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防霉方法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2.58 KB
- 文档页数:1
防霉剂的使用方法
(一)添加法
或叫调入法,就是将一定比例的防霉剂直接添加到材料或制品中去。
它可以与原料同时加入,也可以在中途某环节加入,甚至在成品中加入。
可以加入粉剂,也可以加入预先用水或其它有机溶剂溶解后的药剂。
通常采用此法的有:食品、饮料、调味品、化妆品、胶粘剂、油漆涂料、金属轧制液、切削油等。
(二)浸泡法
将材料或制品在一定浓度的防霉剂中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取出晾于或烘干,使材料或制品的表面及內部都能吸附到防霉剂。
根据处理对象不同,需要掌握浸泡的时间和温度。
通常采用此法的有:线带、地毯、包装材料、竹木制品、草织品等。
(三)涂刷法
将一定浓度的防霉剂用涂刷工具(毛笔、排笔、毛刷等)涂在材料或制品的表面,其涂刷部位不仅是外表面,最好也涉及到内表面。
通常采用此法的有:纺织品、皮革制品、竹木制品、电气产品、布鞋等。
(四)喷雾法
将一定浓度的防霉剂,用喷雾器喷洒在材料或制品的表面,最好也涉及到内表面。
喷雾必须均匀,雾滴不宜太大。
通常采用此法的有:皮革及其制品、布鞋和布胶鞋、纺织品、竹木制品、电气产品以及各种零部件等。
(五)薰蒸法
将挥发性防霉剂的粉末或片剂置于产品或容器的空间部位,任其挥发,逐渐散发出杀菌气体,弥布于密闭空间内,起到防霉作用。
通常采用此法的有: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和中药材等。
究竟采用何种使用方法,主要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加工过程以及使用场合来考虑,可灵活掌握,不求一律。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织物的功能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织物抗菌和防霉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菌和防霉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物品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2. 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常见的面料抗菌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杀菌、光照杀菌和高温杀菌等。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剂有银离子、锌离子、氯酚等。
这些抗菌剂会与细菌的细胞膜或酶发生反应,进而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乳酸菌、益生菌等。
3. 面料的防霉性能防霉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抑制霉菌滋生的能力。
常见的防霉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热风处理和高温处理等。
3.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防霉剂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防霉剂有氯酚、浸渍剂等。
这些防霉剂会破坏霉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3.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真菌菌种等。
4. 面料抗菌和防霉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细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和微生物测定等。
4.1 细菌抑制率测试细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抗菌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细菌的抑制率。
4.2 霉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防霉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霉菌,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霉菌的抑制率。
真丝纺织品防霉抗菌技术要点一、真丝纺织品防霉抗菌的原因真丝绸作为内衣、衬衣是最舒适、最高档的面料之一,其蛋白质肽链的氨基酸残基有适度的抗菌性,也是一种卫生性纺织面料。
不过由于真丝绸本身是蛋白质纤维,是霉菌和细菌的良好食料。
当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5~50℃,pH值5以下时,霉菌在丝纤维上极易繁殖,pH值在6以上细菌最易生长。
真丝绸含水多,或精练后残留丝胶、肥皂、油或印花绸残留淀粉浆较多时,在湿热条件下都易滋生霉菌和细菌,导致蛋白质纤维降解断链,强力受损。
使真丝织物发霉的霉菌有很多种,例如黑曲霉、桔青霉、灰绿青霉、分支孢子菌属、曲霉属、新月菌属、胶霉属、链孢霉属、木霉属等数十种。
在丝织物上生长黑曲霉时,其孢子团块呈黑色,致使丝纤维着黑色,而桔青霉为黄色,灰绿青霉为绿色,分支孢子菌属为褐色等。
霉菌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生成乙二醇、柠檬酸、草酸、乳酸、醋酸等,从而产生恶臭,使织物温度上升,光泽减退,出现霉斑,因此在练染织物的存储、运输、售前存放过程中,为防止发霉,必须加入杀菌防霉剂处理,使霉菌不能滋生。
易滋生在真丝纤维上的细菌有数十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绿脓杆菌、发癣霉菌、附发癣菌等,真丝织物上的这些细菌有的是来自污染的环境,有的则是使用过程来自病体或皮肤感染。
因此,经过抗菌防霉剂整理,可使真丝纺织品更具医疗卫生功能二、真丝纺织品防霉抗菌的技术♦精练、染色时的工艺控制鉴于丝绸精练、染色车间高温高湿,而真丝绸精练用的油酸皂及染整过程中在丝绸上施加的某些添加剂,如增塑剂、油剂、色素等在适当的湿热条件下会引起发霉,日本丝绸印染厂的防霉措施有:经精练、染整加工后的丝绸,出水要清;保持精练、染整车间操作环境的整洁;在丝绸加工时添加一定量的防霉剂;印染后的丝绸要充分烘干,烘干后经冷却才打包。
♦纤维表面改性将蚕丝纤维乙酰化和氰乙基化,使之不能成为霉菌的饲料。
真丝绸氰乙基化的方法是:浸渍氢氧化钠或氰化钠0.1%~1%水溶液,或用气相法与丙烯腈反应。
浅析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标准和方法比较沈小敏;余晓娜【摘要】防霉性能是功能性纺织品的重要性能.本文比较了国内外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测试标准,即GB/T 24346-2009、FZ/T 60030-2009、AATCC 30-2017、AATCC 174-2011、BS EN 14119-2003、JIS Z 2911-2010,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菌种、结果评价等方面,分析纺织品防霉测试标准的现状,比较了各个测试方法的差异,讨论了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防霉纺织品的检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纺织品;防霉;标准【作者】沈小敏;余晓娜【作者单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功能性纺织品是指除一般纺织品所具有的基本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某种(些)特殊功能的新型纺织品。
随着功能性纺织品的研发不断进展,纺织品的各种功能性能在消费者的生活中体现越来越多的价值。
功能性纺织品可以大致分为:防护功能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拒水性能、拒油性能等)、舒适功能纺织品(如吸湿发热性能、吸湿排汗性、透湿性、透气性、保暖性等)、卫生保健纺织品(如抗菌、防霉、防螨、防虫蛀性能、远红外保健性能等)、易护理功能纺织品(如防污性能、易去污性、免烫性能等)。
其中,防霉性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颇为紧密,霉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大量地繁殖,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会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落。
每年三四月份,特别是我国的南方,雨水较多,气温渐升,家里的墙壁、衣物、毛巾等易出现起霉菌,发出难闻的异味,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测试方法纺织品防霉性能是指产品具有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体在纺织品上面生长繁殖的能力。
纺织品和纸质文物的霉菌防治摘要:纺织品文物与纸质文物在分类上都属于有机物,在文物众多病害中霉菌侵害是两者共同的病害,霉菌繁衍原因及治理办法有很多共通之处。
我国现存纸质、纺织品文物数量庞大,它们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文章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途径,分条列举出文物保护机构常见的几种霉菌防治办法。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纸质文物;霉菌治理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3-0141-04(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从形态和质地上来看,纺织品文物和纸质文物常被人看作两种物品,但实际上它们拥有诸多相似之处的。
甚至在古代就有人认为,早期的“纸”指的丝织物。
张揖认为在蔡伦之前书写的“纸”是用数枚素帛叠在一起书写的是“古纸”,蔡伦使用麻布捣成的纸是“今纸”,“古纸”与“今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早在《说文解字》中已有证明植物纤维纸已经面世,即:“纸,絮一苫也”[1]。
因此“纸”即丝织物这个说法被推翻了。
也不能说纸与丝帛没有任何的关系,它毕竟是作为帛代替品被发明出来的。
纸和帛在质地上来看都是柔软、方便剪接的;在书写方面下笔都很流畅,且便于呈色;这二者也都是由纤维组成的。
纺织品和纸质在物质分类上都属于有机物,因此这两类文物所出现的一些病害是存在相似之处的,霉菌就是这两类文物的一个共同病害,文物的病害我们要着眼于预防,霉菌防治也是近些年较为关注的一点,研究其损害原因和维护方法成为保护文物的迫切任务。
一、纺织品与纸质文物的原料及特点纸质文物和部分纺织品文物的原材料都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是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构成的,木质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氧化致变黄变脆;半纤维素是异质多聚体,它是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在酸碱作用下容易分解;纤维素分为茎纤维及种子纤维,一般来说,种子纤维是古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因为它的聚合度高,纤维细长,因此被人们选用。
纺织类商品保管和养护措施一、保管措施1. 温度和湿度控制:纺织品的保管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而言,纺织品的最佳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为50%至60%之间。
避免纺织品置于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以防止纤维受损或发霉。
2. 避免日晒:纺织品对阳光的长时间暴晒会导致颜色褪色和纤维损坏。
因此,应尽量避免将纺织品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有色纺织品更要注意。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纺织品的存放状况,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性。
注意查看是否有虫蛀、污渍或损坏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 分类保管:根据纺织品的材质、用途和特性进行分类保管,避免不同材质的纺织品相互接触,以防止染色或起毛现象的发生。
5. 使用防尘罩: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纺织品,可以使用防尘罩进行覆盖,以避免灰尘的沉积和污染。
二、养护措施1. 温和洗涤:在清洗纺织品时,应选择温和的洗涤剂,并按照洗涤说明进行操作。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或含漂白剂的洗涤剂,以免对纤维造成损害。
2. 注意水温:不同纺织品对水温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棉质和亚麻质地的纺织品适合用温水洗涤,而丝绸和羊毛等纤维则较为脆弱,应使用冷水或温水进行清洗。
3. 避免浸泡:纺织品在清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浸泡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纤维变形或退色。
4. 翻面晾干:清洗后的纺织品应翻面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在晾干前应将纺织品振打或抖动,以恢复其柔软度和蓬松度。
5. 注意熨烫:纺织品在熨烫前应根据纤维材质选择合适的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纤维熔化或损坏。
同时,在熨烫时应使用适当的熨烫布或保护垫,以防止纤维直接接触熨斗。
6. 防虫防霉:对于长时间存放的纺织品,可以使用防虫剂和防霉剂进行处理,以防止虫蛀和霉菌的滋生。
7. 定期翻动:长时间不使用的纺织品应定期翻动、抖动,避免纤维因长时间压迫而变形或受损。
8. 注意包装:对于需要长时间存放的纺织品,可以使用透气性好的布袋或纸盒进行包装,以保持纺织品的干燥和通风。
纺织品防霉方法介绍
纺织品保守防霉方法:
黄梅天,霉菌繁殖快,霉菌到处有,受潮的东西都会长霉。
纺织产品,装箱前必须要干透、凉透(采用蒸汽发泡的聚苯乙烯空心微珠更要干透、凉透),还要与防潮剂一起封装,大纸箱本身也要能密封防潮。
措施到为,产品会降低80%的发霉风险。
织物防霉处理不只是为了运输途中防止产品发霉,主要是为了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时不发霉。
潮湿季节,从一些地毯、窗帘、沙发套,椅套,车、船、机内装饰织物上,都能散发出令人厌恶的霉味儿。
纺织防霉剂-BJ可以直观的解决这个问题。
纺织防霉剂的防霉原理:
经过防霉抗菌剂整理的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防霉抗菌保护层,采用机械式杀菌,遇到微生物主动杀死它,从而确保纺织品即使潮湿都不会发生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