978-7-5141-0589-6。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一、盈利能力状况(一)基本指标1、%平均净资产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收益率=100⨯ 平均净资产=(年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平均资产总额利息支出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二)修正指标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100⨯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3、%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平均资本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资本收益率=100⨯ 平均资本=[(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年末实收资本+年末资本公积))]/2二、资产质量状况(一)基本指标1、平均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次)=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净额+年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年末应收账款净额+年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二)修正指标1、%资产减值准备余额资产总额年末不良资产总额不良资产比率=100⨯+ 年末不良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2、%平均资产总额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现金回收率=100⨯ 3、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流动资产总额)/2三、债务风险状况(一)基本指标1、%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100⨯ 2、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已获利息倍数=+ (二)修正指标1、%流动负债速动资产速动比率=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2、%流动负债经营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00⨯ 3%负债总额应付利息应付债券长期借款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短期借款带息负债比率=100⨯++++4、%所有者权益或有负债余额或有负债比率=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承兑汇票+担保余额+贴现与担保外的被诉事项金额+其他或有负债四、经营增长状况(一)基本指标1、%上年主营业务收入额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销售(营业)增长率=100⨯ 2、%年初国有资本及权益国有资本及权益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二)修正指标1、%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总资产增长率=100⨯- 2、%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上年主营业务利润本年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营业)利润增长100⨯- 3、%主营业务收入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技术投入比率=100⨯ 五、补充资料 1、存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2、%)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10013⨯- 3、100%⨯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总额务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 4、100%⨯主营业务收入期间费用入的比率=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5、%调整后资本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率=100⨯经济增加值=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5.5%)调整后资本=平均资产总额-平均应付票据-平均应付账款-平均预收款项-平均应交税费-平均应付利息-平均其他应付款-平均其他流动负债-平均专项应付款-平均特准储备基金-平均在建工程 6%主营业务收入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利息支出所得税净利润率=100⨯++++EBIT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