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造工(2009年修订)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15
铸造工职业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铸造工。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轧工
铸轧工是指在铁矿、煤炭等矿石冶炼生产过程中,运用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铸铁、轧制和后续加工的操作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指对某一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分类、定级和评价的一系列标准规范,旨在规范和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铸轧工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基本知识技能要求:
- 了解和运用铸轧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原材料的性质、生产流程、设备操作和维护等。
- 掌握相关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知识,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 具备一定的计算和测量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工作。
2. 工作任务和操作要求:
- 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准确地进行铸铁和轧制操作,包括设备的开机、操作和停机等。
- 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轧辊和模具的更换和调整,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 能够进行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
- 能够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包括检查产品的外观、尺寸和性能等。
- 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记录。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要求:
- 能够与同事和上级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共同解决问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于铸轧工提供了明确的职业要求和技能标准,有利于提高铸轧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推动铸轧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产业效益。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
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
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
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
7。
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
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造工(2009年修订)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装与工具,进行铸型制备、合金熔炼与烧注、铸件后处理及质量检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噪音、粉尘、有害气体。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定的学习、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体和色觉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具备必要的设备、工装与工具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装与工具,进行铸型制备、合金熔炼与浇注、铸件后处理及质量检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噪声,粉尘,有害气体。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体和色觉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具备必要的设备、工装与工具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铸造工。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铸造工职业标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铸造工。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造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水平划分)- 铸造工是指在制造行业
中从事铸造产品的加工工作的人员。
铸造工根据其业务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一、初级铸造工应具备以下职业技能:
1. 了解铸造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铸造工作的基本技能;
2. 能够正确使用铸造设备和工具,进行铸模、熔炼和浇注等操作;
3. 能够根据铸造要求进行模板和芯型的制作;
4. 具备基本的铸造工艺常识,能够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铸造材料;
5. 具备铸造产品表面处理的基本技能;
6.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二、中级铸造工应具备以下职业技能,除初级铸造工职业技能外:
1. 能够独立完成铸造工作中的一般难度操作和问题处理;
2. 具备铸造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能够进行铸造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4. 能够进行简单的铸造工艺设计和工艺改进;
5. 具备一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能力;
6. 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高级铸造工应具备以下职业技能,除中级铸造工职业技能外:
1. 具备较强的铸造工艺设计和工艺改进能力,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复杂的铸造工艺设计;
2. 具备较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能力,能够解决铸造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
3. 具备一定的人员培训和团队管理能力;
4. 能够进行铸造设备和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5. 具备相关的工程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工艺问题。
以上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水平划分)- 铸造工的概述,
不同层次的铸造工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造工
前言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是为了规范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本文将分享铸造工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概述
铸造工职业技能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铸造工程学基础知识
这方面主要包括铸造材料、铸造设备、铸造工艺、铸造理论等知识,铸造工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二、模具制造技能
模具制造是铸造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方面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模具的设计、加工、调试等等。
三、铸件质量检测技能
铸造工需要能够进行铸件的检测工作,这方面的技能需要掌握
金相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铸件性能检测等等。
四、铸造机械操作技能
铸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需要掌握各种机械
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关的维护保养技能。
五、铸造工艺技能
铸造工艺技能是铸造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方面所需
要掌握的技能包括铸型制作、浇注、冷却、清理等等。
六、铸造安全管理技能
铸造工作需要注意各种安全问题,这方面的技能需要包括劳动
保护、事故防范等相关的知识。
结语
以上是铸造工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能,对于从事铸造工作的人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要想成为
一名优秀的铸造工,除了掌握这些技能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室、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铸造工(2009年修订)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装与工具,进行铸型制备、合金熔炼与烧注、铸件后处理及质量
检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高温、噪音、粉尘、有害气体。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定的学习、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体和色觉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
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
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备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具备必要的设备、工装与工具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
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中级不少于60 min,高级不少于900 min,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2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符合相应等级考试的设备和工具等工作现场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
2.2.1 基础理论知识
(1)基本识图知识。
(2)公差与配合。
(3)铸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根据2012广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新政策指示,自2012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年需要学习两门专业课和两门公修课,公需课不少于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42学时,继续教育学分直接和职称、聘任挂钩。
相关教育政策解读和报读指引请访问:
/include/zhuanti.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