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 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 思想控制的加强
一定的文化是 一定政治、经济
的反映
• 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融合 各家
新儒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政治:巩固统一 稳定统治
思想:主流文化 消极:束缚思想
文化反作用 于政治、经济
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
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②倡导“待时而动”
③倡导“因时制宜”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 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
⊙ 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 ⊙ 特征: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 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 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 社会情况,对人民少干扰,所谓 “纵民之欲 ”, “与民休 息 ”,“顺民之情 ”,“顺流而与民更始 ”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D. ① ② ③
B 4、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各家思想,适应不同阶级的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儒学的不满
D 5、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