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讲解(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7.96 MB
- 文档页数:45
劳动教育课《垃圾分类》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教育教材《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垃圾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定义与意义、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垃圾分类的常见误区及纠正、垃圾分类的宣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方法和原则,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常见误区的纠正。
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正确分类垃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垃圾袋、垃圾分类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垃圾分类主题。
2. 知识讲解:(1)垃圾分类的定义与意义。
(2)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
(4)垃圾分类的常见误区及纠正。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实物垃圾袋,让学生模拟家庭垃圾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2. 内容:(1)定义与意义(2)方法与原则(3)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4)常见误区及纠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和方法。
(2)结合我国垃圾分类政策,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3)列举并纠正两个常见的垃圾分类误区。
2. 答案:(1)定义: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
意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方法:根据垃圾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将其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四分类”制度,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实践:在家中设置分类垃圾桶,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分类投放。
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
本教案将针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此单元的主题是“爱护环境、文明行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养成健康的环保习惯,客观认识自己的行为意义,学会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乱扔垃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好的环保习惯。
3.了解自己的行为意义,并维护生态平衡。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儿歌欣赏:《垃圾分类之歌》。
2.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3.分别列举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4.看反面例子,探讨乱扔垃圾的后果。
(2)教学方法1.“导入法”:播放儿歌《垃圾分类之歌》,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讲解法”:在课件上用图片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开展课堂讲解。
3.“列举法”:通过课件图片让学生辨认大家生活中的四类垃圾,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实例。
4.“讨论法”:让学生理解乱扔垃圾不仅是粗心大意的表现,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1:1.播放儿歌《垃圾分类之歌》。
2.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3.课堂上用PPT类的辅助设备展示,用图片的形式来介绍四大垃圾类别,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垃圾的不同种类。
(2)活动2:1.以实例形式向学生展示乱扔垃圾的后果(比如说扔到河边的垃圾会污染水源、动物误食垃圾等等)。
2.引导学生理性讨论,用实例分析乱扔垃圾的原因和重新建立起垃圾分类意识的路径。
4.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行动、理性思辨、实例演绎等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学方式既生动活泼又简单易懂,使学生能够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于环境保护法同行宣讲活动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环境保护法同行宣讲活动方案:方案一:咱就说,环保法宣讲不就是像给地球打一针保护剂嘛!我们可以组织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呀。
找个厉害的专家来讲,就像老师在课堂上给咱传道授业解惑似的!让大家听听环保法到底是咋回事,为啥这么重要。
然后呢,设置个问答环节,大家有啥疑问尽管提出来,一起探讨探讨,多有意思啊!咋就不能吸引大家的兴趣呢?方案二:嘿呀,搞个环保法知识竞赛呗!把大家分成小组,让他们像比赛一样去抢答关于环保法的问题,这不就跟玩游戏一样刺激嘛!胜利者可以得到小奖品,那大家肯定会积极性超高呀!你想想,这样的活动能没人喜欢?既能学知识又能玩,多棒呀!方案三:咱们可以来一场环保法角色扮演呀!比如说,模拟一个破坏环境的场景,然后让大家根据环保法来处理,这就跟演电视剧似的。
可以想象大家演得有模有样的,多好玩呀!通过这种方式,不就能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环保法了嘛,是不是呀?方案四:干脆办个环保法主题的展览吧!把环保法的内容用图片、文字展示出来,就像走进一个环保知识的大观园一样。
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讨论,哎呀,多直观啊!谁看了会不印象深刻呢?方案五:带着大家去实地考察呀!比如去那些被环境污染的地方看看,然后讲讲如果有环保法的约束,这里是不是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这就像给大家敲了一记警钟,让大家知道环保法的重要性呀!难道还不能让人有感触?方案六:组织个环保法宣传小队,到社区、学校去宣传!大家都热情高涨地去给别人讲环保法,就像那些打了鸡血的志愿者一样。
让更多的人知道环保法的存在和意义,这多有意义啊!方案七:来一次关于环保法的街头采访怎么样?随机问路人对环保法的了解,然后给他们讲讲。
这样大家都会觉得很新奇,肯定会围过来看热闹呀!这多能吸引人呀,你说呢?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案都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可以吸引大家参与到环境保护法的宣讲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环保法,从而共同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