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活与哲学第12课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0
备选设计第三课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过程导入设计有人说:“实现人生价值是有条件的。
董存瑞能实现其人生价值,赶上了解放战争;欧阳海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是因为惊马跑上火车道;孔繁森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是因为组织上把他派到了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
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我怎么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推进新课实现人生价值要不要条件呢?我们青年学生怎么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板书: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参与一次义务劳动,并在课堂交流劳动体会;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劳动赞歌》(见附录),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从而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问题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休谟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申斯基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高尔基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
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
——巴甫洛夫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名言,交流体会,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板书: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查资料、讨论雷锋同志的名言,分小组讲述课前整理的关于雷锋同志事迹的小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讲述本组认为最感人的故事。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和个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练习反馈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漫画〔超常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B要满怀必胜信心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C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实物质的变化 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2.有一种风X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坚守。
地震时,正在某某孤儿院做义工的某某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
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他的事迹说明 ( )3.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说明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5.“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黎的这首《泥土》所蕴含的哲理是〔〕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实现人生价值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6.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水平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会使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辅助环节:引入新课,板书标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追索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但如此,它还要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寻觅人生的真谛。
新课讲授:一、价值与价值观(板书)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两者有何关系;何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以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这都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导学案中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第一阶段: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约15分钟左右)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活动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什么关系?学生1成果展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学生2成果展示: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完成情况___________ 使用说明:1.学案前三部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原理总结供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间使用,时间15-20分钟。
第四、五部分――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在课堂使用。
2.注重原理总结部分,自主学习和课堂巩固落实都要以此为依据。
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我。
二、自主学习(对照讲义整体把握教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难问题3分钟)(一)整体感知: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价值与价值观对人的价值评价价值观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二)自学整理,并理解记忆(时间:10分钟)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2.什么是人的价值?3.怎样理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4.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5.什么是价值观?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原理总结(以此为指导进行自学整理;强化记忆。
5分钟)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什么是人的价值?评价标准是什么?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它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3.怎样理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理解目标(1)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4)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6)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运用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他对社会、为人民贡献了多少,而不是为自己捞取了多少。
(2)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
讨论分析为什么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3)剖析生活中价值冲突的实际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否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列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题性特征,做到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歌德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25384 381B .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C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9.“重城市,轻职业”的价值取向使得众多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大城市扎堆,而缺少人才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则少有人愿去、愿留,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他们懂得①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③物质条件与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关系 ④只要努力奉献社会,在哪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10.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称作“蚁族”。
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几十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3.4【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学案(五篇范文)第一篇:《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学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习目标】运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自学填空】1.人只有在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的的重要手段。
3.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和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
4.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价值,只能在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的关系,才能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人的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
6.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需要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全面提高;需要有坚定的,需要的指引。
【能力训练】一、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重要。
2.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而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3.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二、单项选择题1.我们之所以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是因为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②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我们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是因为①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创造价值②劳动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