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doc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3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格式1. 引言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是对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结果总结。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康程度,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公司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2. 审核目的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机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3. 审核范围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 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 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 - 质量手册和文件管理 - 内部质量审核与改进措施 - 不合格品管理 - 客户反馈处理 - 内部培训和员工素质提升4. 审核方法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采用了文件审查、实地走访、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确保审核结果客观、全面、准确。
5. 审核结果概述经过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总体评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良好,符合ISO9001等相关标准要求,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不合格品管理和内部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下面将详细列出审核结果。
6. 审核结果详细6.1 质量方针和目标公司明确了质量方针和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建议加强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6.2 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公司组织结构较为合理,但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
6.3 质量手册和文件管理公司质量手册和文件管理体系建设较好,但在更新和维护方面还有待加强,建议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文件。
6.4 内部质量审核与改进措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做得较好,但改进措施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建议建立更加有效的改进机制。
6.5 不合格品管理公司不合格品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加强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处理,确保不良产品不进入市场。
6.6 客户反馈处理客户反馈处理相对较为及时,但在问题追踪和整改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客户反馈处理机制。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一、引言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我们对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了审核。
本报告旨在总结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用于改进。
二、审核范围和目标本次审核的范围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管理体系,包括各部门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
目标是检查和评估公司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三、审核过程1.审核准备:审核团队收集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和相关数据,了解了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4.数据分析:审核团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行状况。
5.编写报告:审核团队根据审核结果,编写了本次审核的报告。
四、审核结果和问题发现1.组织架构问题:其中一部门的职责范围与其他部门存在重叠,导致工作流程不清晰。
建议重新评估各部门的职能,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2.工作指导文件更新不及时:发现部分工作指导文件与实际工作流程不一致,需要加强对文件的更新和维护。
3.培训计划缺失:部分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导致工作质量不稳定。
建议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内部审核不精细:部分内部审核过程中存在瑕疵,审核不够深入细致,问题发现不及时。
建议加强内部审核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五、改进建议1.优化组织架构:重新评估各部门的职能和职责,消除重叠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性。
2.加强文档管理:建立有效的文件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工作指导文件与实际工作流程保持一致。
3.健全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员工需求提供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加强内部审核管理:提高内部审核的质量和效果,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六、总结本次审核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也证明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公司管理层应积极采取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
通过持续改进,公司将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竞争力。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简介(doc 6页)1 目的为检查实验室质量行为和有关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有计划、定期的内部审核,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内部审核工作。
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审批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3.2 质量负责人3.2.1 负责制订审核计划和组织实施,落实审核所需的资源和设施。
3.2.2 负责协调不符合项所引起的争议。
3.2.3 监督审核中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
3.3 内审组长负责组织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工作。
3.4 内审员负责审核工作,制定审核检查表,提供与审核有关的信息,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
3.6 各部门配合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工作。
4 工作流程4.1 质量负责人制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2 通常对试验室质量体系审核和各部门的审核每年至少一次,当客户的抱怨涉及到对检测工作质量或质量方针等时,应追加临时审核。
4.3 审核准备4.3.1 根据内审计划安排,质量负责人于内审前两周组成内审小组,指定内审组长,由审核组长按“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要求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4.3.2 审核组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内审员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且与审核的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担任。
后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4.4.6 公司总经理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5 内部审核报告4.5.1 “内部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编写。
4.5.2 内部审核报告内容包括:①审核的目的、要素、范围、依据和日期;②内审组成员、被审核部门代表;③审核计划实施情况;④不合格项及判断依据和对纠正措施完成时限的要求;⑤前次审核后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⑥质量体系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结论以及今后改进的建议等;4.5.3 审核报告发放范围:①公司管理层;②被审核的部门;4.6 纠正措施的制订及实施4.6.1 被审核部门收到“纠正措施表”后,在一星期内应对不合格项提交纠正措施计划,包括采取的长期预防措施,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有关修改文件的按《质量体系文件控制与维持程序》执行。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报告(范本)1. 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本次核查旨在评估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核查范围和方法本次核查范围涵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业务流程,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文件、流程执行情况、记录管理和内部沟通等方面。
核查方法主要包括文件审查、现场观察和员工访谈等。
3. 核查结果3.1 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文件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文件完备,内容全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岗位人员对制度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建议加强对制度文件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并按照制度执行。
3.2 流程执行情况核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业务流程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了执行,但在某些部门存在流程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建议加强对流程执行的监督和培训,确保流程操作符合标准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3 记录管理记录管理方面,公司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部分记录填写不完整、不准确,影响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监控和评估。
建议加强对记录填写的培训,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内部沟通核查发现,公司内部沟通机制相对独立,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协同运作。
建议加强内部沟通的协调与联系,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提高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效率。
4.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核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制度文件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并按照制度执行;- 建立流程执行的监督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流程操作规范;- 加强记录管理的培训,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部门间的内部沟通,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提高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效率。
5. 结论通过本次核查,我们对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信公司能够根据这些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一、目的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查,检查本公司是否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需求,以及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的,充分的和适宜的。
十、范围产品:烧烤炉部门:《质量手册》覆盖的所有部门十一、审核报告a)ISO9001:2000标准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及相关作业文件。
c)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
十二、审核基本情况1、审核准备为了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按文件要求于5月28日召开了内审准备会议,李总主持了此次会议,会议决定于6月3—4日进行一次覆盖公司各部门及标准所有过程的内部质理审核活动。
成立了以品管部副总覃业伟为组长,生产部总经理吴应轩、企管部副总叶华锋为副组长,采购部经理洪建华、生产部经理吴景文、黄雄、张乃蓉、胡天期、谢明春、陈翠为组员的内审小组,进行相关的部训和内审准备工作。
2、审核实施根据内审计划,内审小组分为三个小组,对体系所覆盖的一个产品七个部门和管理层,按核查表、体系文件以及ISO9001:2000标准进行审核,审核组人员通过抽样调查、问询、观察、了解、取证、记录等方式,获取客观的过程事实。
公司领导对这次审核十分重视,在审核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由于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使这次审核工作能按计划圆满完成。
3、审核结论此次审核共发现13个不合格项,其中严重0项,一般项13项,涉及部门8个,过程9个。
(详附表)通过此次审核,审核组认为:公司已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运作,基本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通过这些体系文件的实施,大大改时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公司的质理目标。
本次审核的结论是: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审核准则并得到了有效实施,公司目前所建立的文件管理体系能基本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运作的有效性,体系的建立是有效的、充分的和适宜的。
五、审核组建议:1、对审核中提出的13个不合格项尽快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纠正措施,并举一反三,发现并解决类似问题。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资料1 什么是内部质量体系审核(1)内部审核是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要求●ISO9004-1之5.4质量体系审核●ISO9001之4.17内部质量审核(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由企业自己的审核员进行;●审核的对象为企业内的各相关领域。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特点(1)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
(2)内部的质量管理活动●作为开展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审核;●作为一项需经常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
(3)必须得到管理者的全面支持●作为管理者介入质量管理的手段;●审核结果需经管理者评审,不合格项须由管理者组织纠正行动;●没有管理者的支持,就不能顺利开展,也不会产生效果。
(4)也是一项正式的活动●审核应有计划安排;●审核应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结果应有成文的报告;●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开展内部质量审核的难度比外部质量审核高●内部审核员面对自己的同事,难以产生权威效应;●内部审核员也要成为改进的一员;●管理者的支持往往因人为的原因或环境的原因打折扣;●审核结果直接涉与到每个员工或中层管理者的荣誉和其它利益,抗争常常产生;●职业化的内部审核员队伍较难建立。
2. 内部质量审核的目的和X围(1)审核书面程序和质量手册的充分性:●体系、程序、规X、等是否符合合同、标准或企业的需要;●各项计划、安排和要求是否被充分理解和执行。
(2)审核书面程序和质量手册的有效性:●各项程序和质量手册是否适合于达到目标;●是否在不断改进中达到“更佳”。
(3)作为开展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发现缺点、低效和潜在问题;●评定作业活动;●改进质量、质量管理以与全面的经营活动;●满足顾客的需要。
(4)内部审核应涉与的X围:●企业内与质量体系相关的所有部门;●企业实际工作中是否坚持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技术规X要求;●质量体系实际运作是否符合质量手册、程序等文件的规定。
某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某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一、引言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指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可以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某公司内部质量体系进行2000字的审核。
二、公司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IT软件开发的公司。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于2010年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三、审核目标和范围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目标是确认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与ISO9001标准相符,并且是否能够有效地运行和持续改进。
审核范围包括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流程和程序等。
四、审核过程1. 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通过查阅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情况。
2. 进行现场审核。
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实地检查,了解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
同时,与公司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工作实践情况。
3. 检查公司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改进措施。
通过检查公司的质量目标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评估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
4. 检查公司的管理评审和内审报告。
通过检查公司的管理评审和内审报告,评估公司的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关注程度和改进行动。
5. 收集证据并制作审核报告。
通过所有的审核活动和检查,收集相关证据,并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整理和总结,撰写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五、审核结果和建议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表明,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较好,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
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良好,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也较为一致。
然而,还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DOC 10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文件编号:NP403100 生效日期:2000.3.20受控编号:密级:秘密版次:Ver2.1 修改状态:总页数10 正文7 附录 3 编制:马云生审核:孟莉批准:孟莉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文件修改控制目录1.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3.1管理者代表3.2质量保证部门4.术语和缩略语5.工作程序5.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的制定5.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频次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的内容5.4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准备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5.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5.7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5.8纠正措施的实施和跟踪5.9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文件和记录的存档6. 引用文件7. 质量记录7.1NR403100A“内部审核检查表”7.2NR403100B“不合格项报告”7.3NR403100C“观察项报告”1.目的根据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要求,审核质量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质量体系保持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
3.2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制定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核。
4. 术语和缩略语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5. 工作程序5.1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的制定5.1.1一般情况下,每年度分上下半年执行两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依据当年的工作情况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具体的审核时间,并责成质量保证部门制定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必须包括质量体系活动涉及的所有质量要素和质量部门。
5.1.2由于客户的要求或其他特殊情况的需要,也可以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此时,应根据要求审核的质量要素和质量部门制定专门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年度内审计划编号:LD/JL-8.2.2-01审核目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实施和保持的有效性。
审核范围XXXXX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
审核依据a)ISO9001:2000;b)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c)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d) 合同。
实施项目及要点时间(2003年) 负责人协助人1、成立内审组管理者代2.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3、不合格项纠正4、跟踪审核5、完善各部门内审检查表6、开展管理评审7、接受第三方正式审核备注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审核实施计划编号:LD/JL-8.2.2-021、审核目的:检查本企业质量体系是否正常运行,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
2、审核性质:内部审核3、审核范围:XXXX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涉及到的所有部门。
4、审核依据:ISO9001:2000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及产品标准。
5、审核组长:(第一组)组员:(第二组)6、审核时间:2003.5.29 壹天审核日程审核时间审核活动安排审核条款第一组8:00 -8:30首次会议8:30-9:30 总经理4.1,5.1,5.2,5.3,5.4.1,5.5.1,5.5.2,5.5.3,5.6,6.1,8.5.19:30-10:00 管理者代表4.2.1,5.5.2,5.4.1,5.2,8.2.2,8.5.110:00-12:00 办公室4.2.1,4.2.2,4.2.3,4.2.4,5.4.1,5.5.1,5.6,6.2,8.3,8.4,8.5.114:00-16:30 供销部5.5.1,5.4.1,4.2.3,4.2.4,7.2,7.4.1,7.4.2,7.4.3,7.5.5,8.2.1,8.4,8.3,8.5.116:30-17:00审核组会议第二组8:00 -12:00质检部5.5.1/5.4.1/4.2.3/4.2.4/5.4.2/7.1/7.6/8.2.3/8.2.4/8.3/8.4/8.513:00-16:00生技部及车间5.5.1,5.4.1,4.2.3,4.2.4,6.3,6.4,7.5,8.2.3,8.3,8.4,8.5.116:00-17:00 审核组内部会议17:00-17:30末次会议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编号:LD/ZG/JL-8.2.2-03页码:1/3被审核部门总经理审核时间审核员标准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4.1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1.请总经理简单谈谈贵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什么?2.请总经理简单回顾一下本公司贯标活动的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工作情况。
(内部管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7.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7.1.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分为:(1)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是组织的自我审核。
(2) 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是顾客对组织的审核,第三方审核是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组织的审核。
7.1.2 各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区别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从审核的目的、审核方组成、审核依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后的处理不同。
表7-1列出了它们的区别。
表7-1 内、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区别第一方审核,以质量手册所列范围为准。
第二方审核,以ISO9001标准为依据,但标准中所列的条款可以剪裁,这些都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第三方审核,标准中所列条款一个也不能少,除非申请认证的组织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可以剪裁某些条款。
7.2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7.2.1 内审员的条件内审员的注册不是强制性的,企业可以自己任命内审员,内审员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1) 教育程度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 培训需接受有内审员培训资格的机构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3) 工作经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至少有一年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4) 个人素质思路开阔,成熟,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看问题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等。
(5) 基本能力了解审核程序,方法和技巧;熟悉组织情况、管理体系文件;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6) 专业能力对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技术熟练,了解作业过程、产品和服务。
7.2.2 内审员的个人素质(1) 开放式思维。
愿意考虑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2) 善于交往。
与人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3) 觉察能力。
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觉的应用。
(4) 反应能力。
对外界的直觉反应能力。
(5) 执着。
坚持不懈,不受外界干扰及追求目标的能力。
(6) 决定能力。
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技能作出决定的能力。
第三讲实施现场审核一、实施现场审核前应先明确审核目的和要点1.初期目的。
在企业识别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形成了必要的文件后,初期的审核目的可以定为:评价过程是否被有关人员所理解,所规定的控制方法是否适用,实施的符合性。
2.体系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审核的重点应转移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和产品是否能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上。
要重视查明潜在的和实际的重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有时可以通过重新识别过程并进行调整来实现。
3.体系变化。
为了适应机构、过程、产品、审核准则的变化,企业必须改变质量管理体系。
因此应把变化后的体系是否满足要求作为审核目的增加一次审核,或者在下一次审核中把这个目的包括进去。
4.查找问题。
在产品或体系不符合问题明确后,为了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根本原因,使纠正措施针对性更强,可以对有关部门实施审核。
二、审核调查的基本步骤及方法1.首次会议首次会议上,审核组长要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方法、日程安排,也要说明内部质量审核的作用以及受审核部门和整个企业的关系,要求大家支持、配合和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应要求部门领导参加首次会议。
如果在审核部门所属的单位时,受审核部门的领导不能始终参加,就要指定一个向导,他可代表受审核部门的领导见证审核,向导不应影响审核和干涉审核的进行。
2.收集和验证信息应在审核过程中收集有关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信息,包括有关职能、活动和过程间的接口信息。
它们应由审核员验证后作为审核证据。
审核证据应予以标识并记录。
因为审核是在限定的时间期限内并在有限的资源状况下进行,因此只能采取抽样,所以有可能对审核带来一种不确定性。
选择的信息来源会因审核的范围和复杂性而不同,这些来源可包括:a)面谈;b)观察活动及其周围的工作环境和条件;c)文件(例如方针、目标、计划、程序、指导书、执照和许可证、规范、图纸、合同和订单等);d)记录(例如检验记录、会议记录、顾客抱怨和其它有关与外部的沟通等的报告或日记、审核报告、监控方案和测量结果);e)数据总结、分析等;f)基于受审核方抽样方案有关的记录以及确保抽样和测量过程控制质量的程序;g)从其它来源获得的报告,例如顾客反馈、外部报告和供方评价等;h)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述第一章术语和基本程序和要求§1-1术语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客观性:采用抽样方式现场检查,获取客观证据,进行综合评价。
系统性:有计划按规定程序对照审核准则进行审核评价独立性:从事审核的人员同被审核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客观公正的进行审核工作。
2.审核方案—在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目的所策划的一组(一次多次)审核。
一般包括年度审核计划和一次审核的实施计划.3.审核范围—审核的内容和界限.通常包括地理位置,组织部门,活动和过程及覆盖时间段.如:部门、区域、活动、过程.产品项目、活动过程.4.审核准则—确定为审核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如:标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程序、有关体系法律法规.5. 审核证据—可从多方面查证与审核准则有关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
6.审核发现—审核的结果.(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对照评价的结果)如:合格(符合),不合格(不符合)7.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8.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或任何依法或合同提出审核要求的组织.9. 受审核方—被审核的组织.§1-2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基本程序提(委托审核)出最高管理者委托(或按计划)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时间组织审核组,指定审核组长审核制定审核实施计划,召开预备会议准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被审核对象情况首次会议审审核组成员对现场检查取证,审核发现核形成不符合报告实审核组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审核结论施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审核审核报告报告跟踪不符合项纠正措施验证跟踪验证年度审核汇总分析报告§1-3 内部审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相对外审而言)1.主要特点a.是适应最高管理者需求的一种自觉的、持续的内部管理行为,内部审核的动力主要来自管理者,是管理者介入体系的主要方式;b.内部审核重点是推动内部改进,致力于发现问题促进改进;c.内审的人员主要来自组织内部,比较熟悉情况,检查跟踪针对性较强;d.内审的规范化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e.内审时间相对较充裕,内容可以更广泛,审核员可以同被审核部门共同研究确定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及时,更有利于提高体系运行效果。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1.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
3.2质量保证部门
4.术语和缩略语
5.工作程序
5.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的制定
5.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频次
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的内容
5.4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准备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
5.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5.7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5.8纠正措施的实施和跟踪
5.9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文件和记录的存档
6. 引用文件
7. 质量记录
7.1NR403100A“内部审核检查表”
7.2NR403100B“不合格项报告”
7.3NR403100C“观察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