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35.37 KB
- 文档页数:9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B.海水中的氯元素主要以NaCl等盐的形式存在C.人体的血液中含有NaCl,其浓度大约为0.9%D.氯化钠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2.当有大量Cl2逸散到周围空气中,你认为以下措施合理的是()①迅速拨打求救电话②迅速撤离至地势较高处③迅速撤离至下风口④用浸有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⑤用浸有一定浓度Na2CO3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堵住泄漏口,将其浸入碱液池等)A.①②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3.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4.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久置氯水酸性比新制氯水酸性减弱B.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C.新制氯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6.下列有关“漂白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做漂白剂B.漂白粉的漂白利用了氯气的强氧化性C.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做漂白剂D.活性炭可用于食品精制糖的脱色,利用了其吸附能力7.如图所示为钠、镁、铝、铁分别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铝与氯气反应的是()A.a B.bC.c D.d8.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存在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2存在D.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9.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A.次氯酸钙不稳定,易分解B.氯化钙易潮解C.次氯酸钙易与盐酸反应D.次氯酸钙易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10.[双选]新制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氯及其化合物一、氯元素的原子构造与自然界的存在氯元素位于周期表__周期__族,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
二、开朗的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毒,溶于水。
2、氯气的化学性质① 与金属单质的反响:与钠反响方程式。
现象是。
与铁反响方程式。
现象是。
与铜反响方程式。
现象是。
② 与氢气的反响:化学方程式:,反响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焚烧;氯气与氢气的爆炸实验。
思虑:在初中我们是怎样定义焚烧的?此刻经过氢气与氯气的焚烧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③与水的反响:与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说明 :氯气与水反响很轻微,且未可逆反响。
思虑: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水的保留方法?④次氯酸的性质:a、一元弱酸(比弱)b、强氧化性 (应用:)c、不稳固(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⑤与碱的反响 Cl 2 + _NaOH —。
(常用于除掉剩余氯气)离子方程式:。
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漂白粉的制法:。
其主要成分:,有效成分:。
漂白原理: ClO -+ H + = HClO (本质漂白者),Ca(ClO) 2+ _ HCl (稀) =。
Ca(ClO)2+CO 2+H 2O =。
思虑:抗洪救灾中防疫部门,向难民发放的漂白粉片或漂粉精用于饮用水消毒。
漂粉精为什么要密封保留在灰暗处?(一)卤素的原子构造共同点:原子的最外层均为个电子,都易个电子水CCl4而表现性;不一样点:核电荷数渐渐;电子层数渐渐;Cl2原子半径挨次,得电子能力渐渐;单质Br2氧化性渐渐。
I 2(二)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卤素核电荷数增添,其原子构造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F2→I21、颜色渐渐,状态从→→。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强烈反响)在水中溶解度都较,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右表列出Cl 2、 Br 2、I 2在不一样溶剂中的颜色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像性及递变性)因为最外层均为个电子,极易电子,所以卤素都是剂,在自然界均只以态存在 .但跟着电子层数递加,原子半径渐,查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得电子能力渐,其氧化性渐渐,主要表现:。
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化学这门学科,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莫测,尤其是说到氯和它的那些“兄弟们”,别担心,咱们今天就轻松聊聊这些家伙。
氯,这位化学界的“明星”,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7号的小可爱,平时躲在气体状态里,低调得很。
不过,要是你见到它,那可就不得了了。
氯可不是省油的灯,它一出现,往往就带着一股“臭名昭著”的味道,尤其是那股刺鼻的气味,真的让人一闻就想打喷嚏。
说到氯的家族,那可真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氯离子、氯气、氯化物,这些小家伙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
氯化钠,听过吧,就是咱们平常用的食盐。
没错,就是那种让人无法拒绝的调味品。
少了它,生活可真没味道。
想象一下,吃着没盐的菜,简直就是“食不知味”,真是让人心塞。
不过,氯化钠可不光是用来调味的,它还有个“隐藏技能”,那就是防腐。
想想那些腌制的蔬菜,咱们的“好伙伴”氯化钠就在默默奉献。
再说说氯气。
要是你碰上氯气,那可真要小心。
它可是“杀手”,有着强烈的氧化性,能跟很多物质玩得很火热。
就像一场化学界的“火拼”,不过这场火拼可没啥好结果。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两个家伙一个酸,一个氧化,都是厉害角色,真是“强强联合”。
咱们在游泳池看到的那种消毒水,基本上就有它的身影。
氯的消毒能力一流,让细菌们无处遁形。
但是,氯的存在也有些“争议”。
像空气中的氯气,对环境和健康可不是什么好事。
长期接触会让人咳嗽,甚至呼吸困难。
要是有人跟你说氯不重要,那真是“天方夜谭”。
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从清洁剂到塑料,氯化物都是大大推动了现代生活的进步。
尤其是聚氯乙烯(PVC),用来做管道、窗框,这些日常用品,都是靠它撑起了半边天。
咱们再聊聊氯化铵,这家伙可是化学反应中的“好帮手”。
它在农业上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氮源之一,给作物加加油。
氯化铵还能用在肥料中,帮助植物茁壮成长。
小伙伴们,记得给植物“喂食”哦,不然它们可会“饿肚子”的。
如果你觉得氯只是个简单的化学元素,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一、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06最高价态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07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与铜反应:□08Cu +Cl 2=====点燃CuCl 2。
(2)与非金属反应与H 2反应:□09H 2+Cl 2=====点燃或光照2HCl ,(3)与水反应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14Cl 2+H 2O H ++Cl -+HClO 。
(4)与碱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15Cl 2+2OH -===Cl -+ClO -+H 2O 。
(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16Cl 2+2I -===I 2+2Cl -。
②与SO 2水溶液反应:□17Cl 2+SO 2+2H 2O===2Cl -+SO 2-4+4H +。
③与FeCl 2溶液反应:□182Fe 2++Cl 2===2Fe 3++2Cl -。
3.次氯酸的性质(1)不稳定性:□192HClO=====光照2HCl +O 2↑(填化学方程式);氯水须现用现配,保存在□20棕色瓶中,置于□21冷暗处。
(2)强氧化性①能将有机物中有颜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作漂白剂。
②杀菌、消毒。
(3)弱酸性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化学方程式为□22ClO-+CO2+H2O===HClO+HCO-3。
4.漂白粉的性质二、氯气的制备1.实验室制取、收集氯气的装置2.氯气的工业制备(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化学方程式:□09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离子方程式:□102Cl -+2H 2O=====通电2OH -+Cl 2↑+H 2↑。
(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化学方程式:□11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三、卤素的性质、卤素离子的检验 1.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2Fe +3Br 2===□012FeBr 3,但I 2与Fe 反应生成□02FeI 2。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要点一: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常温条件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容易液化,液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液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典型例题1、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D与水反应可生成A,A在G中燃烧生成水、推断出各种物质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E.(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由D生成F:;b.F与CO2反应:;c.D与水反应:.【解答】解:黄绿色气体B为Cl2,气体A在C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应为H2,反应生成HCl,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D应为Na,F为Na2O2,则E为NaCl,Na2O2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G为O2,则(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Cl2,C为HCl,E为NaCl,故答案为:Cl2;HCl;NaCl;(2)D为Na,F为Na2O2,Na与O2反应可生成Na2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2=Na2O2,F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D为Na,与水剧烈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a.2Na+O2=Na2O2;b.2Na2O2+2CO2=2Na2CO3+O2↑;c.2Na+2H2O=2NaOH+H2↑.2、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解答】解: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
故选:D。
变式训练1、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B.⇋⇋⇋⇋C.⇋⇋⇋⇋D.⇋⇋⇋⇋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FeCl3B.CuCl2C.HCl D.FeCl2要点二:氯水及次氯酸1、氯水的成分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H+、OH-、Cl-、ClO-2、氯水的性质3、检验氯气性质的方法4、氯水和液氯的区别5、次氯酸盐(1)次氯酸的结构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
(2)次氯酸的化学性质⇋弱酸性: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比碳酸的酸性要弱,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ClO-⇋强氧化性: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能与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及亚硫酸盐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漂白性:能漂白有色物质。
无论是新制氯水还是湿润的氯气、漂白粉等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原因都是因为存在或能产生HClO的缘故。
⇋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光照2HClO====2HCl+O2要点三:次氯酸盐次氯酸具有很好的漂白性,但是很容易分解而难以保存,于是漂白消毒用品通常是次氯酸盐,而非次氯酸。
(1)制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Cl2+2NaOH===NaCl+NaClO+H2O(制漂白液)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漂粉精)无论是漂白粉还是漂白液有效成分都是次氯酸盐,主要成分是其中的两种盐。
(2)漂白原理2NaClO+ CO2 + H2O =====Na2CO3 ↓+2 HClO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3)漂白失效的原因光2HClO ====2HCl+O2↑注:无论是漂白粉还是漂白液都是对应的两种盐,而有效成分则是次氯酸盐。
典型例题1、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H2SO4、1moL/LNaOH、0.01mol/L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步骤3:【解答】解:(1)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因NaOH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Na2SO3+H2O;(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应物Na2SO3中的S元素的价态从+4→+6,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则表现还原性,还原剂为Na2SO3,故答案为:Na2SO3;(3)⇋根据反应原理: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可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溶液中可能存在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SO32﹣和ClO﹣不能共存,所以另一种假设判断为只有ClO﹣;故答案为:只有ClO﹣;⇋因为吸收液呈碱性,先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先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SO32﹣、ClO﹣,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O;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有ClO﹣,否则无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故答案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有ClO﹣,否则无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新制氯水及久置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而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C.新制的氯水所含成分的种类多,而久置的氯水所含成分的种类较少D.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而久置的氯水中则含氯离子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可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B.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在溶液中溶有氯气分子C.与久置氯水不同,在新制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白色沉淀D.氯水久置后,会使溶液酸性增强要点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浓盐酸表现了还原性和酸性,如果实验室没有MnO2,也可以用KMnO4、KClO3代替)2、实验装置a.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气体,采用固液加热装置。
b.净化装置: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但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故可以出去氯化氢气体);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c.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d.尾气处理:Cl2+2NaOH==NaCl+NaClO+H2O。
3、操作步骤:组装仪器(由下到上,从左到右)→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试剂(先固体,后液体)→加热开始实验→收集气体→尾气处理。
4、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处理尾气的导管口,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处理尾气的导管口,立即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放在处理尾气的导管口,产生白烟,则证明已集满。
5、总结(1)一般实验室制取某物质时,一般分为以下四步: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2)各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发生装置的选择:固液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体加热型⇋气体收集方式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液体法⇋尾气处理燃烧处理法:CO碱液吸收法:Cl2、NO2、SO2典型例题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NaOH溶液的作用是。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
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气体发生装置进行的反应:⇋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5)若将生成的Cl2通入到分别置有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的两个集气瓶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解:(1)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需要发生装置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气管长进短处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装置连接顺序是E﹣C,D﹣A,B﹣H,G﹣F;故答案为:E﹣C,D﹣A,B﹣H,G﹣F;(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选择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所以饱和食盐水作用: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氯气有毒,排放到空气中能引起空气污染,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3)氯气具有氧化性遇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会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故答案为:试纸变蓝;2I﹣+Cl2=2Cl﹣+I2;(4)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NaOH+Cl2=NaCl+NaClO+H2O;(5)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若将生成的Cl2通入到分别置有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的两个集气瓶中,前者不变色,后者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色布条褪色;故答案为: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