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微专题财政与税收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
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高考总复习:财政与税收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我国税收的本质,依法纳税。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税收的特征;依法纳税。
关注热点:1.结合我国近年来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的支出,认识财政对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
2.结合我国实行的财政政策,分析财政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调整经济结构的意义。
3.结合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运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等知识分析其必要性和意义。
二、知识清单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①______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②______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③______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财政的作用 促进④____________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形式:⑥______(基本形式)⑦______、⑧______以及其他收入 来源:最重要来源是⑨______ 影响因素:⑩______和⑾______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⑿______支出 债务支出 分类 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⒀______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支出大于⒁______的部分 财政收支 财政的内容 国家财政 税收的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⒂______ ⒃______ ⒄______ 税收的特征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流转税——增值税 所得税——⒅_____ 资源税财产税 行为税税收的分类 偷税欠税 我国税收的性质:⒆______、⒇______的新型税收征税与纳税财政与税收参考答案:①支出②法定程序③国家预算④资源合理配置⑤平稳运行⑥税收收入⑦利润收入⑧债务收入⑨税收⑩经济发展水平⑾分配政策⑿社会保障⒀等于⒁财政收入⒂强制性⒃无偿性⒄固定性⒅个人所得税⒆取之于民⒇用之于民(21).监督三、考点聚焦考点一、国家财政1.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考纲导读:考点梳理:一、财政1. 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5%以上,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也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 财政的作用(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3)财政的作用往往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
国家通过控制财政收支水平、方向、结构等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因如此,发挥财政的作用必须依靠发展经济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4. 财政收支关系注意:财政盈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财政收支平衡→最理想;财政赤字→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经济遇冷时,可以扩大赤字规模。
二、税收 1. 税收的特点2. 税种3. 违反税法的行为综合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 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B. 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C. 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 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2.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某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 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 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 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 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3.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
此后,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
这说明()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 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 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 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答案:1. B 解析:在A点时,CPI上涨1.5%,物价涨幅温和可控,应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项错误;从B点到C点,物价持续上涨,超过3%的警戒线,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此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趋向紧缩,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以抑制总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从C点到D点,物价持续下降,通缩压力较大,适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C项中“扩大财政盈余”的说法错误;在E点时,CPI涨幅超过3%的警戒线,通胀压力较大,不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D项错误。
三.收入与分配(二)财政与税收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是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
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来分,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债务支出。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者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一是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6、了解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作用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失据和法律保障。
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它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财政和税收【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国家财政(1)财政及其作用(2)财政收入与支出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经纬(一)国家财政1.财政(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_____和_____就是财政。
(2)财政的目的是________。
(3)财政的实现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1)根据财政收入的获取渠道,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其中基础性因素是______。
(3)财政支出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1)税收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__________,___取得_________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具有。
2.税收的分类(1)增殖税①征税对象:__________。
②纳税人:在我国境内__________的个人。
③重要作用:避免对一个经营额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的偷漏税行为。
它有利于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的稳定增长。
财政与税收考点1:国家财政【基础知识梳理】1.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区分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3.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1)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1)财政收支平衡:收入等于支出,或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
(3)财政赤字:支出大于收入。
【典型例题讲解】[例1] 2015年中央安排财政赤字1.5万亿元,2016年提高到2.18万亿元。
这意味着我国( D)①社会总需求增长②社会总供给下降③国债规模扩大④信贷总量缩小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
中央提高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通过扩大国债规模等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以增加社会总需求,①③正确。
④观点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
判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判定依据判定方法主体实施主体是国家就是财政政策;实施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就是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财政和税收调节属于财政政策;通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来调节,则属于货币政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B.要加大财政投入 C.要统筹城乡发展 D.要完善转移支付[解析]完善社会保障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民生的作用,根本性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A正确。
B、C、D观点均不符合“根本”的要求,排除。
[例3]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持续增长,而增速下降。
产生这一现象的基础性因素是( A) A.经济发展状况 B.分配政策调整 C.企业所得税减免 D.营业税改增值税[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故选A。
【题组对点训练】1.下表是某市2016年部分经济指标项目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交通运输支出数额(万元) 18 022 18 536 657 1 025 508 1 067增幅(%) 7.6% 8.2% 11.3% 8.2% 3.2% 3.3%A.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B.该市政府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C.该市2016年财政收支处于盈余状态 D.财政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从表格财政支出的内容看,该市政府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B项正确。
该市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处于财政赤字状态,C项错误;A、D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为迎接G20峰会,杭州市政府投入上千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整治工程,为建设“美丽杭州”提供强劲动力。
这表明( B)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政府投入资金进行环境整治,这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A错误;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公平,C、D不符合题意。
3.2016年我国政府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营改增”并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等,同时加大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投入。
上述举措( C) A.体现了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B.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C.说明了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D.增强了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意识[解析]材料中政府的税收改革及其政策体现了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C正确,A中的货币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
B、D观点材料不体现,排除。
考点2:征税和纳税【基础知识梳理】1.税收的基本特征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原因:①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②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④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
(2)要求:①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4.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违反税法的行为:①偷税:纳税人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主要指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和骗取税收减免。
④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2)违反税法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典型例题讲解】[例4]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并提出“营改增”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
这一改革( B)①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国家职能②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③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生产成本④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即可排除①,④属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判断和区分税收的作用若涉及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则体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若涉及通过减税或增税,以利益引导经济活动参加者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或退出经济活动,则涉及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和征收涉及分配和社会公平;消费税的调整涉及引导合理消费。
[例5]在2015年12月28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营改增落实的关键之年。
关于增值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有利于避免重复收税②有利于引导投资流向③有利于实现收入公平④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增值税的相关知识。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所以可以避免重复征税,①正确;增值税不会因流转环节的多少而使整体税负发生改变,只影响整体税负在各环节的纵向分配,所以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④正确;增值税与投资方向及收入公平无关,排除②③。
【题组对点训练】1.近期,某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未按期缴纳税款的某房地产公司的开户银行,从其银行账户上划转税款3 682.21万元、滞纳金287.82万元,共计款项3 970.31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 D)①该房地产公司存在欠税行为②该房地产公司存在偷税行为③该税务局已责令该公司限期缴纳税款④税务局不能扣押、查封该公司的财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解析]未按期缴纳税款属于欠税行为,①正确,②排除;税务机关对于欠税房地产公司,通知开户银行,从其银行账户上划转税款,③正确,④错误。
2.17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强调,各地税务机关要坚持依法征税,严禁收过头税、搞回溯性清税。
这是因为( C)①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不能改变②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③减轻企业税负有利于增强企业内生动力④公民都是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公民不一定都是纳税人,故排除;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3.2016年5月1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实施,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
我国之所以全面实施“营改增”,是因为“营改增”( B)①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③可以减少偷税漏税行为④能防止通胀通缩,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营改增”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防止前一个经营环节偷税漏税,故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作用;④与增值税无关,故排除。
【课后限时训练】一、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每小题1分,共8分。
)1.经济增长缓慢、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 F ) 2.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 F )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完全相等。
( F )4.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F )5.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 F )6.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 T )7.征收个人所得税能消除收入差距。
( F )8.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应负经济责任。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9.国家拨付的救灾资金,体现了( C)A.国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B.国家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C.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A项错误;B、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入选。
10.财政是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进行的社会收入的分配。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收入的分配②财政具有强制性的特点③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就是财政收入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①②③符合题意。
11.“如果把做大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这句话中“政府的责任”和“良知”分别指( D)A.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B.分配政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D.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解析]做大“蛋糕”即提高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好“蛋糕”即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D项符合题意,应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