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9. 《艾青诗选》
- 格式:docx
- 大小:44.44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整理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文学家诗人。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怀,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写作特色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2.具有忧郁的诗绪3.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主要作品第一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沉而又大气的风格。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代表篇章:《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
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地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我爱这土地》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的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全诗自由铺陈,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热情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抒发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
《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几乎散文的诗行,描绘战争阴云笼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和悲哀,表达了诗人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之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国土深沉炽烈的爱。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二时期:1978年以后(归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代表篇章:《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
名著《艾青诗选》中考复习备考解读艾青诗选之所以受到出题老师的青睐,是因为其丰富的文学价值、独特的时代背景、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适合比较阅读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艾青诗选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因此中考出境指数★★★考情分析常考考点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此节中所描述的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简述《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主旨。
2.把握诗歌的意象。
如:阅读《礁石》,说说“礁石”象征什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诗歌说说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3.品析诗歌的语言。
如:《礁石》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如:艾青的《太阳的话》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风陵渡》中“….…听呵/那野性的叫喊/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和鲸吞我们的生命/而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它庄严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赏析此节的写作手法。
5.按照要求推荐这部名著。
如:班级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请你选择一首诗歌推荐给大家并阐述推荐理由。
6.了解与这部名著有关的常识。
如:给出相关诗句,要求判断出处,或者思考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有哪些。
7.续写、补写、仿写诗句。
如:请仿照《镜子》的画线句,以《太阳》为题,仿写四句诗。
解答这样的名著阅读题,首先必须建立在日常阅读的基础上,熟读艾青的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大致的主题。
阅读在于积累,日常阅读时同学们要在诗歌内容、主题、意象、艺术风格等方面加以梳理和把握。
答题时,要审清题意,认清题型,再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组织语言,认真答题。
链接中考时间考区考查知识点题型2023四川达州文学文化常识识记选择题2023浙江金华内容理解材料探究2023山东烟台内容识记、续写填空《艾青诗选》常考三类题目诗集基本内容题诗歌精神内涵题诗中意象题诗集基本内容题题源:2019年贵阳中考试题分值:2分下面诗歌片段分别节选自艾青的作品《①》和《②》。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备考复习知识点【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艾青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他的诗歌既是时代的记录,也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作品简介】《艾青诗选》汇聚了艾青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的杰出创作,这部诗集兼具历史深度、思想锐度与艺术魅力。
其内容忠实映现历史脉络,深刻凝聚作者的思想精髓,并洋溢着浓烈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劳苦大众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对光明未来的热切憧憬与不懈追求,以及对祖国大地深厚的眷恋之情。
艾青的诗歌往往围绕太阳、火把、黎明等象征性元素展开,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又寄寓了对新生、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而真挚的爱。
这些诗作中,艾青以激昂澎湃的抒情笔调,结合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深情吟咏着历经磨难的祖国山河与广袤乡村,颂扬太阳、黎明、火把等光辉意象,深情抒发了对普通民众及生命本质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关怀。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九年级上册语文《艾青诗选》1. 作者简介- 艾青(1910 - 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是中国现代诗人。
艾青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曾留学法国,在那里接触到西方现代派诗歌,同时也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诗歌创作也紧密围绕时代主题,反映人民的苦难与抗争。
2. 创作背景3. 诗歌主题1. 意象运用- 其他意象:艾青还常常运用“黎明”“火把”等意象。
“黎明”代表着新的开始、希望的曙光,“火把”象征着光明和力量的传递,在黑暗中给人指引方向。
2. 独特的语言风格- 色彩感强烈:他在诗中常常运用色彩鲜明的词汇来描绘事物,增强画面感。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白色的雪与寒冷的氛围相映衬,给人一种压抑、寒冷的感觉。
- 口语化与书面语结合:艾青的诗歌语言既包含口语化的表达,使诗歌通俗易懂,又有书面语的精炼和深刻。
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种口语化的开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而后文中又有许多富有诗意的书面语描写。
3.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他也常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
如在描写土地的苦难时,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对比;在描写黑暗的现实时,与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形成对比。
三、重要诗篇解读- 内容概述: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回忆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
诗中描写了大堰河贫苦的生活,她辛勤劳作,却遭受着命运的不公。
大堰河对诗人充满了爱,她像母亲一样照顾诗人,“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而诗人也对大堰河怀着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 主题分析: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对大堰河这位劳动妇女的赞美和同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是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的批判。
- 艺术特色: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诗中既有对大堰河生活琐事的叙述,如她的劳作、她的家庭等,又有诗人强烈的情感抒发。
名著阅读·九年级过关测试九、艾青《艾青诗选》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艾青诗选》中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C.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答案】C【解析】C.“一个农民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错误。
《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故选C。
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以下诗歌不是艾青创作的两项是()()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B.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C.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D.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E.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答案】CE【解析】A.诗句出自艾青的作品《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B.诗句出自艾青的作品《礁石》,诗人通过对礁石的赞美,表达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深切的鼓舞;C.诗句选自现代主义诗人穆旦的作品《我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对万物的期待;D.诗句出自艾青的作品《吹号者》,在这首诗里他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E.诗句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飞鸟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常见的事物,诗中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深奥的哲理,表现出清新明快、优美隽永的风格;故选CE。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中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名段赏析片断精读(一)原文: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点评: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它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
在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
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
可以说,时代的投影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极为真诚,更有感染力,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二)原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语文九年级(上)《艾青诗选》知识点复习一、基础知识【作者简介】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在此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成书过程】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拓展延伸【诗人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
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
艾青诗选考点整理初三【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6)、《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艺术特色】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考点梳理】1.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中考语文复习★九、《艾青诗选》:如何读诗(2019)[重点推荐]
【作者简介】①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②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诗歌特点】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诗人善于通过对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黎明的通知》。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③土地”和“④太阳”。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其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但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其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第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