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7
“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四重维度【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文化交流、建立共同价值观、促进人文合作、拓展国际影响力,并提升软实力竞争力。
本文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加强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国家间了解和友谊,建立共同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促进人文合作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国际影响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结论部分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各国将共同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交流、共同价值观、人文合作、国际影响力、软实力竞争力、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要国家战略,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繁荣。
背景介绍中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二是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突破口,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需要强化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这也是为了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举措。
1.2 目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建立共同价值观、促进人文合作、拓展国际影响力以及提升软实力竞争力,推动参与国家间的互利共赢,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致力于借助文化因素来推动共同繁荣。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建立共同价值观、促进人文合作以及拓展国际影响力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各参与国家间更紧密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为全球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心得体会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进程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刻不容缓。
一新时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力”。
新时代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意义。
首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需要。
其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的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法宝”,增强我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
第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力度不足。
当前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未能充分保护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是较为片面地侧重于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
当前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创新是文化得以繁荣的根本动力。
然而,当前针对文化领域的创新积极性还不够,以至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还不够。
第三,我国文化生产力仍需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生产力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引领,探索新时代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举措,是保持文化先进性、增强文化生命力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软实力,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教育,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政府要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保障。
其次,要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向往创新型转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①张娜,丁雪,刘媛媛(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061000)[摘要]随着全球化推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提升文化软实力,引领国家综合国力发展。
研究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剖析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认同;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5-0132-02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国将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国家综合国力发展。
我国自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任务,十九大提出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突出文化软实力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学界对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等理论基础未形成共识,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的研究较为片面,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有待推进。
国内一些研究忽视本国实际照搬西方研究成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产业发展和对外传播等系列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进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不适应。
本文探讨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其具备独特的凝聚力、创新力,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精神,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助于地域西方文化扩张,使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重要性【摘要】: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我国软实力具有紧迫性,所以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而且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同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一)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外语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
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每每在国外产生轰动效应: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软实力的威力和作用。
(二)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
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在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两种趋势日益交融。
与此相适应的就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这种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目前,国际上对一个国家强弱的评价,主要是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
硬实力是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表现出来,软实力是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体现出来。
对比这两种实力产生的效果:硬实力可以通过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引诱或者威胁,让他人转变立场;但是,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容易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传统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强权即是真理,硬实力扮演着主要角色。
但是,在世界政治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
现在世界上,一个国家光凭经济实力,光凭军事实力,不可能让其他国家屈服,而是要有较强的软实力,要让其他国家仰慕他的价值观,模仿他的榜样,认同他的文化等,这样,别人才愿意跟随其后。
所以,现在各国尤其是大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建设。
比如,美国专门成立了“全球信息办公室”,整合对外宣传力量,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2005年发表了《推进日本战略》的研究报告,呼吁国民大力向世界推介日本文化,以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
韩国也在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口号,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此外,英国从1997年起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法国和奥地利等都在用举国之力做好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的扶持和经营。
对于中国来说,也应该在提高硬实力的同时,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要通过大量的文化产品来弘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文化产品对外宣传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我们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让世界各国来认识我们的文化,进而认同我们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心得体会300字范文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积聚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十八大的召开,提出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因此,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及其产生的意义,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所以,文化强国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是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当代中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进一步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
建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同时,中央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提出,充分考虑到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国际矛盾在文化上的体现与挑战,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对于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摘要]“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提高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强盛壮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20 世纪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 Soft Power )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何重要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利于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
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比如,当今世界,一谈到孔孟老庄、“四大发明”、京剧等,人们便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一谈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国功夫,人们便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壮美和神秘津津乐道。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历史使命所在,也是时代要求所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世界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本文将从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加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对外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凝结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丰富营养,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
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再生,打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神家园。
其次要积极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让中国话语在国际文化领域占据更多话语权,让外国人听到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故事。
并且要时刻谨记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巩固文化自信。
只有不断地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自信。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道德和文化的卓越表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弥补人们精神生活的空缺,也可以为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精神动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我国软实力具有紧迫性,所以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要推动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一、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它令其他的民族也向往也撼动也景仰。
因此,各种肤色的人画着中国的脸谱,穿着鲜艳的中国戏服咿咿呀呀有板有眼地唱起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
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
近些年来,我国每每在国外产生轰动效应:2004年春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香榭丽舍大街上舞动着中国龙;一曲江苏民谣《茉莉花》,无论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的中国文化节上还是在日本爱知县的世博会上,都让外国友人听得如醉如痴。
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软实力的威力和作用。
(二)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
在当今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其出口额在2000年就达到了720亿美元。
从1996年开始,美国文化产业的出口超过了航空业、重等传统工业,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其GDP的30%左右。
日本虽然是汽车工业大国,但在2000年,其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汽车业。
韩国的影视、、手机、游戏等产业,2003年的增长率已达到两位数,出口额超过了钢铁工业。
二、文化软实力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术语,美国的雷·克莱因1975年出版的《世界实力评估》一书、日本经济企划厅1987年发表的《日本的综合国力》报告,研究的都是综合国力问题。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比较分析中日两国的国力时,考虑的已经是综合性的“全部基本要素”,尽管没有用“综合国力”一词。
在改革开放
时期,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国力要素综合论的思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
而后,从十四大到十七大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都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其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强调的都是这个问题。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的力量,直接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一种物质的力量,也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作为综合国力硬实力要素的经济实力,包含着贸易实力,即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以及占世界市
场的份额等。
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迅速扩大的今天,一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规模及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成为贸易实力、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高。
我国文化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43.9亿美元,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领域和渠道大为扩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文化贸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因此,推动我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还起着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要素,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文化通过为经济提供人才、技术、创意、创新的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在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渗透无处不在。
企业文化的塑造、文化人才的复杂劳动、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品牌的文化构思、地方特色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等等,无不在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着经济价值的倍增、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其次,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结构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在党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
2009年,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快于整个经济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在2004年至2008年间年均增长23.3%,在2008年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24.2%,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75%。
2011年3月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谓之支柱性产业。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其中北京逾10%,但全国的这一比重仅为2.75%,距5%还有差距,相比于文化产业大国美国的27%、英国的11%差距更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不仅将有力促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增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再次,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将达到1.5万亿元。
文化消费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经济贡献。
扩大文化消费,
充分发掘我国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潜力,既可以让人民享有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
文化除了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还与政治、社会、军事、外交等国力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等等,讲的都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实力要素相结合,进而提高竞争力、战斗力的道理。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共同理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由于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各国
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与我合作的愿望日趋强烈,这为我们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展壮大自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四、结语
增强综合国力,需要综合努力。
我们要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充分发挥文化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