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499.50 KB
- 文档页数:102
孕产妇健康管理产后访视培训内容一:产后访视时间:产妇出院后3-7天二:产后产妇访视操作规范:■一问■二看■三查■四记录■五指导具体内容综合解析:1产妇的休息、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是否正常:通常可能遇到的情况是产后早期,宝宝的睡眠时间较多,产妇的休息与睡眠较好;随着宝宝长大,活动增多,哺乳按宝宝需要,昼夜作息规律乱,可能影响产妇的休息与睡眠‘;因此要注意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与全身感觉;家庭中所有成员应对月子中产妇的变化,予以充分理解与各方面的支持,使产妇能获得较好的睡眠与休息;2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产后最初10天内,如果每日测量口腔温度4次,有2次超过38℃则称为、“产后发热’’,但产后第1天除外;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是否有感染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肺炎、伤口感染等;一时性的低热在阴道分娩的产妇中比较常见,体温在38℃左右,大多数不久自退;这可能因为补充水分不足,或因细菌暂时性侵入的反应;但在剖宫产分娩者的产后低热中,约30%可能自退,多数应寻找原因予以治疗才能消退;产后无心血管病、大出血、贫血者若脉搏增快,而无其他出血征象时,要注意可能为产后感染的先兆;进一步做相应检查,寻找原因;3检查乳房情况:如乳房胀满的程度,乳量多少,有无红肿、硬结、触痛,乳头有无破裂;这方面的检查应经常又仔细,因为乳头破裂、乳汁郁积、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的问题;及时发现以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4子宫下降程度:产后10~12天内应当检查子宫底下降程度;事先要排空膀胱再检查,子宫底应每天下降1~2横指,在产后10天大多数已不能在耻骨联合上触及子宫底了;还需注意触及官体时有无压痛,局部有压痛常是该处有炎症的表现;恶露的量多少、颜色如何,还有气味是否难闻都应逐日注意;量多而鲜红可能还有较多量的出血N,色由深而渐淡表示出血渐减少,色呈脓样则为感染;恶露正常者微有血腥味,如为难闻之臭味或腐臭味,常提示为感染或有遗留的胎膜组织,应由医生检查确定原因和处理;会阴和阴道如有伤口,要检查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分泌物等;正常情况下会阴伤口在最初24小时内有些疼痛,以后逐日减轻,如需拆去缝线者通常在产后5~6天拆除,此后疼痛不适的感觉几乎全消;5产妇保健指导:修养环境应安静、清洁、空气流通和温湿度适宜;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膳食合理;产后适当活动;心理保健:丈夫、家属应关心产妇的情绪变化;计划生育指导;盆底康复;动员产后42天到医院进行母子健康体检;6产后访视对以下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转诊:□血压高□贫血□易疲倦或呼吸急促□阴道出血较多□发烧>38℃并伴有腥臭味恶露□尿淋漓不尽□伤口感染□外阴瘙痒□情绪低落或易哭7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对有心脏病、先兆子痫等疾病者,应对有关疾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对体征进行复查,对病体康复的程度作出评价,指导产妇的治疗与护理;需要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依病情及恢复情况决定,直至产妇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再定期到有关专科随诊;此一过程有时颇为冗长,但对产妇今后的健康,无疑非常重要;如不予重视可造成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肾脏等的损害;三:产后新生儿访视1、新生儿定义: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为新生儿;2、生理性黄疸·2-3天出现,7-10天开始消退·14天左右消失早产儿4周左右·程度轻,新生儿精神好吃奶正常·不需特殊治疗;※母乳性黄疸,多在40天左右消退;※如果黄疸进行性加重,累及四肢,或退而复现,或黄疸伴有其他症状时,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建议转诊;3、新生儿方式内容(1):看看面色、皮肤颜色精神、一般状况(2):问出生情况方式有无窒息、吃奶、睡眠、大小便(3):检查体温体重全身检查(4):宣传指导母乳喂养护理保暖(5):处理用药发现疾病及时矫治产后访视培训材料坪头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产后访视培训总结此次培训主要为产后访视的内容: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测血压和体温、称体重、检查乳房及乳头、检查子宫恢复情况、检查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及性状、提供喂养指导和指导避孕方法;了解婴儿健康状况,包括:测体温和听心肺,称体重,了解喂养和孩子的睡眠情况,了解孩子大小便次数及状况,观察新生儿面色、皮肤、腋窝等皮肤褶皱处,检查孩子的脐部是否干燥,有无红肿及渗血、感染,进行喂养方法、保暖、护理和预防感染指导;通过提问形式增加参会人员理解及记忆,使到会人员基本掌握了产后访视的内容、访视时间并规范填写访视记录;。
产后访视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和产妇访视。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1)体重;一般生后7日内恢复出生体重,以后每周增加180克。
(2)衣着:衣服要用柔软的棉布制作,颜色宜浅淡,以便容易发现污物,并可防止染料对皮肤的刺激。
衣服要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容易穿脱,干燥清洁,冬季要注意保暖。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布做,勤换、勤洗、以防臀红。
包裹不宜太紧,更不易用带子捆绑,以便四肢自由伸屈。
(3)脐带:脐带残端是一个自然创面,是感染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使大小便及水污染脐带,脐带刚脱落1-2天,脐窝部可有少许分泌物。
呈黄色粘稠胶冻状,无脓液、无臭味,脐周皮肤正常,这是正常现象。
可用75%酒精擦净,消毒,保持干燥,并更换消毒纱布。
如脐部皮肤红肿,分泌物是脓性,有臭味,这说明已有感染,局部用75%酒精清拭,盖上消毒纱布,每日1---2次,并应给与抗生素治疗,如仍不见好转,应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4)眼、口腔:眼部要保持清洁,如果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在滴氯霉素眼药水。
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在齿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斑点称上皮珠,俗称“马牙”,生后数周或数月后会自行消失,切不可用布擦或挑割,以免感染。
(5)囟门:新生儿出生时前囟门大约1.5—2 厘米,在生后数月随着头围增大而稍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数在1-1.5岁闭合。
后囟门有的在出生时已闭合或很小,一般在生后6-8周闭合。
(6)皮肤:小儿出生时皮肤有一层灰白色胎脂,不必洗去,可自行吸收。
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较薄,娇嫩,要防止擦伤。
若有擦伤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要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澡,洗澡要用碱性香皂。
要注意耳后、劲、腋下、肘部、腹股沟等皱褶处清洗和干燥。
洗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并在皱褶处擦婴儿粉。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屁股,以防臀红。
产后访视制度
1、产科应对在医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专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2、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生应随时进行访视(每天巡视检查不得少于6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产后危险因素,确保产后母婴安全。
3、产后访视一月内不得少于3次,访视时间:产后7天、14天、28天。
4、产后访视内容: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包括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了解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
5、新生儿访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体重、肚脐观察、黄疸测试及全身各部位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
6、产后访视时应对产妇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为产妇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7、认真填写好产后访视记录,详细记录检查所见的产妇和婴儿情况。
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制度
1.积极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产妇,在出院后一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2.产后访视实行预约制度,访视人员应注意有关工作礼仪。
3.访视内容应包括:详细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按需喂养;询问产后饮食、恶露、切口情况;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带是否脱落等情况,给予有关指导、医疗护理等措施。
4.履行告知义务,嘱产妇在产后42天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及新生儿满月查体,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及新生儿可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我院负责录入电脑系统,做好随访、督促、结案工作,严格做好孕产妇及儿童的系统化管理工作。
产后访视流程及内容,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产后访视是指在产妇分娩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指导。
产科产后访视常规
1、产妇出院前,经治医生再次告知产妇如何与有关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后“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
3、医院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咨询服务。
4、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加以指导,坚持做到纯母乳喂养4-6个月。
5、产妇出院3天内,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三次产后访视。
(1)了解产妇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2)测血压、体温。
(3)检查乳头有无皲裂,泌乳是否通畅,乳房有无血肿、硬结,乳汗分泌量,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
(4)观察恶露及其性状,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合并及指导避孕方法。
(5)宣传母乳喂养好处,指导科学喂养。
(6)了解和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测体温、称体重,进行全身检查:颜面、五官、皮肤、脐部等。
指导新生儿护理。
产后访视工作规范一、产后访视人员工作职责1、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规范第三版严格按照规定开展产后访视项目;2、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产后访视培训班,经考核合格者,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资格证书方可进行产后访视;3、入户访视时应佩戴医院的胸牌,携带产后访视专用包;4、按程序、要求对产妇婴儿做好家庭访视;5、进行出生统计、孕产妇及婴儿相关报表;二、产后访视对象、时间及程序1、产后访视对象:本辖区常住的产妇和儿童;2、产后访视时间:出院后一周内3、产后访视程序:①核对:访视人员每周应核对产妇分娩日期、联系电话及地址;②按时到家中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督促母婴产后30天回分娩医院或社区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及体检,督促产妇42天回分娩医院或社区检查;将婴儿转至儿童保健管理系统;③访视结果记录在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上二、产后访视内容及要求1、产后访视要求:先洗手,后检查;先小儿,后成人;2、采用“一看、二问、三听、四检查、五指导”等方法对产妇、婴儿及生活环境给予指导;看: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记载的孕期、产时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休养环境是否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是否在24-26度,空气是否流通,尤其是热天空调房,与外界温差不宜超过7度,产妇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特别是婴儿被褥的保暖性能是否良好,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并按访视卡内容询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听: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检查:按访视内容及要求进行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14天访时要注意新生儿是否恢复出生时体重,满月访时应注意体重是否超过出生时体重600克、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退、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母乳喂养的体位、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等;产妇体温、血压的测量,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子宫底高度是否正常,会阴及腹部伤口恢复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恶露的颜色、量是否正常,有无异常臭味;指导:指导产妇及家属开展婴儿抚触;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知识;避孕知识;心理调节知识;形体康复知识等指导产妇及其家人;3、访视时同时了解区域内新婚妇女数、怀孕妇女数,做好孕期保健宣传工作,督促孕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4、协助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三、产后访视包的基本配置体重秤、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1-2支、碘伏、消毒纱布、棉签、胶布;母乳喂养的姿势1、橄榄球式:宝宝放在体侧的胳膊下方,他应该面朝你,鼻子到妈妈的乳头高度,妈妈用手托起宝宝的肩、颈和头部;最适合:这种方式适合于剖腹产的妈妈,因为可以避免宝宝压到你的腹部;2、半躺式:妈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在自己的腹部,脸朝向妈妈的乳房,宝宝后面可以垫一个枕头;妈妈的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妈妈用手臂托起宝宝的背部,手靠在宝宝后面的枕头上,以便宝宝的嘴巴可以衔住妈妈的乳头;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分娩后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而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最为适合3、侧躺足球式:妈妈在床上侧卧,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让宝宝的脸朝向你,妈妈身体下侧的胳膊枕在自己头下,另一只手抱着宝宝;使宝宝的嘴和你的乳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如果你是剖腹产或分娩时出现过难产、坐着不舒服、白天晚上都在床上喂奶,你可能会愿意躺着喂;4、摇篮式:宝宝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妈妈的手托着宝宝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最合适:摇篮式往往最适合顺产的足月婴儿;剖腹产的妈妈可能会觉得这种姿势对腹部的压力过大;侧卧法: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产后访视常见问题:1、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指导和帮助产妇哺乳前及喂哺间隔采取以下方法: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继而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哺乳时注意喂哺方法,婴儿饥饿时先吸扁平或凹陷明显的一侧,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出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哺乳结束时可在两次哺乳间隙佩戴乳头罩;2、乳头皲裂:由于婴儿吸吮不正确或在乳房上过度使用肥皂等刺激物,可造成乳头皲裂,应做好卫生宣教;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不要用力将乳头自婴儿口中拉出,乳头皲裂发生后,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1产妇体位舒适、身体放松,侧卧位或坐位时,在产妇背部及抱婴儿的手臂下垫适当高度的软垫,以减少产妇的支撑力;2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易被婴儿吸吮时再喂哺,此时婴儿易吸吮住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3哺乳时先喂哺损伤轻的一侧乳房,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4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乳头后再把婴儿抱离乳房,切忌强行拉出乳头;利用乳汁治疗,哺乳后将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短时间内暴露和干燥乳头,应乳汁具有抗菌作用,可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乳头皲裂比较重,乳头疼痛剧烈,可暂停母乳喂养24小时,将产妇乳汁挤出用小杯和小匙喂养;3、乳汁少乳房的泌乳生理过程在孕期雌激素刺激乳房导管发育,而孕酮刺激乳房腺体发育,同时也抑制乳房中的泌乳素受体,因此孕期乳房罩杯会变大,但是却没有泌乳现象;随着分娩后体内孕酮水平下降,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乳汁开始生产并分泌;而刺激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的是来自婴儿对乳房频繁的吸吮,感觉刺激从乳头传输到下丘脑,刺激垂体释放催产素和泌乳素进入血液传送到乳房;一般这个大量产奶的过程需要2天时间,正常情况下,在产后最初的48小时,妈妈泌乳都很少,在产后48~96小时乳汁产量才会明显增加宝宝是最好的开奶师宝宝早期的频繁吸吮每天至少8次,能把原本储存在乳房中的初乳吸出,疏通乳房导管,为后面大量下奶腾出空间,妈妈乳房肿胀也会轻些;另外吸吮时频繁的刺激乳头,妈妈的泌乳潜能就会被激发得越大;初乳量虽然不多,但为新生儿提供了丰富的浓缩营养,对于健康足月新生儿,每天8-12次的哺乳完全能满足新生儿的能量需求;如果宝宝吸吮不够,就会影响到妈妈乳汁的分泌,从而造成“母乳不足”的假象,事实上,大部分的妈妈都能分泌足够的乳汁来喂养自己的宝宝,只有1%的妈妈才会有不足;什么时候要催乳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除了宝宝的吸吮次数以外,还与妈妈的情绪、心态、营养状况和睡眠休息密切相关;不科学地催乳会成为妈妈的健康隐患;分娩后一个月是催乳的最佳时期,如果到了三、四个月,效果就不明显了;产后1周之内过早的强行催乳会有弊端,除了造成奶水浪费和妈妈消化不良外,最严重的是会导致乳腺炎;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各种汤汁饮品必不可少,其他催乳效果好的食物有:鸡蛋、红糖、花生、黑芝麻等,还有很多蔬菜如金针菜、茭白、莴笋、豌豆、豆腐、丝瓜络等也具有很强的通络催乳作用;按摩:通过点、按、揉、拿等多种手法相互配合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经行气,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通畅;一定程度的乳房肿胀是正常现象分娩后3-6天,乳房在泌乳素的作用下,奶水开始大量分泌,乳腺腺泡因为奶水而扩张,然后引起周围乳导管受到压迫,又进一步引起继发性血管和淋巴管压迫,表现乳房肿胀,压痛感;一般乳房肿胀在产后3-5天发生,症状高峰期持续1-2天,有些会延迟到产后第9-10天出现;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些表现为乳房充盈,有些则是非常严重的肿胀和压痛;一般认为此时发生一定程度的乳房肿胀是正常的;及时缓解乳房肿胀可降低早期离乳可能性产后头2天花越多时间哺乳,引起的乳房肿胀的情况就越少;每侧乳房每次哺乳时尽量喂到松软再换另一边,可以减少乳房肿胀发生;也就是说,宝宝越多吸吮,妈妈乳管越通畅,乳腺腺泡中乳汁排出越多,肿胀情况发生越少;适当的处理乳房肿胀对于成功的长期哺乳很重要;缓解乳房肿胀的症状的关键在于软化乳房后排出乳汁,缓解疼痛;大量的文献提示,刮痧、热敷和按摩结合乳汁排出,可有效缓解乳房肿胀和不适;乳房肿胀都会自行缓解,但长时间的肿胀,会对维持泌乳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及时缓解乳房肿胀,可以降低早期离乳的可能性;乳汁淤积应及时疏通哺乳期因乳腺管阻塞,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房内积存,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房硬结、肿块;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和早期临床表现之一;按摩是唯一有效的迅速解决乳汁淤积的方法,采用推、揉、按的手法按摩乳房、疏通乳腺管,化解硬结,疏通淤乳,同时配合宝宝的吸吮也是必不可少;发生乳腺炎如何处理如果乳汁淤积没有及时处理,而乳头又正好破损,病菌就会从各种途径入侵,造成感染,形成乳腺炎;初期,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继续发展,症状加重,出现搏动性疼痛,如不及时处理会形成乳房脓肿甚至败血症,危害性很大;初期,在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让宝宝尽量把淤积的乳汁吸干净,同时配合按摩手法,疏通乳腺管;如果有体温升高,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一旦发生局部化脓,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排空乳汁,让宝宝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乳汁;只有在感染严重形成脓肿时才应完全停止哺乳产后痔疮:a.初期可以多喝水,或多吃些纤维质的食物;b.也可用药物治疗,如擦药或塞药,使用软便剂,可以让产妇排便,伤口较不严重,瘳医师表示较不建议使用泻药;也可以坐浴促进血液循环改变情形;c.若是情形严重,如有瘘管的现象,则建议要开刀治疗;若生产完后仍有痔疮的情形,最好用坐浴的方式改善,如泡温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质的食物或使用痔疮塞剂,以避免便秘,通常会使症状改善;此外专家也建议,采用泡盆的方式,方法是温水加上消毒水,建议泡三天的时间,可以早晚各泡一次,每次约泡10-15分钟,若是产后两个月后,仍有痔疮的情形,则建议看医生;产后女性应每天做20次,并保持肛周卫生;可每晚用温水清洗肛门,洗完后用温湿的小方巾垫在肛门处用手指顺时针;产后一段时间肛门感觉较为迟钝,水温30摄氏度左右即可,不可过热,以免烫伤;此外,还应该买一个小的吹风机,经常用温风吹,保持肛门干燥,以防止因潮湿而发生感染;产褥期保健产褥期保健的重点是防止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指导合理的营养,保护产妇的哺乳功能,以及产妇正常生理与劳动能力的恢复;①产后少量持续出血须及时作出处理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算起,实际此时产妇仍在产床上,因此亦有人把产褥的最初2小时称为第四产程,提出要严密观察第四产程;因为这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大量出血容易发现,还应注意少量持续出血,因其易被忽视,却也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并发休克;产后出血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②产褥期卫生很重要为了预防感染和有利于康复,产后休养环境要做到安静、舒适,室内保持整齐、清洁、空气流通,防止过多的探视;室温亦须合理调节以避免夏天中暑,冬天受寒;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特别要保持外阴部清洁;产后康复操有利于产妇恢复精力和消除疲劳,亦有利于恢复盆底和腹部肌肉的功能;产妇还须注意大、小便通畅;③产后24小时内应鼓励产妇起床稍事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者,在产后24小时内应鼓励产妇起床稍事活动,包括在床边稍坐片刻,绕床行走,入厕等;行会阴切开或剖宫产的产妇应尽早离床活动,有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排尿、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盆底和腹部肌肉张力的恢复;但产后不应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造成日后的阴道膨出和子宫脱垂;④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很重要产妇中50%-70%会发生产母郁闷,这是指从开始分娩至产褥第7天出现的一过性哭泣或忧郁状态;处于轻松心情的产妇,凭一时激动即可泪流不止,病程短暂,一般24小时内即可恢复如常;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3. 5%~33%,常出现在产褥第3周内或其后,抑郁的内容往往以关于婴儿或丈夫为主,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并有他杀的念头;产褥期产妇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需要调整,性激素的比例重新调配,以及家庭关系、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有关;因而,做好产褥早期产妇的心理适应工作非常必要;⑤母乳喂养指导现在各医院都在孕期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教育;产后半小时内即开始早吸吮,并实行产后母婴同室,按需喂哺,为母乳喂养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产褥期内仍须不断地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至少能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的重点:第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第二,母乳喂养的技巧:注意婴儿与母亲乳头的正确含接,即婴儿将乳晕的大部分含人口中,乳头、乳晕形成一“长奶头”,吸吮时婴儿的舌头卷住“奶头”,牙龈压迫乳窦;注意正确的哺乳体位,即母亲放松、舒适,婴儿头和身体呈直线,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身体紧贴母亲,下颌贴乳房;学会观察和判断婴儿吸吮是否正确;学会挤奶;第三,预防乳头皲裂和乳腺炎;⑥产后全面检查产后42天,对母婴都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确定产后母亲身体是否已经恢复正常,婴儿生长状况是否良好,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给母婴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对孕期、产时、产后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应根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检查及化验;产后检查中如发现异常应予以及时治疗;产后检查正常,可以考虑恢复夫妇间的性生活;产后性生活开始过早,因生殖器尚未完全恢复,易造成损伤及增加感染的可能,所以产后6~8周禁止性交;⑦产后必须落实避孕措施产后排卵功能的恢复,往往难以预料,也可能发生在哺乳期闭经复潮前,因此必须落实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 一般的原则是产后哺乳者宜用工具避孕,不宜口服避孕药;产后不哺乳者工具避孕或口服避孕药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