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1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视频讲解]1.1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2)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特点的。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种趋势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方面,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语言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采用合适的语言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要采用“输出假设”教学法。
这种方法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语言,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的语言输出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说话练习、角色扮演等。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应用环境。
汉语学习者必须学会在实际环境下应用汉语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第三章: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现象的学科,帮助我们了解同一种语言不同地区之间的语音差异,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汉语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汉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许多汉语学习者都会因为声调不准确而导致交流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声调,在练习中注重流畅和准确,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练习和口语对话。
第四章: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者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大量积累汉语词汇。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有着独特的词汇结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词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汉语词汇。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互动式教育软件和游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中句子和词的结构,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语语法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结构的应用。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语言学从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给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各个教学活动环节。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对比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
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
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
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启示:A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
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B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
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
C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 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人类与语言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领域。
该理论主张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认为语言处理中涉及到很多的认知机制,例如:语音认知、语音识别、语法转化、语义理解等。
它以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为基础,旨在解释语言的性质、结构和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育。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以便有效地运用汉语与中国人沟通。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使用汉语。
2.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1 其中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关注的是语言现象。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语言现象:•拼音的教学和音素的学习•语法结构和句子解析•词汇的记忆和使用•语篇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这些语言现象是学生成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基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并将其应用于沟通。
2.2 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汉语:•注意力: 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汉语的语音、语调和字母上。
•线性结构: 在教学句子结构和解析方面,要告诉学生语言的线性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在教授新的汉语词汇时,要确保学生记住关键词和意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上下文: 在教授语篇和口语表达时,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下文,并将其应用于相关场景。
2.3 具体教学实践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改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案例:•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音和语调。
•语法分析工具:使用语法分析工具来展示汉语的基本句型和句式,以便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词义解释:要确保学生了解关键词汇的含义,并且使用正确的汉语词汇来表达自己。
•讨论小组:在课堂上建立小组讨论问题和解决实际语言难题,以帮助学生更佳理解和应用汉语。
第2章语音和语音学[视频讲解]2.1 复习笔记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去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
1.语音学研究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2.音系学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1)语音学语音的自然属性还可以再细分为不同的方面。
语音有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生理一一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分别加以研究。
语音学中最基本的是发音原理,这是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人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2)音系学各种语言使用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是音系学研究的内容。
学习音系学的知识,能使我们了解一个语言中哪些音是必须区别的,不同的音的出现条件是什么,它们的组合规律是什么,节律和语调又有哪些主要的特点,掌握语音在不同语言中的作用和组织方式。
3.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关系音系学和语音学是有各自独立研究领域又彼此有交叉的两个学科。
(1)音系学与语音学相对独立①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②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是间接联系。
(2)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研究彼此无法截然分开①音系学研究的就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这自然就需要先搞清楚语音的自然属性;②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中的声音和发出语言时的肌体动作,而不是自然界的声音或与语言无关的肢体动作,这就必然要在研究中关注语音自然属性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1.语音单位与音系单位的比较(1)最小的语音单位和最小的音系单位都是从成串的话语中切分、归纳出来的。
(2)语音单位和音系单位有本质性的区别:①语音单位是针对所有人类语言来说的②音系单位是针对某一具体语言来说的。
分为三个层次: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
1、学科支撑理论:
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文化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2、学科基础理论:是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汉语语言学理论
学科方法论学科发展史第
3、学科应用理论:是直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是学科理论的核心部分。
(1)总体设计理论: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途径、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相互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2)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类型、过程、方法的理论
(3)课堂教学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规律、性质、目标、原则、结构、程序、方法、技巧以及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地位等
(4)语言测试理论:涉及测试的功能、种类,测试标准的制定、考试设计、试题设计、考试实施、成绩统计以及效度、等值等基本问题。
(5)教学管理理论:根据教育规律、语言习得规律探讨适合语言教学的管理规律和体系。
第7章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7.1 复习笔记一、类型分类(形态分类)(一)语言的类型分类1.含义语言的类型分类,又称作语言的形态分类,是根据句子和词的构造,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来对世界上的语言所进行的分类。
2.分类结果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多式综合语)四种类型。
(二)语言的四种类型1.孤立语(1)含义孤立语,又称“词根语”、“根词语”,根词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词在句中的作用,通过语序和辅助词来表示。
熟语根词语的有汉语、壮语、苗语、越南语、缅甸语和马来语等。
(2)特点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型变化,不用词内部形态的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而是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所以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2.粘着语(1)含义黏着语是指主要靠词缀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土耳其语、日语、韩语都属于粘着语。
(2)特点①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形语素。
②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3.屈折语(1)含义屈折语是根据语言的形态特征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是指词的语法意义通过词本身的屈折变化或附加成分来表示的一类语言。
印欧语系诸语言,如俄语、德语、英语、法语等以及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都属此种类型的语言。
(2)特点①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如,俄语、德语等。
②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即构形形态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而这些语法意义也可以用别的变词语素来表示。
③屈折语的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密,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4.复综语(1)含义复综语是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又称编插语、复综语、相抱语、抱合语、嵌合语、嵌复语、多重综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