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
- 格式:xls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1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篇1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困难度稍有偏高,出题上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着重在基础性、全面性,却也不乏趣味性,在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方面考查也很到位。
下面我根据本校本次考试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测试情况:四年级119人,参考率100%,总得分6231分,平均分52.4分,其中优秀10人,良好16人,及格18人,不及格75人。
总体测试结果,很差!一、填空题。
第1、2、3、5、6、8题正确率较高。
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如第7、9、10题。
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判断。
如第4题:没有看清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不同,最小与最大的不同。
二、判断题,该题是得分比率最高的一题,6小题最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出现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盲目判断,如第5小问:“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大多知道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一看到正方形,没有细想就打了“X”。
三、选择题。
本题考查了学生有角度、三位数除两位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计算路程、数的排列等知识,其中1、2、4题得分率稍高,3、5、6失分较重。
说明学生在梯形、路程的计算、数的排列上理解不足。
四、计算题。
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
1、口算题主要错误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
如:550÷5=11、14×30=35。
2、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余数忘写。
如:766÷34重视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连乘连除这两道因数字不大,大都正确,反倒是列式计算题,体现了学生对倍数的关系理解还是不够,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本年级考试人数71人,总分4678分,平均分69.5分。
其中优秀人数共20人,优秀率28.3%,及格人数是46人,及格率是64.8%。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
而有的同学在计算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不认真。
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检验的能力。
解方程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如小数除法的计算。
通过统计,我发现计算领域还做得不够,它是我们解决其它问题的法宝。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完成的不错。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学生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失分较多。
学生卷面分析:1、第一大题填空题,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有些同学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有失分现象。
2、第二大题判断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第四大题计算题,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4、第五大题应用题,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有明显的失分现象。
几点建议: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一、计算。
(共26 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 分,共8 分)10×0.3= 5.78-0.59=2.6÷10=1-0.73=0÷24=48-48÷8=700÷25÷4= 2.4+1.9-2.4+1.9=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每小题3 分,共18 分) 99×14+14 125×32×2591.2-3.6+6.4 6.81-(3.04+2.81)2400÷25÷4 (34 +46)×27-18二、填空。
(每空1 分,共16 分)1.由5 个十分之一和7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2.据统计,截止2020 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有5163970 人,约( )万人。
(保留两位小数)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01 公顷=( )平方米4.02 吨=( )吨( )千克4 千克750 克=( )千克5 千米-3.75 千米=( )米4.把0.72 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是( )。
5.亮亮身高1.32 米,亮亮站在 0.8 米高的椅子上后就比爸爸高0.31 米,爸爸身高是( )米。
6.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是5.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另一个锐角是( )°,这个三角形同时也是( )三角形。
8.10 kg 的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4.5 kg,1 t 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 ) kg。
9.在0.409、2.9、4.1、0.411 这几个数中,( )最大。
10.一辆客车前3 小时行驶了165 千米,后2 小时每小时行驶80 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 分,共30 分)1.下列选项中,计数单位最大的是( )。
四年级下册数学考试考的83分写试卷分析不少于30字一、卷面分析:(一)本次试卷共分八大题题型有:第一题口算、第二题、竖式计算及验算、第三题、简算、第四题填空,第五题判断题,第六题选择,第七题、操作实践,第八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卷分析:1、计算方面:口算完成得较好,有24名学生全对,笔算方面有22名学生全对。
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有21人全对。
大部分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但少部分学生由于粗心造成错误。
2、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个别学生还是书写乱。
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我平时的指导和要求及学生的努力是密不可分。
3、学生对读数、写数、三角形和统计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出现错误少,个别是因为不认真审题造成的。
4、在单位换算、数的改写及求近似值方面,能较好地完成,个别学生出现数错的情况。
从中看出对小数点的移动、数的改写的意义、求近似值的方法等方面,没有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学生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但到作题时就不懂得用,说明学生学的知识较死。
二、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今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反思: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多做多练,提高成绩。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
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
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
四年级数学期末成绩分析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参加14人,4人100分,最低88分,平均96.57分。
本次试卷共有6大道题,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应用题。
从题型上看,涵盖本册书学生需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从易难程度看,难易适中。
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基本上都会做,主要错在:第一,粗心,马虎。
如,王雨瑄得了99分,错在第四题第1小题的直接写得数上,203+147=450 (应是350),扣1分。
樊怡韩也是错在简算上,128+147=375(应是275),做完就认为自己是对的,老师再要求,也不认真检查。
第二,学生不认真看题,理解不正确。
如姚心语的第一题填空,题中要求0.84读作(),它是由()个十分之一和4个()组成的。
姚心语读作写成:“零八四”,4个(4). 第三题选择第五小题有张梦慈和徐辉2人做错,李媛媛第六题中的第三小题提一个用减法解决で数学问题,提的是“地球离金星多少亿千米?”没看条件给的是什么。
李晨曦、姚心语、张冰瑞第五题第三小题平移图形,格数数错。
第三,计算错误。
如樊怡韩的第四题第2小题的直接写出得数“25*140=350”少写一个“0”,第六题应用题的第3小题,算式列对,也是计算错误。
针对学生以上的答题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次考查学生的试题,基本没有难题,学生都应该拿满分,之所以有部分学生没有满分,是因为教师教材钻研不够深入。
为此,特提出如下措施:1.要认真备课,写好教学设计。
首先要整体把握数学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在编排上对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编排特点;再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背景和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已了解和掌握了多少等;三是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教师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
3.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空间。
一是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提问不宜过细,要赋有启发性、挑战性;二是交流的空间,要让学生善于把自己的见解说与他人听和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养成善于与人交流的习惯。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文档旨在对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对考试结果、试卷难度和学生表现的评估。
1. 考试结果分析根据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数据,总体表现如下:- 平均分:80分- 最高分:95分- 最低分:65分- 及格率:85%考试成绩呈现出较为平均的分布,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处于70-90分之间,整体表现良好。
2. 试卷难度评估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难度适中,大部分题目符合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要求。
以下是对试卷各题型的难度评估:- 选择题:易中有难,难度适中,学生普遍能正确认识并解答;- 计算题:题目难度较低,基本上能被学生正确解答;- 应用题:部分问题相对较难,需要尽快对应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练。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了综合考察。
3. 学生表现分析综合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研究态度和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 个别学生计算粗心导致错误增多,需要提高计算准确性;- 部分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需要加强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提供更多练和案例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水平。
总结通过对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发现学生整体表现良好,试卷难度适中,仍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借此分析结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研究环境和资源。
感谢各位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和配合!。
2019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有没有⼀份良好的模拟试卷可以⽐较准确的检验出你的学习成绩呢,⼩编就给⼤家来整理了四年级数学,欢迎⼤家⼀起来学习和参考⼀下哦 ⼩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填空 1.⼆⼗⼋万⼋千零九写作(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2.1990年的2⽉是( )天。
3.三⾓形中两个内⾓都是65°,这个三⾓形叫( )三⾓形。
4.2⽇6时=( )⼩时。
5.4公顷50平⽅⽶=( )平⽅⽶。
6.平⾏四边形⾯积是72平⽅⽶,⾼6⽶,它的底边长是( )。
7.1.04读作( )。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1.⾓的两边越长,这个⾓越⼤。
( ) 2.1.3的⼩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300。
( ) 3.0.7万千⽶就是7千⽶。
( ) 4.8时15分就是815分。
( ) 5.14.090=14.09。
( ) 三、在○⾥填上“=、>或<” 1.0.94公顷○4900平⽅⽶ 2.5.06亿○50600000 3.0.35扩⼤10倍○0.35⼩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闰年的天数○1994年的天数。
四、把下⾯各数按由⼤到⼩的顺序排列 1.3.36 3.6 3.56 3.599 2.0.7 0.609 0.6908 0.66 五、⽤简便⽅法计算1.74×53+47×742.2169–642–3583.948+1061+52+9394.125×64 六、脱式计算1.375+137÷(69+68)2.2.5+28.6+0.733.5.06–(3.14+0.4)4.4900–20+15×17 七、列式计算 1.⼀个数减去7.31等于14.29,这个数是多少? 2.2460减去52与26的积,得多少? ⼋、应⽤题 1.某⾷堂买来⼀批⽶,吃去158千克,剩下的⽐吃去的4倍少32千克,⾷堂买来多少千克⽶? 2.印刷⼚20天印书4800万册,照这样35天印书多少万册? 3.五⽉份某周天⽓温度分别是18、19°、20°、19°、21°、23°和20°,这⼀周每⽇平均⽓温是多少度? 4.⽤144只箱⼦装鸡蛋,每只箱⼦装504个,若每只箱⼦装648个。
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分析及成绩分析1. 引言本文主要对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能力和掌握程度。
2. 试卷分析2.1 试卷结构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其中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30%,填空题占25%,计算题占30%,应用题占15%。
2.2 难度分析根据试卷的难度系数计算结果,选择题整体难度较低,填空题和计算题的难度适中,应用题的难度较高。
这反映了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3 知识点分布试卷中的题目涵盖了四年级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小数和分数、几何图形和图表等。
其中四则运算的题目数量较多,而几何图形和图表相关的题目数量较少。
这表明学生在几何图形和图表方面的学习程度可能相对较低,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训练。
3. 成绩分析3.1 总体成绩分布根据试卷评分标准,将学生的得分按照百分制进行统计和分布,得到以下结果:- 优秀(90-100分):20% - 良好(80-89分):35% - 中等(70-79分):30% - 及格(60-69分):10% - 不及格(0-59分):5%3.2 成绩与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关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四则运算和小数分数方面得分较高,但在几何图形和应用题上得分较低。
这说明学生对于具体计算和抽象数学概念较为熟悉,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上还存在一些欠缺。
3.3 学生成绩对比根据成绩排名,将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班级中前10%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表现优异,而后10%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及时找出问题所在,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帮助他们提升成绩。
4. 结论通过对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的分析和成绩的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在四则运算和小数分数方面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几何图形和应用题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 - 难度适中的填空题和计算题得分较高,但对于较难的应用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不同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较大,需要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和提升。
四年级数学期末成绩分析报告一、全年级基本情况:本次考试四年级共有X个班,参加考试学生X人,参考率X%,合格人数X人,合格率X%,优秀人数X人,优秀率X%,平均分XX。
二、各班级成绩情况:四年级各班级成绩对比表三、试卷难易程度分析:试卷的难度系数:(XX),整份试卷有点难度,基础知识不是很多,主要是概念知识的应用较多,学生不易理解。
但这次测试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测试结果与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较符合。
四、试卷分析:第一题填空题。
(一)基本情况: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第1、2、3、9题考查的是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内容,第4、5、6小题考查的是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内容,第7、8小题考查的是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中的内容,本大题学生丢分不是很多。
(二)学生完成情况:本大题拿10分以上20分以下的学生有XX个,20分以上的有XX个,XX分以下的有X个,说明本大题失分较多,主要失分点在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不会转弯,不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读题不认真,不会找关键词,这方面需要强化训练。
(三)教学建议:1. 对于概念知识要给学生细讲、精讲。
2.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不急不躁,多思考,找出每类题的解答方法。
3.抓牢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方式方法,找出学生薄弱点,多训练。
第二题判断题。
(一)基本情况:本题只有5道题,考查的是计数单位与数位的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角的度量。
(二)学生完成情况:本题得分率较高,做对4道小题的学生有86人,做对3道的有50人,做对2道的有11人,做对1道的有17人,全对的有12,大部分学生出错的是第4小题,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彻底。
(三)教学建议:1.提高学生的读题审题的能力,让学生能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对于概念知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理解,然后背诵下来,才会在做题时不会出现概念模糊。
2.多练习提高学生做判断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简便快速的解决此类题。
山东四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7个一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把它精确到十分位是.2.450克= 千克 2千米40米= 千米 3元2角= 元.3.把1857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精确到万位是.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统计树苗今年十二个月生长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6.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7.32+40÷8﹣6,如果要先算加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如果要先算减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8.如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9.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两位,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 5.0,这个数原来最小是,最大是.10.一个圆形跑道长400米,如果每20米竖一个广告牌,一共可以竖个.二、判断题1.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对错)2.65﹣65×2=(65﹣65)×2=0 .(判断对错).3.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判断对错)4.0.5和0.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判断对错)5.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 B. C.2.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50﹣25×20+13 B.(50﹣25)×20+13 C.(50﹣25)×(20+13)3.如图,被纸板遮住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在可以放大4倍的放大镜中看50°的角,你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50° B.100° C.200°5.近似数0.95与准确数0.95相比,()A.准确数0.95大 B.准确数0.95小 C.都有可能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72×2= 120÷6= 1.2﹣1.0= 2500÷5= 40﹣30÷5=2.3+0.8= 6﹣1.6= 4+1.7= 5.4﹣2.5= 8×5÷2=2.脱式计算(730﹣230)÷10+42 24÷(75﹣67)×60 450﹣(37.7+83.25)3.简便计算70﹣29.6﹣10.4 283×5+17×5 25×64×125 73+3.4+27+5.6.五、作图题画出下列三角形指定底的高.六、解答题1.量一量,填一填.(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认一认小刚去图书馆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2.中国代表团在亚洲运动会上金牌数已经连续七届高居榜首,下面是中国代表团第7﹣15解亚运会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①第十五届多哈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比第十四届增加了15块.把上面的统计图画完整.②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最少.③金牌数上升最快的是届到届.④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3.李老师买数学参考书用了24.28元,买语文参考书用了23.76元,他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4.小芳家今年一月份和二月份共交电费312元.照这样计算,她家上半年要交电费多少元?5.4只绵羊一天吃52千克青草,现有130千克青草,可供多少只绵羊吃一天?6.一根钢材,截成7段,每段40厘米.如栗把这根钢材截成5段,每段多少厘米?7.实验小学在庆六一活动中,开展了大型的文艺汇演,为了把会场装扮得更加美观,准备在正方形会场的四周插上60面彩旗,每边彩旗相等.四个顶点都有彩旗,请你计算一下每边各需要有多少彩旗?山东四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7个一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把它精确到十分位是.【答案】50.67,五十点六七,50.7【解析】(1)根据数的组成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2)读小数,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3)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然后按“四舍五入”解答即可.解: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7个一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0.67,读作:五十点六七,把它精确到十分位是50.7;故答案为:50.67,五十点六七,50.7.【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小数的写法和读法,要注意小数点后的数的写法和读法;还考查了近似数的写法,要看精确到的数位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进一还是舍去.2.450克= 千克 2千米40米= 千米 3元2角= 元.【答案】0.45,2.04,3.2.【解析】把450克换算为千克,用450除以进率1000;把2千米40米换算为米数,先把40米换算为千米数,用40除以进率1000,再加2;把3元2角4分化成元数,用2除以进率10,得0.2元,再把3,0.2,加起来即可.解:450克=0.45千克 2千米40米=2.04千米 3元2角=3.2元;故答案为:0.45,2.04,3.2.【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3.把1857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精确到万位是.【答案】1.857万,2万.【解析】(1)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改写;(2)精确到万位就是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带上“万”字,据此解答.解:(1)1 8570=1.857万;(2)1 8570≈2万;故答案为:1.857万,2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要带计数单位.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答案】70°【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180°﹣40°=140°”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再用“140°除以2,即可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列式解答即可.解:(180°﹣40°)÷2=140°÷2=70°答: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2个底角是相等的,运用内角和求角即可.5.统计树苗今年十二个月生长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答案】折线【解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由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统计树苗今年十二个月生长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6.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答案】12.6,6.8.【解析】(1)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把0.126扩大100倍,即0.126乘以100的结果,(2)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原数是多少,我们运用逆向推理进行解决,也就是把0.0068向右移动3位,即,0.0068乘以1000的结果就是原数.解:(1)由题意可知:0.126×100=12.6;(2)0.0068×1000=6.8;故答案为:12.6,6.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7.32+40÷8﹣6,如果要先算加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如果要先算减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答案】(32+40)÷8﹣6;32+40÷(8﹣6).【解析】32+40÷8﹣6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①要变成先算加法,就给加法加上小括号;②要变成先算减法,就给减法加上小括号.解:32+40÷8﹣6,如果要先算加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32+40)÷8﹣6.如果要先算减法,可以添小括号,请写出算式 32+40÷(8﹣6).故答案为:(32+40)÷8﹣6;32+40÷(8﹣6).【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8.如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答案】67,锐角,等腰.【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图中的两个内角度数,即可求出撕去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即可作出判断.解: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撕去的角的度数=180°﹣46°﹣67°=134°﹣67°,=67°;又因为这三个角都是锐角,且有两个角相等,所以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67,锐角,等腰.【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同时考查了三角形的按角分类,关键明确: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三个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9.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两位,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5.0,这个数原来最小是,最大是.【答案】4.95,5.04.【解析】这个数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5.0,如果这个数的个位是5,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是0、1、2、3、4,其中4最大;如果这个数个位上是4,十分位上一定是9,百分位上是5、6、7、8、9、其中5最小.据此写出.解:这个数的个位是5,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是4时,这个数最大,是5.04;这个数的个位是4,十分位上是9,百分位是5时,这个数最小,是4.95;故答案为:4.95,5.04.【点评】此题是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此题关键是看百分位上是几,百分位上是小于或等于4的数,个位一定是5,十分位一定是0;百分位上大于或等于5的数,个位上一定是4,十分位上一定是9.10.一个圆形跑道长400米,如果每20米竖一个广告牌,一共可以竖个.【答案】20【解析】根据题意,在一个圆形跑道竖广告牌,也就是在一个封闭图形中竖广告牌,竖广告牌的个数与间隔数相等,用跑道的长400米除以间隔的距离,就是竖广告牌的个数.解:根据题意可得:400÷20=20(个).答:一共可以竖20个.故答案为:20.【点评】在封闭图形中植树,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用植树道路长度除以植树间隔距离即可.二、判断题1.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解: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2.65﹣65×2=(65﹣65)×2=0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解:65﹣65×2=65﹣130=﹣65,﹣65≠0故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掌握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3.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因为东和南之间是90°,所以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据此解答即可.解:据分析可知: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4.0.5和0.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0.5=0.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解:0.5=0.50,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即0.5和0.5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0.5和0.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5.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依据三角形分类及其高的特点即可作答.解:任何三角形都有三个高,钝角三角形也不例外,只不过它的高,一条在三角形内,两条在三角形外.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分类及其高的特点.三、选择题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 B. C.【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A、3+3>5,5﹣3<3,所以能围成三角形;B、4+4>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C、3+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2.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50﹣25×20+13 B.(50﹣25)×20+13 C.(50﹣25)×(20+13)【答案】B【解析】先算50减去25,所得的差乘上20,所得的积再加上1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50﹣25)×20+13,=25×20+13,=500+13,=513.故选:B.【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计算即可.3.如图,被纸板遮住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从图中,只能看到一个角是锐角,其它的两个角中,可以都是锐角,或有一个钝角,或有一个直角;所以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4.在可以放大4倍的放大镜中看50°的角,你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50° B.100° C.200°【答案】A【解析】放大镜只能改变物体的大小,而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不了夹角的大小,由此判断.解: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的大小,而角度只是形状,是不能被放大镜改变的.如同方的东西再怎么放大也是方的,圆的东西再怎么放大也是圆的,50°的角在放大镜下,只有边延长,而表示形状的角度大小是不变的,还是50°.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难点是:正确掌握放大镜的特性,只改变物体的大小.5.近似数0.95与准确数0.95相比,()A.准确数0.95大 B.准确数0.95小 C.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据此解答.解:因为“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所以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所以准确数和近似数相比,无法确定;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近似数的方法,关键要考虑两种情况再解答.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72×2= 120÷6= 1.2﹣1.0= 2500÷5= 40﹣30÷5=2.3+0.8= 6﹣1.6= 4+1.7= 5.4﹣2.5= 8×5÷2=【答案】72×2=144, 120÷6=20, 1.2﹣1.0=0.2, 2500÷5=500, 40﹣30÷5=24,2.3+0.8=3.1, 6﹣1.6=4.4, 4+1.7=5.7, 5.4﹣2.5=2.9, 8×5÷2=20.【解析】根据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72×2=144, 120÷6=20, 1.2﹣1.0=0.2, 2500÷5=500, 40﹣30÷5=24,2.3+0.8=3.1, 6﹣1.6=4.4, 4+1.7=5.7, 5.4﹣2.5=2.9, 8×5÷2=2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脱式计算(730﹣230)÷10+42 24÷(75﹣67)×60 450﹣(37.7+83.25)【答案】(1)(730﹣230)÷10+42,=92;(2)24÷(75﹣67)×60,=180;(3)450﹣(37.7+83.25),=329.05.【解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在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解:(1)(730﹣230)÷10+42,=500÷10+42,=50+42,=92;(2)24÷(75﹣67)×60,=24÷8×60,=3×60,=180;(3)450﹣(37.7+83.25),=450﹣120.95,=329.05.【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计算时要想看清楚能否运用简算的方法,若不能就按照运算顺序一步步求解.3.简便计算70﹣29.6﹣10.4 283×5+17×5 25×64×125 73+3.4+27+5.6.【答案】(1)70﹣29.6﹣10.4,=30;(2)283×5+17×5,=1500;(3)25×64×125,=200000;(4)73+3.4+27+5.6,=109.【解析】(1)70连续减去29.6与10.4,等于减去29.6与10.4的和;(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3)把64拆成8×8,然后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解:(1)70﹣29.6﹣10.4,=70﹣(29.6+10.4),=70﹣40,=30;(2)283×5+17×5,=(283+17)×5,=300×5,=1500;(3)25×64×125,=25×(8×8)×125,=(25×8)×(8×125),=200×1000,=200000;(4)73+3.4+27+5.6,=(73+27)+(3.4+5.6),=100+9,=109.【点评】根据题意,找准所运用的运算定律,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五、作图题画出下列三角形指定底的高.【答案】【解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解:画出下列三角形指定底的高:【点评】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六、解答题1.量一量,填一填.(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认一认小刚去图书馆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答案】(1)【解析】(1)根据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又东,可辨别方向,再根据图示比例尺,从家到公园大约三段长即3×200=600米,从公园到图书馆大约两段长即2×200=400米,从而填表;(2)用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此题得解.解:(1)填表如下:(2)1000÷20=50(米/分)答:小刚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走50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图示识别方向及读图的能力,要会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2.中国代表团在亚洲运动会上金牌数已经连续七届高居榜首,下面是中国代表团第7﹣15解亚运会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①第十五届多哈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比第十四届增加了15块.把上面的统计图画完整.②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最少.③金牌数上升最快的是届到届.④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答案】①②第十一,第七届;③第十、第十一.④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解析】①由“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比第十四届增加了15块”可知,用第十四届的块数加上15块,然后在十五届的比纵轴上找到165,最后连接150和165两个点即可;②从折线统计图中观察可知,最高点为金牌数最多的届数,最低点为金牌数最少的届数;③从折线统计图中观察,在上升趋势中的届数中,用后一届的块数减去前一届的块数,差别最大的为上升最快;④根据统计图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解: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图:150+15=165(块)②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最多,第七届最少.③金牌数上升最快的是第十届到第十一届.④看了这幅统计图,我的想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故答案为:②第十一,第七届;③第十、第十一.【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绘制统计图的能力,以及通过统计图获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3.李老师买数学参考书用了24.28元,买语文参考书用了23.76元,他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答案】1.96元.【解析】先求出买书一共花的钱数,再根据找回的钱数=支付的钱数﹣花的钱数解答.解:50﹣(24.28+23.76),=50﹣48.04,=1.96(元),答:应找回1.96元.【点评】此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找回的钱数=支付的钱数﹣花的钱数.4.小芳家今年一月份和二月份共交电费312元.照这样计算,她家上半年要交电费多少元?【答案】936元.【解析】首先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平均每个月交电费多少元,再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312÷2×6=156×6=936(元),答:她家上半年要交电费936元.【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正归一”应用题,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数量.5.4只绵羊一天吃52千克青草,现有130千克青草,可供多少只绵羊吃一天?【答案】10只【解析】用52千克青草除以4,得到1只绵羊一天吃青草的千克数,再用现有130千克青草,除以1只绵羊一天吃青草的千克数,即可得可供多少只绵羊吃一天.解:130÷(52÷4)=130÷13=10(只),答:可供10只绵羊吃一天.【点评】本题考查了归一应用题,关键是得出1只绵羊一天吃青草的千克数.6.一根钢材,截成7段,每段40厘米.如栗把这根钢材截成5段,每段多少厘米?【答案】56厘米【解析】一根钢材,截成7段,每段40厘米,根据总长度=段数×每段的长度,可求出这根钢材的长度,再除以5,就是截成5段后,每段的长度,据此解答.解:7×40÷5=280÷5=56(厘米)答:每段56厘米.【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这根钢材的总长,进而根据平均分的方法,求出截成5段后,每段的长度.7.实验小学在庆六一活动中,开展了大型的文艺汇演,为了把会场装扮得更加美观,准备在正方形会场的四周插上60面彩旗,每边彩旗相等.四个顶点都有彩旗,请你计算一下每边各需要有多少彩旗?【答案】16面【解析】此题可以看做是空心方阵问题;最外围每边点数=四周点数之和÷4+1,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60÷4+1,=15+1,=16(面),答:平均每边插了16面.【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最外层每边点数=四周点数之和÷4+1的灵活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2分)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度..(判断对错)2.(2分)把6.400和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都不变.(判断对错)3.(2分)用一根12cm长的小棒和两根6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判断对错)4.(2分)392539(391)2540251000⨯+=+⨯=⨯=.(判断对错)5.(2分)7.83去掉小数点就是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判断对错).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6.(2分)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同时添上一个%,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A.扩大10倍B.缩小到110C.扩大100倍D.缩小到11007.(2分)6.8101 6.8100 6.8⨯=⨯+是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结合律8.(2分)一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9.(2分)下面每组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B.C.D.10.(2分)下列各数中,()是无限小数.A.6.484848 B.3.1415926⋯⋯C.6.010*********三.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12.(2分)6.546是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13.(2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5厘米、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长是,最短是厘米.(填整厘米数)14.(2分)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是,表示乘法结合律是.15.(2分)把35.67缩小到原来的110是;把12.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16.(2分)35070158÷+⨯时,可以同时计算是法和法.17.(2分)0.6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18.(2分)8.05读作十八点零二写作19.(2分)计算价钱,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20.(2分)计算1552-⨯时,最后结果是.如果想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最后结果是.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5分)21.(8分)直接写得数.①3.20.8÷=②0.243⨯=③6.30.07÷=④5.8 3.2+=⑤0.180.6÷=⑥12 1.2-=⑦80.4÷=⑧1.250⨯=⑨390.1÷=⑩3.50.2⨯=22.(9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73 3.427 5.6+++7.25 3.42 1.58--1252532⨯⨯36372377⨯+⨯23.(8分)直接写出得数.5(107)⨯-= 2.810 4.8+-=12.3(4030)--=27(455)÷÷=3(6.8 2.8)⨯-=56(3014)-+=五.操作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24.(7分)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图形B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六.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7分)25.(7分)五(1)班同学折幸运星,16位女生共折了209个,14位男生平均每人折8个.平均每位队员折几个幸运星?26.(7分)某市出租车起步价是5元(不超过6千米的部分),超过6千米的部分按照每千米3.5元计价.李老师从家到校区共付车费19元,那么李老师家距离校区多少千米?27.(7分)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1)李红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0吨,应缴水费多少元?(2)王芳家上个月缴水费41.4元,她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28.(7分)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吗?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2分)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度.√.(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其中已经有一个角是大于90度的,所以剩下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度;故答案为:√.2.(2分)把6.400和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都不变.⨯(判断对错)【解答】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不变.因此,将6.400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这个数大小不变,但把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3.(2分)用一根12cm长的小棒和两根6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判断对错)+=,所以长6cm、6cm、12cm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不能围成一个【解答】解:因为6612三角形;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2分)392539(391)2540251000⨯+=+⨯=⨯=.⨯(判断对错)⨯+【解答】解:392539=⨯+⨯3925391=+⨯(251)39=⨯2639=1014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5.(2分)7.83去掉小数点就是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判断对错).【解答】解:把7.83的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就是把原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6.(2分)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同时添上一个%,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A.扩大10倍B.缩小到110C.扩大100倍D.缩小到1100【解答】解:因为一个小数,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同时添上一个%,这个数就缩小100倍.所以得到的这个数与原数相比缩小10倍,缩小到1 10;故选:B.7.(2分)6.8101 6.8100 6.8⨯=⨯+是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结合律【解答】解:6.8101⨯6.8100 6.81=⨯+⨯680 6.8=+686.8=.故选:C.8.(2分)一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解答】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都可以有两个锐角,所以不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故选:D.9.(2分)下面每组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B.C.D.+<,所以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解答】解:A、236+=,所以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B、235C、234+>,所以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所以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D、224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有C.故选:C.10.(2分)下列各数中,()是无限小数.A.6.484848 B.3.1415926⋯⋯C.6.010*********【解答】解:6.484848是有限小数;3.1415926⋯⋯是无限小数;6.010*********是有限小数.故选:B.三.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80262=︒-︒18052=︒128故答案为:180︒;128︒.12.(2分)6.546是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解答】解:6.546是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6.5,保留两位小数是 6.55.故答案为:三,6.5,6.55.13.(2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5厘米、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长是 13厘米 ,最短是 厘米.(填整厘米数) 【解答】解:95-<第三边95<+ 所以:4<第三边14<即第三边的取值在4~14厘米(不包括4厘米和14厘米),因为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所以第三边最长为:14113-=厘米),最短为:415+=(厘米); 故答案为:13厘米,5.14.(2分)用字母a ,b ,c 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 b c ac bc +=+ ,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解答】解:用字母a 、b 、c 表示乘法分配律是:()a b c ac bc +=+; 用字母a 、b 、c 表示乘法结合律是:()()ab c a bc =. 故答案为:()a b c ac bc +=+,()()ab c a bc =.15.(2分)把35.67缩小到原来的110是 3.567 ;把12.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 【解答】解:把35.67缩小到原来的110是 3.567;把12.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1290.故答案为:3.567,1290.16.(2分)35070158÷+⨯时,可以同时计算是 除 法和 法. 【解答】解:35070158÷+⨯ 5120=+ 125=是同时计算 除法和 乘法. 故答案为:除,乘.17.(2分)0.638的计数单位是 0.001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解:根据小数的意义,0.638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638个0.001; 故答案为:0.001,638.18.(2分)8.05读作 八点零五 十八点零二写作【解答】解:8.05读作 八点零五十八点零二写作 18.02 故答案为:八点零五,18.02.19.(2分)计算价钱,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角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 【解答】解:计算价钱,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角.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分. 故答案为:角,分.20.(2分)计算1552-⨯时,最后结果是 5 .如果想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 ,最后结果是 . 【解答】解:1552-⨯ 1510=- 5=先算减法,把算式变成(155)2-⨯, (155)2-⨯ 102=⨯ 20=故答案为:5,(155)2-⨯,20.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5分) 21.(8分)直接写得数. ①3.20.8÷= ②0.243⨯= ③6.30.07÷= ④5.8 3.2+= ⑤0.180.6÷= ⑥12 1.2-= ⑦80.4÷=⑧1.250⨯=⑨390.1÷=⑩3.50.2⨯=【解答】解:①3.20.84÷= ②0.2430.72⨯= ③6.30.0790÷= ④5.8 3.29+= ⑤0.180.60.3÷=⑥12 1.210.8-= ⑦80.420÷= ⑧1.25060⨯= ⑨390.1390÷= ⑩3.50.20.7⨯=22.(9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3 3.427 5.6+++ 7.25 3.42 1.58-- 1252532⨯⨯ 36372377⨯+⨯+++【解答】解:(1)73 3.427 5.6=+++(7327)(3.4 5.6)=+1009=109--(2)7.25 3.42 1.58=-+7.25(3.42 1.58)=-7.255=2.25⨯⨯(3)1252532=⨯⨯⨯12525(48)=⨯⨯⨯(1258)(254)=⨯1000100100000=⨯+⨯(4)36372377(363237)7=+⨯=⨯6007=420023.(8分)直接写出得数.--=⨯-= 2.810 4.85(107)+-=12.3(4030)-+=÷÷=3(6.8 2.8)27(455)⨯-=56(3014)【解答】解:⨯-= 2.810 4.88--=5(107)15+-=12.3(4030) 2.3-+=⨯-=56(3014)12÷÷=3(6.8 2.8)1227(455)3五.操作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24.(7分)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图形B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解答】解: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图中红色部分),画出图形B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六.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7分)25.(7分)五(1)班同学折幸运星,16位女生共折了209个,14位男生平均每人折8个.平均每位队员折几个幸运星?⨯+÷+【解答】解:(814209)(1614)=÷32130=(个)10.7答:平均每位队员折10.7个幸运星.26.(7分)某市出租车起步价是5元(不超过6千米的部分),超过6千米的部分按照每千米3.5元计价.李老师从家到校区共付车费19元,那么李老师家距离校区多少千米?-÷+【解答】解:(195) 3.56=÷+14 3.56=+4610=(千米)答:李老师家距离校区10千米.27.(7分)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1)李红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0吨,应缴水费多少元?(2)王芳家上个月缴水费41.4元,她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元)【解答】解:(1)2.51025答:应缴水费25元.-⨯÷+(2)(41.4 2.512) 3.812=÷+11.4 3.812=+312=(吨)15答:她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5吨.28.(7分)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吗?【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92,去掉一个最低分62,平均成绩为:++÷(908988)3=÷2673=(分)89答: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是89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2019秋•南通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一瓶眼药水有10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一个成人体内的血液约有4500一桶色拉油约4.2.(2019秋•射阳县校级期末)6升=毫升;3000毫升=升.3.(2019春•嘉陵区期末)□28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4.(2019秋•靖州县期末)3120A B÷=⋯,B最大是,A最大是.5.(2019秋•雁塔区期末)在如图的正方形ABCD中,与AD平行,与AD垂直,AC与BD相交所成的角是.6.(2019春•武城县期末)把424991-=这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1011388+=,91713算式是.7.(2019秋•桑植县期末)一个不透明口袋中装有红球6个,黄球4个,绿球3个,这些球除颜色外没有其它区别,现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要使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最大,需要在这个口袋中至少再放入个绿球.8.(2019•长沙)王帅同学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时大意把被除数325错写成235,结果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问这道题的除数是,余数是.9.(2019•济南)一次大型运动会上,工作人员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穿起来装饰运动场,那么第2019个气球是颜色的(填“红”、“黄”或“绿”)10.(2019•长沙)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件,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人.11.(2019秋•宜宾期末)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05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行了8小时,这列火车离乙城还有千米.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2019春•秦皇岛期末)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几何体一定是由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 13.(2019秋•唐河县校级期末)过一点可以向已知直线画无数条垂线( ) 14.(2019秋•单县期末)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 ) 15.(2019春•罗平县校级期末)215921591⨯÷⨯=( ) 16.(2019秋•五华区期末)因为7321÷=⋯( )÷=⋯,所以703021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2019春•柯桥区校级期末)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c与直线a互相垂直,那么直线b与直线c的关系是()A.平行B.垂直C.相交18.(2019春•南城县期末)如图中第()条线段最短.A.②B.④①③④C.③D.⑤②⑤19.(2019秋•巢湖校级期末)□□★▲★◎◎◎□□★▲★◎◎◎□□★▲★◎◎◎□□⋯中排在第43个的是()A.□B.★C.▲D.◎20.(2019•芜湖模拟)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修一条全长1875米的公路,用了25天完成了任务.甲队每天修40米,乙队平均每天修()A.75米B.53米C.31米D.35米21.(2019春•攀枝花校级期末)原计划1台拖拉机7天耕地224亩,现在4天耕地152亩.照这样计算,7天可比原计划多耕多少亩地?正确的列式是()A.15247224+÷+-÷⨯C.15242247÷⨯-B.15222474÷-÷D.(152224)(74)四.操作题(共3小题,2+2+4=8分)22.(2019秋•莲湖区校级期末)过O点画射线AB的垂线,再过O点画射线AC的平行线.23.(2019秋•九台区期末)小红在A地想到小河边,怎样走最近.24.(2019春•法库县期末)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下面立体图形的形状.五.计算题(共3小题,共27分)25.(2019春•叙州区期末)直接写出得数.(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96660÷+=÷=50606016÷=4084⨯=7707÷=0595÷+=÷=6307÷=18406003⨯=400526.(2019秋•东海县期末)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每小题2分,共4分) 52426÷= 89532÷=27.(2019•杭州模拟)脱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8分) ①4803214280+⨯- ②750(4318)125÷-+③4884)(8448)+⨯-④(7201623)52÷-⨯ ⑤[275(3246)]28-+⨯⑥240080142÷-⨯六.应用题(共6小题,4分+5分+5分+5分+5分+5分= 29分)28.(2019秋•盐城期末)8辆卡车共运进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7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进苹果多少箱?29.某公司要包一辆客车送员工回家过年,包车费是固定的.根据统计,乘坐包车回家的员工每人要付车费15元.后来有6人改变计划不坐包车,这样乘坐包车回家的员工每人需多付3元车费,问包车费是多少元?30.(2019春•射阳县期末)挖一条长850米的水渠,每天75米,挖了几天后,剩下的米数比已经挖的少50米.已经挖了多少天?31.(2019春•营山县期末)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开往成都.2小时后,客车追上货车.已知货车的速度是30千米/时,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2.(2019•郑州模拟)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33.(2019秋•丹徒区校级期末)四年级一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48 27 50 36 38 44 46 52 3940 42 29 36 42 37 54 41 45(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成绩/个合计20~2930~3940~4950~59人数(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四年级一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图(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个这一段的人数最多.(4)李红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超过40个吗?.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2019秋•南通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一瓶眼药水有10克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一个成人体内的血液约有4500一桶色拉油约4.[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眼药水用“克”做单位;可知计量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用“升”做单位;计量一个成人体内的血液用“毫升”做单位,计量一桶色拉油用“升”做单位.[解答]解:一瓶眼药水有10 克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 升一个成人体内的血液约有4500 毫升一桶色拉油约4 升;故答案为:克,升,毫升,升.[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2019秋•射阳县校级期末)6升=6000毫升;3000毫升=升.[分析](1)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2)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1)6升6000=毫升;(2)3000毫升3=升.故答案为:6000,3.[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3.(2019春•嘉陵区期末)□28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7,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分析](1)要使□237÷的商是两位数,需满足除数7要大于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所以□中最大填6;(2)要使□237÷的商是三位数,需满足除数7要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所以□中最小填7.[解答]解:(1)要使□287÷的商是三位数,除数7要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中可以填7、8、9,所以□中最小填7;(2)要使□287÷的商是两位数,除数7要大于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中可以填1、2、3、4、5、6,所以□中最大填6.故答案为:7,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和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大小有关.4.(2019秋•靖州县期末)3120A B÷=⋯,B最大是30,A最大是.[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余数最大为:31130-=⨯+203130=+62030650=答:B最大是30,A最大是650;故答案为:30,65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5.(2019秋•雁塔区期末)在如图的正方形ABCD中,BC与AD平行,与AD垂直,AC与BD相交所成的角是.[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解答.[解答]解:在如图的正方形ABCD中,BC与AD平行,CD与AD垂直,AC与BD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故答案为:BC,CD,直角.[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及性质.6.(2019春•武城县期末)把424991-=这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91713÷=,1011388-+÷=.101(4249)788[分析]首先用42、49的和除以7,求出商是多少;然后用101减去所得的商即可.[解答]解:把424991-=这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91713÷=,1011388可得:101(4249)788-+÷=.故答案为:101(4249)78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运算顺序.7.(2019秋•桑植县期末)一个不透明口袋中装有红球6个,黄球4个,绿球3个,这些球除颜色外没有其它区别,现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要使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最大,需要在这个口袋中至少再放入个绿球.[分析]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即可;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要使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最大,那么绿球的个数要最多,即口袋中绿球的个数不少于7;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口袋中装有红球6个,黄球4个,绿球3个,>>,643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需要往口袋中再放入绿球,应放入734-=(个);答: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要使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最大,需要在这个口袋中至少再放入4个绿球.故答案为:红,4.[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1)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根据求可能性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即可;(2)不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可以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8.(2019•长沙)王帅同学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时大意把被除数325错写成235,结果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问这道题的除数是15,余数是.[分析]因为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所以被减数减少的数即除数的6倍,即除数为:(325235)615-÷=,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25235)6-÷,=÷,906=;15÷=⋯;325152110故答案为:15,10.[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即错写的数比原来少的数正好是除数的6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者之间的关系.9.(2019•济南)一次大型运动会上,工作人员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穿起来装饰运动场,那么第2019个气球是红颜色的(填“红”、“黄”或“绿”)[分析]根据题干可得,这组气球的排列规律是:6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3红、2黄、1绿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计算出第2019个气球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解:201363353÷=⋯,所以第2019个气球是第336周期的第3个,是红气球.故答案为:红.[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组气球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2019•长沙)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件,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9人.[分析]由“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件”,可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90536÷÷=(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那么每小时完成5401054÷=(人).÷=(个),因此需要工人5469[解答]解:54010(9053)÷÷÷÷,=÷,5469=(人);答:需要工人9人.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每人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然后再求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需要的人数.11.(2019秋•宜宾期末)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05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行了8小时,这列火车离乙城还有90千米.[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8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用全程减去行驶的路程即可.[解答]解:10501208-⨯=-1050980=(千米)90答:这列火车离乙城还有90千米.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2019春•秦皇岛期末)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几何体一定是由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判断对错)[分析]如果从正面看到一个几何体的图形,说明前排是3个小正方体,后排有几排,每排是3个还是2个或1个不确定,所以这个几何体至少是由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解答]解::从正面看到一个几何体的图形,说明前排是3个小正方体,后排有几排,每排是几不确定,所以这个几何体至少是由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只从一个方向看不能确定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要从前、左、上三个方向看才能确定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13.(2019秋•唐河县校级期末)过一点可以向已知直线画无数条垂线.⨯(判断对错)[分析]依据垂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垂直,所以题干说法不对.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过垂线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4.(2019秋•单县期末)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错误.(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据此判断.[解答]解: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说法错误,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含义,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理解.15.(2019春•罗平县校级期末)215921591⨯÷⨯=.⨯(判断对错)[分析]21592159⨯÷⨯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得出结果,再与1比较.[解答]解:21592159⨯÷⨯(215215)(99)=÷⨯⨯=⨯181=81811>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注意不要用错运算定律.16.(2019秋•五华区期末)因为7321÷=⋯,所以703021÷=⋯.⨯.(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进行解答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因为7321÷=⋯,÷=⋯,所以7030210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2019春•柯桥区校级期末)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c与直线a互相垂直,那么直线b与直线c的关系是()A.平行B.垂直C.相交[分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8.(2019春•南城县期末)如图中第()条线段最短.A.②B.④①③④C.③D.⑤②⑤[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中第③条线段最短;故选:C.[点评]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9.(2019秋•巢湖校级期末)□□★▲★◎◎◎□□★▲★◎◎◎□□★▲★◎◎◎□□⋯中排在第43个的是()A.□B.★C.▲D.◎[分析]根据观察,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8个图形一个排列周期,分别按照:□□★▲★◎◎◎的顺序循环排列,只要用43除以8计算出第43个图形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图形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3(21113)÷++++,=÷,438⋯(个),5=(个)3余数是3,所以排在第43个的是★.故选:B.[点评]根据题干得出图形的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0.(2019•芜湖模拟)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修一条全长1875米的公路,用了25天完成了任务.甲队每天修40米,乙队平均每天修()A.75米B.53米C.31米D.35米[分析]因为工作效率和⨯合作的时间=共同完成的工作量,所以用工作量÷工作时间-甲队每天修的米数=乙队每天修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18752540÷-=-7540=(米),35答:乙队平均每天修35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21.(2019春•攀枝花校级期末)原计划1台拖拉机7天耕地224亩,现在4天耕地152亩.照这样计算,7天可比原计划多耕多少亩地?正确的列式是()A.15247224÷⨯-B.15222474-÷⨯C.15242247+÷+÷-÷D.(152224)(74)[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现在7天耕地的亩数,然后减去计划7天耕地的亩数即可.[解答]解:15247224÷⨯-=-26622442(亩)答:7天可比原计划多耕42亩地.故选:A.[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求出现在和原计划每天耕地的亩数,进而解决问题.四.操作题(共3小题,2+2+4=8分)22.(2019秋•莲湖区校级期末)过O点画射线AB的垂线,再过O点画射线AC的平行线.[分析]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AB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AB重合的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AC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平行线和垂线的作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23.(2019秋•九台区期末)小红在A地想到小河边,怎样走最近.[分析]因为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所以,只要作出从小红(即A点)到小河的垂线段即可.[解答]解:由分析作图如下:[点评]考查了作最短线路图,注意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24.(2019春•法库县期末)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下面立体图形的形状.[分析]左边的立体图形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从正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2个,下行1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解答]解: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下面立体图形的形状.[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五.计算题(共3小题,共27分)25.(2019春•叙州区期末)直接写出得数.6016⨯=7707÷= 4084÷= 5060⨯= 96660÷+= 6003÷= 1840⨯= 4005÷= 6307÷= 0595÷+=[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016960⨯=7707110÷= 4084102÷= 50603000⨯= 9666076÷+= 6003200÷= 1840720⨯= 400580÷= 630790÷= 059595÷+=[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26.(2019秋•东海县期末)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2426÷=89532÷=[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52426204÷=⋯⋯895322731÷=⋯⋯[点评]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27.(2019•杭州模拟)脱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8分)①4803214280+⨯-②750(4318)125÷-+ ③4884)(8448)+⨯- ④(7201623)52÷-⨯ ⑤[275(3246)]28-+⨯ ⑥240080142÷-⨯[分析]①先算乘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②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③先算加减法,再算乘法;④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⑤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⑥先算除法和乘法,最后算减法.[解答]解:①4803214280+⨯-=+-480448280=-928280=648②750(4318)125÷-+=÷+7502512530125=+=155③(4884)(8448)+⨯-13236=⨯=4752④(7201623)52÷-⨯(4523)52=-⨯=⨯2252=1144⑤[275(3246)]28-+⨯=-⨯[27578]28=⨯197285516=⑥240080142÷-⨯3028=-=2[点评]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六.应用题(共6小题,4分+5分+5分+5分+5分+5分= 29分)28.(2019秋•盐城期末)8辆卡车共运进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7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进苹果多少箱? [分析]首先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箱,再求出现在一共有多少辆卡车,然后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4808(87)÷⨯+=⨯6015=(箱)900答:一共可以运进苹果900箱.[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正归一”问题,解答规律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29.某公司要包一辆客车送员工回家过年,包车费是固定的.根据统计,乘坐包车回家的员工每人要付车费15元.后来有6人改变计划不坐包车,这样乘坐包车回家的员工每人需多付3元车费,问包车费是多少元?[分析]每人要付车费15元,6个人就需要支付6个15元,即15690⨯=(元),这90元需要其它员工负担,每人多付了3元钱,用90元除以3,即可求出坐包车还有多少人,然后加上6人,求出原来有多少人,再乘15元,就是包车的费用.[解答]解:15690⨯=(元)90330÷=(人)+⨯(306)15=⨯3615540=(元)答:包车费是540元.[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6个人的车费需要其他人进行分摊,由此求出总人数,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得出包车费.30.(2019春•射阳县期末)挖一条长850米的水渠,每天75米,挖了几天后,剩下的米数比已经挖的少50米.已经挖了多少天?[分析]水渠的总长度是850米,剩下的米数比已经挖的少50米,根据和差公式,总长度加上50米,再除以2,就是已经挖的长度,然后用挖的总长度除以每天挖的长度,即可求出已经挖了多少天.[解答]解:(85050)2+÷9002=÷450=(米)450756÷=(天)答:已经挖了6天.[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和差公式:(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数,求出已经挖的长度,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解.31.(2019春•营山县期末)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开往成都.2小时后,客车追上货车.已知货车的速度是30千米/时,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开往成都,2小时后,客车追上货车,客车在后,货车在前,客车2小时比货车多行20千米,求出货车的路程,再加上20千米,就是客车的路程,再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答]解:(30220)2⨯+÷802=÷40=(千米)答: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32.(2019•郑州模拟)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分析](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由题意可知,这辆大车第一小时收费是3元,后51-小时每小时收费4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后51-小时收费是(51)4-⨯元,则共收费3(51)4+-⨯元.(2)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由于前两小时收费4元,则其超过两小时的收费为194-元,超过部分每小时收费3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其超过2小时的时间为(194)3-÷小时,则共停车(194)32-÷+小时.[解答]解:(1)3(51)4+-⨯344=+⨯,=(元).19答: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19元.(2)(194)32-÷+=÷+,153252=+,=(小时).7答:小车停车7小时.[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大车是第一小时收费3元,小车是前2小时收费4元.33.(2019秋•丹徒区校级期末)四年级一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48 27 50 36 38 44 46 52 3940 42 29 36 42 37 54 41 45(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四年级一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图(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个这一段的人数最多.(4)李红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超过40个吗?.[分析](1)用画“正”字的方法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再根据统计数据求出合计,然后把这些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内即可.(2)根据统计表中的统计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各成绩段人数的直条图,标上数据等即可.(3)由统计图(表)即可看出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个成绩段的人数最多.(4)由统计图(表)可以看出,李红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应在40~49这个结成段之内,且40个是第8名,因此,第12名的成绩一定超过40个.[解答]解:(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3)答: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49个这一段的人数最多.(4)答:李红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超过40个.故答案为:40,49,可能超过40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对原始进行整理、填写统计表;再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解决有关问题.注意,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写上标题,标上数据及绘图时间;直条宽度相同,分布均匀,美观大方。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共10分)1.亮亮说:“我的茶杯容量比芳芳的大,我茶杯里的水比芳芳的多。
”()2.720÷16÷5和720÷90的结果相同。
()3.把一个正方体放在桌上,如果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4.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到已知直线距离是10厘米的直线有无数条。
()6.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是钝角。
()7.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两个0,商的末尾至少有1个0。
()8.如图,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但没有垂足。
()9.小亮和小明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出谁先玩游戏,这个方法很公平。
()10.元旦节那天,百润发超市按两红、三黄、一蓝的规律挂灯笼,第88个灯笼是黄色的。
()二、选择题(共10分)11.将400毫升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大约占,那么这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毫升。
A.100B.800C.160012.8只奶牛9天一共产奶720千克,列式720÷8求的是()。
A.平均每只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B.平均每只奶牛9天产奶多少千克C.8 只奶牛平均每天产奶多少千克13.芳芳看一本课外书,第一天看了2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3页,最后一天看了56页,她一共看了()天。
A.13B.12C.1114.在算式□26÷33=1△……☆中,□里的填法有()种。
A.5B.4C. 315.把四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A. B. C.16.①把600本图书,②平均分给6个年级,③每个年级有5个班,根据②③两个条件可求出()。
A.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B.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C.六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1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① 两个锐角合起来,可能是钝角。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写写帮整理)第一篇: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写写帮整理)六年级一班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一)学情分析这次考试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
因本校生源差,数学基础更差,给授课带来一定难度,教学中整个学习进度较慢,虽然相对于上学年有所提高,但是成绩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二)成绩分析班级学生成绩两级分化比较大,有部分好学生,但差生人数众多,部分学生属于特差生。
本次期末考试,90分以上8人,80分以上6人(较期中考试提高4人),60分以上8人(其中68-73有5人,中等生主要集中在偏低分数段,而且人数偏少;60-62有3人,60分段的可以说是不及格学生转化而来,但是不够稳定,极容易退化),不及格18人(其中46-56有7人,这几人学习态度较好但是灵活变通性不强,有基础但是不扎实;25-35有6人,基础薄弱且思维僵化;10-25有5人,基础极度薄弱,甚至可以追溯到学习数学之初,现在处于上课听不懂阶段)。
由成绩分布结构可以看出,本班的成绩结构严重失衡,中部优秀学生断层,大部分学生集中在中下部,导致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二、存在问题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学习的诸多环节中,知识掌握及其理解不到位,突出表现在:1.学生懒于动手、动脑。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听老师讲,没有动手、动脑,导致所学知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
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相对基础较差由于我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过于懈怠,数学学科相对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很难在短期内提高。
3.学生计划性和学习效率太低由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计划性,不善于归纳、总结,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太低。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相应内容,从而造成学习拖欠现象。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规范落实的不好。
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语文、数学、英语)1.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语文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通过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本次语文考试本班共64名学生,最高分115.5分,最低分84分,全班平均分106.88,合格率100%,优秀率89%。
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掌握较牢,基础较好,尤其是生字词扣分较少,看来期末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
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掌握。
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很少丢分。
此外,修改病句学生也改得不错。
三、试卷分析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
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
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
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
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精选10篇)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一):这次期中测试是对我们前半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测查,也是对自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反思,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明白自我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为了查漏补缺,对此成绩进行如下分析:一、卷面数据分析我所带的四年级数学应考25人,实考25人,总分2185分,平均分87。
4,0—39的1人,60—69的1人,70—79的2人,80—89的11人,90—100的10人。
合格率96%,优秀率40%。
从整体成绩来看,居同年级的中偏上,试卷共分四部分;一计算(包括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及简算)共34分,全对的16人,全错的没有。
错题主要是文字题算,教材中的没有出现文字题,学生不能正确得列综合算式解答,此类题型训练的少。
二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测查(包括填空、确定、选择)共27分全对的5人,全错的没有。
教材对容积单位复名数化单名数,和单名数化复名数没提到,但试卷有此类型的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共24分。
学生对第7小题提问题此类型的题不知问题写错位置。
四动手操作6分,这道题学生完成的较好。
我所带的三年级数学应考30人,实考30人,总分2703。
6分,平均分90。
12,40—49的2人,70—79的2人,80—89的10人,90—100的16人。
合格率93。
5%,优秀率53%。
从整体成绩来看,居同年级的中,试卷共分四部分;一计算(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共38分全对的19人,全错的没有。
错题主要是除法的估算,考题和教材中的估算方法不一样,除法的商估出几十多或几百多。
二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测查(包括填空、确定)共30分全对的人,全错的没有。
教材对长度和重量单位复名数化单名数,和单名数化复名数没提到,但试卷有此类型的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共27分。
学生对第6小题修改日记此类型的题不知如何去完成。
四动手操作5分,还没学习的平移两次的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1、从教师来说,一对苏教版教材的深浅把握的不是十分的恰当,有些资料教材知识昙花一现,还需再往深讲,还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