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环境伦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628.00 KB
- 文档页数:25
一什么是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的实质,就是要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重新确认人类生活的价值根基与意义指针。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
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
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
它的研究对象具有的综合性、多层次性和实践性。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研究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人类个体和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包括研究环境伦理学的产生,环境伦理的道德体系、环境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评价、教育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等环境伦理道德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人类主观内省性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性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则包括了作为人类环境伦理是非标准的环境道德评价,环境道德教育,及环境道德行为计量性控制指标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环境道德基础研究。
此外,还要掌握自然环境系统运动规律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把握和预测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环境伦理道德关系变化所导致的结局。
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1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以尊重为基础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问题才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也就是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处理好人地关系。
2我们必须把我们自身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升到人类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以便解决我们与自然的矛盾。
如果象以往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机械和物质的手段去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已经不可能。
应用伦理学_环境伦理_要点_环境伦理一、环境伦理学概述(一)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温室效应,酸雨肆虐,臭氧层破坏(2)土壤退化加速,流失加剧(3)森林和湿地面积迅速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4)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5)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能源危机加剧(6)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7)人口膨胀,地球不堪重负2.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全球性的环境恶化、生态环境危机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所造成的。
人口爆炸、工业进程加快、城市化、人类传统经济模式和传统的发展观、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二)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生态伦理学的孕育时期,主要包括了英国学者关于动物权利的思考和美国思想家关于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思想两个方面。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生态伦理学的创立时期,以法国学者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美国思想家莱昂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瑞切尔卡尔逊为代表。
20世纪中叶到现在,是生态伦理学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世界环境保护史上有三个最重要的会议: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会议,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8月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地球首脑会议。
罗马俱乐部对生态伦理学的繁荣与兴盛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戴维埃伦费尔德等一批学者的努力。
(三)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物之间有没有道德关系?如果认为有道德关系,那么,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物之间的道德关系?二、人类中心主义(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在认识论(事实描述)意义上的:人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环境道德,都是人根据自己的思考而得出来的,都是属人的道德。
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一个生物,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囿于生物逻辑的限制,人也以人为中心。
在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观念是:①道德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需看它能否使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和人类之间伦理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伦理规范、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伦理规范、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伦理问题的哲学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和对环境保护的伦理规范。
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1.2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需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自此以后,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立,涌现出一大批环境伦理学家和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3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环境伦理学致力于寻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2.1 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界互动。
生态伦理学提出了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认为自然环境具有独立的生命和价值,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深生态学深生态学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流派,它由美国哲学家阿尔多·勒邦创立,倡导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身份认同,认为人类应当将自己置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环境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深生态学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和谐,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强调人类价值观念的变革和情感的转变,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
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
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
“环境”的科学意义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
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
人类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物质从无机到有机发展衍生的产物。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指地球有机和无机物质表层,即人们通常指称的自然界。
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母亲──地球这个独特的圈层而独立存在过。
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血缘”关系。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一切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在这个系统多姿多彩的舞台上的。
为了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曾对这个舞台进行过很多重大的变革和改造。
在这个变革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个体和人类群体与这个系统之间,除了发生生产力的物质作用关系外,还存在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互动关系──伦理道德关系。
这是其他一切生命个体和群体与这个系统间所没有的关系。
特征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迥然不同于其他生物属种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基本上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理性行为。
人从哇哇堕地那一刻起,除了被动地接受大自然恩赐的阳光和空气外,他和自身以外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只有一种吮吸母乳的本能。
他懂事以后终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索取和相互作用行为——生存本领、绝大部分是通过长辈和他人的教育和传承获得的。
一、前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
尤其是环境灾难(environmental disaster)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以迎合专家人员的迫切需求。
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与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之道端赖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召开人类环境会议(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以协助各国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遂于1974年正式推动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世界各国均大力推行。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tbilisi)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
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connect,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a universal environmental ethic-the ultimate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二、人类中心主义阻碍伦理信念的演进所谓伦理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