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与保研比例
- 格式:doc
- 大小:68.56 KB
- 文档页数:7
考研选择学校时,除了考虑各个学校的实⼒强弱外,每个学校的录取率是第⼆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因素直接反映了这些学校报考的难易程度。
北京⼤学虽然报的⼈很多,03和04年都在2400左右,但是他的录取率并不是最低的,⼀般在11%以上,尽管如此,但是北⼤基本上每年的录取分数都是全国的,从这⾥也可以看出北⼤的影响⼒和吸引⼒。
中国⼈民⼤学每年报的⼈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较低的,7%左右。
清华⼤学由于03年招⽣⼈数⽐较少,才招50⼈,却报了1600⼈,导致了录取率降为最低3.13%,04年招⽣⼈数上升到200⼈,录取率上升为10.14%,由于清华的法学相对较弱,其中每年的不稳定性也是显⽽易见的,05年⼀开始也跟着北⼤、⼈⼤定了340的初试分数线,结果不到⼏天就作修改。
中国政法⼤学⽐较稳定,报名⼈数⼀直维持在2000⼈左右,招150⼈,录取率在7%-8%.对外经济贸易⼤学也较稳定,报名⼈数⼀直维持在1000⼈左右,招100⼈,录取率在8%-9%.
吉林⼤学招⽣⼈数120左右,2004年吉林⼤学法学院曾经在考研加油站上专门开了个专栏介绍吉⼤的法硕项⽬,由于吉林⼤学的积极宣传,04年报名⼈数上升到2200⼈,所以录取率从11.42%下降到5.91%.
复旦和华东政法这两所报名⼈数和录取率都⾮常稳定。
华东政法学院报名⼈数在1700,录取率维持在10%以上。
复旦⼤学每年都招150⼈左右,报名⼈数在1600以上,录取率在8%左右。
兰州⼤学两年报名都有1000⼈左右,招100⼈,录取率在9.5%.。
2017人大法学考研--历年招生录取详情统计表核心提示:人大法学院在2009年新增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硕士前,法学硕士总体的招生规模为220人左右,法律硕士(非法学)招生规模为210人左右,在2009年增加法律硕士(法学)后,法律硕士(非法学)招生规模变化不大,人数稳定在200人左右,而对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有一定冲击,招生总人数萎缩至180人左右,每年的具体人数受多因素影响会有所波动。
对于每个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可以在参照往年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基础上根据招生总人数缩小的程度成比例的进行缩放并参照本站对2011年人大法学考研各专业招生人数的详尽统计。
一、人大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总体情况表: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招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详情表(2006-2011)年份报名录取统考录取率统考推免单考合计2006年2614 217 22 19 258 8.30%2007年2441 187 31 15 211 7.66%2008年2259 211 15 不详226 9.34%2009年2073 216 不详16 232 10.422010年1668 122 56 8 186 7.69%2011年1603 100 73 0 173 6.25%注:“单考硕士”是指教育部在制定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允许部分重点高校招收一定数量的以单独考试方式录取、单位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复试线详情统计表(2006-2011)年份英语政治专业一专业二总分国家线公共课单科专业课单科总分2006年60 60 90 90 36055 83 3402007年53 53 90 90 34053 80 335 2008年60 60 90 90 34553 80 330 2009年60 60 90 90 34546 69 3152010年55 55 90 90 34043 65 310 2011年55 55 90 90 35045 68 325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2006-2011年历年招生录取情况详情统计表:1、2011年人大法学考研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生按学院报名、录取情况表学院报名人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统考报录比统考统考推免单考援藏法学院 1603 1676 100 73 16:1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招收内地专业学位硕士生报名、录取情况表专业学位教学地点报名人数录取人数联考推免援藏合计法律硕士(非法学)北京1597 172 30 202法律硕士(法学)苏州94 50 20 702、2010年人大法学考研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招收学术型硕士生录取人数统计院系报名录取统考报录比统考推免单考合计法学院1668 122 56 8 186 13:1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硕士生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学位联考推免合计法律硕士(非法学)177 27 204法律硕士(法学)84 12 963、2009年人大法学考研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招收内地硕士生报名、录取总体情况表院系报名人数录取情况法学院2073 216法律硕士(非法学)1390 201法律硕士(法学)94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考生报名录取按专业统计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录取录取率030101 法学理论113 24 21.24% 030102 法律史74 16 21.62%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01 10 9.90%030104 刑法学320 19 5.94%030105 民商法学518 47 9.07%030106 诉讼法学198 21 10.61%030107 经济法学271 29 10.70%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65 5 7.69%030109 国际法学183 17 9.29%030120 知识产权法230 28 12.17%030180 法律硕士1390 201 14.46%4、2008年人大法学考研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招收内地硕士生报名、录取总体情况表报名录取院系所研究生本科同等学力合计研究生本科同等学力合计100700 法学院 2 2213 43 2258 211 211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考生报名录取人数按专业统计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录取录取率030101 法学理论121 19 15.70%030102 法律史73 15 20.55%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40 14 10.00%030104 刑法学366 26 7.10%030105 民商法学595 42 7.06%030106 诉讼法学230 20 8.70%030107 经济法学210 21 10.00%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71 7 11.95%030109 国际法学226 27 9.29%030120 知识产权法224 20 8.93%030180 法律硕士1790 203 11.34%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生按毕业院系统计学院985院校研究生院院校211院校其他院校合计100700 法学院 6 8 13 2 15报班有什么好处?❶现在开始报班能让你早早的进入复习状态,不至于想考研想复习但是没有实际行动。
人大法学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39年,是国家确定的教育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哲学等重要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机构,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的主要支撑。
近年来,人大法学院积极推进“学者招生制度”,针对司法人员、政府机构、企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了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招收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人大法学院的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在国家统筹指导和学校科学管理下,拥有专业优势、学术实力、项目开发能力等诸多优势。
首先,学校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研究生资源,为法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很强的支撑。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者招生制度”,并组建了完善的评审团,全面考察每位报考者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优秀法律人才。
此外,为了方便学员的学习,学校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和管理,拥有一流的学科学术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学术支持,确保学员的学习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
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让学员能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对于有成绩的学员,学校还会推荐他们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研究、学术报告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人大法学院的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有其科学管理、
多彩活动、完善课程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诸多优势,是很多司法人员、政府机构和企业管理者等优秀人才的首选学习项目。
只要较高的学术实力、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技术能力,都可以申请这一项目,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法律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保研-中国政法社会学院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方法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原社会学教研室和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的直属学校的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
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的第一所社会学院。
学院院长由全国著名社会学家应星教授担任。
社会学专业是1952年创办中国政法大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并且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中国政法大学今天重点发展的支撑专业之一中国政法社会学院保研。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是1952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组建的。
当时虽然社会学学科在全国被取消,但著名社会学家严景耀和雷洁琼长期在北京政法学院任教,为保留社会学火种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是2005年7月在原社会学教研室和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的。
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全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乐国安教授担任。
现任院长为应星教授中国政法社会学院保研。
19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王康是辅佐费孝通先生重建社会学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
王康先生后来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中国政法大学也成为1980年代全国重建社会学专业以来在全国高校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高校之一。
1990年代中国政法大学创办的法社会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2001年中国政法大学创办社会学专业以来,一直依托学校以法学为龙头的学科特色,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优势,已经或正在形成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发展方向,如法律社会学和法律人类学研究、政治社会学研究、越轨社会学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历史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等中国政法社会学院保研。
19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王康是辅佐费孝通先生重建社会学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
王康先生后来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中国政法大学也成为1980年代全国重建社会学专业以来在全国高校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高校之一。
1990年代中国政法大学创办的法社会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2017考研:具有保研资格的院校汇总研究生推免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对很多名校来说,招生名额明显倾向于推免生,所以对于2017有读研意向的考生,建议先看看推免这条路能不能走的通,走不通再考,下面凯程老师整合分享具有推免资格的考研院校名单,方便查阅。
所在省单位名称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市北京大学北京市安徽大学安徽省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清华大学北京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厦门大学福建省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华侨大学福建省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福州大学福建省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南昌大学江西省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山东大学山东省外交学院北京市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济南大学山东省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郑州大学河南省南开大学天津市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天津大学天津市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河南大学河南省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武汉大学湖北省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长江大学湖北省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河北大学河北省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省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湖北大学湖北省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湘潭大学湖南省山西大学山西省湖南大学湖南省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中南大学湖南省中北大学山西省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南华大学湖南省内蒙古内蒙古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自治区内蒙古暨南大学广东省内蒙古工业大学自治区内蒙古汕头大学广东省内蒙古农业大学自治区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自治区辽宁大学辽宁省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广州医学院广东省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东北大学辽宁省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海南大学海南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深圳大学广东省广西壮族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广西大学自治区广西壮族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桂林理工大学自治区广西壮族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广西医科大学自治区广西壮族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广西师范大学自治区广西壮族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广西艺术学院自治区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四川大学四川省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重庆大学重庆市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省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吉林大学吉林省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延边大学吉林省西华大学四川省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西南大学重庆市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黑龙江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黑龙江大学省黑龙江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市哈尔滨工业大学省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省燕山大学河北省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省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省黑龙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省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省省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遵义医学院贵州省省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省黑龙江云南大学云南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省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省黑龙江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哈尔滨商业大学省复旦大学上海市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同济大学上海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西藏自治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西藏大学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西北大学陕西省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东华大学上海市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长安大学陕西省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上海大学上海市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南京大学江苏省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苏州大学江苏省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东南大学江苏省兰州大学甘肃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河海大学江苏省青海大学青海省江南大学江苏省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宁夏回族江苏大学江苏省宁夏大学自治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南通大学江苏省新疆大学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新疆农业大学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石河子大学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徐州医学院江苏省新疆医科大学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新疆师范大学尔自治区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青岛大学山东省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三峡大学湖北省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省广州大学广东省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扬州大学江苏省浙江大学浙江省。
人大法学理论考研拟录取名单人大法学理论考研——院系简介人大法学理论考研院系一直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扎实的基本理论著称。
现代西方法哲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也是全国最早开设课程的学校之一。
在这些领域都有国内数一数二的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在法律与全球化研究和后现代法学研究中也取得了全国公认领先的成就。
人大法学理论考研院系老一代的著名法学家孙国华教授是全国法理学界公认的权威,现在仍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的第一顾问,吕世伦与谷春德教授是我国老一代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权威,培养了该领域大批中青年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朱景文教授现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和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有多年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研究和学习的经历,已经成为该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张志铭教授曾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理室主任,是我国中青年一代法理学的学术带头人,在法律解释和司法改革研究方面多有成果。
朱力宇教授在法国作访问学者两年,在欧洲人权法研究和立法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果。
范愉教授是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在法社会学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
马小红教授是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方面很有建树。
史彤彪教授任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在西方法律思想史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方面颇有研究。
冯玉军教授是本学科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在法律经济学、法与宗教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
人大法学理论考研拟录取名单分学院按专业排序,根据上级要求,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已做适当隐私保护处理;本拟录取名单中含单考、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下注“骨干”),不包括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备注中所列加分项目均以教育部下发名单为准。
人大法学理论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姓名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编号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初试成绩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复试成绩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加权总成绩人大法学理论考研考生备注崔**10002*****0281636230478.18张**10002*****1494635329776.30艾**10002*****1412035129976.29李**10002*****1468135329475.96吴**10002*****1004835928775.88孙**10002*****1054536627975.80倪**10002*****1214935728875.75张**10002*****1296135528975.62李**10002*****0281834529775.34朱**10002*****0891635328074.36张**10002*****0299035127974.00李**10002*****1434235527473.91杨**10002*****0307135427373.68汪**10002*****0306335227573.66何**10002*****0306435127573.54刘**10002*****0864635525271.4周**10002*****0706535622368.20。
考研:一场通过率只有13的选拔!将近15的人弃考!全文导读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
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
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
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
玩它一月赚个iphoneX广告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
从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留校限额取消,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在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中,985,特别是C9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远超其他高校,在院系或专业推免生比例中,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接近九成,甚至100%,远超教育部规定水平。
高校尤其是名校对于推免生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与高校评价对立的是,近70%受调查学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态度。
在'双一流'建设影响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大幅调整,突出重点学科导向鲜明。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5个省市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院校屈指可数,显示出优秀大学在迅速收缩战线,试图聚焦资源争取双一流。
展开剩余93%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新高1.1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涨,增幅为13.6%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
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保研的政策是什么,关于保研有哪些新消息值得关注的地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一、考试作弊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4类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更加严格的处理方案,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同学们所要做的工作很简单:脚踏实地、按部就班静心复习备考,抵制一切非法行为,以免考试分心、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
二、保研比例不得超过一半教育部规定,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前几年相当一部分高校和专业的保研比例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尤其是985类的名校。
保研比例的限制,对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准备考名校的同学。
三、学制更加灵活以前硕士研究生学制大多是三年,现在更加灵活,不少学校实行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这也是一项利好消息,同学们在学校储备的学识技能还需要到社会中去实践才能发挥功用,早一年毕业就可以早一年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先人一步利大于弊。
四、全面实行读研收费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研究生收取学费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必然,大部分考生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对考研热情的影响非常有限。
同时研究生奖学金额度和范围也在扩大,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更不担心学费的问题。
五、2016年起取消在职研究生考试六、取消“不超过40岁”的报考限制保研具体流程▶具体流程推免的具体流程分为推荐、接收、网上报名三个阶段。
推荐和接收互不交叉,推荐结束后招生单位开始接收工作。
以下是具体的流程图。
注意:1、上图中的时间为大体时间,具体时间以推免院校以及招生院校公布的通知为准,9月分大家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查询到具体信息。
人大法学院保研校外推免生初选名单(二)人大法学院保研法律硕士(法学)初选名单:目前初选工作已经结束,依照参加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确定以下同学通过人大法学院保研初选。
通过初选的申请人还应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填报个人信息,通过研究生院审核者,即取得复试资格:序号姓名材料评审分数1田园932毕莹923刘煜924陈晓晓905陈玥886蒋丽887吕柏婷888颜燚889黄宇璐8810李君娥8811余大友8812欧宇8713詹馥静8714张亚楠8715王亚萌8616化赟8617范明玉8518成越8419李阳璕8420史雪情8421孙佳明8422王伶坤8423尤明月8424王秀淼8325夏沁方8326赵晟8327杨春白雪8328王婧娟8229熊可8230郭畅8231崔咪8132任亚男8133付安之8034周锦8035刘艳萍7936郑皓元7937周江柳7938陈珮79 39廉怡然79 40陆婷79 41徐旭芬78 42余欣怡78 43周青松78 44冯文博78 45王沪欧78 46谢颖馨77 47付冉冉77 48秦梓瀚77 49张亚光76 50杜立津76 51陈婷76 52蒋力74 53童飞74 54杨一树74 55张珊74 56张欣宇74 57赫欣73 58李佳73 59沈伟72 60董博涵71 61王渝71 62吴茵71 63李碧霄70 64包桂红69 65李欣怡69 66余宙航69 67朱振民69 68邓灿67 69杜天宇67 70杜文婷67 71迟毅洁66 72魏昀天66 73袁娜66 74史书一65 75夏丹丹65 76李颐涵64 77林欣桦64 78王丽丽64 79刘婷63 80李楠61。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奖助金体制在学院的积极努力下,我校法律硕士生除可参评国家、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外,在院系层面上已形成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奖励金为主体、鱼水奖学金等为专项、邦盛律师法律实践奖学金、宝盈奖学金、长城奖学金等20余项多元化的奖学金体系。
目前每年法律硕士的奖学金总额在200万元以上。
每名同学都可以申请各类不同的奖学金(个别另有要求除外)。
除少数专项如贫困生方面的奖学金外,法学院奖学金总体以奖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生为导向。
奖学金可以重复参评,2017年2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每人2万),其中7名同学还获得法硕基本奖励金中的特等奖学金(金额相等于学费),部分同学还获得了鱼水奖学金、剑桥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以下是法律硕士奖学金简况(每年数据略有调整,以具体奖学金评选通知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奖励资助一览表级别奖励名称奖项设置人数金额评审时间备注国家国家奖学金2120000学校专业学位基本奖学金7303000左右每位在校的全日制法律硕士均有,无需评选,人均3000元/年,按月发放。
即传说中的补贴法律硕士奖励金特等奖7学费9月全日制法律硕士一等奖5050%学费二等奖16025%学费法律硕士新生奖学金一等奖281000045月全日制法律硕士二等奖2141000法学院综合素质类奖学金(12)宝盈奖学金一等奖180004-5月奖励对象为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二等奖23000三等奖32000隆天国际知识产权奖学金特等奖180004-5月奖励对象为知识产权方向双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奖15000二等奖33000三等奖42000万商天勤奖学金一等奖1100004-5月奖励对象为为民商法、经济法方向的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二等奖25000三等奖42500岳成奖学金一等奖150004-5月奖励对象为法律硕士二等奖13000三等奖12000中伦文德奖学金特等奖180004-5月奖励对象为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奖15000二等奖14000三等奖13000国联律师奖助金特等奖180004-5月奖励对象为全日制脱产本科生、双学士、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包括2017级本科新生,不包含博士生和在职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一等奖15000二等奖33000三等奖42000智勇奖助金特等奖180004-5月奖励对象为全日制脱产本科生、双学士、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包括2017级本科新生,不包含博士生和在职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一等奖15000二等奖33000三等奖42000法学院论文类奖学金(3)贸仲委国际商事仲裁论文奖学金250005-10月奖励对象为我院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虞恒商法论文奖学金一等奖130009-12月奖励对象为我院在读全日制在读全体学生二等奖32000三等奖51000隆天国际知识产权奖学金特等奖180005-10月奖励对象为我院2017年度秋季学期在读全日制全体学生(含苏州研究院学生)一等奖24000二等奖63000三等奖82000法学院国际交流类奖学金(2)金杜海外实习奖学金6最高为1万美金10-12月奖励对象为法学院在籍的全日制脱产本科生、双学士、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国⼈民⼤学保研—⼈⼤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拟接收推免⽣名单中国⼈民⼤学保研—⼈⼤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拟接收推免⽣名单中国⼈民⼤学教育学院简介:2000年8⽉,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特批设⽴“教育法学”硕⼠点;2001年获得“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教育学⼀级学科硕⼠学位授予权;2007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学位授权点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截⾄2011年,招收博⼠⽣34⼈,硕⼠⽣183⼈,MPA研究⽣50余⼈,同等学⼒申请硕⼠学位400余⼈。
已有毕业研究⽣260余⼈。
⼈⼤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教育学院现有教师及科研⼈员23⼈,其中教授10⼈,副教授6⼈,讲师7⼈,其中20⼈具有博⼠学位,4⼈具有海外博⼠学位;另有多名双聘及兼职教授。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科背景多元互补,其中既包括多位知名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也拥有⼀批有巨⼤潜⼒的中青年⾻⼲。
在长期的研究、育⼈、服务过程中,形成四个主要研究⽅向:教育发展战略、⾼等教育管理、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经济与社会。
⼈⼤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学院⽬前主办《中国⼈民⼤学教育学刊》季刊,并且是中国⼈民⼤学⼈⼤复印资料《⾼等教育》的学术⽀持单位。
近期成⽴的教育部中国⼈民⼤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教育部⽂科教育改⾰发展研究基地也设在我院,成为⼈民⼤学教育学科发展和⼈才培养的重要学术平台。
⼈⼤教育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拟录取⽅向姓名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逸群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李辉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嘉瑞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虞茹意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惠容哲学院中国哲学⽆陈志雄哲学院中国哲学⽆胡静哲学院中国哲学⽆王⼼宁哲学院中国哲学⽆王璇哲学院中国哲学⽆王雪霏哲学院中国哲学⽆吴争先哲学院外国哲学⽆曹忠来哲学院外国哲学⽆李⽂峰哲学院外国哲学⽆张博闻哲学院外国哲学⽆张宇杰哲学院逻辑学逻辑哲学与逻辑史郭佳哲学院逻辑学逻辑哲学与逻辑史钟岩哲学院伦理学⽆陈洁哲学院伦理学⽆陈泽栋哲学院伦理学⽆洪博⽂哲学院伦理学⽆贾极楠哲学院伦理学⽆李洪锋哲学院伦理学⽆杨晓彤哲学院伦理学⽆张帆哲学院美学⽆李既凡哲学院美学⽆肖素琴哲学院美学⽆张函哲学院宗教学⽆刘丹枫哲学院宗教学⽆赵可意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艺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杨怡芸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哲学问题沈凯鹏哲学院管理哲学⽆顾⼩蕙哲学院管理哲学⽆孙颖霖哲学院管理哲学⽆王雪杨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常达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郜喆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徐丛卉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陈梦圆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杜翘楚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李思睿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刘安妮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刘平安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刘琪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秦知逸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邱卓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沈童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杨淳雁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杨婧宁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学杨静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冯良国学院国学专门史李⽂艳国学院国学专门史鲁鸣柳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穆研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太然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葆葆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乐郊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雪利国学院国学专门史乌云图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张绵绵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张亚雄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祝浩涵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禅馨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何亦凡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孟⼩帅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戚裴诺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曲晓霜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王佳翼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王钰瑾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曹玲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陈宝林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季雷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梦迪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李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王瀚⽂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杨倩影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赵翌⾠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郑琛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与发展研究院⾦岳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与发展研究院李栋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与发展研究院秦蒙经济学院经济史⽆王⽴经济学院经济史⽆王庆经济学院经济史⽆朱明明经济学院西⽅经济学⽆陈惟经济学院西⽅经济学⽆范晓冬经济学院西⽅经济学⽆郝⾬歌经济学院西⽅经济学⽆郝智伟经济学院西⽅经济学⽆黄源经济学院西⽅经济学⽆蒋明睿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刘晨光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刘琳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全婷经济学院西⽅经济学⽆王海南经济学院西⽅经济学⽆王培经济学院西⽅经济学⽆王延康经济学院西⽅经济学⽆韦祎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吴磊磊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夏三鹏经济学院西⽅经济学⽆曾诗培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张凯宁经济学院西⽅经济学⽆张阳阳经济学院西⽅经济学⽆赵笑爽经济学院世界经济⽆范⾈经济学院世界经济⽆黄冠经济学院世界经济⽆靳蕊菲经济学院世界经济⽆雷冠中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李兰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李晓⾬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卢丽阳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吴宇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于静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余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张舵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张咪经济学院世界经济⽆周萍婷经济学院⽹络经济学⽆鞠彬经济学院⽹络经济学⽆刘莉蓉经济学院⽹络经济学⽆杨威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包⼀升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龚琦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饶逸琪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刘⽂盛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罗皞⼀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马超凡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杨依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邸汉峰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冯海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胡思奕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胡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黄汝南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康洁琼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李长治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荣⾬菲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邵初萌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王超逸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王晶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奚春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席凯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夏梦寒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许佳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许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赵敏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聂翠云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张雪峥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崔华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柯然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栗荣剑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露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贾德⾳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孟详直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王⽻南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姚青松经济学院国防经济⽆张鹏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李星辉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苏群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王勐璇财政⾦融学院财政学⽆丁思莹财政⾦融学院财政学⽆贺颖财政⾦融学院财政学⽆刘畅财政⾦融学院财政学⽆王凯财政⾦融学院财政学⽆王奕群财政⾦融学院财政学⽆王寅晓财政⾦融学院财政学⽆严姝财政⾦融学院财政学⽆张珂玮财政⾦融学院财政学⽆张欣财政⾦融学院财政学⽆周慧财政⾦融学院⾦融学⽆陈礼清财政⾦融学院⾦融学⽆陈卓异财政⾦融学院⾦融学⽆何怡然财政⾦融学院⾦融学⽆侯健达财政⾦融学院⾦融学⽆胡嘉奇财政⾦融学院⾦融学⽆胡晓霁财政⾦融学院⾦融学⽆李晟旭财政⾦融学院⾦融学⽆刘思敏财政⾦融学院⾦融学⽆刘伟财政⾦融学院⾦融学⽆柳鹏财政⾦融学院⾦融学⽆孟诗棋财政⾦融学院⾦融学⽆屈书恒财政⾦融学院⾦融学⽆邵梦⽵财政⾦融学院⾦融学⽆王潇财政⾦融学院⾦融学⽆王笑晴财政⾦融学院⾦融学⽆吴雪妍财政⾦融学院⾦融学⽆向楚材财政⾦融学院⾦融学⽆熊姗姗财政⾦融学院⾦融学⽆杨晓添财政⾦融学院⾦融学⽆张策财政⾦融学院⾦融学⽆张若雯财政⾦融学院⾦融学⽆周笑同财政⾦融学院⾦融⼯程⽆曹伟财政⾦融学院⾦融⼯程⽆杜安然财政⾦融学院⾦融⼯程⽆刘南希财政⾦融学院⾦融⼯程⽆夏家伟财政⾦融学院保险学⽆蒋鹏财政⾦融学院保险学⽆梁蕴兮财政⾦融学院保险学⽆尚梦财政⾦融学院保险学⽆杨斐滟财政⾦融学院保险学⽆张⾬⽂财政⾦融学院保险学⽆周祺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敖雪莹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曹东明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曹峻川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柴⼦雯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陈若曦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陈思怡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陈挺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代⽂斌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丁琳琳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杜冉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怡健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郝敏庄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何玥焜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贺贝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胡迪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胡⽥⼼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胡潇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姜⼒群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赖元杰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蓝琦毓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李静远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李镏洋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李彤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李志鹏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刘琪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柳欣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孟⽵君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乔颖琪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任幸⼦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隋颜休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台双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王⼀棋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闫潇然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姚楠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张瀚⽂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张璇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张瀛⽉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赵梦丹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郑韬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邹蓉财政⾦融学院⾦融(专业学位)全⽇制左斐然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静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籍冠珩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刘伟杰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佳鑫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宋⾦欣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孙泽慧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王⾔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吴良艳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张思敏财政⾦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制张⽟雪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陈天然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邓爽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李于于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吕宏图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孙茜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俞盈克财政⾦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张爽劳动⼈事学院劳动经济学⽆钱盛劳动⼈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杨宇劳动⼈事学院劳动经济学⽆张佳宁劳动⼈事学院劳动经济学⽆章乐乐劳动⼈事学院劳动经济学⽆祝慧琳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李东⾠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李彦君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李⼀甲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李贞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廖慧珍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林瑶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秦泽华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徐景昀劳动⼈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扎西顿珠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毕玥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端⽊郁芊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华慧娟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黄宁宁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黄清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李骏婷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刘凯乐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孟冉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王畅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王晓瑜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王笑蕊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闻婧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吴艳华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徐晓世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颜绿苑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杨思婧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叶津灼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张家玮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张杰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张然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郑沛琪劳动⼈事学院⼈⼒资源管理⽆钟燕敏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琪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郭倚铭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李艾熙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李珂娜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林姣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王迪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王晶楠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王燊成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姚初晴劳动⼈事学院社会保障⽆赵晰统计学院统计学⽆安梦颖统计学院统计学⽆陈逸苇统计学院统计学⽆李璐统计学院统计学⽆李响统计学院统计学⽆李雁翎统计学院统计学⽆梁⼼睿统计学院统计学⽆罗梓源统计学院统计学⽆唐栋国统计学院统计学⽆王道兴统计学院统计学⽆王佳统计学院统计学⽆杨斯琪统计学院统计学⽆张睿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崔跃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孙⾈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王杨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卫微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徐睿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余韬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赵亮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周仕君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蔡思⾬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陈艳芳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戴之瑶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洁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郭勇智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黄婷婷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林旭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刘⼦萍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聂宇威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苏嘉楠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孙⼀丹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王旭光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魏凌云统计学院应⽤统计(专业学位)⽆赵嘉敏统计学院统计学⽆范⼀苇统计学院统计学⽆郭凯迪统计学院统计学⽆韩翠云统计学院统计学⽆李淑婷统计学院统计学⽆李涛统计学院统计学⽆李⽟莹统计学院统计学⽆刘晓倩统计学院统计学⽆刘烨统计学院统计学⽆刘⼦烨统计学院统计学⽆钱曼玲统计学院统计学⽆陶丽统计学院统计学⽆王春⾬统计学院统计学⽆张陶陶法学院法学理论⽆蔡昌盛法学院法学理论⽆程浩法学院法学理论⽆程能法学院法学理论⽆赵轩毅法学院宪法学与⾏政法学⽆蒋礼法学院宪法学与⾏政法学⽆王建睿法学院宪法学与⾏政法学⽆吴⾦晶法学院宪法学与⾏政法学⽆姚艺法学院刑法学⽆胡晓庆法学院刑法学⽆黄⽂轩法学院刑法学⽆李昕霞法学院刑法学⽆史蔚法学院刑法学⽆王琼兴法学院刑法学⽆严爽法学院刑法学⽆朱志炜法学院民商法学⽆曹颖法学院民商法学⽆常⽴法学院民商法学⽆董迎雪法学院民商法学⽆杜嘉能法学院民商法学⽆洪倩雯法学院民商法学⽆扈艳法学院民商法学⽆李梦哲法学院民商法学⽆谭畅法学院民商法学⽆唐聪法学院民商法学⽆张萌萌法学院民商法学⽆张⼦亮法学院民商法学⽆赵越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贾洁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康依媚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黎弘博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宋柄君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庄诗岳法学院经济法学⽆程虹舒法学院经济法学⽆崔佳琳法学院经济法学⽆李勤峰法学院经济法学⽆李诗滢法学院经济法学⽆连⾬晴法学院经济法学⽆柳长浩法学院经济法学⽆袁⼀格法学院经济法学⽆张悦法学院经济法学⽆赵媛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许婉霞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郑⼩⾬法学院国际法学⽆李鹤法学院国际法学⽆林淡萍法学院国际法学⽆苗紫萱法学院国际法学⽆王泫斐法学院国际法学⽆徐传蕾法学院国际法学⽆左敏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沈逸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王⽟璇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杨芮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应⽤卢岩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应⽤宋璇法学院⽐较法⽆贲驰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陈洋洲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崔美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代荣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范舸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付江燕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贺畅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李聃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廖旎⽻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刘连炻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陆⼩璇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浩群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璐瑶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尚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昊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习佳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钰芒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向琳⽟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肖雅⼼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徐岩波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许世航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赵洁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周民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周雅凝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陈珮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陈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邓灿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杜⽴津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杜⽂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冯⽂博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雯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郭畅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韩蓉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赫欣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化赟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黄宇璐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孔蕾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孔⾬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李碧霄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李佳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李麒⽟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李颐涵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任亚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孙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范园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王伶坤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魏渝萱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吴茵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徐经纬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徐泽⽂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尤明⽉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余欣怡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余宙航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桂从路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孙⼭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孙正阳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王青琳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王艺儒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应天宏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曾艺钊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蒋智华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幸廷婷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蔡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陈思瀚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黄珊珊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刘博⽂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刘钠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罗安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史桢菁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王⾃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江诗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李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赵美丽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周尚思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巴思齐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董菲晨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郭诗颖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韦梦晨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徐鹤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薛媛译茗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颜敏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余知琪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虞璟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赵永良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周海慧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李琪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刘天中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莫晓艺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尹婧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娇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邓允轩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刘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任佳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苏晗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王晓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张雪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赵云龙⽂学院⽂艺学⽆陈⼩可⽂学院⽂艺学⽆龚祎⽂学院⽂艺学⽆胡敏⽂学院⽂艺学⽆吴晨圆⽂学院⽂艺学⽆杨安红⽂学院语⾔学及应⽤语⾔学⽆陈天琦⽂学院语⾔学及应⽤语⾔学⽆冯海敏⽂学院语⾔学及应⽤语⾔学⽆李蕾⽂学院语⾔学及应⽤语⾔学⽆刘春菁⽂学院语⾔学及应⽤语⾔学⽆刘莉轲⽂学院语⾔学及应⽤语⾔学⽆彭时君⽂学院语⾔学及应⽤语⾔学⽆郑裕颖⽂学院汉语⾔⽂字学⽆陈⾬晴⽂学院汉语⾔⽂字学⽆龚敏⽂学院汉语⾔⽂字学⽆李健康⽂学院汉语⾔⽂字学⽆李静雯⽂学院中国古典⽂献学⽆张婵媛⽂学院中国古代⽂学⽆扈澜⼦⽂学院中国古代⽂学⽆霍达⽂学院中国古代⽂学⽆雷⾬晴⽂学院中国古代⽂学⽆马铭雪⽂学院中国古代⽂学⽆邱楠⽂学院中国古代⽂学⽆宋梁缘⽂学院中国古代⽂学⽆王琦⽂学院中国古代⽂学⽆王妍思⽂学院中国古代⽂学⽆谢愚⽂学院中国现当代⽂学⽆李琦⽂学院中国现当代⽂学⽆刘启民⽂学院中国现当代⽂学⽆陆怡彤⽂学院中国现当代⽂学⽆⽥彩玲⽂学院中国现当代⽂学⽆薛凡佳⽂学院中国现当代⽂学⽆杨颖⽂学院中国现当代⽂学⽆张瑞琪⽂学院中国现当代⽂学⽆章洁⽂学院⽐较⽂学与世界⽂学⽆付婧⽂学院⽐较⽂学与世界⽂学⽆何桂锦⽂学院⽐较⽂学与世界⽂学⽆何溪⽂学院⽐较⽂学与世界⽂学⽆黄艺聪⽂学院⽐较⽂学与世界⽂学⽆梁⽂婷⽂学院⽐较⽂学与世界⽂学⽆彭旭⽂学院⽐较⽂学与世界⽂学⽆汪宇平⽂学院古典学⽆丁莉婷⽂学院古典学⽆鲁宋⽟⽂学院古典学⽆杨天舒⽂学院古典学⽆张培均⽂学院电影学⽆王尔晴⽂学院电影学⽆魏钦⽂学院电影学⽆薛莉莎⽂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葛梦桐⽂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李诗⽻⽂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凌敏⽂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屈博⽂⽂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吴姚瑶⽂学院(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苏州张聪聪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陈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郭程熹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紫璇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王娜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徐加清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美⽂学杨丽萍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语语⾔学与英语教学冯席川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语语⾔学与英语教学史晓媛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语语⾔学与英语教学王敏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王怡如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张波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朱美硕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杜可⼼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语国家⽂化王⼦⾬外国语学院英语语⾔⽂学英语国家⽂化吴芮莹外国语学院俄语语⾔⽂学俄语语⾔、⽂学、⽂化丁颖外国语学院俄语语⾔⽂学俄语语⾔、⽂学、⽂化况柳平外国语学院俄语语⾔⽂学俄语语⾔、⽂学、⽂化李凯茜外国语学院俄语语⾔⽂学俄语语⾔、⽂学、⽂化闫溢知外国语学院俄语语⾔⽂学俄语语⾔、⽂学、⽂化朱亚伟外国语学院法语语⾔⽂学法语⽂学、⽂化付迪外国语学院法语语⾔⽂学法语⽂学、⽂化马诗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学法语⽂学、⽂化王晓瑀外国语学院德语语⾔⽂学德语⽂学黄冠男外国语学院德语语⾔⽂学德语⽂学燕环外国语学院德语语⾔⽂学德语⽂学周雪莲外国语学院⽇语语⾔⽂学⽇语语⾔、⽂学、⽂化蔡雪雯外国语学院⽇语语⾔⽂学⽇语语⾔、⽂学、⽂化冷清⽂外国语学院⽇语语⾔⽂学⽇语语⾔、⽂学、⽂化柳青外国语学院⽇语语⾔⽂学⽇语语⾔、⽂学、⽂化倪丽畅外国语学院⽇语语⾔⽂学⽇语语⾔、⽂学、⽂化汪静思新闻学院新闻学⽆⾼璐新闻学院新闻学⽆⾕鸣新闻学院新闻学⽆焦翊丹新闻学院新闻学⽆邝西曦新闻学院新闻学⽆李昂新闻学院新闻学⽆李洪满新闻学院新闻学⽆李远哲新闻学院新闻学⽆刘轶欧新闻学院新闻学⽆马雪原新闻学院新闻学⽆邱志伟新闻学院新闻学⽆孙龙飞新闻学院新闻学⽆杨启鹏新闻学院新闻学⽆尹艺斐新闻学院新闻学⽆赵萌新闻学院新闻学⽆赵⼀鸣新闻学院新闻学⽆朱荻伊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程钰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葛绮楠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韩春瑶新闻学院新闻。
清华和人大法学研究生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两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法学研究生教育备受关注。
这两所学校在法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方面有着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
清华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其法学研究生教育一直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清华法学研究生的招生门槛较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术素养。
清华法学研究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清华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清华法学研究生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范围广泛,包括政府、法院、企事业单位等。
人民大学法学院也是中国法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其法学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点。
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大法学研究生的毕业生就业率也较高,就业范围广泛,包括政府、法院、律师事务所等。
清华和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的不同之处也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清华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清华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实务、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清华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研讨、实践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实务、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大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研讨、实践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教育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
人大法学院保研工作办法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有关人大法学院保研生招生文件规定和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人大法学院保研的类别与学制1、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应届本科学生,在北京本部培养,学制三年;2、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应届本科学生,在北京本部培养,学制两年。
两类专业严格区分,本科法学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类,本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类。
二、人大法学院保研接收对象我院接收的外校推荐免试生须是有推荐免试权的高校推荐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本科所在学院的推荐免试资格的我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人大法学院保研申请条件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的学生,须是获得本科所在高校(含本校、外校)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免生资格经本科学校所在地区省级招办审核通过后,方可在教育部推荐免试服务系统内填报志愿。
(一)外校推免生具体条件如下:1、须是有推免权的高校推荐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精神且有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身体健康。
3、专业成绩排名和综合素质排名均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须达到426分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
4、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如对专业的某方面有一定研究,有公开发表的与所申请专业相关的科研论文或著作,且达到较高水平的;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具有重要价值的调查报告的;或参加专业领域全国学术活动获奖的;或在境外知名大学学习一年以上的,则可适当放宽申请要求。
5、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异,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二)本校推免生首先应符合《中国人民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的规定,还须满足我院要求的其它条件,具体见校内相关通知要求。
2017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院校排名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前十:第一名:北京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
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费、学术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强、对法律硕士教育也相对重视。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文科首府、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拥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教育、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学费紧接北京大学、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所以学术情况有所下降,但不损法学强校牌子,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
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东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西南政法大学之下,但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和资源的投放却在众学校之上,而且第二年开始分方向,在华东一带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而且地点处于上海,发展非常好。
虽然有公费名额,但并非全公费,有“三助”金供学生,非常不错。
)第五名:清华大学(非传统法律院校,近年吸纳很多人才,学术和教育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名校,复试非常难,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有学术奖金,近几年就业非常乐观)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学(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中国政法之下,每年吸纳约200-300名法律硕士,地处B区,录取率相当高,而且前50%的学生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中间的51%-75%可以领取一般学费奖学金,虽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现象,但学术水平依然非常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近几年招生人数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统考各专业录取人数预测及竞争激烈程度分析最新参考统计数据专业外保复试人数外保录取人数外保录取率内保计划录取人数内保实际录取人数推免人数总计2013年统考录取人数预测法学硕士法理学14 6 42.857% 2 2 8 7中国法制史12 1 8.3333% 2 2 3 5宪法学11 2 18.182% 3 3 5 6刑法学20 6 30.000% 4 4 10 9民商法51 7 13.725% 5 5 12 19诉讼法(刑诉)20 4 20.000% 3 3 7 10经济法30 6 20.000% 4 4 10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3 1 33.333% 3 34 3国际法39 6 15.385% 2 2 8 6知识产权法(法13 2 15.385% 2 2 4 8学)知识产权法(应用)11 5 45.455% 不详6 11 4法学硕士推荐免试人数总计214 46 21.495% 30 36 76 89法律硕士(法学)54 23 42.593% 16 14 37 23法律硕士(非法学)90 20 22.222% 16 11 31 149重要说明:①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专业每年录取人数为15-20人,招生简章规定通过推荐免试方式录取,要求考生具有理工农医专业背景,培养地点为北京本部。
但是每年通过保研方式招不满,故每年有一些从法学硕士统考生中调剂的名额。
由于知识产权法学(应用)内保计划录取人数没有公布,而知识产权法学(应用)计划录取总数为15人,学校对其招生计划是全部通过推荐免试方式进行录取。
因此,表中统计数据将内保实际录取人数(36人)多于内保计划录取人数(30人)的6人放入了知识产权法(应用)内保实际录取人数一栏。
排名倒数也能保送读研保送研究生黑幕有多黑?中国高校网人情关难过质量关难把造假风难防同学间难处时下正是各个高校保送研究生的紧张时期,尽管保送上研究生的比例在整个研究生招生中的份额并不大,以人民大学为例,2002年研究生计划招生2200人,保送名额约为210人,10%的比例在数量上看并不大,但由于可以免试,许多人将其作为一条捷径,千方百计争取保送上研的机会。
-黑幕一:两份保送名单前后不一某著名人文高校法学院2000年保研之时,第一次公布的保研名单和之后公布的第二次名单不一样。
在第二次的名单中,党史系的一名学生被刷去了,换成了一名成绩并不好,原来根本无缘保研的学生。
同学们都认为,两次名单更换部分候选人这种事在以往的保研过程中也时有发生;但绝不至于用较差的学生来换下优秀的学生。
最后,经了解,被保送的这名学生原来是一名据说曾经给法学院做过很大贡献的干部的孩子。
有了这个人情在,也就难怪了。
-黑幕二:打个招呼成绩也能通融该校党史系96级一女生,其男友是她的班主任,同时在某校招办也认识人。
大三时候,她在其男友陪同下向所有任课老师“打了招呼”,借口是“因为她想保研,而保研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很严,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在给考试分的时候能通融一下。
”这样,本来一门考得不好的课,找了老师之后,最终分数从“中”变成了“优”。
到了大四确定保研名单时,她如愿以偿。
-黑幕三:排名倒数也能保送读研1999年,全国一顶尖学校经管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其成绩班级排名在倒数之列,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被保送上研究生。
可是那一年该校的保研形势很特殊,学校对于保研的名额没有限制。
所以按照标准,尽管当年他们班有十几个人有保研的资格,但是很多人都出国深造了,最终这名没有资格保研的同学在同学的指点下直接找到经管学院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根本不需要送礼、托关系之类的事,他顺顺当当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经管学院的研究生。
-黑幕四:“旱鸭子”成了游泳专业研究生北京某体育院校的一名男生,不会游泳,竟然还是报考了体育系游泳专业的研究生。
2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与保研比例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统考各专业录取人数预测及竞争激烈程度分析最新参考统计数据专业外保复试人数外保录取人数外保录取率内保计划录取人数内保实际录取人数推免人数总计2013年统考录取人数预测法学硕士法理学14 6 42.857% 2 2 8 7中国法制史12 1 8.3333% 2 2 3 5宪法学11 2 18.182% 3 3 5 6刑法学20 6 30.000% 4 4 10 9民商法51 7 13.725% 5 5 12 19诉讼法(刑诉)20 4 20.000% 3 3 7 10经济法30 6 20.000% 4 4 10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3 1 33.333% 3 34 3国际法39 6 15.385% 2 2 8 6知识产权法(法13 2 15.385% 2 2 4 8学)知识产权法(应用)11 5 45.455% 不详6 11 4法学硕士推荐免试人数总计214 46 21.495% 30 36 76 89法律硕士(法学)54 23 42.593% 16 14 37 23法律硕士(非法学)90 20 22.222% 16 11 31 149重要说明:①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专业每年录取人数为15-20人,招生简章规定通过推荐免试方式录取,要求考生具有理工农医专业背景,培养地点为北京本部。
但是每年通过保研方式招不满,故每年有一些从法学硕士统考生中调剂的名额。
由于知识产权法学(应用)内保计划录取人数没有公布,而知识产权法学(应用)计划录取总数为15人,学校对其招生计划是全部通过推荐免试方式进行录取。
因此,表中统计数据将内保实际录取人数(36人)多于内保计划录取人数(30人)的6人放入了知识产权法(应用)内保实际录取人数一栏。
②考虑到内保计划录取人数(30人)与实际录取人数(36人)相差不大,且已经将多余的6人放入了内保实际录取人数的知识产权法(应用)一栏。
因此,表中内保实际录取人数是按照学院内保计划录取人数进行统计。
③内保和外保最终录取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保研资格、保研到其他学校、出国、工作、身体原因等)最终会有部分不能正式入学,比如2012年公布的保研录取人数总计86人,但最终实际录取79人。
因此,2013年保研录取人数虽然公布了89人,但是最终录取人数应当会少于89人。
④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招生总规模基本稳定在165人左右,除去知识产权法(应用)每年招生的15-20人左右,非应用型从法学专业考生中录取的法学硕士人数为150人左右。
表中2013年统考录取人数预测是根据每年的招生总数和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给出的相对准确的录取人数,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⑤法律硕士(法学)计划招生人数是60人,培养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生院,学费为20000元/年,学制2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计划招生人数180人,培养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本部,学费为20000元/年,学制3年。
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中国人民大学都知道他们的法学硕士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近些年,法学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1.法学理论2.法律史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商法学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7.经济法学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国际法学10.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学应用11.比较法法12.法律(法学专硕)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③623理论法学④806应用法学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辅导班有哪些?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您直接问一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更谈不上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考入率达95%。
凯程有系统的《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讲义》《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题库》《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宝典》,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深入的理解,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深厚的人脉和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官方早已不再指定具体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书目,凯程教育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历年真题、老师上课重点和成功学员的经验,给考生提供如下版本:法理学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1 第二版法理学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5 第三版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8 第四版中国法制史曾宪义北大高教版2009-07 第二版中国宪法胡锦光、韩大元法律出版社2007-11 第二版宪法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 第四版刑法王作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8 第五版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大高教版2011-08 第五版民法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7 第五版民法学王利明法律出版社2011-07 第三版民事诉讼法江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 第六版刑事诉讼法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7 第三版刑事诉讼法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7 第五版经济法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9 第四版经济法史济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 第二版环境法周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5 第四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 第二版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8 第四版知识产权法刘春田法律出版社2009-11 第一版国际法程晓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6 第四版国际私法章尚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3 第四版国际经济法郭寿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第四版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试分数线是多少?学术型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340,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专业型法律(法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330,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
复试外语笔试30分以上,专业课笔试60分以上,外语听力与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与综合素质测试90分以上,即为复试及格。
将各项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后形成入学考试总成绩,其中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课复习建议为了帮助广大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的童鞋们复习备考,凯程考研特分享如何看专业书,供大家参考!很多同学买了书之后,天天看书背书,但是效果不好。
在凯程,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梳理重点知识,减轻同学们复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