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防治责任制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329.90 KB
- 文档页数:3
扬尘治理责任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工作,保护环境、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在施工、运输、装卸等过程中产生扬尘污染的相关责任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我单位的扬尘治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权责,确保扬尘治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污染。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是我单位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我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
第五条所有扬尘治理责任人员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执业能力。
第二章扬尘治理责任第六条扬尘治理责任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扬尘治理工作。
第七条扬尘治理责任人员要对本单位内部的扬尘治理工作负责,并能够合理组织扬尘治理工作。
第八条扬尘治理责任人员要了解本单位的施工、运输、装卸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第九条扬尘治理责任人员要遵守扬尘治理的工作程序和规范,制定详细的扬尘治理方案,并及时将方案报送给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三章扬尘治理措施第十条在施工、运输、装卸等过程中,扬尘污染的治理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在施工、运输、装卸等现场设立防尘网,防止扬尘物质飞扬;(二)喷洒防尘剂,降低扬尘物质的飞散;(三)加装防尘罩,减少扬尘物质的飞散;(四)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将扬尘物质集中处理;(五)组织人员进行清扫工作,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齐;(六)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装卸等作业时间和区域,减少扬尘污染的产生;(七)对扬尘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十一条扬尘治理责任人员要根据施工、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扬尘治理措施,确保扬尘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四章扬尘治理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对我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和定期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矿山扬尘防治责任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扬尘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矿山企业的扬尘防治工作。
第三条矿山扬尘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和社会共治。
第四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扬尘防治职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矿山企业应当设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应当确保企业扬尘污染防治制度落实到位。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八条矿山企业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矿山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矿山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章防治措施第九条矿山企业应当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防治。
第十条矿山企业应当对矿山道路进行硬化,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确保车辆清洁出场。
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当在矿山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产生,如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土地、绿化等。
第十二条矿山企业应当对矿山废石、废渣进行合理堆放,并采取防尘措施,防止废石、废渣随风飞扬。
第十三条矿山企业应当定期对矿山扬尘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四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扬尘污染防治培训,提高员工对扬尘污染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第十六条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矿山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管,对违反本制度的矿山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七条矿山企业应当设立扬尘污染防治奖励制度,对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各级责任制一、经理1、负责组织本项目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研究,并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制定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向各部门下达任务,对任务完成负责。
3、组织对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的执行进行检查,肯定成绩,激励先进,发现问题,落实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4、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和效率。
二、环保员1、协助经理制订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2、严格执行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记录。
三、班组长1、结合施工防护安全架和脚手架,在施工范围外侧设置密目隔尘网。
2、每天清扫场内地面道路,并进行两次浇水,保持清洁干净,防止尘土飞扬。
3、在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离开施工场地前,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对外界道路造成影响。
四、施工班组根据环保员和班组长的要求和安排,做好分管的扬尘防止作业,并记录台账。
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污染实施方案一、项目部相应管理措施1、成立扬尘治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安全员负责现场监督,班组长组织实施工作。
2、建立奖惩制度,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扬尘治理措施给予现金奖励,对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环境污染的进行现金罚款。
二、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1、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先砌施工区围墙,形成封闭场所,遮挡外来风沙和尘土,并每日洒水降尘。
锯末和铁销产生的废料应及时清理,防止被风吹散,造成空气污染。
2、密目网采用外脚手架密目网进行封闭,防止施工粉尘外扬,污染环境。
3、水泥库和搅拌站设计全封闭式的水泥库和搅拌站,避免水泥袋表面的水泥污染空气。
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水泥袋,防止袋内残余的水泥被风吹散,影响空气质量。
4、建筑垃圾及材料堆放楼上的垃圾应使用塔吊、物料提升机或滑轮向地面运输,不得任意堆放和抛洒垃圾。
现场垃圾应及时运输,不得存放隔夜垃圾。
___施工时,应每天洒水、清扫现场存放的浮土,防止刮风时尘土飞扬。
扬尘治理责任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工作要求,落实公司《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施工生产与污染防治相结合,持续提升施工现场绿色环保施工水平,因此我项目部各部室要高度重视,全员要认清形势,积极认真的落实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我项目部无环境污染、扬尘等影响周边环境的事件发生,并认真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现项目施工部与你签订本责任制。
一、责任目标:确保项目部在施工期间____%达到市住建委扬尘治理达标标准;并在自身环保责任区内,无环境保护及扬尘现象。
二主要职责1、严格按照项目经理部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明确各标准条款的责任分工。
2、严格执行建设工地施工扬尘控制相关规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规定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____)相关规定要求。
3、施工现场周边采取围挡措施,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场地按要求进行硬处理,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土堆按要求进行覆盖、固化或绿化。
4、如遇有四级以上风的天气,不得安排分包单位进行土方运输、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作业。
5、负责施工现场日常清扫洒水(雨雪天及地表结冰的天气除外)的降尘工作,在土方施工、干燥天气、风力四级以上的天气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6、负责修建现场排水设施、通道,并保证畅通、施工现场无积水。
7、房屋拆除、外架拆除、平整场地、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等作业时,应安排专人对施工作业面内进行洒水,防止产生扬尘污染。
8、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
9、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安全网内垃圾应及时清理。
10、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11、在使用水泥、粉煤灰、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12、土方施工作业面(钻孔、打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等)可暂不覆盖,但应采取适度洒水等降尘措施,当天施工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覆盖。
扬尘治理责任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扬尘治理工作,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扬尘产生、控制和治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条扬尘治理应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治理效果和能力。
第五条扬尘治理应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和设计。
第六条扬尘治理应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的程序和责任。
第七条扬尘治理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污染源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和控制标准。
第八条扬尘治理应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
第二章扬尘治理目标和任务第九条扬尘治理的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第十条扬尘治理的任务是:(一)制定并实施扬尘治理计划,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二)加强扬尘治理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扬尘治理的制度和机制。
(三)加强扬尘污染源的监测和评估,掌握扬尘污染的情况。
(四)加大扬尘治理的投入,提高扬尘治理的效果和能力。
(五)开展扬尘治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
第三章扬尘治理的责任分工第十一条扬尘治理的责任分工如下:(一)政府应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扬尘治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大扬尘治理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支持。
(二)环保部门应负责扬尘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制定扬尘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和监督扬尘治理工作的实施。
(三)规划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和设计扬尘治理工程和设施。
(四)建设部门应负责扬尘治理工程和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五)企业和个人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扬尘污染的排放。
第四章扬尘治理的措施和标准第十二条扬尘治理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扬尘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治理的效果和能力。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规范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提高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制定本责任制。
第二条本责任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农村、工矿企业、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扬尘污染源。
第三条所有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责任的履行和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分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等三个层面。
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其相应的职责。
第二章政府部门的责任第五条政府部门应承担协调、规划、监督、奖惩等职责,并保障属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政府部门应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扬尘污染防治的认识和重视。
第八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九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奖惩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企事业单位的责任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承担扬尘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的排放。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进行全面管理,采取防护措施,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艺。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扬尘排放的情况,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扬尘污染防治的能力。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整改问题,确保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个人的责任第十五条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不随意乱扔废弃物,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等产生扬尘的物品。
第十六条个人应提高环保意识,主动参与扬尘污染防治行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个人应遵守建筑工地的安全规定,佩戴安全设备,不进行不当操作,减少扬尘污染的排放。
扬尘治理责任制度一、扬尘治理责任主体扬尘治理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个人。
政府在扬尘治理中担负着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监督执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责任;企业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包括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扬尘污染排放、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等责任;个人应当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扬尘治理。
二、扬尘治理责任目标三、扬尘治理责任要求1.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扬尘治理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确保扬尘治理行动得到有效实施。
2.企业应当制定和落实扬尘治理方案,包括加强环境管理、规范生产工艺、使用适当的防尘设施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的排放。
3.公众应当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如合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同时积极参与扬尘治理的宣传和行动。
四、扬尘治理责任措施1.建立健全扬尘监测体系,包括扬尘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等,及时了解扬尘污染状况,为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2.加强执法监督,对违法排放扬尘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对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3.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采用环保技术、装备和材料,减少扬尘污染的生成和排放。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参与扬尘治理,形成全民共治的氛围。
五、扬尘治理责任制度的重要性1.保护公众健康:扬尘污染不仅影响大气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等。
通过建立扬尘治理责任制度,能够有效减少扬尘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
2.维护环境质量:扬尘污染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建立扬尘治理责任制度,可以减少扬尘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3.推动绿色发展:扬尘治理责任制度要求企业加强环境管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可持续发展。
4.促进社会稳定:扬尘污染问题涉及到公众利益,通过建立扬尘治理责任制度,能够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意识,形成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扬尘治理责任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治理目标扬尘治理责任主体要实现以下治理目标:(一)施工场地达到国家、地方有关扬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二)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不受扬尘污染影响;(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第三条责任主体(一)项目法人:对本项目的扬尘治理工作负总责,组织制定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扬尘治理措施,确保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施工单位:按照项目法人制定的扬尘治理方案,具体实施扬尘治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三)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治理措施得到落实。
(四)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扬尘治理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四条治理措施(一)施工场地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并进行封闭式管理;(二)施工场地内道路进行硬化,确保道路清洁,减少扬尘产生;(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必要时采取喷雾等防尘措施;(四)施工场地内设置扬尘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浓度,超过限值时立即采取治理措施;(五)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整洁;(六)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扬尘治理意识。
第五条责任落实(一)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签订扬尘治理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二)项目法人应当定期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三)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治理措施得到落实;(四)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六条考核与奖惩(一)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二)对未达到扬尘治理目标或违反扬尘治理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并纳入不良信用记录;(三)对扬尘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扬尘防治目标责任书XXxxxxX1、项目经理作为扬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须认真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地方有关规定和配套文件执行。
2、负责制定并与项目各级层层签定扬尘防治责任书,并带头贯彻执行建筑安全文明施工强制性条文,落实扬尘防治经费的使用和分配。
3、组建项目部扬尘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专(兼)职扬尘防治管理人员。
4、每周组织一次扬尘专项检查和扬尘控制设施(备)验收。
5、每周组织一次扬尘防治例会,组织学习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有关知识,通报本周文明施工情况,布置下周文明施工工作,并做好会议记录存档。
6、审查项目部管理人员扬尘管理目标,督促落实并组织定期考核。
审批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安排人力和物力计划。
7、批准项目年度措施计划和项目扬尘防治总目标,总督促实施。
8、定期向公司报告项目扬尘防治工作情况和措施执行情况。
XXxx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人:XXxxxxX项目签订日期:2020年月日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整个项目扬尘防治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对扬尘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负总责。
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贯彻有关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提出贯彻实施意见,在范围内对项目经理负责。
3、领导制定企业工艺、技术标准,负责审核高、大、难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其防范措施。
4、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主持制定并负责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措施。
5、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不可行因素的对策,听取质量安全部的汇报,指导和支持质量安全部行使唤否决权。
6、负责审核各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
XXxx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人:XXxxxxX项目签订日期:2020年月日项目技术负责人扬尘防治责任书1、组织工种技术人员学习有关扬尘防治工作的规范、标准,对本项目扬尘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负全面责任。
2、 2、主持工艺、技术规章制度的修订、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督促措施的落实,参与高、大、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
扬尘治理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扬尘治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物料堆放、矿山开采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扬尘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五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环境保护部门等各方应当共同参与扬尘治理,各自履行相关职责,确保扬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扬尘治理责任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扬尘治理的首要责任,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落实扬尘治理措施。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承担扬尘治理的具体责任,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施工场地符合扬尘治理要求。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理,确保扬尘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九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测和管理,依法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扬尘治理措施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编制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将方案报送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扬尘污染:(一)施工场地应当进行围挡封闭,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二)施工场地内道路应当进行硬化,路面应当保持清洁;(三)物料堆放应当采取防尘措施,堆放高度不超过0.5米;(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当及时清理,严禁随意堆放;(五)施工设备应当采取防尘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六)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洒水降尘,根据气象条件和扬尘污染情况调整洒水频次;(七)施工场地应当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扬尘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范文一、总体要求1. 严格实施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监管,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2. 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扬尘污染防治的意识和参与度。
二、政府责任1. 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
2. 加强执法监管,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扬尘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治理效果。
4. 定期组织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评估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三、企事业单位责任1. 制定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2. 配备必要的扬尘污染防治设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3.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4. 定期组织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检查和整改,并及时消除存在的问题。
5. 积极参与社会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个人责任1. 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个人产生的扬尘污染。
2. 做好个人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减少垃圾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 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
4. 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质量。
五、监督责任1. 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机制,并公开相关信息。
2. 社会组织和媒体应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及时曝光问题和违法行为。
3. 公众应积极参与环保监督,向相关部门举报扬尘污染问题和违法行为。
六、扬尘污染防治评估1. 按照规定周期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评估,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3. 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七、责任追究1. 对未履行扬尘污染防治责任、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及防治方案扬尘污染是由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
为了防治扬尘污染,建立全面的责任制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一、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1.政府部门负责:政府应当制定有关扬尘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对重点行业实行扬尘污染治理,并对扬尘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2.企事业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制定扬尘防治措施、实施时间表,并向政府部门及施工现场相关方面报告工程实施及质量状况,包括扬尘防治措施执行情况等。
3.居民及车主负责:居民和车主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勤洗洒抹,尽量减少燃油车辆的使用频率,避免在道路上进行尘土飞扬的行为,如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等。
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1.工业企业治理:建立一套科学的污染成因辨析方法,彻底治理厂区内、外表面、主要设备等部位产生的粉尘污染。
例如,在德国,工业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污染源定位和污染源识别辨析方法,将每个产权单位的负责人列入责任行列。
2.建筑工地治理:建筑工地应制定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制定工期内的扬尘治理措施,并对工地内外不同环境设定不同级别的管控方法。
例如,在中国,设置挡板、喷雾、集尘网等各项措施来治理工地的扬尘问题。
3.交通运输治理:车辆尾气和路面灰尘,是城市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针对交通运输的尾气进行控制,即调整交通流,缓解拥堵状况,采取限行措施等;针对路面灰尘,需要加强路面清扫和湿化的方式。
4.居民环保措施:通风、减少开车卷窗、擦拭和家具等清洁作业时的粉尘飞扬,减少地面上的积尘,科学陈列室内植物,关闭空气污染源等措施。
5.技术装备措施:采用先进的净化装备、除尘器、吸附材料等技术,对于污染源进行治理。
例如,利用一些高效除尘器对冶金、石化等行业的尘埃污染进行治理。
6.立法、法规和技术标准:在减少扬尘污染中,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各级责任制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保护环境、保障人员身体健康,制定本责任制,旨在明确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级责任及管理机制,规范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本责任制适用于所有建筑领域的施工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
第三条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和要求。
第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责任制度,确保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六条建筑从业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知识的学习,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履行个人职责。
第二章角色定位第七条建筑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保障环境和人员安全。
第八条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是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达标。
第九条监理单位是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监督者,负责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扬尘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施工单位。
第十条环保执法部门是对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主体,负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人员安全保障部门是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进行保障和培训的主体,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第十二条建筑施工人员是利用施工设备和机械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应加强环保知识学习,做好扬尘控制。
第三章建筑施工扬尘控制责任第十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十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包括建立工地封闭围挡、安装喷淋设备、使用防尘网等各项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和设备,减少扬尘污染。
第十六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设备和机械的管理,保证设备的运行正常,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扬尘排放。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扬尘污染是指在土地开发、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和领域中,由于施工作业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料运输、装卸、露天堆放、破碎、筛分、挖掘、铲除等活动,造成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超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扬尘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一、制定扬尘排放标准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扬尘排放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扬尘排放标准,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扬尘颗粒物浓度限值、排放标准和相应的监测方法等。
二、建立扬尘源减排计划在土地开发、建设工程和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建立扬尘源减排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减少扬尘排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扬尘排放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扬尘污染监测和评估为了全面了解扬尘污染的状况和影响,需要加强扬尘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这包括建立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水平,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和评估报告,以及进行扬尘源的追溯和分析等。
四、强化行业自律和管理各个行业和领域应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的自律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和组织的自律性,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自身对扬尘污染进行治理。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扬尘污染防治责任。
五、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撑为了提高扬尘污染的防治能力,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撑。
这包括开展扬尘污染的成因机制研究、开发扬尘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
六、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大对扬尘污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扬尘污染的认知和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扬尘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
七、加强协同合作和监督需要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治理扬尘污染。
政府应加强工作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扬尘治理责任书范文工地扬尘整治专项检查、目标管理责任书扬尘控制责任书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改善施工现场场容场貌和环境空气质量,按照《河北省城市环境场容场貌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完善和细化标准规定,认真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增强扬尘控制意识,落实企业主体的责任,切实做好建设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贯彻落实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由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本责任书。
一、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统一安排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具体工作。
二、责任目标。
施工现场达到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三、项目部必须按沧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相关规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规定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___)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扬尘治理专项措施方案。
四、扬尘控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和沉沙井,施工车辆驶出工地之前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周边环境不被污染。
2、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清运、覆盖,禁止现场焚烧垃圾。
3、生活区,现场有闲置空地的绿化,水土、植被保护。
4、施工道路扬尘控制。
5、楼层及脚手架等部位杂物清理扬尘控制。
6、施工机具(石材切割、木工电刨等)使用扬尘控制。
8、各工种对当日的尘屑,砂浆等的清理。
9、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储存,覆盖。
10、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建筑垃圾。
11、其他(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需扬尘治理的)。
五、项目经理必须按本责任书认真执行,若达不到预期目标,公司将问责。
天津市久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责任人:项目部:责任人:年月日扬尘治理责任书范文(二)(项目经理)进一步增强扬尘治理控制意识,落实企业主体的责任,切实做好建设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更好的贯彻执行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规定,做好在建工程的扬尘治理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特制订“扬尘整治专项检查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做到:1、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扬尘整治的文件、政策、规定,切实督促检查项目部做好工地内及周边环境的扬尘整治管理工作。
扬尘管理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扬尘污染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扬尘污染,确保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制定和执行扬尘管理责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责任主体1.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扬尘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组织相关执法行动。
2.企事业单位:负责自身产业活动中的扬尘管理,按照像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并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检查。
3.居民和社区:负责自身环境的清洁和整治,积极参预社区扬尘管理活动,提高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责任要求1.政府部门:(1)制定扬尘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确保其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
(2)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扬尘管理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公开暴光。
(3)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扬尘污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企事业单位:(1)制定扬尘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措施。
(2)配备必要的管理设备和器材,确保管理效果。
(3)定期进行扬尘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问题。
(4)开展员工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
3.居民和社区:(1)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
(2)积极参预社区扬尘管理活动,如清洁日、环境整治等。
(3)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监督企事业单位的扬尘管理工作,及时反映问题。
四、责任落实1.政府部门:(1)成立专门的扬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推动扬尘管理的具体措施。
(2)建立扬尘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
(3)定期召开扬尘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4)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
2.企事业单位:(1)设立扬尘管理岗位,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2)制定扬尘管理方案,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体系。
(3)定期进行扬尘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及时整改问题。
(4)建立健全内部的监督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024年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各级责任制样本项目经理:1. 负责与公司签订《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倾倒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各施工班组及专项分包施工队伍签订《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
2. 负责组织本项目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的学习,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3. 负责组织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级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专项分包施工队伍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并对完成各项扬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4. 负责组织本项目对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落实整改措施,直至整改符合要求。
5. 严格按照文明施工要求组织生产,在各施工阶段(分部分项)进行自检时,将扬尘控制纳入验收范围,并将扬尘管理及控制结果作为项目评优评先的考核指标。
6. 致力于杜绝扬尘污染投诉事件,积极协调周边关系,及时处理项目施工中的扬尘污染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和先进技术,将扬尘污染降至最低,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
生产经理:1. 全面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对扬尘控制方案在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及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负主要领导责任。
2. 根据各施工班组及分包队伍的作业范围,检查涉及扬尘控制的措施是否有效,如不能达到有效控制目的,立即责令整改。
3. 坚决制止一切违规违章行为,对违章操作造成扬尘污染者进行批评教育并实施处罚。
4.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协调各工种之间的作业关系,防止交叉作业、重复作业造成扬尘重度污染。
5. 严格按照文明施工要求组织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和先进技术,将扬尘污染降至最低,确保无扬尘污染投诉事件。
技术负责人:1. 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方案》,并督促检查方案在生产中的落实情况,对方案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负直接领导责任。
2. 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各个扬尘控制环节是否达到有效控制目的,发现隐患后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结果。
扬尘防治责任制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责任制
1、扬尘治理管理机构的建立
为切实做好扬尘治理工作,以科学管理、技术措施为指导核心,建立由项目经理牵头作为第一责任人、项目执行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第二责任人推进项目管理班子落实、专职扬尘管理员督促项目作业班子实施的扬尘、噪声污染治理组织机构,机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建立扬尘防治责任制
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本施工队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组织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部门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项防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负责组织本施工队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激励先进,发现问题,落实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本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
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提高扬尘污染控制的效率。
扬尘污染专项管理员
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具体管理工作。
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协调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行。
结合本工地具体情况,提出扬尘污染防治的建议意见,并组织落实。
班组长
各班组长要向班组人员经常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提高组员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各班组长负责督促根据本工程中的特点,做好各工序落手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