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旅游资源开发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0
岳麓山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也是湖南省重点文化旅游景区。
为了保护岳麓山旅游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管理:设立了管理机构,强化对游客的管理和监督,规
范游客的行为,防止对景区造成破坏。
2. 建立科学保护体系:建立保护区、禁止区、限制区等不同级
别的保护区域,采取科学保护措施,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向游客宣传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推广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环保、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可
持续发展方式,同时保障旅游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联合保护: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相关企业的联合保护,形
成共同保护岳麓山旅游资源的合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岳麓山的旅游资源,使其能够持续地为游客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湖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引言岳麓山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一座著名的山岳景区,被誉为湖南的“天然氧吧”。
本文将对岳麓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旅游发展的建议。
2. 岳麓山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以南,地势起伏,山峦重叠,植被茂盛。
山上有多条清澈的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形成了壮丽的山水风光。
岳麓山还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植物品种。
3. 岳麓山的文化与历史遗迹岳麓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岳麓山上有许多古建筑群,如岳麓书院、岳麓寺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此外,岳麓山还是许多文化名人的诞生地,如望湘亭、望羊亭等,这些地方与中国文学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 岳麓山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岳麓山的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建设更完善的交通网络目前,岳麓山的交通还不够便利,影响了游客的到访。
因此,应加大对岳麓山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4.2 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岳麓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岳麓山的管理与监督,严禁采伐植被、乱倒垃圾等行为,确保岳麓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3 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应提升岳麓山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可以建设更多的观景台、休息区等,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同时,培训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4.4 丰富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除了自然风光,岳麓山还可以举办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如山间徒步、传统文化展示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和文化内涵。
5. 结论岳麓山作为湖南省的著名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
通过加强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以及丰富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岳麓山的旅游资源,提升岳麓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字】规划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2009--2035)目录前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12、规划基本依据1三、规划基本界定2第一章旅游区基本情况 (2)一、自然地理环境22、社会经济背景3第二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一、旅游资源类型32、旅游资源分布 4三、旅游资源评价4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一、客源地分析72、客源地规划7第四章旅游区发展战略 (7)一、旅游发展定位72、旅游区发展目标8第五章旅游总体开发思路及框架 (9)一、旅游开发思路92、旅游开发定位11三、旅游区空间开发结构12第六章重点项目开发 (12)一、运动休闲度假区122、湘楚文化体验区13三、革命圣迹缅怀区14四、生态旅游规划区15第七章旅游线路组合 (15)一、区内路线组合162、主题旅游线16第八章旅游接待与配套服务设施 (17)一、旅游接待住宿设施172、旅游服务网点建设18第九章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 (18)一、旅游交通规划182、旅游邮电通讯规划19三、基础设施规划19四、旅游防灾设施规划20前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对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工程是很多历史古韵浓厚的地区的首选旅游发展之路。
要确保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发展红色旅游,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个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提高了旅游者的满意度,还极大提升旅游业的总体运行效率,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和战略地位,带动旅游业的高效发展。
一般而言,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人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应能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
岳麓山保护调研报告岳麓山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名山。
作为长沙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岳麓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同时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岳麓山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保护调研。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首先,岳麓山的生态环境值得关注和保护。
岳麓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游客的涌入,山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受到破坏。
一些游客私自采摘植物、乱扔垃圾等行为破坏了山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植物的减少和野生动物的流失。
因此,我们强调游客教育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保护岳麓山的生态环境。
其次,岳麓山的文化遗产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岳麓山是诗人杜甫的旅居地,文学家魏源的故居也在山内。
山上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岳麓书院、岳麓山下、岳麓山塔等。
然而,这些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古建筑已经面临倒塌的风险。
我们建议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修缮和保护措施,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并展示给游客。
此外,岳麓山的旅游开发也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目前,岳麓山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由于游客数量的过多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岳麓山的旅游资源遭受着严重的人为破坏。
游客过多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给景区的环境造成了破坏。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游客体验度。
最后,岳麓山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岳麓山的保护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一部门或个人能够解决的,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大对岳麓山的保护投入。
同时,社会组织和公众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岳麓山的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标志性景点,其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岳麓山的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湖南省的标志性山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岳麓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将对岳麓山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然景观岳麓山地势崇高,山峰起伏,景色壮丽。
山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岳麓书院和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岳麓山的重要文化遗产。
书院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藏品,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
岳麓山风景区是岳麓山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壮丽的瀑布,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长沙市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夜景更是令人陶醉。
此外,岳麓山还有许多野生动植物,如猴子、鹿、松鼠等,对于喜欢生态旅游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二、历史文化岳麓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岳麓书院、岳麓山大成殿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岳麓山的历史变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源。
岳麓山还有许多与文化名人相关的文化景点,如朱熹纪念馆、陆游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通过展示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三、旅游发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岳麓山已经成为了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探索和放松。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岳麓山的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岳麓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和旅游服务体系。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驾前往,同时山上也有多家酒店和旅馆提供住宿服务。
此外,岳麓山还开设了多种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摄影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问题与建议尽管岳麓山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山上的交通状况需要改善。
由于山路狭窄,游客在高峰期往往会遇到交通拥堵的问题。
岳麓山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拥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其中,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象征之一,号称“中国名山之首”,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岳麓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岳麓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基本情况。
2. 研究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岳麓山在长沙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 调查岳麓山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分析游客对岳麓山的评价和需求。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书籍、研究报告和网络资料,了解岳麓山的历史和文化。
2. 采访调研:与当地居民、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相关信息。
3. 实地调研:亲自前往岳麓山,深入了解其自然风光、旅游服务设施等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地理坐标为北纬2807'07",东经11257'36"。
山体由细碎、重叠的花岗岩构成,海拔为300多米。
岳麓山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包括山顶的岳麓书院、思源湖、湖心亭、岳阳楼等,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 历史文化底蕴岳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岳麓山上建有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岳麓山还有许多古迹和文物,如岳台、垣墙和石碑等,记录了长沙的历史变迁。
3. 旅游服务质量走访调查发现,岳麓山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
岳麓山景区设置了餐饮、住宿和游览等服务设施,游客可以在山区内方便地解决生活需求。
同时,岳麓山的旅游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游客对其普遍评价较好。
五、调研结论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调研结果表明,岳麓山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然而,岳麓山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推广工作可以进一步拓展岳麓山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应要求本规划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分为九大功能区,分别是山水文化游览区、桃花岭生态游览区、石佳岭生态游览区、咸嘉湖滨水休闲区、天马山生态保育区、橘洲文化休闲区、古寨山地休闲区、后湖滨水休闲区、建设控制区。
桃花岭生态游览区、石佳岭生态游览区、咸嘉湖滨水休闲区、古寨山地休闲区、后湖滨水休闲区是规划确定的一般景区所在区域,在保护生态景观环境和人文名胜资源的前提下,按风景建设控制和与风景环境紧密和谐的要求以及与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可开展旅游服务、生态游览、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度假和生态居住等内容。
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包括桃花岭、寨子岭、石佳岭、咸嘉湖、后湖景区。
面积12.0平方公里。
重点保护对象:区内自然山体、林地植被、水体、岩石等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
山林地内,保护山林景观风貌,保护自然山体、林地、岩石,除必要的林相改造外,不得破坏现有植被。
严禁私人墓葬、开山采石。
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严禁机动车进入,除必要的露营、野餐点外,严禁安排固定的餐饮设施和旅游床位。
区内应设置必需的安全和指示设施。
游览活动应按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活动内容包括徒步旅行、登山、考察、露营等。
非山林地内,保护水体及其周围环境,除滨水景观设施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外,严禁建设与风景游览和旅游无关的设施咸嘉湖景区以观光渔业园、广阔的自然湖景为主要景观特色,以渔业观光、垂钓美食、休闲游憩为主要游赏内容。
景区面积为1.67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内容为:规划彻底改善环境质量,拆除违章建筑,恢复水清树碧的自然景观,建成为独具特色的咸家湖观光渔业公园;规划的咸家湖观光渔业园集鱼类养殖观光、观赏鱼培育销售、垂钓、鱼鲜品尝于一体。
咸嘉湖景区南入口,提供简易的游览、购物、卫生保健、宣传咨询等服务项目。
试分析岳麓山旅游区现状与开发途径岳麓山名胜古迹很多,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有始建于晋泰始四年的麓山寺,系全国重点佛寺之一;隋舍利塔于隋文帝二年(公元602年)砌建;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所创建的岳麓书院,系宋时四大书院之一,湖湘文化导源于此,历时千余年,书院大门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有人戏称是天下第一狂对联,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三湘大地自古以来人杰辈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建的爱晚亭闻名遐迩,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云麓宫建于明代成化年间,道家号称其为二十洞真墟福地。
岳麓山丰富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尚属罕见;加之人文景观之多、历史之悠久,因此在岳麓山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现状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岳麓山每年约有游人70万人次之多,另外还要接待各级领导及外宾1万多人次,游客的增加,人文景观和道路的建设加剧岳麓山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景观越来越多,有加速发展趋势寺庙、商店、饮食店、游乐场、卡拉OK厅、长廊、索道、滑道等的大肆修建,有促使岳麓山自然风景区向人文风景区转变之趋势,与其他的游乐公园有趋同之势。
且有些人文景观的建设与周围生态环境不协调,观赏性和教育性都不大,破坏了自然资源,得不偿失。
二、景区的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大量游客的来来往往,众多的车辆,大量的生活垃圾,如食品、饮料和其他日常用品的残渣及包装遗留分散在风景区内,还有排泄物等导致岳麓山的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引起部分区域的气候、土壤和水分含量发生变化,导致土壤板结,地表水不同程度的污染。
此外,偷猎及各种人为地干扰和噪声惊吓了风景区内的各种动物,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使得许多动物不得不#乔迁他乡。
三、旅游道路增修对景区内生物群落及种群的影响不容忽视旅游道路的修建,干扰和分割了岳麓山上的许多生物群落和种群、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形成了较道路本身宽得多的干扰通道,分割了自然风景区内许多生物群落和种群,破坏了生物群落中内部种的生存环境,使得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如花榈木(ormosiahenryia)、大叶白纸扇(mussaendaesquiroliia)、春兰(cymbodiumgoeringiia)、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argenteas)、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p)等,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群落缺乏特色和观赏性。
岳麓山旅游资源开发岳麓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集青山之神秀,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英烈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作为其中的一颗明珠的岳麓山,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我们做了这次调查研究,就岳麓山目前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规划情况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高品位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型景观岳麓山位于长沙湘江西岸,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景胜。
此风景区面积553.3公顷,以麓山为主,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动植物圈以及人文景观组成。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绿荫浓郁,主峰海拔300米,而湘江就在其足下奔腾北去,碧如飘带;桔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山水之美对人的强大吸引力促使文化在这里生成和凝聚,同时,文化实践活动内容的渗入,又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它的景观之美。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岳麓山沉淀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绚丽多姿的岳麓山文化,从根本上说,说是人化岳麓山和岳麓山人化的结晶。
岳麓山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
楚大夫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此,作《怀沙》以怀念与讴歌长沙;西汉贾谊被贬于此,留下了《吊屈原赋》、《鹏岛赋》等传世宏文,千百年历代许许多多名人在这里留下宝贵的遗迹和诗文。
始创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我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集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岳麓山,有西晋麓山古寺、隋舍利塔、明云麓宫;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
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等近代革命先烈就安息在她的怀抱里。
岳麓山曾经孕育了毛泽东、蔡和森、肖劲光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
1916和1981年毛泽东等曾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经常与友人来爱晚亭“风浴”、“雨浴”,纵论古今和理想,立下了“自在山中,心忧天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抱负。
可以说,岳麓山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岳麓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2.环境状况大气环境对旅游而言,天气不仅以自身的千变万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奇观景象,还赋予了自然山水以生机,增添大自然的神韵。
和煦明媚的阳光,晴朗的天空,宜人的气候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旅游资源的背景,是旅游区开发的必要条件。
岳麓山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
年平均降水量为1360—1400毫米,4—7月为雨季,是我国暖温区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其气候状况较好,适于旅游。
但同时,岳麓山所依托的长沙市,其大气质量没有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在城区,特别是交通干线两侧,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扬尘的影响,其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烃类、CO、铅常常超标,在气象条件不好、逆温层较显著的情况下,光化学污染时有出现,并颇为严重,影响了空气的清洁度和能见度。
长沙为省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近十年来酸雨频率居高不下(见下表)。
表1 长沙市近年来降水的PH值及酸雨频率从上表数据来看,1990-1996年,长沙市降水酸雨频率大部分年份都超过90%,1995年和1996年酸雨频率均为100%,即达到逢雨必酸的地步。
这严重制约了岳麓山旅游业的发展,对其间建筑物、文物古迹、植被和整个生态环境均有不利影响。
污浊的空气,不仅难以放松人们紧张的神经和疲劳的身体,反而使游客感到大煞风景,破坏旅游者的兴趣,造成疲劳、厌烦的情绪。
好的风景必须有好的环境衬托,大气污染却使大气能见度不降,缩短游人的视觉距离,影响游客观“麓山红叶”与“鹰击长空”的景象。
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会大面积地危害植物,引起植物枯死,毁坏人文旅游资源等。
水文环境水体是风景的血脉,是天然景观的基本构景条件,同时也能塑造环境,改善气候,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项目。
岳麓山在水体方面的资源相对贫乏,多为溪流,泉水(如清风泉、白鹤泉)。
而由于早期的过度使用,加上近年来因缺少管理而造成的污染,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开发上难度较大。
植被环境景区内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以及皂荚、银杏、白玉兰等珍贵的濒危树种,其中树龄最大的要数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罗汉松,这在全国大中城市是十分罕见的。
此外景区内还有各种奇花异草。
3.客源情况岳麓山近几年接待的总游客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最高时一天达到一万多人次。
其游客以附近大中专院校的教师及学生为主,游客总体的年龄构成比较平均。
外地游客较少,客源主要集中在本地。
4.组合现状——城市山岳型风光主要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周围景区的联合打造力度极为欠缺。
5.区位条件——紧临市区,是湘江风光带的重要组成岳麓山位于长沙岳麓区。
它毗邻湘江,遥视橘州,连接望月湖与南郊,是湘江风光带的重要组成。
同时,它与河东闹市区仅一江之隔,闹中取静,可视为都市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总体而言,其区位优势明显。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岳麓山为城市山岳型风光,它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观,更有着魅力无穷的人文景观。
禹碑峰,云麓峰,北极峰等山峰秀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麓山的怀抱之中,既有大山之峻阔又有名山之深幽。
而核心景区内,更汇萃了众多的文物瑰宝: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塔——舍利塔;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以及著名的禹王碑,白鹤泉,二南诗刻。
此外,这里还有笑啼崖、自来钟、飞来石、蟒蛇洞、响鼓岭、禹迹溪等。
作为一座文化名山,其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儒、释、道三教共存。
山上有佛教名寺麓山寺,道教名场云麓宫。
同时岳麓山在中国近代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如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姚宏业、刘道一等人都长眠于此,印证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的诗句。
为了促进岳麓山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近年来岳麓山又相继开发新建了如五轮塔、万景园、鸟语林、极目山庄等景点。
但经过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1.商业开发过度生态保护错位岳麓山算得上是千古名山了,麓山寺门前一副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足见其历史的久远,而山脚的岳麓书院更被视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麓山上数十座著名革命烈士墓葬则记录下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最后,过度开发的车轮无情地辗向了这座古老的名山,看得出她现在真的很受伤……“岛语林”破坏生态景观。
1998年,鸟语林破土动工,硬是从森森的古木林中,树了一片黑色的铁丝网,生硬而执拗地打破了整座山的协调。
远远望去,就如同卡在喉咙间的鱼刺一般,成了山中的伤痕。
一切赏心悦目的感觉没有了,反而给整座山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忧郁。
不但如此,鸟语林中每天张狂而招摇的音乐,刺耳而俗气的招徕游客的声音,到处悬挂着的五色彩旗,混凝土铺成的宽敞的前坪,不但使山间的宁静和自然荡然无存,而且使人感觉似乎来到了繁华的集贸市场,充耳所闻的只是一片嘈杂的市声,满眼所见的也只是各种与金钱有关的东西。
景色与自然无关。
在岳麓山人迹罕至的南坡,苗圃的后面,本有一条潺潺的山涧,躲在杂树丛中,四周都是充满了野性的映山红。
如果哪位游客偶然走过山间的小路,发现了它,那种愉悦感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
1999年过后,一切变了样,平平整整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小溪的两岸,山涧两旁的土坡都用石头砌了起来,甚至还精心修建了人工瀑布和小潭,路两旁的杂树和灌木一概清除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种上了人工培植出来的杜鹃和鸢尾。
在这里,一切媚俗的东西都齐备了,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却丧失殆尽。
最近新开发的穿石坡一带被辟成了一个数亩大的人工湖,意欲招徕垂钓者。
僵硬而冷漠的混凝土砌成的大堤,犹如一条死蛇,蜷曲在山谷间。
整片山谷的植被和黄土也被挖得干干净净,路旁边一台混凝土搅拌机,成了某些人心中“人定胜天”的最好注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还是那座山,景却不是那处景了。
难怪有久居山下的老学者惊呼:岳麓山的开发,经济意识是到位了,但生态保护意识却明显错位了,这无异于敲骨吸髓!又如爱晚亭旁边的清风洞,在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旁边大肆歌唱着流行歌曲,其噪音污染严重损坏了爱晚亭的形象,而其内部的景观只是80年代吸引儿童的游戏,在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诱惑力;爱晚亭旁边的毛主席纪念堂,以大家对主席的崇敬不必大声宣扬便可永铭于心,却非要搞个不必要的高声喇叭,好像是成心和这个历史的景地过不去,噪音污染,只会让大家远离。
(1)交通设施基本具备且运作良好,一条宽广的马路是愿意直抵山顶的游客的最好选择:缆车的运行又给那些不想爬山但想游山的游客提供了方便,山间小路避开了公路,在林间自有另一番情趣,想要体验山之情趣的都市人可以选择山中已然砌成的石阶,也可以选择没有开发的泥路,沾两脚的山的泥土。
(2)通讯设施准备充分。
IC卡电话机分布均匀,方便了游客的联系,当然麓山上手机信号很清晰,要想保持畅通的交流,上岳麓山是最好的选择。
(3)接待设施陈旧,没有发挥功效,一些茶楼,建筑风格与山整体不符,各个景点的介绍配备不足,散客旅游根本无法了解到景点的具体情况,也导致了旅游的无功而返。
(4)路碑等用作指示的设施有的已经模糊不清,麓山的平面图没有给出明确的路线,或者有的景观已经名存实亡,很多游客无法根据平面图的指示来游览岳麓山。
3.其他(1)山上的广告牌(当然基本是关于鸟语林的广告牌)显的过于幼稚,乱挂的鲜红的横幅在绿色的树林里格外打眼,好一幅清山绿水被损失殆尽。
(2)山上沿路贩卖小商品的摊贩很多,但是游客却不能买到可以作为麓山旅游纪念的特色商品。
做工粗糙的枫叶,廉价媚俗的手链,幼稚的儿童玩具几乎是每个摊点的全部经营内容。
(3)景点规划凌乱,没有经典的旅游路线,缺少亮点。
(4)岳麓山总体宣传力度不够,广告效益不明显。
三、旅游总体规划思想与创意1.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对于岳麓山的旅游开发以洲景、水景和山景而见长,注重自然景观、湖湘文化与休闲娱乐相结合。
这也是岳麓山旅游业的特色所在,人们来此游览一方面在自然风光中休养身心,另一方面将受到传统文化和湖湘儒风的熏陶。
岳麓山旅游区的规划建设要强调科学性、超前性和高起点,其开发层次和文化品位要明显地高于长沙市内的其他旅游区。
可参照国内名山大川的成功开发的典范,规划设计岳麓山的未来发展宏图。
岳麓山的景观设计应与橘子洲风景区、河东主城区和湘江风光带相协调,力求互为弥补,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协调发展的城市环境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居环境。
岳麓山地理位置优越,可谓闹中有静,对于改善长沙城市环境质量和丰富省会文化内涵,将发挥突出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岳麓山景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有关基础设施,讲求质朴典雅,反对奢靡铺张。
应注重景区内在的文化意境,部分景点要力争给游客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或者使游客沉缅于自然风光的美感,陶醉于远离都市之喧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