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基础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05
第一章药物学基础概论练习题(客观题)一、单选题1.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 [单选题]药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效学(正确答案)药动学2.下列对选择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选择性是相对的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正确答案)是药物分类的依据是临床选药的基础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3.药物依赖生物膜两侧的浓度,从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称为 [单选题]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正确答案)出胞和人胞单纯扩散易化扩散4.容易受首关消除影响的药物应该避免哪种给药方法 [单选题]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口服(正确答案)直肠给药舌下给药5.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是 [单选题]时效关系(正确答案)最小有效量时量关系治疗量量效关系6.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是 [单选题]时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时量关系(正确答案)治疗量量效关系7.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 [单选题] 受体向上调节(正确答案)受体向下调节耐受性高敏性部分受体激动药8.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单选题]不耗能,无竞争性抑制耗能,无选择性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由载体进行,不耗能由载体进行,耗能,逆浓度差转运(正确答案)9.决定药物副作用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选择作用(正确答案)药物的安全范围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给药途径10.消费者不需凭医师处方直接可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称为 [单选题] 处方药非处方药(正确答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11.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于用药局部呈现的作用称为 [单选题]局部作用(正确答案)吸收作用选择作用防治作用不良反应12.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 [单选题]治疗作用预防作用副作用(正确答案)局部作用“三致”反应13.有些由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入肝时即被转化灭活,使药效降低的现象称为[单选题]首关消除(正确答案)耐受性耐药性特异性以上皆否14.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单选题]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正确答案)解离↑、再吸收↓、排出↓15.在用药护理中,护士需请示医生后才能做的是 [单选题]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药名、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要立即停药(正确答案)16.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 [单选题]药物被机体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药物排泄一半所需时间药物毒性减小一半所需的时间17.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单选题]解离度降低脂溶性增加易透过血脑屏障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经肾排泄加快(正确答案)18.药物的治疗量为 [单选题]等于最小有效量大于极量等于极量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正确答案)在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19.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患者伴口干、心悸等反应,属于 [单选题] 后遗效应副作用(正确答案)毒性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20.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是 [单选题]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安全范围21.碱化尿液,可使弱酸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单选题]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解离↑、再吸收↓、排出↑(正确答案)解离↑、再吸收↓、排出↓22.与用药目的无关,用药后对机体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反应称为 [单选题] 治疗作用不良反应(正确答案)毒性反应继发反应过敏反应23.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出的作用,称为 [单选题]局部作用吸收作用(正确答案)首关消除不良反应24.受体激动剂与受体 [单选题]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正确答案)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以上皆否25.受体阻断剂与受体 [单选题]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正确答案)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具有较强亲和力,仅有较弱内在活性26.药物的吸收是指 [单选题]药物进入胃肠道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正确答案)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静脉给药27.药物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单选题]口服给药(正确答案)舌下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28.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药物称为 [单选题]药酶诱导剂(正确答案)受体激动剂药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部分受体激动剂29.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血浆药物浓度降低的过程称为 [单选题] 代谢消除(正确答案)解毒灭活活化30.采用首剂加倍的方法,在几个半衰期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单选题]1个(正确答案)2个3个4个5个31.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服药时间宜在 [单选题]饭前饭时饭后(正确答案)空腹睡前32.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 [单选题]药物的吸收过程(正确答案)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33.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单选题]肝脏肾脏(正确答案)肠道腺体呼吸道34.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为 [单选题] 时效关系时量关系最小有效量治疗量量效关系(正确答案)35.硝酸甘油舌下给药的目的在于 [单选题]避免刺激胃肠道增加吸收避免首关消除(正确答案)减慢药物代谢避免被胃肠道破坏36.连续用药使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称为 [单选题]耐药性抗药性耐受性(正确答案)成瘾性高敏性37.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次展出现的宿醉现象是 [单选题]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正确答案)特异质反应38.丙磺舒与青霉素配伍使用,能增加后者的疗效是因为 [单选题]药效学作用机制上产生协同作用延缓耐药性产生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正确答案)竞争血浆蛋白以上均不对39.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称 [单选题]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正确答案)继发反应副作用40.药物的排泄过程是 [单选题]药物的重吸收过程药物的再分布药物的彻底消除过程(正确答案)药物的排毒过程药物的分泌过程41.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 [单选题]LD50/ED50ED50/LD50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正确答案) 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LD95与ED5之间的距离42.催眠药服药时间宜在 [单选题]空腹时饭前饭后睡前(正确答案)定时服43.药物产生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 [单选题]舌下含服(正确答案)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44.药物的半衰期长说明此药 [单选题]易吸收生物转化快作用强起效快消除慢(正确答案)45.若要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坪值,需 [单选题]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每隔半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首剂加倍(正确答案)增加每次给药剂量46.某药t1/2为12h,按t1/2给药达坪值时间应为 [单选题] 1天1.5天半天2.5天(正确答案)5天47.药物血浆半衰期取决于 [单选题]血浆蛋白结合率消除速度(正确答案)吸收速度组织器官血流量48.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 [单选题]药物由肾小球滤过的过程通过血脑屏障入脑组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的改变(正确答案)49.硝酸甘油口服后进入体循环药量约10%。
药物学基础概论重点笔记一、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拟胆碱药)·药理作用:1、对眼睛(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解痉挛)2、促进腺体分泌(汗腺、唾液腺最为明显)·临床应用:1、青光眼2、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3、M胆碱阻断药中毒(如阿托品)·不良反应:流口水;多汗;腹痛;腹泻;支气管痉挛。
二、新斯的明(胆碱酯酶抑制药)·药理作用:对胃肠平滑肌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对骨骼肌作用最强·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2、腹气胀和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肌松药中毒解救(对非除极化型效果明显:对除极化型无效)·不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动过缓,呼吸困难,肌肉震颤。
对胃肠梗阻,排尿困难,哮喘患者禁用三、阿托品(M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1、松弛内脏平滑肌2、减少腺体分泌3、兴奋中枢4、对眼的作用(升高眼内压;扩瞳孔;调解麻痹)5、对心血管的作用(心率加快;传导加快;血管扩张)·临床应用:1、内脏绞痛(对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效果较好:对肾绞痛和胆绞痛应与哌替啶合用)2、减少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3、眼科应用(虹膜睫状体炎;眼光配镜)4、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抗休克(用于抢救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等引起的休克。
对伴有高热,心率加快者禁用)6、解救有机磷酯类中毒·不良发生:口干,畏光,视近物模糊,及排尿困难体温升高等症状四、山莨菪碱(654-2)·药理作用:1、对胃肠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与阿托品相同2、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比阿托品弱3、中枢作用不明显五、肾上腺素(AD-A,B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1、兴奋心脏2、对血管的作用(A受体激动—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B受体激动—骨骼肌血管和冠状动脉舒张)3、对血压的影响(治疗量—收升舒不变。
大剂量—收舒都升)4、扩张支气管5、影响代谢(代谢加快,分解加速,耗氧增加)·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用药方法:AD+阿托品+利多卡因)2过敏性休克(1:首选药2:一般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必要时也可生理盐水稀释十倍缓慢静脉注射)3、支气管哮喘4、与局麻药配伍(延长局麻时间,减少麻药中毒)5、局部止血(当鼻出血时可用棉球吸取0.01的AD堵塞出血处)六、多巴胺(DA-AB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口服无效1、兴奋心脏2、对血管的作用(治疗量—肾和肠黏膜血管舒张,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第一章药物学基础概论第一节绪言【知识点】1、概念:(1)药物: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被称为药效学。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即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等科学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4)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物(5)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2、熟悉临床用药护理中护士的工作任务:(1)用药前:多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2)用药时:多与病人沟通当时情况(3)用药后:密切观察病人后续情况3、“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是指在用药时,要做到操作前检查、操作中检查、操作后检查。
八对:是指在用药时,要做到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药物剂量、对药物浓度、对用药方法、对用药时间、对药品批号一注意:是指在用药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自我检测】一、名词解释1、药物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被称为()A.药效学B.药动学C.临床药理学D.药物学第二节药学效应动力学【知识点】1、概念:(1)不良反应:药物应用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药物反应。
(2)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受体激动药:指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4)受体阻断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2、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
3、药物作用的类型: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选择作用4、药物的两重性: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5、不良反应:(1)副作用;产生原因是药物的选择性比较低;副作用随用药目的的改变而改变,故防治作用与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