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40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1. 直接的直接的 间接的间接的2. 测量对象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3.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 组合测量组合测量 直读测量法直读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 时域测量时域测量 频域测量频域测量 数据域测量数据域测量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 基准量具基准量具 标准量具标准量具 工作用量具工作用量具5. 接触电阻接触电阻 引线电阻引线电阻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准备 测量测量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9. 标准电池标准电池 标准电阻标准电阻 标准电感标准电感 标准电容标准电容第2章填空题1. 系统系统 随机随机 粗大粗大 系统系统2. 有界性有界性 单峰性单峰性 对称性对称性 抵偿性抵偿性3.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 置信概率置信概率4. 最大引用最大引用 0.6% 5. 0.5×10-1 [100.1[100.1ΩΩ,100.3100.3ΩΩ] 6. ±7.9670×10-4 ±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10. [79.78V ,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128.504nii xx n===å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21ˆ0.0331n i in n s ===-å(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28.511ˆ0.018x s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查表得0(,) 2.70g n a =所以,所以,0ˆ(,) 2.700.0330.09g n a s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第6章6-1答:有三条码道。
码盘上最外圈码道上只有一条透光的狭缝,它作为码盘的基准位置,所产生的脉冲将给计数系统提供一个初始的零位(清零)信号;中间一圈码道称为增量码道,最内一圈码道称为辨向码道。
这两圈码道都等角距地分布着m 个透光与不透光的扇形区,但彼此错开半个扇形区即90°/m 。
所以增量码道产生的增量脉冲与辨向码道产生的辨向脉冲在时间上相差四分之一个周期,即相位上相差90°。
增量码道产生的增量脉冲的个数用于确定码盘的转动角度,辨向脉冲与增量脉冲的相位关系用于确定码盘的转动方向。
6-2答:因为主光栅沿栅线垂直方向(即x 轴方向)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 ,莫尔条纹沿y 轴正好移动一个条纹间距H (H>>W ),光电元件的输出电压变化一个周期,光栅辩向电路产生一个脉冲计数,采用电子细分技术后,主光栅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 ,细分电路将产生m 个计数脉冲,光栅的分辨率即一个脉冲计数代表的位移就从W 变成W/m 。
光栅的栅距一般为0.01~0.1mm ,电子细分数在12~60甚至更多,因此光栅传感器能测量很微小的位移。
光栅传感器中有两个相距四分之一莫尔条纹间距的光电元件,这两个光电元件的输出信号u 1和u 2的相位差正好等于π/2。
当位移反方向时,正向位移时原来相位超前的那个光电元件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就从相对超前变为相对迟后,这就会使相关的辨向电路控制计数器从脉冲加计数变成脉冲减计数,因此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反映位移正负两抵后的净位移。
6-3答:长光栅所允许的移动速度V 受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τ的限制τ≥VW 故s m s m WV /2010501063=⨯=≤--τ 6-4解:六位循环码码盘测量角位移的最小分辨率为: rad 098.06.523606===α。
码盘半径应为: mm mm lR 1.0098.001.0===α 循环码101101的二进制码为110110,十进制数为54;循环码110100的二进制码为100111,十进制数为39。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1、 有一个电容测微仪,两极板介质为空气,其圆形极板半径r = 4 mm ,工作初始间隙δ=0.2 mm ,已知 ε0=8.58×10-12F/m ,ε=1,问: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Δδ=1μm 时,电容变化量是多少?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S 1=100mV/pF ,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 2=5格/mV ,在Δδ=1μm 时,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解:1)、ΔC=εε0A ×Δδ/-δ2=1×8.58×10-12(F/m )×3.14×(0.004)2(m 2)×1×10-6(m )=-4.94×10-3pF2)、S=ΔC ×S 1×S 2=-4.94×10-3(pF) ×100(mv/pF )×5(格/mv)=-2.47格≈-2.5格2、 应变片的计算:已知试件尺寸如图,试件材料为45#钢,E=2.0×10+7N/cm 2,应变片电阻R=120Ω,K=2.0,康铜电阻丝的电阻温度系数α=-50×10-6/℃,温度线膨胀系数β2=15×10-6/℃,45#钢的温度线膨胀系数β1=11×10-6/℃。
求:(1)、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当P=10吨时,求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ΔR/R 和绝对变化量ΔR。
(2)、当P=0,环境温度在-20℃变到+20℃时,求电阻应变片的相对变化量ΔR/R 和绝对变化量ΔR。
解:(1)拉伸变形 A E A P εδ== 得EAP=ε 所以005.012100.210100.263=⨯⨯⨯⨯⨯===∆EA KP K R R ε R ∆=0.005×120=0.6 Ω (2)当p =0,t ∆=20-(-20)=40 ℃时Ω-=⨯⨯-⨯+⨯-⨯∆⨯-+=∆--2784.040]10)1511(0.21050[120t)]([6621=ββαK R R31032.21202784.0-⨯-=-=∆R R 3、 脱粒机滚筒轴上,沿与轴线方向成45º方向贴一应变片,在工作时应变片的阻值从120Ω增加到120.006Ω,试问滚筒轴所承受的工作扭矩是多少?已知轴的直径为40mm ,E=2.1×10+6kg/cm 2,μ=0.3,应变片又ΔR/R=k ε→ε=ΔR/R*k=0.006/120×2.0=25×10-6所以M k=ㄧ2.1×10-6(kg/cm 2) ×25×10-6/(1+0.3)ㄧ×3.14×(4 cm)3/16 =507.2kg.cm=5.072kg.m=50.72N.m4、 如图所示,在左端固定的悬臂梁的右端部,沿X-X 轴,Y-Y 轴,Z-Z 轴分别作用有P x 、P y 、P z 三个力,且P x 、5、 已知条件如图,试件为45号钢,E=2.0×10+7N/cm 2,应变片的电阻为R1=R2=120欧,K=2.0, 由.281Ω,ΔR2=-0.281Ω的电阻变化,求P=?⎩⨯⨯=WE M ε其中W 是抗弯截面系数,矩形截面的W =bh 2/6又μεεε117021120281.01=⨯=⨯∆=∆K R R K R R =即 则NLh b E P 01.492064.06.110117010262662≈⨯⨯⨯⨯⨯=⨯⨯⨯=-ε6、 如图所示,弹性元件为钢材,E=2.0×10+5N/mm 2, 贴片处的断面积为400mm 2,泊松比μ=0.3,R1=R2=R3=R4=120欧,K=2.0,力P=50000N ,求电桥的输出电压UBD =?解:弹性元件拉伸变形A E A P εδ== 得μεε62510625)(400)/(100.2)(50006224=⨯=⨯⨯==-+mm mm kg kg EAP根据布片、接桥规则(如图所示):mVU K U BD 875.4610625)3.01(0.221)1(26=⨯⨯⨯+⨯⨯=+=-εμ17、 图示为圆轴销,其端部受有一力P ,轴上贴有两应变片R 1=R 2=120Ω,K=2.0,两片之间的距离L=100mm ,圆轴直径d=20 mm ,E=2.0×10+5N/mm 2,若测得半桥的指示应变为2000με 。
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检测技术及仪表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医疗领域中的疾病检测,还是工业领域中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及仪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的检测技术及仪表入手,探讨其应用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医疗领域中的检测技术及仪表。
在医疗诊断中,各种检测技术及仪表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例如,血液检测仪器可以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如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此外,影像学检测设备,如X射线机、CT机等,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这些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们来看工业领域中的检测技术及仪表。
在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各种检测技术及仪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例如,光谱仪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从而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此外,测量仪器,如温度计、压力计等,可以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些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了医疗和工业领域,检测技术及仪表还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帮助环保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这些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应用,保护了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尽管检测技术及仪表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检测技术及仪表的精度和准确性需要不断提高,以满足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检测技术及仪表的成本也是一个问题,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型企业来说,高昂的设备费用可能成为限制因素。
此外,检测技术及仪表的标准化和认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可比性。
第 4章1、 为什么线绕式电位器容易实现各种非线性特性而且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答: 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器是由电阻系数很高的极细的绝缘导线, 整齐地绕在一个绝缘 骨架上制成的。
在电阻器与电刷相接触的部分, 导线表面的绝缘层被去掉并抛光, 使两者在 相对滑动过程中保持可靠地接触和导电。
电刷滑过一匝线圈, 电阻就增加或减小一匝线圈的 电阻值。
因此电位器的电阻随电刷位移呈阶梯状变化。
只要按精确设计绝缘骨架尺寸按一定 规律变化, 如图4-1-2(b)所示, 就可使位移-电阻特性呈现所需要的非线性曲线形状。
由 4-1-2(a)可见, 只有当电刷的位移大于相邻两匝线圈的间距时, 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才会 变化一个台阶。
而非线绕式电位器电刷是在电阻膜上滑动, 电阻呈连续变化, 因此线绕式电 位器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2、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应变电阻材料本身的灵敏系数小吗?为什么?答: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是指应变片的阻值相对变化与试件表面上安装应变片区域的轴向应 变之比称为, 而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k 0是指应变电阻材料的阻值的相对变化与应变 电阻材料的应变之比。
实验表明: k <k , 究其原因除了黏结层传递应变有损失外, 另一重要原因是存在横向效应的缘故。
应变片的敏感栅一般由多条轴向纵栅和圆弧横栅组成。
当试件承受单向应力时, 其表面 处于平面应变状态, 即轴向拉伸εx 和横向收缩εy 。
粘贴在试件表面的应变片, 其纵栅承 受εx 电阻增加, 而横栅承受εy 电阻却减小。
由于存在这种横向效应, 从而引起总的电阻 变化为⊗RR = k x ∑x + k y ∑ y = k x (1+〈H )∑x ,按照定义,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k = ⊗R / R = k (1+〈H ),∑ x x∑ y k y 因〈 = ∑ x < 0, 横向效应系数 H = k x> 0, 故k < k x < k 0。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答案姓名:侯鹏庆学号:1201259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TEL:139********E-mail:2008hpq@一、阐述仪器线性度的概念,说明有哪些直线拟合方法。
阐述回程差、灵敏度和分辨力的概念。
答:线性度指检测系统输入输出曲线与理想直线的偏离程度,即非线性误差。
直线拟合方法有最小二乘法、端点连线法、最佳直线法。
回程误差指检测系统在正行程和反行程的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分辨力指能够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表征测量系统的分辨能力。
灵敏度指测量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的增量与输入量的增量之比,即K=△Y/△X。
二、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是怎样规定的?写出计算公式。
某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600℃,准确度等级为2.5级;另一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2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
现欲测量温度为500℃的设备温度,问选哪种测温仪表会更好?计算说明为什么?答:精确度(精度)等级规定,仪器在规定条件下,其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值△A与满量程输出Y F.S之比的百分数,用A表示,即:A=△A/Y F.S×100%。
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第一台仪表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600℃)/500℃=3%,第二台仪表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1200℃)/500℃=3.6%,二者量程都满足测量要求,所以选第一种仪表。
三、(1)假设你开发一台称重仪,在实验室完成了传感器、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制作,但是没有条件施加标准砝码或标准力对传感器和你的系统进行实际标定,你只有一块可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的表(或万用表),在这种条件下你应该首先对仪器的那些指标进行测定?从误差的角度出发,你对你使用的表有何要求?(2)设传感器误差为0.1%;测量放大电路误差为0.03%;系统采用的A/D转换器为10位,试分析仪器最后能达到的最好精度等级是多少?答:(1)通过万用表可以首先对称重仪的零点漂移、重复性、再现性、回程误差几个指标进行测定。
智慧树知到《现代检测技术》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现代检测技术》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用以标定的仪器,直接的测量出某一待测未知量的量值称为()。
A:间接测量B:直接测量C:接触式测量D:动态测量正确答案:直接测量2、下列哪项不是闭环控制型现代测试系统的优点()。
A:实时数据采集B:实时判断决策C:远距离传输D:实时控制正确答案:远距离传输3、下列属于测量过程的是()。
A:被测对象B:测试方法C:数值和计量单位D:测量误差正确答案:被测对象,测试方法,数值和计量单位,测量误差4、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属于直接式测量。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系统的()。
A:感官B:神经C:大脑正确答案:感官第二章1、下列非线性补偿方法中属于软件补偿的是()。
A:拟合法B:开环式C:差动式D:闭环式正确答案:拟合法2、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真值在实际测量中是可以确切获知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量程之比。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将63.73501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为()。
A:63.73 B:63.74C:63.00D:64.00正确答案:63.74第三章1、直流电桥可以测量电容的变化。
A:对B:错正确答案:B2、全桥接法的灵敏度是半桥双臂接法的几倍()。
A:1 B:2C:4D:8正确答案:B3、半导体式应变片比金属丝式应变片的灵敏度高。
A:对B:错正确答案:A4、丝式应变片采用栅状结构是为了获得大的电阻变化量。
A:对B:错正确答案:A5、下列哪项不是半导体应变片的优点()。
A:灵敏度高B:体积小C:温度稳定性能好D:易于集成化正确答案:C第四章1、下列哪项是电容式传感器的缺点()。
A: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大B:精度低C:灵敏度低D:结构复杂正确答案:A2、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
A:极距变化型B:面积变化型C:介质变化型D:不确定正确答案:A3、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解答第1章1、为什么说仪器仪表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答:当今世界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
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
仪器的功能在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获取被检测对象运动或变化的信息。
仪器是一种信息的工具,起着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
仪器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链条中的源头技术。
如果没有仪器,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
钱学森院士对新技术革命的论述中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
现在提到信息技术通常想到的只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关键的基础性的测量技术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电量电测法有哪些优越性。
答:1)便于采用电子技术,用放大和衰减的办法灵活地改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从而大大扩展仪器的测量幅值范围(量程)。
2)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极小的惯性,既能测量缓慢变化的量,也可测量快速变化的量,因此采用电测技术将具有很宽的测量频率范围(频带)。
3)把非电量变成电信号后,便于远距离传送和控制,这样就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把非电量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不仅能实现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量的微机化和智能化。
3、各类仪器仪表有哪些共性。
答:从“硬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化整为零”地解剖开来,我们会发现它们内部组成模块大多是相同的。
从“软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各个模块“化零为整”地组装起来,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整机原理、总体设计思想、主要的软件算法也是大体相近的。
这就是说,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尽管用途、名称型号、性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很多的共性,而且共性和个性相比,共性是主要的,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严正声明:孙传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第1版和第2版教材及其习题解答的唯一著作权人。
该教材的习题解答仅供读者和网友下载阅读。
任何其他人将该习题解答的内容冠以其他文档名称以自的己名义在任何网站发布,都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如不自行删除,必将承担侵权的后果和法律责任。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第2版习题解答孙传友编第1章1-1答:钱学森院士对新技术革命的论述中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
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
如果没有仪器仪表作为测量的工具,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
因此可以说,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答:同非电的方法相比,电测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便于采用电子技术,用放大和衰减的办法灵活地改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从而大大扩展仪器的测量幅值范围(量程)。
2、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极小的惯性,既能测量缓慢变化的量,也可测量快速变化的量,因此采用电测技术将具有很宽的测量频率范围(频带)。
3、把非电量变成电信号后,便于远距离传送和控制,这样就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把非电量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不仅能实现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量的微机化和智能化。
1-3答:各类仪器仪表都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尽管各种仪器仪表的型号、原理和用途不同,但都由三大必要的部分组成:信息获取部分、信息处理部分、信息显示部分。
从“硬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化整为零”地解剖开来,我们会发现它们内部组成模块大多是相同的。
从“软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各个模块“化零为整”地组装起来,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整机原理、总体设计思想、主要的软件算法也是大体相近的。
这就是说,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尽管用途、名称型号、性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很多的共性,而且共性和个性相比,共性是主要的,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只不过是作为其“共同基础”的“检测技术”与各个具体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1-4答:“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叫做传感器。
能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的装置或器件,叫做敏感器。
如果把传感器称为变换器,那么敏感器则可称作预变换器。
敏感器与传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不是象传感器那样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1-5答:目前,国内常规(常用)的检测仪表与系统按照终端部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普通模拟式检测仪表基本上由模拟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和模拟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如题1-5图1所示。
题1-5图12、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基本上由模拟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和数字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如题1-5图2所示。
按照显示数字产生的方式,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又可分为模数转换式和脉冲计数式两种类型。
题1-5图23、微机化检测仪表其简化框图题1-5图3所示。
微机化检测仪表通常为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能巡回检测多个测量点或多种被测参数的静态量或动态量。
每个测量对象都通过一路传感器和测量通道与微机相连,测量通道由模拟测量电路(又称信号调理电路)和数字测量电路(又称数据采集电路)组成。
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测量通道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机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由显示器显示出来,并由记录器记录下来。
在某些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的场合,如果被测参数超过规定的限度时,微机还将及时地起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题1-5图3第2章2-1解:灵敏度为mm mV mmmV S /3001300==。
2-2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解:(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为18.02.010002.045.0=⨯⨯⨯=S cm/℃(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为: 22.2218.04==t ℃ 2-3 解:据公式(2-2-25)τ5110050)()5(--==∞e y y 解此方程得s 21.72ln 5==τ 2-4解:据公式(2-1-18),二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222211)(⎪⎪⎭⎫ ⎝⎛+⎥⎥⎦⎤⎢⎢⎣⎡⎪⎪⎭⎫ ⎝⎛-=n n K ωωξωωω。
当0=ω时,()1=ωK ,无幅值误差。
当0>ω时,()ωK 一般不等于1,即出现幅值误差。
由题意知kHz n 102⋅=πω,5.0=ξ,要确定满足()%31<-ωK 也就是满足()03.197.0≤≤ωK 的传感器工作频率范围。
解方程97.0211)(222=⎪⎪⎭⎫ ⎝⎛+⎥⎥⎦⎤⎢⎢⎣⎡⎪⎪⎭⎫ ⎝⎛-=n n K ωωξωωω,得n ωω03.11=; 解方程03.1211)(222=⎪⎪⎭⎫ ⎝⎛+⎥⎥⎦⎤⎢⎢⎣⎡⎪⎪⎭⎫ ⎝⎛-=n n K ωωξωωω,得n ωω25.02=,n ωω97.03=。
由于5.0=ξ,根据二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可知,上面三个解确定了两个频段,即0~2ω和3ω~1ω。
前者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左侧,后者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右侧。
对于后者,尽管在该频段内也有幅值误差不大于3%,但是该频段的相频特性很差而通常不被采用。
所以,只有0~2ω频段为有用频段。
由kHz n 10225.025.02⋅⨯==πωω可得kHz f 5.2=,即工作频率范围为0~kHz 5.2。
2-5解:据题意知,10=K,阻尼比ξ=,代入公式(2-2-18)得幅频特性为 4011)(⎪⎪⎭⎫ ⎝⎛+=f f f K ,故测量频率为600Hz 时幅值比为94.010*******)(4=⎪⎭⎫ ⎝⎛+=f K据公式(2-2-19)得相位差为同理可得测量频率为400Hz 时幅值比和相位差分别为0.99和-33.7°2-6解: 按式(2-3-6)求此电流表的最大引用误差2.0%>1.5%即该表的基本误差超出1.5级表的允许值。
所以该表的精度不合格。
但该表最大引用误差小于2.5级表的允许值,若其它性能合格可降作2.5级表使用。
2-7解:据公式(2-3-9)计算,用四种表进行测量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 A 表G x =∆max %L ⨯=1.5%30⨯V=0.45VB 表G x =∆max %L ⨯=1.5%50⨯V=0.75VC 表G x =∆max %L ⨯=1.0%50⨯V=0.50VD 表G x =∆max %L ⨯=0.2%360⨯V=0.72V四者比较可见,选用A 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
第3章答: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器是由电阻系数很高的极细的绝缘导线,整齐地绕在一个绝缘骨架上制成的。
在电阻器与电刷相接触的部分,导线表面的绝缘层被去掉并抛光,使两者在相对滑动过程中保持可靠地接触和导电。
电刷滑过一匝线圈,电阻就增加或减小一匝线圈的电阻值。
因此电位器的电阻随电刷位移呈阶梯状变化。
只要精确设计绝缘骨架尺寸按一定规律变化,如图3-1-2(b)所示,就可使位移-电阻特性呈现所需要的非线性曲线形状。
由 3-1-2(a)可见,只有当电刷的位移大于相邻两匝线圈的间距时,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才会变化一个台阶。
而非线绕式电位器电刷是在电阻膜上滑动,电阻呈连续变化,因此线绕式电位器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3-2解:据公式(3-1-4),对于空载电位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位移呈线性关系,由上式可见,电位器灵敏度的提高几乎是完全依靠增加电源电压来得到。
但是电源电压不可能任意增加,它是由电位器线圈的细电阻丝允许的最大消耗功率P 决定的。
所以,允许的电源电压为由题意知,L=4mm ,x=1.2mm ,代人公式(3-1-4)计算得,电位器空载输出电压为3-3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是指应变片的阻值相对变化与试件表面上安装应变片区域的轴向应变之比,而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k 0是指应变电阻材料的阻值的相对变化与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之比。
实验表明:k <k 0,究其原因除了黏结层传递应变有损失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存在横向效应的缘故。
应变片的敏感栅通常由多条轴向纵栅和圆弧横栅组成。
当试件承受单向应力时,其表面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即轴向拉伸εx 和横向收缩εy 。
粘贴在试件表面的应变片,其纵栅承受εx 电阻增加,而横栅承受εy 电阻却减小。
由于存在这种横向效应,从而引起总的电阻变化为(1)x x y y x x R k k k H Rεεαε∆=+=+, 按照定义,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1(/H k RR k x x αε+=∆=, 因0<=x y εεα,横向效应系数0>=xy k k H ,故0k k k x <<。
3-4解:应变片用导线连接到测量系统的前后,应变片的应变量相同,都为应变片用导线连接到测量系统后,导线电阻将使应变电阻的相对变化减小,从而使应变片的灵敏度降低为3-5解:将题中给出的参数值,代人书上的公式(3-1-23),计算得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为:()[]()[]46600010802.240109.141105.21015---⨯=⨯⨯-⨯+⨯=∆-+=∆t K R R s g t ββα。
折合成附加应变为44001037.105.210802.2/--⨯=⨯=∆=K R R t t ε。
解:由题知 W (100)=R 100 /R 0 =1.42,代入公式(3-1-26),计算得电阻温度系数为 当温度为50℃时,代入公式(3-1-26)计算得,此时的电阻值为当R t =92Ω时,代入公式(3-1-26)计算得,此时的温度值为3-7解:T 0 =0℃=273K ,R 0 =500k Ω;T=100℃=373K ,代人公式(3-1-30)计算得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8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称为金属热电阻,简称热电阻。
一般说来,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从而使金属的电阻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因此金属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
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称为半导体热敏电阻,简称热敏电阻。
按其电阻—温度特性,可分为三类:(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C)。
因为在温度测量中使用最多的是NTC 型热敏电阻,所以, 通常所说的热敏电阻一般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3-9答:题3-9图是日本生产的某电冰箱温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