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技术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69
虚拟化解决方案目录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21.1 VMware效劳器整合解决方案21.2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41.3 VMware测试和开发解决方案6二、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设计82.1 需求分析82.2 方案拓扑图82.3 方案构成局部详细说明82.3.1 软件需求82.3.2 硬件需求82.4 方案构造描述92.4.1 根底架构效劳层92.4.2 应用程序效劳层102.4.3 虚拟应用程序层112.4.4 VMware异地容灾技术122.5 方案带来的好处142.5.1 大大降低TCO142.5.2 提高运营效率152.5.3 提高效劳水平162.5.4 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162.6 与同类产品的比拟162.6.1 效率162.6.2 控制162.6.3 选择16三、VMware 虚拟化桌面应用实列173.1 拓扑图173.2 方案描述173.3 方案效果17四、工程预算18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1.1 VMware效劳器整合解决方案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效劳器形式而存在。
因此而产生的效劳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本钱的方法VMWARE效劳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
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
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整合IT根底效劳器运行IT根底应用的效劳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效劳器这一类的应用通常表现为文件和打印效劳器,活动目录,网页效劳器,防火墙,NAT/DHCP效劳器等。
航天电子SAP系统华为虚拟化技术建议书航天电子虚拟化整体设计架构设计组网方案概述针对本次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建议采用华为Fusion Sphere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
利用虚拟化技术,部署CAMS、ERP、MII等应用系统环境,实现节能环保,简化管理,业务快速上线及灵活扩容的建设要求。
同时结合业务需求,利用现有存储设备对虚拟化环境进行备份。
解决方案设计本次采用2台高性能物理服务器,通过部署华为Fusion Sphere虚拟化构建生产系统群集,互为热备。
同时可利用虚拟化平台本身HA环境,确保业务的高可用。
存储通过FC组网,通过2台SAN光纤交换机与前端物理服务器链接,SAN交换机备份,服务器及存储各通过4条光纤组成冗余链路,确保链路冗余性。
架构逻辑图服务器选型设计根据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推荐采用华为RH5885 v3高性能服务器。
RH5885 V3是新一代4U 4路机架服务器。
它支持Intel® Xeon® E7 v2系列处理器,可提供60个计算核心,通过处理器、内存、I/O、硬盘的灵活配置,以最优的性价比,满足数据库、ERP、商业智能分析、大数据、虚拟化等业务需求。
本次配置2台高性能RH5885 v3服务器,每台服务配置4颗E7-4820 v2 8核处理器,6根16G内存,共96G容量,最大可支持3T的内存容量扩容,本地配置4块300G 15K高速热插拔硬盘,板载提供6个千兆网口及2块双通道8G HBA卡,冗余插拔电源。
存储选型设计本次建议采用华为OceanStor 5300 v3系列存储设备,其具备面向云架构的操作系统、新一代硬件平台和丰富的智能管理软件。
可扩展到8控、1TB缓存、5PB存储容量,支持16GbpsFC、56Gbps IB、PCI-E 3.0、12Gbps SAS、智能IO卡。
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数据存储需求,广泛用于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媒资等行业。
服务器集群虚拟化设计方案服务器集群虚拟化是一种将一组服务器资源合并为一个虚拟化环境的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减少硬件投资和管理成本。
以下是一个服务器集群虚拟化设计方案,具体包括架构设计、硬件配置、软件选择和监控管理等。
1. 架构设计服务器集群虚拟化的架构设计是整个方案的基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高可用性:采用冗余设计,确保一台服务器故障时,其他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其工作,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 负载均衡:将虚拟机均衡地分布在多个物理服务器上,避免某台服务器负载过重。
- 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增加或减少服务器节点,以应对业务的变化。
- 网络架构:采用高性能网络设备,为虚拟机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通信环境。
2. 硬件配置硬件配置是保证虚拟化环境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服务器:选择具备较高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支持大规模虚拟机部署和管理。
- 存储系统:采用高效的存储设备,支持虚拟机的快速创建、迁移和克隆操作。
- 网络设备:选择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的交换机,保证虚拟机之间和与外部网络的通信质量。
3. 软件选择虚拟化平台的软件选择对整个方案的稳定性和性能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虚拟化软件选择:- VMware ESXi:市场占有率高,功能强大且稳定,支持复杂的虚拟化环境。
- KVM:开源免费的虚拟化软件,可与Linux操作系统无缝集成。
- Hyper-V:微软的虚拟化平台,对Windows环境支持较好。
4. 监控管理对于大规模的虚拟化环境,监控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以选择以下的监控和管理方案:- Zabbix:开源的监控系统,支持监控物理服务器、虚拟机和网络设备等。
- vCenter:VMware提供的集中式管理平台,可对多个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进行管理和监控。
- OpenStack:开源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
总结:以上是一个服务器集群虚拟化设计方案,包括架构设计、硬件配置、软件选择和监控管理等。
云计算中的服务器虚拟化与集群部署云计算是一种以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为核心的新型计算模式。
它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为用户提供灵活、可扩展、高性能的计算环境。
在云计算中,服务器虚拟化与集群部署是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一、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技术,每个虚拟服务器独立运行,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它通过软件层面的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器虚拟化能够提供以下优势:1.资源利用率提高:多个虚拟服务器可以共享物理服务器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2.灵活扩展: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增加或减少虚拟服务器,实现弹性的资源扩展。
3.故障隔离: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不同的应用程序隔离在不同的虚拟服务器中,当一个虚拟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虚拟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4.资源隔离: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或应用程序分配独立的虚拟服务器,实现资源的隔离和安全性。
二、集群部署集群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节点,通过协同工作来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计算环境。
在云计算中,集群部署是为了实现计算资源的负载均衡和故障容错。
集群部署的主要任务包括:1.负载均衡:通过将用户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节点,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2.故障容错: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集群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节点上,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3.扩展性: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可以动态增加或减少集群节点,实现系统资源的弹性扩展。
4.数据共享:集群内的节点可以共享存储资源,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和访问。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和集群部署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云计算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实现对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而集群部署则可以通过负载均衡和故障容错,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服务器集群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面临着处理庞大数据和实现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服务器集群解决方案的出现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一、服务器集群的概述服务器集群是指将多个独立的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性的计算系统。
通过集群中的各个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可以提供更高的计算、存储和整体处理能力。
同时,集群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服务器集群的工作原理在服务器集群中,主要有两种工作原理,即共享存储和分布式存储。
共享存储方式是将所有服务器连接到一个中央存储设备,每个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共享的文件系统和数据。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访问和共享数据的应用场景。
而分布式存储方式则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不同的服务器上保存不同的数据块,通过数据的分布和备份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性能。
三、服务器集群的应用场景服务器集群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云计算、大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等。
对于企业来说,服务器集群可以通过负载均衡来确保网站的稳定访问,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通过集群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对于科研机构和学术界来说,服务器集群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复杂的模拟和计算任务,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四、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和部署方式在服务器集群的架构设计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种常见的架构是通过主节点和从节点来组成集群。
主节点负责整个集群的管理和调度,而从节点则负责实际的计算和存储任务。
此外,还可以采用主-主、对等等其它方式构建集群,具体的架构设计要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
在部署服务器集群时,有两种常见的方式:物理服务器集群和虚拟服务器集群。
物理服务器集群是指将多个独立的物理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集群系统。
这种方式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来支持,但可以提供更高的计算性能。
而虚拟服务器集群则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在一台或几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服务器,通过软件来实现集群化的功能。
KVM虚拟化集群技术概述一、虚拟化集群介绍、设计思路及架构使用虚拟化集群的目标是克服单机虚拟化的局限性,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虚拟机可用性,最终达到业务不中断或者减少中断时间,确保业务数据更安全的目标。
1.虚拟化集群介绍1)什么是虚拟化集群虚拟机集群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共享存储,因为有了共享存储,虚拟机就可以实现非常快速的在线迁移,并在虚拟化层配置高可用。
笔者在生产环境使用的集群有两种存储方式,基于商业存储和基于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
2)虚拟化集群的高可用和基于应用层高可用的区别高可用是经常用到的运维技术,在系统、网络、数据库、 Web 业务等各个应用层面都有使用。
高可用技术是指至少有主备两个节点,当主节点故障的时候,迅速切换到备用节点。
为了避免备用节点误判,有时候还有第三个节点,或者主节点和备用节点共同能访问到的存储空间,用于做仲裁判断。
应用层面的高可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都有浮动IP ,当切换发生的时候, IP 从主节点漂移到备用节点。
应用层面的高可用一般切换时间比较快,从几毫米到几秒中,同时应用层面的高可用一般需要专用软件,比如常用的 Keepalived ,Heartbeat 等。
虚拟化层面的高可用是虚拟机系统层面的高可用,即当一台计算节点故障的时候,在另外一台计算节点上自动将故障节点上的虚拟机启动起来。
注意如果虚拟机上的业务不能做到开机自启动,即使虚拟机自动启动了,并不能保证业务层面的自动恢复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虚拟机启动起来了,当启动到一半虚拟机的系统卡住了,也不能及时恢复业务 !虚拟化层的高可用一般业务恢复实际是系统重启的时间,加上业务开机自启动的时间,通常是分钟级别。
虽然虚拟化层高可用有业务不能恢复的风险,业务恢复时间也相对比较长,但是虚拟化层高可用有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在应用层面配置,大大的拓宽了高可用的适用范围,使原来在应用层难以使用高可用技术的应用,也能做到高可用,尤其是在某些专用的软件领域。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实施方案引言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级服务器部署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VMware是虚拟化技术领域的领先供应商之一,其提供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VMware技术的服务器虚拟化实施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简化服务器管理和提高业务灵活性。
实施方案概述本实施方案将基于VMware vSphere平台来实施服务器虚拟化。
vSphere是VMware推出的一款完整的虚拟化平台,包括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存储和虚拟化网络三个方面的技术。
通过vSphere平台,企业可以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成一个虚拟化集群,统一进行管理和分配资源。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环境评估和规划在实施服务器虚拟化之前,企业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以确定实施方案的范围和目标。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器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评估,确定是否满足虚拟化的要求;•应用程序和业务需求的评估,确定哪些应用程序适合虚拟化;•高可用性和容灾需求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实施HA(高可用)和DR(灾备)方案。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虚拟化的目标、时间表、资源需求等。
2. 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是实施方案的核心部分。
在设计阶段,需要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详细计划:•虚拟化集群的规模和架构,包括物理服务器数量、虚拟机数量、存储和网络配置等;•虚拟机模板和镜像的设计和创建,以加快新虚拟机的部署;•虚拟机和物理服务器的关联规则,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3. 虚拟化平台部署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部署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规划进行以下几个主要的任务:•安装和配置vSphere平台,包括vCenter Server和ESXi主机;•配置存储和网络,确保平台的性能和可靠性;•创建和配置虚拟机,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设置等;•配置管理工具和监控系统,以便进行服务器资源管理和性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