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室内设计风格演变共10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0.00 MB
- 文档页数:56
西方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室内设计的起源阶段。
在古希腊, 室内设计以实用性和美学为主要目标。
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布局注重对称和比例, 采用了柱廊和拱顶等特点。
古罗马时期, 室内设计更加豪华和富丽堂皇, 使用大理石、宝石和金属等贵重材料, 营造出宏伟壮丽的氛围。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时期。
在中世纪, 室内设计受到宗教的影响, 建筑物内部常常装饰有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开始注重个人隐私和舒适性, 室内设计也趋于人性化。
著名建筑师达·芬奇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念, 室内空间的规划开始考虑到人的尺度和活动需求。
三、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是室内设计的繁荣时期。
巴洛克风格注重室内空间的装饰和繁复性, 以壮丽和华丽的装饰为特点, 多用金色和红色进行装饰, 营造出奢华和庄严的氛围。
洛可可风格则更加轻盈和优雅, 注重细节和曲线的运用, 常常使用粉色和浅色调, 给人一种浪漫和温馨的感觉。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设计回归古典的阶段。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 人们开始追求简约和对称的室内设计风格。
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 室内设计回归到对称和比例的原则, 注重几何形状和纯粹的线条。
同时, 新兴的工业革命也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 如钢铁和玻璃的运用, 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是室内设计的革新和多样化阶段。
现代主义强调功能和实用性, 追求简洁和无装饰的设计风格, 注重空间的开放和流动性。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多样性, 打破传统的规范和限制, 通过颠覆和反叛来表达设计师的个人特点和理念。
同时, 科技的进步也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如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的应用。
总结起来, 西方室内设计的历史经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起源,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繁荣,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回归, 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革新。
国外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哥特式时间:13世纪后半期。
地点:以法国为中心并风靡欧洲大陆特点: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代表作: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以尖拱取代了罗马的圆拱,室内有竖向排列的柱子,柱间有尖形向上的拱形洞口,广泛地运用族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室内造型华丽,色彩明亮窗子上部有火焰形线脚装饰。
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整个室内有一种宗教至高无上的神秘气氛。
哥特式家具着意追求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效果,最常见的手法是在家具上饰以尖拱和高尖塔的形象,并强调垂直向上的线条巴洛克时间:16—17世纪交替时期。
地点:主要是意大利。
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
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它突破古典艺术的常规,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的跳动,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喜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墙面饰以精美的法国壁毯,并镶有大型镜面或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
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
它在家具上的主要特征是用扭曲形的腿来代替方木腿,猫脚家具被大量的运用这种形式打破了历史上家具的稳定感,使人产生家具各部分都处于运动之中的错觉。
这种带有夸张效果的运动感,很符合贵族们的口味,因此很快成为一种潮流。
巴洛克在运动中表现出一种热情和奔放,强调家具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但是,它的浮华和非理性一直受到非议。
洛可可时间:18世纪。
地点:以法国为中心。
特点:造型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中有意强调不对称。
我们可以拿它和巴洛克比较一下.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装饰的主题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洛可可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化进程展开全文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
主要以石块砌垒。
近现代建筑以19世纪浪漫主义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到美国沙利文摩天高楼群的建筑,以条形筐架砖石承重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循着历史足迹,让我们回顾西方建筑留下的脚步。
以下按照顺序分别介绍:古希腊建筑(雅典卫城)-----罗马式建筑(斗兽场)----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罗曼建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洛可可建筑(内装饰凡尔赛宫)----浪漫主义建筑(伦敦一会大厦)------古典复兴建筑(美国国会大厦)----沙利文建筑(摩天大楼) 。
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规范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西方建筑装饰发展史1、罗马式(Romanik):是9世纪~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
罗曼式建筑以教堂为主。
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
罗曼式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沃尔姆斯大教堂是罗曼式建筑的一个典型范例。
2、哥特式(Gotik):11世纪起源于法国,13C~15C流行于欧洲。
特点: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卷,造形挺拔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
雄伟的外观和室内空阔的空间。
3、巴洛克式(Barock):17C~18C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态,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发面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意大利,维尼奥拉的罗马耶酥会教堂。
★德国的巴洛克: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线条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富有亲切感。
但内部装饰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
★奥地利的巴洛克:主要从德国传入,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4、文艺复兴时期:生于意大利,一般认为,15C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它在建筑轮廓上讲究整齐、统一、合比例与条理性,构图中间突出,两帝对称,窗间有时设壁龛、雕像。
5、古典主义(Klassizismus):流行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
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效法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