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一、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是发展的保障,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为了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制定了县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旨在保护和恢复县境内的自然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支撑。
二、目标:1. 保护和恢复县境内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 增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3.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重点任务:1. 确定生态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对象:通过调研、专家评估等方式,确定县境内的生态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对象,并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
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制定严格的环境污染防治计划,加大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
3. 建设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4. 鼓励居民参与环保行动: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5.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6.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投入资金,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提升自然生态质量。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青山保卫战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2. 制定具体计划:根据任务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确保资金保障,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
4.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生态环境状况,科学指导保护工作。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6.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优秀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同时建立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机制。
五、预期成果:1.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水青山成为县境的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方案就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份1200字左右的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方案。
一、背景1.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污染形势严重。
2.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战略。
3.开展环境保护攻坚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目标1.全面排查环境问题,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2.切实加强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
3.提高环境管理、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
4.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强化行政执法,加大环保领域的法规宣传和知识普及。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工作1.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排放。
对中小企业、散乱污企业等进行整合、拆并、淘汰,并加强督查和执法力度。
2.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厕所、秸秆还田、畜禽池塘改造等生态农业技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3.增加环保投入。
加大环保项目和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和水平。
4.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鼓励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推行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广生态旅游,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组织实施1. 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本地区污染治理工作。
2. 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3.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科学评估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效。
4.对生态建设形成品牌,推广典型、传承优秀生态文明文化,激发全民生态意识。
五、成果展示1.切实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4.推进了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青山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青山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旨在保护青山绿水,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该项目涉及山地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规划和科学施工。
二、项目背景我国山地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实施青山工程,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三、项目目标1. 生态保护: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增强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减少生态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2. 水土保持:加强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肥力和持水力。
3. 绿色发展: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4. 社会效益:提高山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山地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技术方案1. 植被恢复:根据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合适的树种、草种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山地植被覆盖。
2. 生态修复: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采用生物工程、物理工程等手段进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 水土保持:在山地上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比如梯田、植树造林等,减少水土流失。
4. 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减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水资源保护:加强山地水源保护和管理,减少水源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工程步骤1. 调研阶段:充分了解山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
2. 规划设计阶段: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确定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
3. 施工实施阶段: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植被恢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工程等一系列措施。
六、资源保障1.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对于青山工程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技术保障:组织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工程技术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青山复绿实施方案青山复绿,是指通过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使得原本荒芜或受到破坏的山区得以重新绿化,恢复生机。
为了实现青山复绿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生态修复。
1. 森林植被恢复,对于被破坏的森林植被,我们将采取植树造林的方式进行恢复。
在选择树种时,将优先选择当地适宜的树种,以提高成活率和生态适应性。
2. 土壤保护,通过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
3. 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禁止破坏和捕杀野生动植物。
二、环境治理。
1. 水源保护,建立水源保护区,禁止乱排污染物和乱采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加强水域环境治理,保护山区的水源。
2. 大气治理,加强对山区燃煤和工业排放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推广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社会参与。
1. 宣传教育,开展青山复绿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青山复绿的行动中来。
2. 参与治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青山复绿的治理中来,组织志愿者参与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3. 法律保障,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严密的法律保障网。
四、监测评估。
1.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青山复绿的监测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全面、系统的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和问题,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定期评估,定期对青山复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措施,不断完善青山复绿的实施方案。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青山复绿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青山复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青山绿水间健康成长,享受美好的生活。
2024年青山挂白专项治理工作方案1.背景青山挂白是指城乡结合部绿化带兴建大量住宅楼后,楼房与绿化用地之间围挡、护墙、抱杆、遮挡物等,频繁出现挂白红绿蓝黄等广告、标识、物料等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破坏城市景观,降低了市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给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定本方案。
2.目标2.1 主要目标(1)在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青山挂白现象,恢复城市绿化带的整体景观。
(2)加强城市绿化带的管理,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2 具体目标(1)清理和拆除青山挂白现象,并恢复绿化带的原貌,确保城市绿化带的整体景观。
(2)加强对绿化带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环境和设施状态,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3)推动绿化带的功能完善和多样化,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选择,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3.工作内容3.1 取缔青山挂白现象(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对青山挂白现象的界定和处罚措施。
(2)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对青山挂白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号召市民共同参与整治工作。
(4)对于已经挂白的绿化带进行清理工作,拆除相关广告、标识和物料,并恢复绿化带的原貌。
(5)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挂白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对经常挂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罚。
3.2 加强绿化带的管理和维护(1)建立健全绿化带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管理责任。
(2)加强对绿化带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绿化带存在的问题。
(3)加强绿化带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确保绿化设施的完善和正常使用。
(4)加强绿化带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扫和垃圾清理,保持其整洁和干净。
(5)加强对绿化带的安全管理,确保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3 推动绿化带的功能完善和多样化(1)制定规划,明确绿化带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推动绿化带的景观、休闲、健身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
洛南县印发“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实施方案
近日,洛南县印发“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四大保卫战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按照《蓝天保卫战》要求,通过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实施工业炉窑治理、VOCs综合整治、秋冬季攻坚三个专项行动,确保全年优良天数不少于325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7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
按照《碧水保卫战》要求,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重点流域、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地下水污染、工业聚集区六项治理,统筹推进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治污工程项目实施,确保到年底,县河、中沙河、黄龙河水质有所提升,洛河灵口出境和入丹江水体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人民的“大水缸”得到进一步保护。
按照《净土保卫战》要求,通过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掌握全县土壤详情,强化用地分类管理,防范源头污染,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1%,全县土壤环境安全稳定。
按照《青山保卫战》要求,以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评估工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为抓手,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整治、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加快生态恢复治理,确保年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达到800亩,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1.19%以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更加优化,各类生态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辖区内秦岭生态环境更加宁静、和谐、美丽。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清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周边的山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乱搭乱建、乱倾倒垃圾、乱砍乱伐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山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为了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特制定了清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目标。
本次清山专项行动的目标是在两年内,清理整治城市周边的山区,恢复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山区的生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清山专项行动计划。
首先,成立清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制定清山专项行动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考核指标。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利用媒体、宣传栏、宣传车等方式,加大对清山专项行动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使其积极参与到山区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3.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倾倒垃圾、乱砍乱伐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形成震慑效应。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 加强环境整治。
组织开展山区环境整治行动,清理垃圾、修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等,恢复山区的生态环境。
加强对山区的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效果。
5. 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对山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严格禁止砍伐、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山区的生态平衡。
6. 强化考核评估。
建立清山专项行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进行全面考核,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清山专项行动的顺利实施。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保障清山专项行动的实施,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2. 强化人力支持。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清山专项行动的人力支持,确保专项行动的工作人员和力量充足。
青山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青山是城市的绿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山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青山,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青山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二、工程目标。
1. 保护青山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2. 恢复青山植被,提升生态功能;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程内容。
1. 加强生态监测,建立青山生态监测站,定期对植被、水质、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 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逐步恢复青山植被,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3. 生态修复,对青山受损地区进行生态修复,修复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平衡。
4. 环保宣传,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青山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四、工程实施步骤。
1. 立项阶段,确定青山保护工程的立项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设计阶段,委托专业机构对青山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评估,制定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
3. 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开展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工程施工。
4. 监测阶段,实施工程后,加强对青山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完工阶段,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评估,编制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五、工程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确保青山保护工程的资金来源充足,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 技术保障,委托专业机构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3. 管理保障,建立青山保护工程管理机构,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和协调。
六、工程效果评估。
1. 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对青山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2. 公众满意度调查,开展对市民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青山保护工程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
3. 社会效益评估,对工程实施后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包括生态环境改善对城市形象、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
让山青起来实施方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山青起来实施方案已成为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关注的焦点。
为了实现让山青起来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方案,以保护和改善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山地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这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环保主题的讲座和展览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以确保山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推动山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
这包括开展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水土保持等工作,以恢复和改善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环境恶化。
另外,要加强山地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山地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山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推动山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山地生态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山地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和改善山地生态环境。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举办国际性的环保会议等方式,促进各国在山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让山青起来的实施方案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之,让山青起来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全面推动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山青起来的目标,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全市青山保卫战2024年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飘散。
一串串文字如泉水般涌出,关于“全市青山保卫战2024年工作方案”的构思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一、总体目标1.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5%。
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
3.建立完善的青山保护长效机制。
4.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具体措施1.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植树活动。
具体措施如下:开展“百万市民植树活动”,鼓励市民参与植树造林,增强环保意识。
对重点区域进行绿化提升,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推广使用抗污染、生长快的树种,提高绿化效果。
2.加强污染源治理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排查,对排放不达标的工厂进行整改或搬迁。
加强对餐饮业、施工工地等扬尘污染的治理,减少空气污染。
加大对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3.提高环保意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鼓励市民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青山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青山保护考核机制,将青山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青山保卫战。
三、组织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青山保卫战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预期成果1.青山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市民健康得到保障。
3.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
五、注意事项:1.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树种,避免盲目跟风,导致树木死亡率高。
解决办法:开展前期调研,邀请林业专家提供专业意见,确保所选树种适应性强,同时加强对树木的后期养护管理。
清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加强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特制定清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工作。
一、背景与意义。
山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发和破坏,山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清山专项行动,对山区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总体目标。
本次清山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开展山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实现山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 制定并严格执行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严厉的法治环境。
3. 加强山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4. 积极推进山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
5. 加强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开发和利用行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6. 加强山区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对清山专项行动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2. 健全清山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形成合力。
3.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清山专项行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4. 加强对清山专项行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
五、预期效果。
通过清山专项行动的实施,预期可以实现山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第46卷增刊2020年给水排水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增刊2020[29] 周晓莉,俞锋,朱光灿,等.江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调查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3):1445-1449.[30] 尹文静.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及对策[J].江西化工,2019(3):23-25.[31] 张良绘.荆州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变化特征:《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C].中国北京,2019.[32] 罗竞维,钟文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和处理性评价[J].科技风,2014(4):231.[33] 王阳.关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131-144.[34] 徐祥,耿震,华伟,等.无锡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前后进水水质及污泥产量分析[J].给水排水,2012,48(7):34-38.[35] 宫夏屹,于军琪,杨柳.大型公共建筑水耗远程实时监测及节能评估[J].建筑节能,2009,37(7):67-69.[36] 安鑫悦.服务业公共建筑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9.[37] 王迪,李薇,车建明,等.北京市建筑中水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城镇供水,2017(1):56-61.[38] 郭广庆,杨继明,王宝泉.对我国化粪池现状的评价及今后发展的建议[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1987(3):39-42.[39] 黄冬,蒋松竹,刘秀红,等.我国城市化粪池建设与管理现状及特征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6):84-88.[40] 范彬,王洪良,张玉,等.化粪池技术在分散污水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3):1314-1321.[41] 王红燕,李杰,王亚娥,等.化粪池污水处理能力研究及其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1):118-120.[42] 朱信成,肖作义,肖明慧,等.包头市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高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工程,2016,34(S1):180-182.[43] 丁慧,关华滨,陈志强.寒冷地区化粪池的效果评价和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8):78-82.[44] 王红燕,李杰,王亚娥,等.化粪池污水处理能力研究及其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1):118-120.[45] 林济东.黄家湖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变化规律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5(5):74-76.[46] ELMALEH S,DELGADO S,ALVAREZ M,et al.Forecas-ting of H2Sbuild-up in a reclaimed wastewater pipe[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38(10):241-248.[47] 孙力平,马耀平,侯红娟,等.下水道中污染物质的转化过程[J].中国给水排水,2001(9).[48] GREEN M,SHELEF G,MESSING A.Using the seweragesystem main conduits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Greater Tel-Aviv as a conceptual model[J].Water Research,1985,19(8):1023-1028.[49] RAUNKJAER K,HVITVED-JACOBSEN T,NIELSEN PH.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a gravity sewer[J].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1995,67(2):181-188.[50] 焦丁.城市污水管网无机营养盐的迁变规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51] 任武昂.城市污水输送、处理过程中氮组分的迁变特性及转化规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魏亮亮,男,1985年出生,甘肃天水人,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等。
全市青山保卫战工作方案《全市青山保卫战工作方案》是为了有效保护青山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重要工作方案。
在当前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青山保卫战工作,已成为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工作方案: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传播环保理念,引导市民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市民对青山的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环保行动的参与者。
其次,强化监督力量,严格执法。
加大对青山环境的监测频率和范围,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形成强大的法治威慑力。
同时,加强对环保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和执行效率。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制定青山生态保护规划,明确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措施,加大生态修复资金投入,推动青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提升。
同时,强化生态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青山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生态风险防范与应对工作。
另外,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合力。
积极开展跨部门、跨地区的环保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形成合力推动青山保卫战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合作,共同参与青山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总之,全市青山保卫战工作方案,不仅要从法治、宣传教育、监督执法、生态修复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全面推进,更要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
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才能切实保护好青山、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山保卫战取得胜利而不懈努力!。
全市青山保卫战2023年工作方案青山是我们美丽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保卫好青山的工作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青山保卫战的工作水平和效能,特制定以下2023年工作方案。
一、加强青山保卫战组织领导1.成立青山保卫战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全面协调推进工作。
2.建立健全青山保卫战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问题,并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
3.加强对青山保卫战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加强青山环境监测和治理1.建立青山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青山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加强对违法建设、乱堆乱放、污染企业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青山环境保护的法制和法规体系。
3.推动青山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山体治理、植被恢复等工作,提高青山的生态质量和景观价值。
三、加强青山保护宣传和教育1.加强对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展览等形式,提高市民对青山保卫战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2.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大赛、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青山保卫战,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
3.加强对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的环保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单位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四、推动青山保护科技创新1.加强青山保卫战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青山环境监测和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2.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相关研究,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青山保卫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绿色科技创新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1.加强与邻近地区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青山保卫战工作,加强对跨区域环境问题的联防联控。
全市青山保卫战年工作方案【最新】为扎实开展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根据《XX省青山保卫战行动方案》、《XX省青山保卫战乂乂年工作方案》和XX市青山保卫战XX年工作方案》等文件,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保护优先、分类指导,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积极开展青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XX年底前, 我市区域内的突出生态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加快修复,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勘界定标工作。
开展我市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基础工作, 进一步完善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按照市上统一安排, 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
(市环境保护局、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
各镇办落实。
以下均需各镇办落实, 不再列出)(二)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研究工作。
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划定环境管控单元, 提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市环境保护局牵头, 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统计局、市气象灾害应急服务工作平台配合)(三)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
按照市上统一安排, 整合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监测手段, 统筹规范现有的生态环境网络, 构建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预测预警体系, 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市环境保护局、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四)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整治。
1.实施XX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组织开展违法问题专项整治, 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关于X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X违建问题教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做好X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巩固工作,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X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X省青山保卫战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X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X市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一)基本原则——保护优先,空间管控。
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相协调,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形成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防止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安全问题。
——问题导向,分类指导。
按照不同山体保护要求和生态系统特点,实行分类管理。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山体修复。
——科学发展,统筹布局。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城乡建设,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健全机制,强化监管。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强化监管,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活动,依法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二)工作目标我县全境位于X腹地,根据《X省青山保卫战行动方案》和《X 市青山保卫战实施方案》要求,辖区12镇(街道)155个村(社区)均属于青山行政区范围。
到X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达到75亩、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0%以上,各类生态破坏行为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有效保障。
二、实施青山空间用途管控(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X〕X号),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应调尽调的原则,划定X县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全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
X年,制定《X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方案》,X年底前,完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
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到地块,明确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生态功能,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县“一张图”。
(县环境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配合。
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编制“三线一单”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区域空间的生态环境基础状况与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对X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进行统筹衔接,开展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青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研究,划定环境管控单元,配合省市完成“三线一单”工作。
(县环境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林业局、县统计局、县气象局配合。
)(三)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整合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监测手段,建立X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对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全面掌握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及时预警环境风险,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X年底前,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信息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
(X发改局、县环境分局、县资源局牵头,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县X办配合。
)三、开展青山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一)X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在巩固X违建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彻底完成专项整治后续工作,突出抓好“五乱”问题整治。
积极推进已拆除违建覆土植绿,抓紧完善土地回收和其他手续办理。
组织开展X区域“五乱”问题整治。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夯实镇办政府属地责任,建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台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切实做到责任明确、监管到位、查处有力、收到实效。
(县X办牵头,县公安局、县资源局、县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X古道办等配合。
)着力解决乱搭乱建问题,严肃查处未批先建、非法占地、批小建大等各类违规建设,严肃查处违规供地、批建分离、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行为,严禁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进行各类房地产项目开发、新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等。
(县住建局、县资源局牵头,县委统战部配合)着力解决乱砍乱伐问题,严肃查处侵占林地、毁林毁草、破坏植被、乱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规范木材及其制品运输经营活动。
(X林业局牵头,县交通局配合)着力解决乱挖乱采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越界采矿和破坏性采矿等活动,严肃查处在河道、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区域违法违规采砂、取石、取土、开垦等行为,严禁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新批采矿权。
(县资源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牵头负责,县环境分局、县林业局配合)着力解决乱排乱放问题,夯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坚决防止违法占地堆放沙土弃渣、畜禽养殖粪便露天堆放等现象。
(县资源局、县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牵头负责)着力解决乱捕乱猎问题,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杀害、贩运野生保护动物和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犯罪行为,加强对涉及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加工利用的餐饮、酒店等场所管理。
(X林业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牵头负责)针对专项整治后续工作和“五乱”问题整治,各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制订专项工作方案。
县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整治工作合力,督促指导镇(街道)按期完成问题整治。
县、镇(街道)每年对X生态环境分别组织至少1次联合检查。
同时,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违规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小水电退出、宗教场所、墓园管理等重点领域,每年选择2个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督查,适时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反弹回潮。
(县X办牵头,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县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配合)X年6月底前,专项整治后续工作全面完成,“五乱”问题全面整治到位,X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加强。
X年底前,X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内矿业权、小水电站有序退出,矿山修复和尾矿库治理有序推进,宗教场所、旅游景点、农家乐等常态化管理工作全面加强,X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
(县委统战部、县资源局、县环境分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县应急局、县林业局、县X办、X古道办按照职责分工牵头负责)(二)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禁止在X河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矿、开垦、挖沙、采石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活动,对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违法开展的水(风)电、房地产、旅游开发等活动,要立即予以关停或关闭,限期拆除,并实施生态恢复。
对于实验区内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或使用,并恢复原状。
对违法排放污染物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依法关停或关闭。
在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
进入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认真排查、依法依规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排查问题整改,逐步解决人类活动规模扩大、非生态空间扩展等问题。
(X林业局牵头,县资源局、县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X办配合)(三)建设项目专项整治以X河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退出、小水电站整治、旅游开发规范管理为重点,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整治。
全面核实保护区范围,明确拐点坐标,实现保护区范围坐标数据共享。
清理保护区矿业权,停止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建立保护区矿业权退出机制,成熟一个退出一个,力争早退,X年前完成有序退出。
(县资源局牵头,县水利局、县文旅局、县林业局配合)在X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X河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及划定的生态红线内全面禁止新的小水电站开发。
对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X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内已建成的小水电站,原则上X年底前完成退出拆除和生态恢复。
(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环境分局、县林业局配合)全面排查各类旅游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整治未批先建、以旅游名义实施的其他开发项目等问题,指导景区(景点)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对已建成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范管理。
对X 禁止开发区内的农家乐(民宿)依法拆除、恢复生态;对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内的农家乐(民宿),完善相关经营手续,并对旅游服务等级进行复核。
强化属地管理,建立农家乐(民宿)长效管理机制。
(X文旅局牵头,县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X办配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整顿规范一批、完善备案一批、淘汰关闭一批”的原则,重点整治“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违法建设项目。
对不符合各类规划选址要求,不符合“三线一单”管理要求,不符合生态环境管理要求,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或行业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依法依规进行清理整治或实施关闭淘汰。
(县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局按照职责分工牵头负责,县经贸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环境分局、县市监局、县林业局、县X办配合)加强尾矿库安全监管,建立尾矿库监管台账,严格落实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定,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尾矿库,监督企业立即停止使用,实施隐患整改治理,及时对危库、险库、病库进行整治,并落实跟踪销号管理措施。
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全面防范和消除环境隐患。
(县应急局、县环境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资源局、县水利局、县经贸局、县气象局配合)四、加快生态修复与治理(一)开展生态环境系统修复试点示范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及其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按照“一山一方案”,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示范,促进X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县资源局、县环境分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二)加快损毁矿山生态修复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针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损毁山体进行修复。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企业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绿色矿山创建的主体责任。
督导企业“边开采、边治理”,对受损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
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按照《X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规定进行赔偿。
责任主体灭失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主体为各镇政府(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