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和鹿特丹规则表格精修订
- 格式:docx
- 大小:68.69 KB
- 文档页数:7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之比较。
以前,在有关提单的法规,有关国际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有三个:1、海牙规则。
2、维斯比规则。
3、汉堡规则。
以后又有了一个鹿特丹规则。
我们做一下比较:一、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不同。
《海牙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维斯比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汉堡规则》采用了推定过失责任,即完全过失责任。
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二、承运人的最高责任赔偿限额不同。
首先,从《海牙规则》到《汉堡规则》依次提高了对每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金额。
《海牙规则》规定船东或承运人对货物或与货物有关的灭失或损坏的赔偿金额不超过每件或每单位100英镑或相当于100英镑的等值货币。
《维斯比规则》将最高赔偿金额提高为每件或每单位10000金法郎或按灭失或受损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30金法郎,两者以较高金额的为准。
同时明确一个金法郎是一个含有66.5毫克黄金,纯度为千分之九百的单位。
《汉堡规则》再次将承运人的最高赔偿责任增加至每件或每货运单位835特别提款权或每公斤2.5特别提款权,两者以金额高的为准。
其次,对灭失或损害货物的计量方法越来越合理。
《海牙规则》是以每件或每单位来计量货物。
随着托盘、集装箱等成组化运输方式的发展,这种计量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维斯比规则》和《海牙规则》都规定如果以集装箱或托盘或类似集装运输工具运送货物,当提单内载明运输工具内货物的包数或件数时,以集装箱或托盘所载货物的每一小件为单位,逐件赔偿;当提单内未载明货物具体件数时,则以一个集装箱或一个托盘作为一件货物进行赔偿。
我国《海商法》每件或每单位666.67特别提款权,或每公斤2特别提款权。
(同1968维斯比规则)三、对货物的定义不同。
《海牙规则》对货物定义的范围较窄,将活动物、甲板货都排除在外。
《汉堡规则》扩大了货物的定义。
不仅把活动物、甲板货列人货物范畴,而且包括了集装箱和托盘等包装运输工具,“凡货物拼装在集装箱,托盘或类似运输器具内,或者货物是包装的,而这种运输器具或包装是由托运人提供的,则‘货物’包括他们在内”。
四大海上运输规则对比名称《海牙规则》(The HagueRules) 《维斯比规则》(The VisbyRules)《汉堡规则》(The HamburgRules)《鹿特丹规则》(TheRotterdamRules)颁布时间1924年1968年1978年2008年效力已生效已生效已生效尚未生效诞生背景早期,作为最大货主的美国于1893年通过了《哈特法》(Harter Act),这部法律最大特点就在于对免责的限制。
哈特法这种规定对航运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为1924年海牙规则所接受。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航海、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使海上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海牙规则》的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尤其关于承运人的大量免责条款明显偏袒船方利益,通货膨胀的现实使100英镑的赔偿限额明显过低等原因,到了50年代未,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日渐强烈。
为了彻底纠正海运关系中承运人与货主间权利义务失衡的状况。
随着《汉堡规则》的生效,使得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领域的立法日趋复杂,而国际航海上货物运输法律领域的不统一间接影响贸易的顺利进行,增加因为法律不确定性导致的诉讼成本。
突出特点偏重保护承运人的利益,有利于航运业发达的国家扩大了《海牙规则》的适用围,提高了承运人的赔偿限额,对《海牙规则》进行的修改和补充并未触及其基本制度加重了承运人的责任旨在取代上述三个公约,以真正实现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国际统一加入成员75个30个34个24个签字国,只有西班牙递交了批准书适用围仅适用于在缔约国签发的提单。
在缔约国签发的提单;货物在一个缔约国的港口起运;提单载明或为提单所证明的合同规定,该合同受公约的各项规则或者使公约生效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立法所约束,不论承运人、托运人或者任何其他有关人员的国籍如何。
即只要当事人自愿选择适用,则该提单或运输合同就要受《维斯比规则》的约束根据《汉堡规则》的规定,凡《海牙规则》和/或《维斯比规则》的成员,在加入《汉堡规则》时,必须声明退出以上两个条约。
《鹿特丹规则》与《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的对比--小组成员:杜珂庄林锋李德成王文涛陈育江宫清风杨步东俞璠王振林雷鸣一、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不同《海牙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如在航海过失造成的损失可以免责。
《维斯比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汉堡规则》则对海牙规则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修改,采用了推定过失责任与举责任相结合的完全过失责任制,即完全过失责任。
明显的扩大责任人的责任。
《鹿特丹规则》也采用了完全过失责任,废除了现行的“航海过失”免责和“火灾过失”免责。
但其对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不同于《汉堡规则》。
承运人除了证明自己没有过失外,还可以通过证明存在一项或多项免责事项免除其对货物的赔偿责任,除非索赔方可以证明免责事项的产生是归因于承运人的过失。
《海牙规则》下承运人的基本义务是,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和妥善管理货物的义务。
《鹿特丹规则》原则上秉承了上述规定,但其具体义务内容有所不同。
我国不完全责任.二、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不同《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自货物装上船舶开始至卸离船舶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之为“钩至钩”。
《汉堡规则》则将责任期间扩大为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从托运人或托运人的代理人手中接管货物时起,至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或收货人的代理人时止,包括装货港、运输途中、卸货港、集装箱堆场或集装箱货运站在内的承运人掌管的全部期间,简称为“港到港”。
《鹿特丹规则》明确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自承运人或履约方为运输而接收货物时开始,至货物交付时终止。
由于该规则扩大了地域适用范围,因此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可延伸至“门到门”我国港到港三、承运人的基本义务不同《海牙规则》(1)船舶适航的义务(2)管货义务《维斯比规则》(1)船舶适航的义务(2)管货义务《汉堡规则》增加:管船义务(取消了航行过失免责)《鹿特丹规则》提供、管理、维持船舶(保持状态)(特别)管货(具体)我国《海商法》(1)适航义务;(2)管货义务(航行过失可以免责1、《海牙规则》:偏袒承运人A.承运人最低限度义务:适航义务和管货义务B.承运人的责任期间:钩至钩责任,船舷为责任期间的起止点C.承运人免责:疏忽、意外等17项2、《维斯比规则》B.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每件或每单位1万金法郎或每公斤30金法郎为限C.承运人的雇用人或代理人的责任限制:适用责任限制规定,享受责任限制保护3、汉堡规则A.承运人责任基础:完全过失责任制B.承运人的免责:对火灾引起损失需证明承运人、其受雇人或代理人有过失E.承运人责任限额:提高了最高赔偿限额简而言之就是维斯比对承运人最有利,汉堡对承运人最不利,中国的海商法综合了海牙和汉堡。
《海牙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维斯比规则》、我国《海商法》的区别一、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不同《海牙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如在航海过失造成的损失可以免责。
《维斯比规则》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汉堡规则》则对海牙规则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修改,采用了推定过失责任与举责任相结合的完全过失责任制,即完全过失责任。
明显的扩大责任人的责任。
《鹿特丹规则》也采用了完全过失责任,废除了现行的“航海过失”免责和“火灾过失”免责。
但其对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不同于《汉堡规则》。
承运人除了证明自己没有过失外,还可以通过证明存在一项或多项免责事项免除其对货物的赔偿责任,除非索赔方可以证明免责事项的产生是归因于承运人的过失。
《海牙规则》下承运人的基本义务是,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和妥善管理货物的义务。
《鹿特丹规则》原则上秉承了上述规定,但其具体义务内容有所不同。
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的责任基础是“不完全过失责任”。
二、承运人的最高责任赔偿限额不同首先,从《海牙规则》到《汉堡规则》依次提高了对每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金额。
《海牙规则》第四条规定船东或承运人对货物或与货物有关的灭失或损坏的赔偿金额不超过每件或每单位100英镑或相当于100英镑的等值货币。
《维斯比规则》将最高赔偿金额提高为每件或每单位10000金法郎或按灭失或受损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30金法郎,两者以较高金额的为准。
同时明确一个金法郎是一个含有66.5毫克黄金,纯度为千分之九百的单位。
《汉堡规则》再次将承运人的最高赔偿责任增加至每件或每货运单位835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或称记帐单位)或每公斤2.5特别提款权,两者以金额高的为准。
其次,对灭失或损害货物的计量方法越来越合理。
《海牙规则》是以每件或每单位来计量货物。
随着托盘、集装箱等成组化运输方式的发展,这种计量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比较《海牙规则》、《汉堡规则》和《鹿特丹规则》------承运人的义务和责任不断增强的发展史在国际班轮运输中,承运人和托运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在提单中明确规定,但为了防止承运人滥用其优势地位,在各国的国内法和有关的国际条约中都会对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作出强制性的规定。
目前,调整提单的国际法已经生效的有三个,尚未生效的有一个。
在这里,笔者主要研究已经生效的《海牙规则》、《汉堡规则》和尚未生效的《鹿特丹规则》三者的不同之处。
一、基本内容(一)1924年《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又叫1924年《海牙规则》,The Hague Rules),早期,作为最大货主的美国于1893年通过了《哈特法》(Harter Act),这部法律最大特点就在于对免责的限制。
哈特法这种规定对航运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为1924年海牙规则所接受。
目前该规则有75个成员。
(二)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又叫1978年《汉堡规则》,The Hamburg Rules),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航海、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使海上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海牙规则》的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尤其关于承运人的大量免责条款明显偏袒船方利益,通货膨胀的现实使100英镑的赔偿限额明显过低等原因,到了50年代未,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日渐强烈。
目前该规则有34个成员。
(三)2008年《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云兽合同公约》(又叫2008年《鹿特丹公约》,The Rotterdam Rules), 随着《汉堡规则》的生效,使得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领域内的立法日趋复杂,而国际航海上货物运输法律领域的不统一间接影响贸易的顺利进行,增加因为法律不确定性导致的诉讼成本,于是《鹿特丹规则》应运而生。
目前该规则24个签字国,只有西班牙递交了批准书。
二、不同之处(一)突出特点1《海牙规则》偏重保护承运人的利益,有利于航运业发达的国家;2《汉堡规则》加重了承运人的责任;3《鹿特丹规则》旨在取代以生效的三个公约,以真正实现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国际统一。
区别规则名称1. 承运人责任基础2. 最高责任限额3.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不完全的过失责任 ( 1.航行过失免责 2. 船舶火灾免责)即:即发生上述事项使承运人存在过失也免除责任最高赔偿额每件或每单位的货物损失为 100 英镑,但托运人在装货前已就该项货物与的性质和最高赔偿额每件或每单位的货物损失为 100 英镑,但托运人在装货前已就该项货物与的性质和将赔偿限额提高到10000 金法郎( 666.67SDR) ,同时创造了一项新的双重限额制度,增加一项以受损货物毛重为标准的计算方法,即每公斤 30 金法郎(2SDR) ,以两者中较高者为标准。
“钩至钩”:指货物从挂上船上吊机的吊钩到卸货时下吊钩为止?。
“舷至舷“:从货物在装货港的码头被吊起并越过汉堡规则推定过失+举证责任的完全过失免责规定每件或每一装运单位的赔偿限额为 835SDR或毛重每公斤 2.5SDR..如果承运人把全部运输或部分运输委托给实际承运人履行人时,承运人仍须按《汉堡规则》的规定对全程运输负责。
如果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都有责任,双方应付连带责任。
为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从托运人或托运人的代理人手中接管鹿特丹规则完全过失责任 (毁坏、过失、延迟)875SDR,或者毛重每公斤3SDR,以两者中较高者为准。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自承运人或履约方为运输而接收货物时我国海商法不完全过失责任每件或每单位 666.67特别提款权,或每公斤 2 特别提款权“港到港”(同维斯比规则相同)船舷时起,至货物在卸货港从舱内被吊起并越过船舷时止。
4.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年后? … 在任何情况下承运人和船舶都被解除其对灭失或损害的一切责任… ?一年时间对远洋运输的当事人,特别是对要经过复杂索赔、理赔程序,而后向承运人追偿的保险人来讲,无疑规定诉讼时效经当事各方同意可以延长。
并且在 ? 一年期满之后,只要是在受诉讼法院的法律准许期间之内,便可向第三方提起索赔诉讼…?,但时间必须在三个月以内。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三者的区别(精简)《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是《海牙规则》的修改和补充,《汉堡规则》除保留了《维斯比规则》对《海牙规则》修改的内容外,对《海牙规则》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
三者的主要区别有:1、规则的适用范围不同:《海牙规则》仅适用于缔约国所签发的提单;《维斯比规则》适用于两个国家港口之间与货物运输有关的每一份提单;《汉堡规则》它不仅适用于两个不同缔约国间的所有海上运输合同,而且规定①被告所在地②提单签发地③装货港④卸货港⑤运输合同指定地点,五个地点之中任何一个在缔约国的都可以适用《汉堡规则》。
2、承运人的责任限制不同《海牙规则》第4条第5款规定承运人或船舶,在任何情况下,对货物或货物有关的灭失或损害的赔偿,每件或每一计费单位赔偿100英镑,除非当事人在提单中注明了更高价值;《维斯比规则》将赔偿金额从原来的100英镑改为双重限额,每件或每一计费单位为10000金法郎,或按灭失或损坏的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30金法郎,以较高者为限;《汉堡规则》将承运人的最高赔偿责任增加至每件或每货运单位835特别条款或每公斤2.5特别提款权,两者以较高者为准。
3、提单的证据效力不同:《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有权提出反证,否定提单所载内容的真实性;《维斯比规则》规定当提单已经转给善意第三人时,与此相反的证据不予接受;《汉堡规则》同《维斯比规则》规定。
4、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不同:《海牙规则》对承运人责任基础采用了“不完全过失原则”;《维斯比规则》对这点没加任何修订。
《汉堡规则》则将其改为了“推定的完全过失原则”。
5、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不同:《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自货物装上船舶开始至卸离船舶为止的一段时间……”,有人称之为“钩至钩”。
《维斯比规则》对这点没加任何修订。
《汉堡规则》则将责任期间扩大为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从托运人或托运人的代理人手中接管货物时起,至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或收货人的代理人时止,包括…”,简称为“港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