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教版必修一4.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共2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30
地理ⅰ鲁教版4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阻碍教案一、教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阻碍》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3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说明自然界外部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生存的阻碍都已初露端倪,是当今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依照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学习的重点是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缘故,专门是近一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缘故,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阻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地质时期、人类历史时期、近现代仪器观测时期三个时刻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
2.使学生明白目前地球正处于一个温顺的间冰期内,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只是起到了加剧作用。
3.明白得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阻碍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明白得地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2.利用事实材料,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阻碍。
3.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摸索讨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的人文关怀精神。
2.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加剧作用。
2.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阻碍并探讨这一问题的方法。
难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阻碍。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关于A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
关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
五、教学方法能够借助网络工具,利用图片的直观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读图表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截了当告诉学生。
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阻碍,完成预习学案。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4.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精品教案一、设计思路: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组织,剖析知识的根源,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个体差异,克服传统教师以讲解为主的传播知识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较少关注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往往是通过练习题对答案,不能有效地关注产生结果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尽量多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事物规律与原理,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使用“引导—探究”法进行讲授,在导入新课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观察分析“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图,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出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五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并对气候变暖的幅度进行初步的预侧,为下一步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通过相关因素的关联图的构建,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图瓦卢被海水淹没?从图瓦卢的地理位置,海拔,岛屿组成等方面讨论。
学生分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最终要将讨论引至”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一重要因素。
归纳:图瓦卢被淹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全球气候变暖分析人口增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读“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图,分析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全球气温变化图”推测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幅度;根据图表说明温室气体的增多与大量燃烧矿物质燃料、大量砍伐森林有关,说明温室效应的原理和全球变暖的原因。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气候变暖引起的一组因果关系图,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回答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有目的的让学生讨论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气候与农业、人类健康,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