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质量考核表[1]-2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表项目基本要求:1.科室质量管理组织必须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方案合理。
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应落实“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缺陷内容:①科主任不熟悉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或不清楚科室质量管理重点,对质量改进缺乏计划性。
②缺乏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
③对重点质量问题未按PDCA循环开展有效质量管理活动。
扣分:得分:标准一、质量管理: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按此标准进行自查,每月至少一次。
3.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例会,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缺陷内容:①每月未开展自查,无记录(质量管理单项否决内容)。
②自查不到位。
③科室质量存在问题改进力度不够,同类质量缺陷重复出现无改进。
④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例会,无记录。
⑤缺乏改进工作措施及督办记录。
⑥未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
⑦未对医院质量小组查出的质量缺陷及时反馈、整改。
扣分:得分:标准二、临床工作:1.能熟练运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指导临床工作。
2.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院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为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缺陷内容:①医师对原则和制度内容不了解。
②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扣分:得分:标准三、临床用血管理:1.员工熟悉《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有临床用血管理规范,并落实到位。
2.以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指南,认真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有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履行患者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的各项告知程序,做到充分告知,尊重患者权益。
3.制定并认真落实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输血安全,严格执行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报告处理规范及再核对流程,有处理记录及整改措施。
临床医疗各科室医疗质量通用考核表(200分)科室:日期:得分:
住院部临床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200分)科室:日期:得分:
住院部临床手术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300分)科室:日期:得分:
重症监护室医疗质量考核表附加部分(100分)
重症监护室在执行《住院部临床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或《住院部临床手术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基础上,同时执行如下考核:
日期:得分:
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表(100分)
日期:得分:
医技各科室医疗质量通用考核表(100分)科室:日期:得分:
检验科工作质量考核表(100分)日期:得分:
输血科工作质量考核表(100分)日期:得分:
药剂科工作质量考核表(200分)日期:得分:
放射科(CT)工作质量考核表(100分)日期:得分:
病理科工作质量考核表(100分)日期:得分:
超声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工作质量考核表(50分)日期:得分:
门诊医疗质量考核表(100分)日期:得分:
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表(100分)
日期:得分:
留观病历书写质量评估表(100分)。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考核表(非手术科室)
科室有符合资质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开展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组织、管理质量评价活动。
医务科不定期参加科室质控会议。
各项制度、预案健全。
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各类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按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
各级医师完成医师执业注册,并在依法执业管理规范诊疗行为。
本院获得处方权授权方可独立行医。
各类诊疗行为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
及时修订/更新本科诊疗指南/操作
规范,及时培训。
医务人员人人知晓核心制度,熟悉医院主要医疗管理规定。
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诊疗工作应有三级医师框架,逐级请示、逐级把关、逐级反馈、逐级负责。
各级医师按规范查房、按时规范完成记录,落实查房医嘱。
严格执行会诊制度,急会诊、术前会诊、普通会诊、全院会诊及时到位;院内普通会诊申请
单需有主治医师以上审核签字,会诊医嘱按时开具,会诊记录规范并体现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现场抽考2-3条应知的医疗制度或规定,不知晓制度/规定的核心内容扣分/题/人,掌握不全扣分/题/人。
疑难、术前及死亡病例讨论及时进行,做好记录。
科室排班应符合规定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执行床边交接及交接班后巡视病房规定,规范完成交接。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考核表(非手术科室)【科】总分:考核项目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组织、管理依法执业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医疗制度知晓情况会诊制度医疗检查人员:分主要考核内容值科室有由符合资质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开展质量评价活动(医务科不定期参加3科室科室质控会议)。
各项制度、预案健全。
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各类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按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
各级医师完成医师执业注册、并在本院获得处方权授权方可独立行2医。
各类诊疗行为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
及时修订 / 更新本科诊疗指南 / 操作规范,及时培训。
医务人员人人知晓核心制度,熟悉1医院主要医疗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会诊制度,急会诊、术前会诊、普通会诊、全院会诊及时到位;院内普通会诊申请单需有主治4医师以上审核签字,会诊医嘱按时开具,会诊记录规范并体现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检查时间:评价方法得扣分原因分质管小组未按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质管工作未按时执行或工作记录未按时完成扣 1 分 /项(连续 3 个月未按时完成记录该项不得分);质管工作记录有缺陷扣分/ 项;各类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缺会 1 次扣分;临时指令性任务未按时按质完成扣分 / 次,超过规定时间完成的,超过 1 周加倍扣分(该项考核结果同时计入科主任年度绩效考核中)发现 1 例违规执业或超范围执业扣 2 分; 1 例违反诊疗指南 / 操作规范,扣 1 分;未及时修订 /更新本科诊疗指南 / 操作规范或修订后未在 1 周内及时进行科内培训 1 次扣 1分。
现场抽考2-3 条应知的医疗制度或规定,不知晓制度 / 规定的核心内容扣分 / 题/ 人,掌握不全扣分 / 题/ 人会诊未及时到位扣 1 分 / 次(全院会诊迟到≥10 分钟扣 2 分 / 次);会诊制度其他要求执行不到位扣分 / 项三级医规师负责章制制查房制度度30病例讨分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技术应用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制度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诊疗工作应有三级医师框架,逐级请示、逐级3把关、逐级反馈、逐级负责。
临床医疗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100 分) 科室:日期:得分:考核内容1、依法执业2、行为规范3、医疗技术准入4、科室质量控制管理5、“三基三严”培训、考核6、科室学习7、院内学习8、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允许权利9、合理检查10、合理用药11、合理治疗12、查对制度13、病历书写质量14、核心制度落实情况15、院感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发现有不具备独立执业资质的人员或者超范围执业,科室超诊疗科目执业的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
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1 人次扣 1 分凡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查实扣 5 分,另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未做到扣 5 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 100%,1 人以上不合格扣 5 分每月两次科室学习,学习内容报医务科,未组织扣5 分,无故不参加科室学习每人次扣 3 分无故不参加院内学习每人每次扣 3 分缺相关知情允许书扣 5 分,重要事件无医患沟通记录,每次扣 0.5 分,记录简单不全面每次扣 0.5分查阅当月病历,凡发现应检查未检查或者无指征的检查项目,每项扣 1 分;特殊检查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允许扣 1 分;查当月 CT、X 光片,阳性率<70%分别扣 1 分凡无指征使用每项扣 1 分;不合理联合使用扣 1分;选用药物不当扣 1 分。
药费比例超标按医院相关文件执行查阅病历,无适宜治疗计划扣 1 分;特殊治疗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允许扣 1 分;输血无明确指征扣 1分每发现一次违规者扣 5 分未按时完成病历扣 5 分,不合格病历一份扣 2 分。
未落实到位扣 5 分,情节严重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上报 15 项规定内容,以医务科统计为准以院感最终考核成绩为准分值5525235510355102015存在的问题扣分。
考核评分项目医疗质量组织与管理三级医师制度首诊负责制分值10分5分3分考核内容1、各科室有主任、护士长、各级医师组成的“质控小组",有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每月一次医疗质量自查(病历质量、医疗规章制度、医疗安全) ;自查结果有记录、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和意见。
2、科室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指南。
3、建立科室质量管理数据库。
各级医师按规定查房;对新入院患者 2 日内(重、危患者 24小时内)必须有一次上级医师查房 ,审查新入院及危重患者的诊疗计划;病危患者每天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重患者至少每天记录一次,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 3 天记一次病程记录;疑难、危重患者必须有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的查房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在患者入院 8 小时内完成,病人入院后 24 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患者入院 48 小时完成, (副) 主任医师查房每周有1 次记录.1、按规定收治科室本专业危重病人,无推委病人情况。
2、及时转入重症医学科本专业病人.3、履行首诊职责.考核检查方法扣分原因患上分1、提问质控小组成员 2 人:介绍质量自查情况,查质控记录。
无组织不患上分,未开展工作扣 3 分,无记录扣 2 分,记录不齐全扣 1 分。
2、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指南缺一项扣 3 分,指南不及时更新扣 2 分。
3、未建立科室质量管理数据库扣2分。
抽查 5 份住院病历。
问询在院患者 5 人,未按时限完成查房一次扣 1 分,入院 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每份扣 1分;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与住院医师记录与住院医师首次病程记录相同的 ,每份扣 1 分;主治医师每周查房少于 2次,主任医师每周查房少于 1 次的,发现 1 次扣 1 分。
上级医师无签字一处扣1 分,未按时完成入院记录或者首次病程记录一份扣 3 分;查房病程记录不切当或者不规范一处扣 1 分.1、48 小时内未收治急诊危重患者 1 例扣 2 分.2、24 小时内未转入重症医学科本专业病人 1 例扣 2 分。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一、引言医疗质量是评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临床科室作为医疗机构的核心部门,其医疗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满意度。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非常必要。
二、考核表的设计原则1.全面性:考核表应覆盖临床科室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和关键环节,全面反映医疗质量情况。
2.科学性:考核表要基于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确保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3.可操作性:考核表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分,避免主观性评价。
4.动态性:考核表应定期更新,结合临床科室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时效性。
三、考核内容1.临床流程管理(1)门诊挂号流程:包括患者挂号、排队等待时间、医生门诊服务时间等指标。
(2)住院流程管理:包括入院手续办理、病案质量、护理质量等指标。
(3)手术管理: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规范和手术后护理等指标。
(4)药物管理:包括药品采购、储存、发放和使用规范等指标。
2.医疗质量指标(1)诊断准确性: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2)治疗规范性:包括是否按照最新的临床指南进行治疗、合理用药等方面的评估。
(3)手术安全性:包括手术前的风险评估、手术操作规范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4)医患沟通:包括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3.质量管理体系(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指标。
(2)医疗事故处理:包括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情况、事故预防措施等指标。
(3)医疗质量培训:包括医务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培训效果评估等指标。
四、考核表的使用1.考核周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或定期的重点考核。
2.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内部自评、外部评审或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考核。
3.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用于改进工作、强化培训和提升医疗质量。
住院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表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扣分标准扣分1、首诊负责制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对病人的初步诊断、检查、治疗、抢救等做到迅速、果断、正确执行有缺陷,扣2分/例次,严重违规或引发医患纠纷者,扣5分,另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2、三级医师查房制(凡新入病人48小时内要有主治医师查房; 1周以内要有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查房。
病危病人每天,病重病人48小时内,病情稳定病人7天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查病程记录,每发现少查房1次扣2分(询问病人了解住院医师巡视病人的情况。
)内容不合要求扣1分,未审签扣1分3、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情正确下达医嘱,执行分级护理执行有缺陷,扣1分/例次;严重违规或引发医患纠纷者,扣10分,另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4、疑难、危重病人讨论诊断困难疗效不佳的病人应在1周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每少一次扣2分5、死亡讨论死亡病例要求一周内讨论;特殊病例、有医疗争议的病例应及时讨论。
每少一例记录登记扣2分;讨论内容记录不完善扣1分。
6、危重病人抢救抢救应及时、措施有效、记录完整;抢救药品、器材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及时补充抢救程序、记录不完善扣2分;抢救药品及器材管理不到位扣2分;抢救不及时扣10分7、接会诊通知后24小时内必须完成会诊,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
会诊医师原则上应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资质未及时扣1分/次。
(晚上的急会诊,值班医师必要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完成会诊)。
未完成扣10分/次8、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手术级别、准入管理、执业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及手术分类细则等开展工作凡违反规定,扣5分/例次,严重者扣20分/例次,并另行处理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扣分标准扣分9、术前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指征、拟实施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等需术前讨论而无术前讨论及记录,扣5分,内容不完善扣1分/例次10、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急诊手术及时处理每超过1天,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