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企业案例分析---以茅台为例
- 格式:docx
- 大小:20.6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贵州茅台为例目录一、引言 1二、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一)理论分析 1(二)文献综述 2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基于贵州茅台利润表的盈利能力分析3(一)公司简介 3(二)利润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4(三)利润结构变动垂直分析 6(四)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7四、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基于贵州茅台现金流量表的盈利质量分析10五、研究结论和建议12(一)研究结论12(二)存在问题及建议14六、参考文献15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贵州茅台为例摘要:盈利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所在,也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或者股东(投资人),都非常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本文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贵州茅台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关相关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白酒行业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贵州茅台2011年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并针对研究结论以及2012年白酒行业的新形势及新政策,提出有利于贵州茅台发展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财务指标盈利能力盈利质量Analysis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A case study of Guizhou MaotaiAbstract: Making profit is not only the purpose of enterprises engaging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but also the basis of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 managers and creditors of the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shareholders investors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Guizhou Maotai Corporation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study.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of Guizhou Maotai, We will evaluate the profitability and earning quality of Guizhou Maotai in 2011 combined with a basic situation of liquor industry. And finally we mad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Maotai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newsituation and new policy of the liquor industry in 2011.Keywords:Financial indicators ProfitabilityEarning quality一、引言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白酒更是长期在我国的酒饮料中居于主导地位。
贵州茅台的高现金股利政策一、案例背景长期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工作。
证监会一直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在当前阶段,中小投资者仍处于弱势地位,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其利益容易受到侵害。
资本市场是公众投资场所,我国资本市场上拥有全球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个人投资者群体,在我国众多的股票、债券、期货、基金投资者之中99%以上是投资金额少于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占我国城镇人口的14%。
贵州茅台是中国唯一一家跻身全球500强的食品饮料制造业公司,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事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的开发,以及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
贵州茅台酒公司是我国白酒行业的标杄性企业茅台酒的悠久历史及其业内口碑使其拥有独特竟争力,一直处在我国高端白酒前列。
贵州茅台集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等近20家企业构成,茅台集团所涉猎产业领域广泛,白酒、证券、保险等行业均有其足迹。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演变而来,1997年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正式成立。
2001年7月31日,贵州茅台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普通股7150万股,累计达25000万股,2001年8月份上市。
自从上市以来,贵州茅台股价路攀升,现金股利分红的绝对值也相当可观,连续赢得“最牛现金分红股”称号。
上市十年来,其股利政策呈现出如下特征:①连续性。
自上市后,贵州茅台坚持每年发放现金股利以回报投资者,这在中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难能可贵。
据统计,2000-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中能够连续10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只有45家,占总数的4。
62%。
(②增长性。
近年来,贵州茅台的股利支付水平稳步增长。
如表1所示,200年贵州茅台每股现金股利为0。
7元,之后逐年上升,2008年每股现金股利达到了1。
茅台集团——案例分析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
1915年至今,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并称我国三大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国酒”之称。
1.股利分配上市以来,向上市公司股东共募集资金21.96 亿元,派现192.27亿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发放范围为:截止2013年6月6日(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本次分配以2012年年末总股本103,818万股为基数,向本公司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6.419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6,664,077,420.00元(含税)。
自上市以来,贵州茅台派现的股利政策从未间断,即该股股利主要以现金股利方式发放。
股票股利会扩大公司总股数,稀释每股收益和净资产,如果没有对未来高增长的把握,公司不会轻易发放股票股利,市场表现也证明了贵州茅台的高增长。
股票股利表明其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
茅台的持股比例在2008年的25%后开始降低,投资者的热情在减退,这与高股价有关。
派发现金红利可以实实在在地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者信心,使在外股数增加,加大股票上升空间,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个人认为,贵州茅台应该保持这种派发现金红利的手段,吸引当前以及潜在的投资者。
2.增加子公司在“大茅台集团”的规划以及2017年千亿目标之下,茅台集团推动茅台股份以外的子公司上市似乎是水到渠成。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按照集团的战略规划,集团未来5年内希望再推动4家子公司上市。
2012年,茅台集团将千亿集团的时间表从2020年提前至2017年。
按照茅台集团去年提出组建“大茅台集团”的规划,要加快把茅台集团公司打造成千亿元级企业。
受国家打压三公、经济大环境调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今年依然处于调整期。
贵州茅台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贵州茅台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了一些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对贵州茅台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
二、贵州茅台的成功因素1. 独特的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包括选用优质的高粱、大曲进行发酵,经过多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
这种工艺使得贵州茅台的酒品口感独特,香气浓郁,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爱慕。
2. 优质的原材料:贵州茅台所使用的高粱和大曲都选用了优质的原材料,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贵州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为高粱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贵州茅台的原材料具有独特的品质。
3. 品牌价值的传播:贵州茅台注重品牌价值的传播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贵州茅台还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加了品牌的暴光度,提升了消费者对贵州茅台的认知度。
4. 精准的市场定位:贵州茅台将市场定位在高端消费人群,以其高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同时,贵州茅台也注重与高端餐饮企业和豪华酒店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高端形象。
三、贵州茅台面临的问题1. 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贵州茅台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价值,市场上浮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严重影响了贵州茅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2. 价格波动:贵州茅台的价格向来处于高位,这使得一部份消费者望而却步。
同时,贵州茅台的价格波动也给经销商和零售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白酒市场的竞争加剧,贵州茅台面临来自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宣传,试图分一杯羹,对贵州茅台的市场份额构成为了威胁。
四、应对策略1. 加强品牌保护:贵州茅台应加强对自身品牌的保护,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维护品牌的声誉和形象。
可以通过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贵州茅台财务分析一、案例背景茅台酒酿造工艺独特+生产周期最长,凸显工匠精神。
茅台酒所在的赤水河一带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黄金地带,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独一无二,富含大量满足酿造需要的微生物。
茅台酒采用优质高粱、小麦和水为原料, 在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的前提下,采用纯粮发酵、自然酿造。
一般是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蒸馏, 生产周期长达一年,然后基酒再贮存三年,最后多种酒体勾调后再贮存一年,酒质醇香厚重。
茅台酒生产周期长达5年,是所有香型中最长的,工艺的坚守和传承成就民族品牌的工匠精神。
茅台酒历史底蕴深厚:连续蝉联历史五届名酒评选,"国酒文化"、"红色文化"、"外交文化"深入人心。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8月27日上市,开盘首日收盘价35.55元;2020年6月19日,该股收盘价1439.84元。
二、财务分析(一)资产负债表1.流动资产:企业的货币资金较18年度有很大降低,从1120.74亿元降低到132.51亿元,降幅达到88%。
茅台集团的核心产品是贵州茅台酒主要经营范围是酒类产品的生产经营。
但19年度企业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而拆出资金金额高达1173.77亿元,这既表明茅台集团资金充沛,仍有巨额资金用于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企业资金并没有投入到集团的传统的经营业务中去(拆出资金净增加额增加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同业拆出资金)。
应收票据从18年的5.63亿上升到14.63亿茅台集团说明是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办理销售业务增加,这表明19年度更多的公司选择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而不是现金转账的方式来购买茅台集团产品。
预付账款在19年度15.49亿较18年度11.82亿,也是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流动资产总数来说所占比率不大。
其他应收款从18年的3.96亿元下降到19年的0.77亿元,表明茅台集团收回了3亿元的以前年度欠款。
酒品行业财务报表分析以贵州茅台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贵州茅台这一酒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贵州茅台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关键信息,从而评估其经营策略、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贵州茅台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比分析、趋势分析以及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全面揭示贵州茅台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
本文还将结合贵州茅台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解读和评价,以期为投资者、行业分析师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贵州茅台简介贵州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档的品质享誉全球。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蒸馏酒制造商之一。
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其前身可追溯到1869年创立的“成义烧房”。
贵州茅台以生产、销售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为主,同时涉足旅游、金融、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公司秉承“质量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在财务方面,贵州茅台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推动,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公司还注重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投资策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茅台以其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优秀的产品质量和稳健的财务状况,成为了中国白酒行业的标杆企业。
未来,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贵州茅台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的发展战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贵州茅台财务报表分析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财务报表不仅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酒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对贵州茅台财务报表的详细分析。
一、茅台酒获 1915 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案例1915 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经各国评委反复比较、品评,一致将茅台酒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评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并授予金奖,茅台酒自此名扬海外,盛名远播。
然而,在如此光鲜的暗地里,茅台酒受到国际社会认可却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 1911 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通过决议,于 1915 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一场集世界各国之精品参展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时任美国总统的塔夫脱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出了参展邀请。
当时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盛事,认为是中国实业界观摩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的好机遇,因此率领了浩大的使团参展。
展出开始后,各国展品经其本国代表详细介绍、演示,观众反复比较、交流,突出者渐获公论,博览会渐入高潮。
然而,与之极不协调的却是中国馆前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原来,以农业产品为主力的中国展品,由于包装样式毫无吸引,因此每日参观者寥寥,而深受中国代表团推崇的茅台酒更是装在一种深褐色的陶罐中,不仅包装简陋土气,而且又陈列在农业馆,杂处在棉、麻、大豆、食油等展品中,丝毫不起眼。
见到此景,有代表提出将茅台酒移入食品加工馆陈列,以突出其位置,谁料搬动时,一位代表不慎失手,将一瓶茅台酒跌落至展览架外,摔成粉碎。
陶罐一破,茅台酒香即将四溢开来,不一会,整个展馆都充溢着茅台酒酱香馥郁的香味儿。
中国赴赛监督陈琪等人见此灵机一动,建议不必换馆陈列,只需取出茅台酒,分置于数个空酒瓶中,去掉瓶盖,敞开酒瓶,再放上几只酒杯,利用农展馆展品气味不浓, 闲人不多的特点,任茅台酒挥洒香气,随专业人士品尝佳酿。
此举果然立竿见影,即刻成功,随着茅台酒的酒香四散飘开,博览会会场里的参观者们纷纷寻香而来,一探索竟,好奇者们纷纷拿起酒杯,争相倒酒品尝,人们无不咂咂抿嘴,交口叫绝。
初次尝试的人们兴奋的奔走相告,而后又带着他们的亲朋好友们纷至沓来,一时间,农展馆里人头躜涌,热闹非凡,哄动的效应很快扩散到整个会场。
茅台危机的来临:
茅台的大起和大落:
大起:经过10年发展,茅台的价格翻了10倍,一直到2012年之前,出厂价为819的53度的飞天茅台酒在市场上可以卖到2300多,茅台的供不应求促使了很多经销商预感茅台的大热,纷纷开始囤积库存,与此同时,茅台的股价也一直高居沪深第一股的位置,也因此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买入。
大落:然而,茅台危机的开始于2012年。
2012年初中央出台了明文规定,禁止政府官员三公消费出现茅台。
2012开始,茅台的销量和销售额出现了增速减缓的现象,由于购买需要提前5年,因此现在茅台销售的仍是5年前茅台所受到的订单,而通过茅台的预售账款的下降,我们可以了解到茅台的销量已经在急剧缩水,我们甚至可以预测,2012年后的第五年将是茅台真正危机的来临,与此同时茅台的许多终端销售也无人问津,茅台的股价大跌。
茅台2012年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止是中央的出台的禁酒令,对茅台产生影响的还包括2012年被曝光的高端酒“塑化剂”风波,以及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对茅台的市场销量减少起到辅助的作用。
然而,对茅台造成影响最大的仍是“限三公”政策的出台,而茅台之所以会受这一政策如此大的影响,在于茅台以往逐渐养成的政府依赖症.
原因分析:
首先通过揭示茅台真实的消费群体,引出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并提出茅台和政府的利益关系:
想要了解茅台为什么销售出现了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到底是哪些人在消费茅台。
了解高端茅台酒的人都知道,喝酒的人不买,买酒的人不喝。
我们通过调查得出,在禁酒令出台之前,茅台的购买人群中,40%为政府的公款消费,50%左右为企业购买,而个人购买仅占10%左右,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茅台的最终消费群体,95%均为政府官员,普通民众购买高端茅台的比例仅有5%左右。
通过这一系列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茅台最主要的消费者,是政府。
因此,当中央出台禁酒令后,茅台的危机也必然出现。
而造成茅台今天如此严重的政府依赖症,就必须先分析茅台和政府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
说明茅台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说到茅台和政府的关系,并不只是生产商和消费者的关系。
茅台与政府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特别是贵州省政府,茅台集团每年贡献的GDP大约可以站到整个贵州省的7%左右,因此茅台的发展对于提高贵州政府的政绩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茅台的发展也可以帮助解决当地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促进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
通过这些,茅台的确能够给社会带来很多正面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说,贵州政府会出台很多政策保护茅台也就不奇怪了。
从茅台的角度来说,依靠地方政府的政策保护,在新中国解放后获得很多的发展机会,通过政府获得的资源,也为茅台获取利润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途径。
茅台与政府的关系远不止这么简单,腐败的跑部钱进体制和不节俭的公款消费是使茅台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公款消费的象征的幕后推手。
茅台利用政府官员无节制和不节俭的公款消费,不断去迎合某些畸形的需求,同时依靠官员的腐败作风不断自抬身价,才会出现后来普通民众喝不起的高端茅台酒。
简单的说,茅台近10年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中国体制的腐败之上的。
新中国解放初期,茅台主要服务于政府官员和出现在国宴上接待外宾,然而,改革开放之后,茅台虽然实行了市场化,普通民众有了可以购买茅台的资格,但是在改革开放至今,茅台却并没与真正走向中国普通民众,通过我们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茅台却仍然变相的只是以政府作为他们的消费者,这并不是茅台真正应该走的路。
政策,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社会成本,而依靠腐败和政策而获得短期的飞速发展的茅台,正是拿着纳税人的钱来作为利润,茅台作为腐败的象征,它的发展是于中国的公众利益相矛盾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将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廉洁和高效的政府,而与这一期望相违背的茅台的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虽然在禁酒令出台之前茅台依然发展的很好,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央的反腐是必然的,那么以腐败作为发展基础的茅台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运用资源基础理论,说明茅台从政府获得资源只是他的一种负竞争力:
理论工具:运用资源基础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间绩效的差异是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的内部资源,而这些资源需要具有4个特点:1,异质性2,稀缺性3,不可复制性4,不可替代性。
在政府没有出台禁酒令之前,茅台有能力从政府获得政策优势和政府官员这样一个消费群体,正是茅台所拥有的异质性的,稀缺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源,地方政府既是茅台发展的保护者,也是茅台的消费者,茅台拥有的这些资源既是茅台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但是,从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茅台的这种竞争优势只是短期的,并不是一种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它为茅台带来短期的利润,但长远来看,茅台现有的发展模式与中国的市场经济矛盾,也与中国社会的公众利益相矛盾,这种竞争优势相当于茅台的负竞争力,茅台在沉溺于这样一种负竞争力带来的短期利润的同时,也使茅台与获得企业真正竞争优势的时机擦肩而过。
如果我们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说,茅台一直以来拥有的只是负竞争力!茅台在前十年的确通过政府获得了丰厚的短期利润,这些短期利润正是茅台遇到的陷阱,茅台掉入陷阱的同时也失去了培养企业内在竞争力的时机。
如果中国一直都是计划经济,那么茅台也就不必担忧它的未来,但是,中国的发展必然是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茅台作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没有持续的内在竞争力,就相当于没有立足之本。
进一步提出孟宪忠老师的负竞争力理论:
这里我引用了上海交大的孟宪忠老师的一个理论,那就是负竞争力理论。
茅台今天所遇到的危机,正是因为它掉进了负竞争力的陷阱。
负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单纯依靠外在的资源,政策,垄断,原始要求,低成本红利,金融投机等获得短期利润,而与之相对的是一个企业的内源发展能力,是指他们具有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来赚取利润。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那时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的原始需求的市场,试想在那样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下,一个企业只要具备生产的能力,那么他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很多人说这些企业是成功的,但他们真的是成功的吗?通过近几年不断出现企业的破产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依靠政府发展起来的企业都遇到了发展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可持续的内在竞争力,在中国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企业取得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我们甚至可以说,原先依靠政府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从未成功过。
茅台作为负竞争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茅台这个例子还有点特殊,因为茅台不止自己缺乏内在竞争力,仅仅只是通过政府获得资源,茅台也成为了腐败的象征,他的发展还是与
中国公众利益矛盾,如果茅台继续按照原来方式发展,茅台倒闭也只是早晚的事。
当中央出台禁酒令开始,茅台的危机开始。
禁酒令意味着,政府不可以买茅台酒,更不能在公款消费的餐桌上喝茅台酒,茅台没有他真正的消费者,他原来想要提供的价值也变得没有意义,这也就意味这茅台之前一直作为竞争优势的政府资源不再有,这个时候茅台需要考虑如何才能让企业真正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那么他们就必须脱离政府的庇护,把目标转向中国的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把他们作为茅台的消费者,并通过他们获得竞争优势,才是茅台的出路。
总结:
茅台酒起初在品质方面的确优于某些其他品牌,但是茅台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的依赖与政府,养成了十分严重的“政府依赖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茅台之前一直是从政府来获取资源,通过政府获得的竞争优势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短期的竞争优势是与中国公众利益相违背。
现在茅台从政府获得资源不再可能,那么茅台要想继续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把市场转向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酒”,才是其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个时候茅台酒需要从市场中来获得资源,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当企业不能再从政府获得资源,那么它需要积累自己从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将包括市场上的消费者,而企业要想获取这些这些资源,就必须调整自己原有的价值主张,现在企业获得资源的来源不一样,它需要满足的价值诉求也需要随之变化,茅台需要思考他能够为普通消费者带去的价值是什么。
依据理论,提出我们的建议:
问题解决:我们结合茅台目前的情况,对其传递的价值主张给出的建议包含三个方面:
高端茅台酒:应注重文化内涵,注重茅台年份酒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其次,高端茅台有升值的潜力,可以作为一种品位的象征,满足高端人士的需求。
中端茅台酒:茅台作为白酒,可以满足的商务会议上交往工具的价值,因此,茅台也需要针对这一目标消费群,改良茅台,以更适合商务宴会的需求
低端茅台酒:满足中国广大群众的酒,特别是现在的新兴消费群体,低端茅台可以以健康和时尚作为价值主张,并结合互联网营销的模式,抓住机会转型。
同时,面对目前中国白酒市场逐渐萎缩的状态,我们认为茅台抓住国家化的机会,真正将茅台走向国际化也是茅台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当然,我们小组并没有针对中国白酒和世界烈酒市场做过具体调查,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也仅仅只能作为参考,茅台针对他们消费者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的变化,需要调整他们的价值主张,从他们新的价值点出发,来获取和留住他们真正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