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城市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71
管理学01 I篇导论01 1章管理者与管理05 本章提要11管理者是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如监工、科室主任、院长、部门经理、副总裁、总裁,以及首席执行官等。
操作者是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21管理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或基本活动中。
31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而效率则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资源成本最小化。
41亨利·明茨伯格从他对5位总经理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角色。
他将这些角色划分成三组:第一组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第二组与信息传递有关(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第三组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1弗雷德·卢森斯和他的副手发现,成功的管理者(那些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相反,有效的管理者(那些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则强调沟通。
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
61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中的位置而变化。
类似地,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管理的这种一般性,主要存在于在世界上讲英国的国家中,但是,认为管理概念可以普遍运用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却是危险的。
71社会各界人士都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管理在我们的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管理的基础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对于那些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能使他们领悟其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
管理学01 I篇导论01 1章管理者与管理06 复习与练习复习与练习复习题11什么是组织?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21有效果的组织一定是有效率的吗?试讨论之。
城市管理导论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内的各项事务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一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本案例分析将重点探讨某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城市管理问题分析2.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道路狭窄、交通信号不畅、公共交通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交通拥堵的局面。
2.2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该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和水源污染等问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2.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不完善,如水电供应不稳定、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解决方案3.1 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该城市采取了以下措施:a) 扩大道路宽度和改善交通信号系统,以提高交通流量和交通效率。
b) 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线路和车辆,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c)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优化交通管理和交通流动。
3.2 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方案为了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该城市采取了以下措施:a)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标准。
b)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c)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3.3 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该城市采取了以下措施:a)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水电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 建设更多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c) 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4. 成效评估4.1 交通拥堵问题的成效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交通效率得到提升,居民的出行时间减少。
4.2 环境污染问题的成效评估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程)(教学大纲)一、 任务与要求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深入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及其对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迫切需求。
对于经济工作者,特别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未来建设管理者来说,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重大城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深入阅读城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3.熟悉城市经济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分四个专题讲解,共计十二章。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导论: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1.1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1.3 城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4 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与方法本章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思考题]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学理论流派在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各有何特点?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何特点?请比较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专题一、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Market Fo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模型假定、模型结论)2.2 集聚经济与城市向心力2.3 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与政策涵义2.4 城市发展: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阅读与讨论1 主题: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3.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 费希尔等著:《大都市创新体系—来自欧洲的三个都市地区的理论和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5. 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6. 王雅莉主编:《城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思考题]1.用规模经济和地区比较优势原理如何解释城市的形成过程?2.农村向城市移民的经济分析中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影响?3.克鲁格曼(Krugman,1992)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向心力?其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变化后将出现什么情况?4.请你收集和评论国外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研究案例与政策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