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肺复苏术 2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7
心肺复苏课件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指在突发性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时所采用的紧急救治手段。
CPR的目的是在心肺骤停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的功能,从而挽救生命。
一、CPR的指导原则1、快速反应:发现突发情况后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开始施救。
2、初步评估:在开始施救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
3、心肺复苏:采取合适的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4、高级急救:等待救护车到达后按照医生的指示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二、CPR的操作步骤1、判断意识和呼吸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可以用手指触摸患者的鼻孔和嘴巴,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来判断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则需要开始CPR操作。
2、呼叫急救在确认患者需要CPR操作之后,首先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情况和地址,等待救护车到达。
3、胸外按压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胸外按压操作。
按压时需要将患者仰躺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置在胸骨下方,用身体重力使胸骨向下按压,每次按压至少深度为5厘米,按压速度约为100次/分钟。
4、人工呼吸在进行一定数量的胸外按压之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操作。
在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张开患者的口腔,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腔,吹气的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
每次呼吸时间应当约为1秒钟,每次呼吸后需要停顿一下进行胸外按压。
5、继续CPR操作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CPR操作。
按照4:1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
直到救护车到达并接手救治为止。
三、CPR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操作专业:CPR操作需要专业人士进行。
普通人员只能在急救电话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救援操作。
2、力度大小:胸外按压的力度大小需要适中,过轻没有效果,过重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3、节奏和速度:按压和呼吸的节奏和速度需要匹配协调,按照比例进行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因各种意外伤害事故。
比如中毒、溺水、触电,车祸,爆炸,燃烧,坠落等,引起伤者的心跳和呼吸骤然停止的事件。
此时如果有人掌握急救方法,往往可以挽救伤病者的生命,或为争取进一步到医院治疗而赢得时间。
如果不懂急救方法,而是晕头转向,手忙脚乱,或者只顾四处找医生.结果始误了抢救时间,往往造成病人死亡。
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CPR还局限在医院里,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心肺复苏已风靡全球,走出了医院,来到了社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专家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越高,往往表明该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越高。
我国近年来,无论是医疗卫生部门还是社会团体都在积极推行心肺复苏,其结果使不少垂危、濒死病人的生命被挽救回来。
CPR是身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掌握CPR!您就是亲友同事的护身天使。
呼吸心跳骤停是以突然发生的呼吸心跳停止,血液循环和氧气交换终止,继而意识丧失和各种生命体征消失为特征。
CPR的重要性: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将因缺乏氧气之供应而渐趋坏死,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的扩大中,当然胸部的起伏及颈动脉的是否跳动更能确定的告知我们生命的讯息。
在四分钟内肺中与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持供应,故在四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作好 CPR 时将可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而完全复原,在四到六分钟之间则视情况之不同脑细胞或有损伤之可能,六分钟以上绝大多数患者即预示临床和生物学死亡的开始。
则一定会严重程度损伤,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之坏死。
一、呼吸心跳骤停其表现为:1突发意识丧失或伴有抽搐。
2心脏停博或心音消失、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口唇紫绀。
4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5心电图示心室停顿、心室颤动或心电机械分离。
二、发现伤病者,应争分夺秒地进行呼救检查处置。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目录•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常见错误操作与纠正方法•心肺复苏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心肺复苏术培训教育与宣传推广•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CONTENTSCHAPTER01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定义及作用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方式,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作用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脑部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心脏骤停、窒息、淹溺、电击伤、药物中毒等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禁忌症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应用现状01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培训不规范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国外应用现状02在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普及率较高,公众认知度也相对较高。
同时,国外在心肺复苏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发展趋势0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肺复苏术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施救和智能化辅助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教育也将更加普及和规范化。
CHAPTER02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因素的威胁。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脸颊感受患者口鼻处是否有气流。
030201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