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英美文学导论教案1. 引言1.1 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和讲解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课程的重要内容和主题,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英美文学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的机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英美文学史、重要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等基本知识,拓展其对西方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认知。
1.2 文章结构本教案共分为引言、正文、第二章节、第三章节以及结论五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全文内容,并阐述教案编写的目的与意义。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该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第二章节和第三章节将具体列举出若干典型案例进行详细阐述,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相关作品。
最后,在结论部分简要总结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研究兴趣与批判思维能力方面的积极影响。
1.3 目的本教案的编写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英美文学,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英美文学发展的主要历程与背景,了解不同时期和流派的特点,并深入阐释英美文化对于全球文学影响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经典作家与作品的研究,学生将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丰富自身人文素养。
此外,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能力。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进一步添加补充相关内容。
2. 正文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大学英美文学导论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作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1 课程背景大学英美文学导论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课程,旨在提供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社会背景、流派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的机会。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
2.2 教学目标在这门课上,我们将追求以下教育目标:a) 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b) 分析并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及其代表性作品;c) 培养阅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d) 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e) 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意识。
英美文学选读自考重点英美文学选读是自考中一门重要且富有魅力的课程,它涵盖了英国和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众多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
对于自考生来说,掌握重点内容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英美文学选读自考的重点。
一、英国文学部分1、古英语时期与中世纪文学这一时期的重点是了解英国文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比如,《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史诗,要理解其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另外,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是重点,需掌握其对人物的刻画、叙事技巧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成就斐然。
威廉·莎士比亚是重中之重,他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要深入研究其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以及对人性、命运、爱情等问题的探讨。
同时,还需了解这一时期其他重要作家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3、 17 世纪文学这一时期的玄学派诗歌和清教徒文学是重点。
约翰·多恩的玄学派诗歌以奇特的比喻和复杂的思维著称,要理解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思想内涵。
而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等作品,则要把握其宗教主题和史诗般的气魄。
4、 18 世纪文学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文学注重现实和理性。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必读作品,要分析主人公的形象和作品所反映的殖民主义、个人奋斗等主题。
此外,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也是重点,理解其讽刺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5、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如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的作品都需要认真研读。
了解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主题以及对自然、爱情、自由等的追求。
同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也是常考内容,要分析其细腻的人物描写和婚姻爱情观。
6、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占据重要地位,如《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要理解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简介(2010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专业研究生项目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文科应用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其整体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设置。
本专业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照外交学院的校训,对研究生实施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为外交部和其他部委或涉外部门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复合式、外向型高级人才,他们应该既能够胜任具体的业务性工作,又能够进行调研和科研工作,完成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产生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
为此,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如下:1.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方针路线,决心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强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2.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高于一般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3.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
4.掌握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5.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6.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学科代码:050215)2.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学科代码:050201)三、学习年限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美国研究)专业学习年限均为三年,其中前两年为学习专业课程时间,第三年为论文撰写时间。
四、学分要求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专业均要求修满49学分,其中必修课36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习1学分(在校期间担任助教满72学时,或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一个月,写出实习书面报告,有实习单位鉴定认可的,计1学分)。
每个学生在本方向选修课内修满12学分后,可以在另一方向中选修1-2门课程。
五、课程设置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除了根据教育部要求安排的公共课程外,两个专业方向还设置以下专业课程:1.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必修课高级英译汉(I)高级汉译英(I)高级英译汉(II)高级汉译英(II)高级英语口译(外交)高级英语口译(文化)高级英语口译(经贸)高级英中视译●选修课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西方文论同声传译实践翻译研究方法论互文性与翻译研究2.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方向〗●必修课高级英译汉(I)高级汉译英(I)高级英译汉(II)高级汉译英(II)高级英语口译(外交)高级英语口译(文化)高级英语口译(经贸)高级英中视译●选修课美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交与法律美国族群问题研究美国法律与司法体系美国历史专题研究同声传译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六、教学与培养方式1.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教师之天职,师德之体现。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教案第一章: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Mark Twn的著名小说《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为基础,通过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19世纪末期的美国社会和文化。
本课程还将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对人性的影响。
1.2 教学目标了解《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理解其象征意义探讨小说的主题,思考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对人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章:作者和背景介绍2.1 作者介绍介绍Mark Twn(马克·吐温)的作者身份、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强调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2 小说背景简述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分析小说中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第三章:情节分析(第一部分)3.1 小说开篇分析小说开篇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Henry的困境和心态讨论小说开篇设置的作用和意义3.2 主人公Henry的转变详细分析Henry在获得一张百万英镑钞票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引导学生从中思考金钱对人性的影响第四章:情节分析(第二部分)4.1 人物关系的发展探讨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Henry与债权人、朋友、恋人等分析人物关系对Henry命运的影响4.2 情节高潮和结局解读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设置和冲突分析结局的意义和小说整体的象征性第五章:主题探讨5.1 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所揭示的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对人性的腐蚀作用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和问题5.2 道德观念和人性分析小说中人物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的道德挣扎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保持人性的纯洁和善良第六章:批判性阅读技巧6.1 文本细读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文本细读,以深入理解小说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分析文本中的隐含意义6.2 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如何发展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批评第七章:文化历史背景7.1 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进一步探讨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分析小说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冲突等7.2 文学流派介绍19世纪末期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分析《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如何属于这些流派的特点第八章:性别与权力8.1 性别角色分析小说中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物的行为和命运引导学生思考性别角色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8.2 权力与控制探讨小说中不同形式的权力与控制,如金钱、社会地位和性别引导学生反思这些权力如何塑造和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第九章:创作与现实9.1 小说创作技巧分析Mark Twn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如幽默、讽刺和对话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这些技巧,创作自己的短篇故事9.2 小说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如何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金钱、权力和人性在现实中的表现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批判性阅读、文本分析和创造性写作的重要性10.2 未来展望鼓励学生将本课程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出持续阅读、思考和创作的建议,以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重点解析小说《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的主题和象征意义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批判性阅读技巧的发展和应用性别角色和权力在小说中的表现和影响小说创作技巧和现实生活的关联金钱、权力和人性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难点解析对小说中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的一致性理解19世纪末期社会背景与小说情节的内在联系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初学者指导性别角色和权力在小说中的深层含义和解读小说创作技巧的实践和应用将小说主题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的思维拓展。
美国语文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于漪《语文学习》这本《美国语文》是美国中学教材~学生12岁至18岁学习的文学读本。
据编译者介绍~这是一本较权威的《文学》读本。
一般地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
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
现出版的这本文学读本原书的内容庞大~几乎涵盖了文学的所有形式~编译时删去了原书中的诗歌与剧本部分~但课文编排顺序沿袭了原版教材。
现在见到的书名是:《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
这是一套怎样的教材呢,特点一览无余翻开目录~第一印象是:这似乎是美国历史资料教学书。
从“纲”看~全书六个部分的标题依次是“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和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
“目”也是如此。
举一例来说~“国家的诞生”由《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穷里查德的年鉴》《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组成。
似乎都在谈国家~谈政权~谈宣言~谈总统。
原来该书按“编年体”形式编排~先简要介绍美国各阶段历史~突出了特定时期社会的核心问题。
稍加推敲~就可发现:1( 聚焦文化认同~张扬民族个性《文学》读本的编撰者用心于根据美国历史的演进在教材中进行美国文明的传承~让美国中学生对美国的文明、美国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就课文选择而言~把美国200余年不长的历程分为六个不同的主题时代~然后相对应地选择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
从选择美洲航海日志开始~延及神话、小说、散文、游记、诗歌、戏剧~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认识这块原本由移民建立的殖民地是怎样建立国家、创建文明的~让学生感受到创建者都是普通人~而正是这些普通人推进了美国文明与文化的进程。
就编辑指导思想和整体布局而言~引导学生认同美国文化~张扬民族个性的特点同样非常明显。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外国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方式,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 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意义;3.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外国文学1. 古希腊文学- 介绍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分析荷马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2. 古罗马文学- 介绍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和《饭匙》- 分析维吉尔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3. 古英国文学- 介绍《贝奥武夫》和《坎特伯雷故事集》- 分析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中世纪宗教与骑士文化第二部分:现代外国文学1. 俄国文学- 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社会批判和文学风格2. 法国文学- 介绍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消极主义和文学流派3. 美国文学- 介绍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分析作品中的美国梦、社会阶层和现代主义文学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
2. 文本阅读: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意义。
3. 讨论与辩论: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4. 作业与论文:布置阅读任务、写作报告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美国文学》课程简介
参考学时:30 学分:2 课程编号:0801311B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标是通过梳理总结美国文学史,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史发展的概况,熟悉主要作家;通过阅读赏析主要阶段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水平。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确切理解作品选文,经典名著要求通读原著,能就作品的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撰写论文。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课堂教学除教师讲授之外,将给学生以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讨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将配合作品,放映一些经典电影,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使课堂更加生动一些。
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美国文学选读》陶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美国文学史》童明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国文学选读》翟士钊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5.《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吴伟仁,印冰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6.《美国的文学》马库斯▪坎利夫编著中央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7.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Chris Baldick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美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何树,苏友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考试考核方式:考试
主讲教师:李秋霞
一、学时数:30学时
二、学时分配比例:授课30学时
三、授课对象: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
四、使用教材:《美国文学选读》陶洁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五、考核办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