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列车的转向和分支的功能。
由于其重要性,道岔检查一直是铁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就道岔检查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要求1、准确性道岔检查必须精准、准确。
检查员必须熟悉列车线路和道岔的结构,了解其特性、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等,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及时性道岔检查应在列车运行前、期间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在重要时刻,每次列车经过道岔前都要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全面性道岔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道岔轨距、岔尖的距离和高度等轨面检查;轨道钢材、道床的变形、裂纹等底面检查;岔尖间可移性等机械部件、位移限制装置、闭塞机构等设备的检查;连接撑、连接螺栓等紧固件的检查;线路内部的检查。
全面地检查道岔,可以有效地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
二、标准道岔检查应按国家和铁路部门的标准进行,在检查中不得偏离或改变标准、规程和流程。
各种标准和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道岔外观和轨面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机械部件和设备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道岔检查是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行的必要措施。
检查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精确、及时、全面地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铁路交通的安全。
我国轨道⼯程质量验收标准⾼铁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改名⽚,我国与外国进⾏经济合作时,⾼铁是⾮常重要的合作内容,我国⾼铁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轨道是⾼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轨道⼯程质量验收标准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线路基桩验收标准1、⼀般规定正线应设臵线路基桩。
轨道⼯程施⼯前应进⾏线路贯通测量。
2、主控项⽬基桩所⽤材料进场时,应对其规格、型式、外观进⾏验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见证检验,但⾄少⼀次。
检验⽅法:施⼯单位、监理单位查验产品合格证,观察检查。
3、基桩的设臵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单位抽检次数的10%见证检验,但⾄少⼀次。
检验⽅法:仪器测量、观察。
4、基桩的测设精度应满⾜《新建铁路⼯程测量规范》(TB10101)中线和⾼程测量精度的要求。
(注:铁建设[2009]195号TB10101-2009于2009年12⽉1⽇实⾏,TB10101-1999同时废⽌。
检验数量:施⼯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法:施⼯单位仪器测量,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查测量资料。
5、基桩标志设臵牢固。
检验数量:施⼯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法:观察检查。
6、⼀般项⽬基桩的标志应设臵齐全,⾊泽鲜明、清晰完整。
检验数量:施⼯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法:观察检查。
⼆、铺轨前铺碴验收标准1、铺碴前应取得线下施⼯单位线路测量资料、中桩、基桩和⽔准点,并进⾏铺碴前路基⾯检查,复测线路中桩、基桩及路基⾯⾼程,形成交接记录。
2、轨道⼯程开始施⼯前,线下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程及线路复测应已完成,此时形成的资料包括了平、纵断⾯及建筑物变更设计的重要内容,是铺轨⼯程重要、可靠的指导⽂件,应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向有关单位办理接收。
3、施⼯单位应评估碴场建场检验、⽣产检验的有效性,检查出场检验报告。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轨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为了保障铁路轨道工程的质量,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文将针对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轨道线路质量验收标准。
1. 轨道线路平整度。
轨道线路的平整度是指轨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整程度。
验收时应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2. 轨道线路弯曲度。
轨道线路的弯曲度是指轨道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程度。
验收时应采用曲线测量仪进行检测,弯曲度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3. 轨道线路轨距。
轨道线路的轨距是指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
验收时应采用轨距测量仪进行检测,轨距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4. 轨道线路道床。
轨道线路的道床是指轨道铺设在上面的路基层。
验收时应检查道床的材料和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松动、渗水等问题。
二、轨道工程设施质量验收标准。
1. 轨道道岔。
轨道道岔是指铁路线路上的分支线和交叉线。
验收时应检查道岔的安装是否牢固,转辙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异响等问题。
2. 轨道轨枕。
轨道轨枕是指支撑轨道钢轨的木质或混凝土质的枕木。
验收时应检查轨枕的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开裂、变形等问题。
3. 轨道防护设施。
轨道防护设施是指铁路线路上的护栏、信号灯、标志牌等设施。
验收时应检查这些设施的安装位置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损坏、缺失等问题。
三、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1. 施工前验收。
在轨道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方案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施工过程验收。
在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后终验。
在轨道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整个工程进行终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的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轨道标准一、道床1、道床床基必须平整、坚实。
2、如果坑凹较深、面积较大,必须充填夯实,保证重车长时运行轨道不下沉、不歪斜。
3、主要运输巷道必须铺垫缓冲石子,厚度不低于300㎜,石子规格以直径30-50㎜为宜,且必须捣实,无杂物、浮煤、积水。
二、道木1、道木材质必须尽量以柳木、柞木为主,端头不劈裂,必要时做防腐处理。
2、600轨距道木长度不小于1200㎜,端头尺寸上面宽度不低于140㎜,下面不低于160㎜,高度不低于140㎜.三、道轨1、一般运输线道轨规格不低于18㎏/m,运送综采支架轨道不低于22㎏/m,有乘人车运输轨道不低于30㎏/m.2、轨道道轨长度有6m、8m、10m、12m几种规格,使用中根据矿井实际决定尺寸长短,便于下放和运输。
四、道岔1、道岔道轨可以较线路轨型高一级的钢轨,不允许采用低于线路轨型的钢轨。
2、单开道岔有左右之分,铺设时应根据设计或实际决定道岔型号及左右。
3、主要运输线路杜绝非标道岔使用。
五、铺设质量1、道木间距主要运输线路以700㎜为准,误差不大于50㎜.2、道岔及弯道处道木应根据实际适当加密、加长,并保证递减尺寸均衡,杜绝密集不均。
3、轨道接头连接处不准落在道木上,接头整齐不得错搭,以保证行车的稳定。
4、道轨接头处道木加密,接缝处两端各铺道木,道木距接头200㎜为宜,前后各一根道木。
5、道钉必须符合要求,保证扣压道轨紧实、牢固。
6、600㎜轨道尺寸以道轨内沿间距580mm为准。
弯道处适当加宽,最大轨距不得超过620mm7、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接头间隙不得大于5mm。
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螺栓必须用鱼尾螺栓,并有平光垫和弹簧垫;道夹板必须采用标准道夹板。
8、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9、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规矩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10、采用不同轨型的道岔时,道岔前后端应各铺设一节与道岔轨型相同的钢轨,然后用异型鱼尾板与线路钢轨连接。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一、轨道基础知识1. 轨道的定义和分类轨道是地面上的一条线或者是一个曲线,通常用于列车、有轨电车、地铁等轨道车辆的行驶。
根据用途和类型的不同,轨道可以分为铁路轨道、有轨电车轨道、地铁轨道等。
2. 轨道的结构轨道通常由铁轨、轨枕、道岔、轨道连接部分组成。
铁轨是轨道的主体部分,用于承受列车轮轴的荷载和传输列车的重量。
轨枕用于支撑铁轨,均匀分布列车的重量。
道岔用于连接不同轨道或者进行列车的转换。
3. 轨道的几何要求轨道的几何要求包括轨道的水平和垂直几何要求,以确保列车能够在轨道上平稳行驶。
水平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水平曲率和轨道的中心线偏差等。
垂直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高低点以及坡度等。
4. 轨道的轨距和轨道标准轨距是指轨道两条轨道之间心的水平距离,其标准值根据国家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轨道标准是指轨道的设计和建造标准,包括铁轨的材质和规格、轨枕的材质和规格、道岔的设计和使用标准等。
5. 轨道的维护和检修轨道的维护和检修是保证轨道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包括轨道的检查、铁轨的磨整、轨枕的更换等工作。
同时,在轨道上的维修作业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交通管制。
二、轨道技术知识1. 轨道排列方式轨道的排列方式包括单线排列、双线排列、多线排列等。
不同的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运输需求和场景。
2. 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包括车辆的自重、车辆的载荷、车辆的速度等。
车辆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到轨道的设计和使用。
3. 轨道的车辆动力系统轨道车辆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
内燃动力系统通常用于铁路运输,而电力动力系统通常用于有轨电车和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
4. 轨道车辆的牵引系统牵引系统分为机械传动方式和电子牵引方式,不同的牵引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车辆和运输需求。
5. 轨道信号系统轨道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信号灯、道岔信号、列车位置检测系统等。
6. 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等,这些系统保证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乘客舒适和安全。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不同的铁路线路,使列车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行驶。
因此,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道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一、道岔检查的要求1. 定期检查:道岔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道岔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为每年一次。
2. 检查内容:道岔的检查内容应包括道岔的轨道、道岔机构、道岔控制系统等方面。
具体包括道岔的轨距、轨面高度、轨道弯曲度、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等。
3.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道岔检查,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阅。
二、道岔检查的标准1. 轨距:道岔的轨距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435mm。
如果轨距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2. 轨面高度:道岔的轨面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36mm。
如果轨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3. 轨道弯曲度:道岔的轨道弯曲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000m。
如果轨道弯曲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4. 道岔机构: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6-2014。
如果道岔机构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道岔控制系统: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7-2014。
如果道岔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道岔检查是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查和维护,才能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
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 2米弦测量正矢值厶h ,根据公式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轨道质量标准:1、 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土 50mm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20mm 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2、 坡度与标高: 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土50mm 坡度误差50米不大于1/1000, 高差不大于50mm3、 接头平整度: 轨面高低、错差不大于 2mm 不应有硬弯;4、方向: 直线目视直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圆顺,用 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米以上时不超过 2mm 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 3mm5、 轨面前后高低: 目视平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 倾斜绞车道不超过 15mm6、 轨距: 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 +5mm -2mm ;7、 钢轨: 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 (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 1)9、轨缝: 间隙不大于5mm10、轨枕质量: 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 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不大于50mm 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见图1)12、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13、 道钉:15~18kg/m 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 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 2mm 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14、 轨枕间距:700mm 误差不大于50mm 15、 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曲线段轨加宽值:见表2轨道接头△ h=b 2/(8R)*1000=500/R ,则轨道曲线半径 R =500/ △ h ,其中△ h 为测量的正矢值。
矿井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一、轨道质量标准: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2、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坡度误差50米内不大于1/1000,高差不大于50mm;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内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4、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5、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6、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5mm, -2mm;7、钢轨: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1)表1 曲线段外轨超高值(mm)9、轨缝:间隙不大于5mm;10、轨枕质量: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不大于50mm;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见图1)轨道接头轨枕图1 接头悬接的轨枕间距(mm)12、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13、道钉: 15~18kg/m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14、轨枕间距:700mm,误差不大于50mm;15、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曲线段内轨加宽值:见表2表2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mm)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2米弦测量正矢值△h,根据公式△h=b2/(8R)*1000=500/R,则轨道曲线半径R =500/△h,其中△h为测量的正矢值。
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一、轨道质量标准:
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
大于设计值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
2、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坡度误差50米内不大于1/1000,高差不大于50mm;
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内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
4、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
5、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
6、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5mm, -2mm;
7、钢轨: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
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1)
9、轨缝:间隙不大于5mm;
10、轨枕质量: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
大于2米;(见图1)
12、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3、道钉:15~18kg/m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规格与轨型配套,
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
14、轨枕间距:700mm,误差不大于50mm;
15、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见表2
表2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mm)
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2米弦测量正矢值△h,根据公式
△h=b2/(8R)*1000=500/R,则轨道曲线半径R =500/△h,其中△h为测量的正矢值。
测量方法见图2
△h
弦长b
图2 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
二、道岔质量标准
1、轨距:按标准加宽后 +3mm,辙岔前后轨距偏差0~3mm;
2、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3、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米以
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
4、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
5、接头平整度:高低内错不大于2mm;
6、尖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
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
7、开程:尖轨开程为80~110mm;
8、轨缝:尖轨根部间隙不大于8mm, 其他与线路相同;
9、心轨与护轨工作边间距:900mm轨距为872+2mm;
10、护轨:零件齐全(间隔铁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
11、辙岔:心轨、翼轨垂直磨损不超过7mm,铆钉无松动;
12、滑床板:与尖轨底部贴合,间隙不大于2mm;
13、基本轨与连接轨:垂直磨损不大于7mm;
14、轨撑:轨撑与基本轨间隙不大于1mm,数量齐全;
15、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6、道钉:规格、数量,浮离量不大于2mm;
17、轨枕:规格适合,无失效,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50mm;
18、捣固:捣固坚实、无空吊板;
19、转辙器:又名扳道器,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20、道床:道床整治,道渣不埋没轨枕面,无杂物。
三、道岔的主要参数及安装标准
道岔型号说明:
如:ZDK930-3-9 其中:
Z —左(无Z表示右) DK —单开
9 — 900轨距 30 — 30kg/m轨道
3 — 3#道岔 9 —曲线半径9米
道岔曲线半径与最大允许行车速度关系:
常用道岔的安装及主要参数见附图
道岔配件清单见附表
附图一:道岔安装示意图
附图二:道岔安装及轨枕布置图
附表常用道岔配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