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免疫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牛免疫接种技术作者:尹本亮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5期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举措,其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置于动物体内,疫苗作为抗原对动物机体产生刺激而诱导产生抗体,产生抗体后动物机体就可抵抗相应的疾病,从而免受疾病侵袭和感染,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接种是预防牛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免疫接种在养牛行业应用普遍。
牛免疫接种技术是养牛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术之一,熟练掌握牛免疫接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开展牛疾病预防工作,对于养牛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尤为重要。
1 疫苗和免疫牛的疫苗有活疫苗、灭活疫苗。
活疫苗又被称为弱毒疫苗,把病原微生物经过几代培养使其毒性逐渐减弱或消失,不能传染疾病,但又保持其良好的抗原性,用这种病原微生物做成的疫苗就是弱毒疫苗。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牛巴氏杆菌弱毒疫苗、牛布氏杆菌病活疫苗等都是弱毒疫苗,这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方式灵活多样,但这类疫苗需要低温冷冻保存,贮存运输不方便,处置不当,疫苗容易失效。
灭活疫苗是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病原微生物经过化学或物理处理使其灭火,从而使其散失毒性和感染性,但保留其免疫原性,如牛巴氏杆菌铝胶灭活疫苗、牛沙门氏菌灭活疫苗、牛口蹄疫灭活疫苗。
该疫苗的优点在于疫苗安全不存在散毒危险,运输保存条件为2~8 ℃即可。
其缺点是疫苗吸收慢,产生抗体保护所需时间长,注射部位影响肉质。
2 牛常用疫苗的使用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用于预防牛的O型和A型口蹄疫,一般在疫苗接种2 周后产生相应抗体,免疫保护期为4~6 个月,在此期间内牛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该疫苗可用于牛犊和成年牛。
1 岁内的牛每年注射2 次,每次2~3 mL;超过1 岁的牛,每年肌肉或皮下注射1 次,每次4~5 mL。
牛口蹄疫灭活疫苗可用于各种品种年龄的牛,可用于紧急接种和预防接种,注射15 d 左右产生免疫力,有效免疫期可持续5 个月。
牛口蹄疫灭活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方式,1 岁内犊牛肌肉注射2 mL,成年牛注射4 mL,3年内牛每年注射2 次,以后每年1 次。
动物强制免疫项目免疫程序目录口蹄疫免疫方案 2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 4 小反刍兽疫免疫方案 6 布鲁氏菌病免疫方案 8 猪瘟免疫方案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方案 11附件1口蹄疫免疫方案一、要求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鹿进行O型-亚洲I型-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羊进行O型-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二、使用疫苗种类猪:口蹄疫O型灭活类疫苗或合成肽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合成肽疫苗;牛、鹿: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合成肽疫苗。
三、免疫程序(一)规模养殖场(小区)家畜和种畜免疫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
犊牛: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二)散养家畜免疫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场(小区)家畜和种畜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四、免疫方法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五、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线30公里以内的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畜可以不进行免疫。
六、免疫效果监测猪免疫28天后,其他畜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亚洲Ⅰ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O型口蹄疫:灭活类疫苗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
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80%判定为合格。
附件2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一、要求对所有鸡、水禽(鸭、鹅) 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
牛的免疫程序牛的免疫程序(一)仔牛的免疫程序1日龄:牛瘟弱毒苗超免,仔牛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牛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牛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牛瘟的牛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牛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牛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牛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牛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牛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牛瘟、牛丹毒二联苗(或加牛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牛免疫程序1.空怀期:注射牛瘟、牛丹毒二联苗(或加牛肺疫的三联苗),4 倍量肌注。
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牛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10.产前13天,肌注牛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牛免疫程序1.在做好仔牛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牛瘟、牛丹毒二联苗(或加牛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
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4.春、秋各肌注1次牛伪狂犬病疫苗。
5.每年肌注两次牛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作者:赵家勇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0?引言动物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苗或者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动物进行预防性接种,在可能发生疾病或在疫病发生早期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动物群体身体抵抗能力的一种疫病预防行为。
肉牛养殖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疫苗科学使用,是肉牛养殖场综合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地区疫病流行趋势和肉牛养殖特点,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肉牛免疫程序,对有效控制肉牛疫病传入,净化牛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牛口蹄疫免疫1.1?疫苗种类目前在市场上推广应用较为广泛的牛口蹄疫疫苗主要是三价灭活疫苗,由于牛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一般选择灭活疫苗,不选择弱毒或活性疫苗。
口蹄疫三价疫苗对O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和亚洲I型口蹄疫均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1.2?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肉牛生长到35~45日龄后,就需要进行第1次牛口蹄疫疫苗免疫,选择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按照每头1?mL的剂量,臀部和颈部肌肉注射。
犊牛生长到70~80日龄后进行第2次牛口蹄疫疫苗强化免疫,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免疫注射,牛注射2?mL。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做好牛群抗体水平监测,结合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免疫。
种公牛在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进行1次免疫,公牛按照每头4?mL的剂量,臀部或颈部肌肉注射[1]。
1.3?注意事项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为乳白色略带黏性的乳液性疫苗,在免疫注射14?d后牛群既可以产生抗体,有效期在4~6个月。
在使用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疫苗保存工作,一般情况下,该种疫苗适合保存在2~8度阴暗条件下,禁止冷冻,禁止高温直射。
牛口蹄疫灭活疫苗仅用于健康牛免疫接种,对于患病牛身体素质较差的牛群,禁止使用。
疫苗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科学操作,接种疫苗后,牛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后,要使用肾上腺激素进行脱敏抢救。
养牛疫苗接种流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养牛的时候给牛打疫苗的那些流程,这可重要得很呢!第一步,那肯定是得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这就好比咱们出去旅游前要收拾行李一样。
得先准备好要用的疫苗,可别拿错或者拿少了。
还有注射器、消毒药水这些工具也不能少。
另外,还得找个干净、安静的地方来给牛打疫苗,这样牛才不会受到惊吓。
要把牛给抓住固定好。
这可不容易,牛的力气可大啦,得好几个人一起帮忙。
可以用绳子或者专门的保定设备,把牛控制住,让它不能乱动。
不然它一挣扎,不但打不了疫苗,还可能会伤到咱们或者它自己。
抓住牛之后,就要给打针的部位消毒啦。
就像咱们受伤了要先消毒伤口一样。
用消毒药水把打针的地方擦一擦,把细菌都消灭掉,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就到了真正打疫苗的时候。
这可得小心再小心,要把注射器里的空气排掉,调整好剂量。
打针的时候,要快、准、稳,一下子就把针扎进去,然后慢慢地把疫苗推进去。
可别手抖,不然牛会更疼的。
打完针之后,也不能马上就把牛放开。
要观察一会儿,看看牛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
比如说,有没有喘粗气、发抖或者精神不好。
如果有,得赶紧找兽医来看看。
给每头牛打完疫苗,都要做好记录。
就像咱们写日记一样,把牛的编号、打的什么疫苗、打针的时间都记下来。
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就能很快查到。
打完疫苗的注射器和其他用过的东西,可不能随便乱扔。
要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不然会污染环境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给牛群打疫苗不是打一次就完事儿了。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时间和次数,咱们得按照要求来,按时给牛补种或者加强免疫。
比如说,有些疫苗可能半年就得打一次加强针,有些可能一年打一次。
就像咱们学习,也不是学一次就都会了,得经常复习巩固才行。
最后,打完疫苗后的一段时间,要多留意牛群的情况。
看看它们的食欲、精神状态是不是都正常。
如果发现有牛生病了,要及时隔离治疗,别让病传染给其他牛。
同学们,养牛打疫苗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们认真按照流程来做,就能让牛健健康康的,咱们也能养出又肥又壮的好牛啦!。
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
1、牲畜口蹄疫
⑴养殖场和种畜免疫
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免疫剂量分别为成年猪(羊)的一半。
犊牛: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免疫剂量为成年牛的一半。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
个月免疫一次。
⑵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有受威胁区域内的全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线30公里内的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一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畜可以不进行强化免疫。
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⑴商品猪
仔猪断奶后初免。
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一个月加强免疫1次。
⑵种母猪
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70日龄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
⑶种公猪
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70日龄以后每隔4~6月加强免疫一次。
⑷使用疫苗种类和免疫方法
使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使用方法按疫苗说明书规定进行免疫接种。
3、猪瘟
⑴规模养殖场免疫
商品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种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4~6介月免疫一次。
⑵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地区所有猪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⑶免疫方法:按说明书规定进行免疫接种。
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单位名称:天柱县坪地镇开发刘家生态养牛场动物防疫合格证编号:2150114畜禽种类:肉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监制(一)畜禽养殖场平面图(二)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三)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注:1、养殖场外购的饲料应在备注栏注明原料组成。
2、养殖场自加工的饲料在生产厂家栏填写自加工,并在备注栏写明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详细成分。
(四)消毒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消毒的时间。
2、消毒场所:填写圈舍、人员出入通道和附属设施等场所。
3、消毒药名称:填写消毒药的化学名称。
4、用药剂量:填写消毒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5、消毒方法:填写熏蒸、喷洒、浸泡、焚烧等。
(五)免疫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免疫的时间。
2、圈舍号:填写动物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的此栏不填。
3、批号:填写疫苗的批号。
4、数量:填写同批次免疫畜禽的数量,单位为头、只。
5、免疫方法:填写免疫的具体方法,如喷雾、饮水、滴鼻点眼、注射部位等方法。
6、备注:记录本次免疫中未免疫动物的耳标号。
(六)防疫监测记录1、圈舍号:填写动物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的此栏不填。
2、监测项目:填写具体的内容如布氏杆菌病监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3、监测单位:填写实施监测的单位名称,如:某某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企业自行监测的填写自检。
企业委托社会检测机构监测的填写受委托机构的名称。
4、监测结果:填写具体的监测结果,如阴性、阳性、抗体效价数等。
5、处理情况:填写针对监测结果对畜禽采取的处理方法。
如针对结核病监测阳性牛的处理情况,可填写为对阳性牛全部予以扑杀。
针对抗体效价低于正常保护水平,可填写为对畜禽进行重新免疫。
(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1、日期:填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日期。
34摘要: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对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正确掌握肉牛常见的流行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控技术及其注意事项,有利于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为此,本文对肉牛的常见流行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控技术和注意事项做简要概述,希望对肉牛场的疾病防控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肉牛;免疫;驱虫当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建设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生活饮食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上升。
牛肉不仅味道与猪肉口感不同,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需求,而且富含优质蛋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养牛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肉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规模化养殖场已经逐渐取代个体养殖,慢慢成为肉牛养殖行业的主体部分。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数量的提升,跨省甚至跨国的活牛交易不断的增加,使得流行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1]。
随着各种养殖问题的出现,养殖户不仅需要提升各种疾病的认知,更应该加强对牛群的疾病防控工作。
对于目前存在的多种高发传染病,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控手段,实施科学的免疫防控措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和开展驱虫工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遏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本文针对肉牛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和驱虫及其注意事项制定工作进行总结,旨在减少规模化养殖场的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
1 常见疫病的免疫程序1.1 口蹄疫对牛口蹄疫采用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苗,90日龄左右首免,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1mL/头;间隔一个月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免疫剂量为2mL/头。
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免疫剂量为2~3mL/头。
成年牛在春、秋两季对所有牛进行一次集中免疫,剂量3~4mL/头,免疫期6个月。
定期补免。
选择和血清型流行毒株相匹配的疫苗。
1.2 巴氏杆菌病对巴氏杆菌病采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8月龄左右首免,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4mL/头;成年牛每年3月份或9月份进行一次免疫,皮内或肌肉注射,免疫剂量为6mL/头,免疫期为9个月[2]。
奶牛常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⒈4~6月龄犊牛接种;⒉空怀青年母牛在第一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⒊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⒋已接种过该疫苗的牛场,对4月龄以下的犊牛,不能接种任何其他疫苗。
二、牛病毒性腹泻疫苗⒈牛病毒性腹泻灭活苗,任何时侯都可以使用,妊娠母牛也可使用。
第一次注射后14天应再注射一次。
⒉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1~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一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分娩后30天接种。
三、牛副流感Ⅲ型疫苗犊牛于6-8月龄时注射一次。
四、牛布氏杆菌菌苗牛布氏杆菌19号菌苗:5-6月龄母犊牛接种。
牛型布氏杆菌45/20佐剂菌苗:不论年龄,怀孕与否皆可注射,第一次注射后6~12周再注射一次。
猪型布氏杆菌2号菌苗:口服,用法同19号菌苗。
羊型布氏杆菌5号菌苗:口服,按说明使用。
⒈牛在刚出生和吃初乳期间内,因从母体中获得母原抗体,此时注射疫苗会互相干扰,起不到免疫效果。
⒉注射时一定要摇匀使用,否则会造成剂量不准确。
在疫病流行严重地区,应加大剂量接种,可保证免疫效果。
⒊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低温保存,防止失效。
⒋接种弱毒活菌疫苗时不能同时用抗菌素药物,因为抗菌素会杀灭活菌,免疫效果不佳。
⒌当畜群已发生传染病时要非常小心,以免部分处于潜伏期的家畜暴发疫病。
⒍在免疫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营养,保证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才能提高免疫效果。
⒎有些免疫注射需要在适当间隔时间内重复进行,即加强免疫,才能使动物获得最佳免疫力。
⒏对孕畜不能注射弱毒菌,否则会造成流产。
只能注射灭活苗。
⒐疫苗稀释后,要放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并在一小时内用完。
⒑绝大多数疫苗应在配种前30天前注射,否则会推迟发情受孕。
牛的免疫程序介绍
牛的免疫程序介绍
一、口蹄疫疫苗一年注射两次,分春、秋两季各一次或按免疫时间注射。
成年牛3-5ml/次,犊牛2ml/只,肌肉注射,瘦弱、病牛、临产前1.5个月、怀孕初期(3个月内)、4月龄以下牛禁用。
近两年发生过口蹄疫的地区实行每年四次免疫,每次免疫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加强免疫,推广使用浓缩的口蹄疫疫苗。
二、乙脑疫苗:春、秋两季各一次,每次皮下注射1头份。
三、产气荚膜梭菌病多价浓缩苗(猝死症疫苗),春秋两季各注一次,成牛2毫升,犊牛1.5毫升,皮下注射。
四、乳房炎疫苗分娩前2个月,皮下注射5ml,15天后再注射5ml,每年补强免疫。
五、每年春、秋使用虫螨净胶囊驱体内、外寄生虫二次。
春季使用肝蛭净驱肝片吸虫一次。
以上疫苗均贮藏于5—15℃干燥的暗处。
六、加强牛舍环境消毒,每周一次,各种消毒药轮换使用。
七、春秋清圈消毒,彻底清除牛舍粪便,运至郊外集中发酵处理,使用白灰、草木灰消毒,垫干净消毒过的垫料。
免疫程序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体制定的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方法、次数、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获得有效免疫保护的重要保障。
制定肉牛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动物种类、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
免疫程序的好坏可根据肉牛的生产力水平和疫病发生情况来评价,科学地制定一个免疫程序必须以抗体检测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牛、羊等牲畜,甚至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威胁。
因此,免疫防治是防控牛羊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下文将从免疫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两方面进行浅谈。
一、免疫技术要点(一)疫苗接种选用1.灭活疫苗:由于牛羊布病疫苗对杀菌剂、氯气等灭活方法的抗性较强,因此在灭活过程中需采用较高的温度或压力。
灭活疫苗免疫后可产生相对持久的免疫力,但其保护作用相对低,需要加强免疫,每年接种两次。
2.活疫苗:优点是免疫后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力,保护期相对较长,但其副作用较大,易引起疾病暴发,需要严格控制接种量和接种时间,确保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二)免疫程序和方法1.免疫程序:按年龄、免疫史和免疫目的相结合,制定个体化的免疫计划,确保每只牛、羊都得到充分的免疫。
2.免疫方法:常用的免疫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口服、淋巴注射等。
其中,皮下注射是最常用的免疫方法,应选择注射部位干净、无毛、易于观察和消毒的部位,注射前应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3.免疫方案:牛羊布病疫苗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础免疫方案,即首次注射后30天再次注射一次,建立免疫力;另一种是维持免疫方案,即每年注射一次,维持免疫水平。
(三)疫苗保存和运输1. 疫苗保存:应存放于冰箱保鲜室内,并定期检查温度。
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调整存放环境,避免疫苗失效。
2. 疫苗运输:疫苗运输应采用专门的疫苗运输箱或保温箱,并在运输过程中定期检查温度,确保疫苗质量不受影响。
二、注意事项(一)免疫前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疫苗,购买厂家名称、出厂日期、有效期和批号等信息清晰明确的产品。
2.认真检查牛、羊的健康状况和免疫史,对于身体虚弱、患有其他疾病或曾经接种过其他疫苗的牛、羊,应谨慎使用疫苗,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免疫效果降低。
3.准备充足的注射器、消毒液和棉球等材料,确保注射部位干净、无菌。
肉牛场的一般免疫程序肉牛场的一般免疫程序搞好定期预防接种是控制肉牛场疫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现将肉牛场的一般免疫程序介绍如下。
1、肉牛瘟疫苗(1)仔肉牛21~25龄第一次注射2头份,60~70龄时进行二免,注射4头份。
(2)后备母肉牛在第一次交配前30天注射4头份。
(3)生产母肉牛在每胎断奶当天注射4头份,但不可给已孕母肉牛注射。
(4)种公肉牛每年春季一次注射4头份。
2、肉牛丹毒肺疫二联苗(1)仔肉牛在60日龄时注射2头份。
(2)后备公母肉牛在第一次配种前30天注射3头份。
(3)生产母肉牛每胎断奶当天注射3头份。
(4)种公肉牛每年3月、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3头份。
3、仔肉牛副伤寒苗 21~25龄注射1.5头份。
4、口蹄疫苗(1)仔肉牛35~45龄第一次注射1毫升,70~80日龄二免,注射2毫升。
(2)后备肉牛在配种前20天注射2毫升。
(3)生产母肉牛分娩前45天注射2毫升。
(4)种公肉牛每年2月、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毫升。
5、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苗(1)仔肉牛35日龄注射2毫升。
(2)生产母肉牛产前30天注射2毫升。
(3)种公肉牛每年3月、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毫升。
6、链球菌苗(1)仔肉牛7日龄注射1.5头份,70日龄再注射2头份。
(2)生产母肉牛和种公肉牛每年3月、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头份。
7、乙脑细小病毒二联苗(1)后备种肉牛首次配种前15天、30天各注射1次,每次2毫升。
(2)生产母肉牛产后20天1次注射2毫升。
(3)生产母肉牛和种公肉牛每年3月、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毫升。
8、伪狂犬病苗(1)后备肉牛首次配种前1~2月分别免疫1次。
(2)生产母肉牛产前30天注射1次。
(3)种公肉牛在春、秋季各免疫1次。
[方案]牛免疫程序牛免疫程序接种日疫苗名接种方免疫期及备注龄称法5 牛大肠杆菌灭活菌肌注建议做自家苗80 气肿疽灭活苗皮下 7个月犊 120 2号炭疽芽胞苗皮下 1年150 牛,型口蹄疫灭活苗肌注 6个月~可能有反应180 气肿疽灭活苗皮下 7个月200 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口服 2年~牛不得采用注2号, 射法牛 240 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皮下或肌9个月~犊牛断奶前注禁用270 牛羊厌气菌氢氧化皮下或6个月~或用羊产气铝灭活苗肌注荚膜梭菌多价浓缩苗~可能有反应330 牛焦虫细胞苗肌注 6个月~最好每年3月接种牛,型口蹄疫灭活苗肌注 6个月~可能有反应成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皮下或肌9个月年注每年3 皮下或6个月~或用羊产气月牛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灭肌注荚膜梭菌多价浓缩活苗苗~可能有反应牛气肿疽灭活苗皮下 7个月牛焦虫细胞苗肌注 6个月牛流行热灭活苗肌注 6个月牛,型口蹄疫灭活苗肌注 6个月~可能有反应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苗皮下或肌9个月每注年气肿疽灭活苗皮下 7个月9 2号炭疽芽胞苗皮下 1年月皮下或6个月~或用羊产气牛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灭肌注荚膜梭菌多价浓缩活苗苗~可能有反应以上免疫程序供参考~具体免疫程序和计划应根椐本场实际情况制定。
奶牛管理及用药:修蹄:每年二次蹄浴:预防蹄病~定期用3--5%福尔马林溶液,水温15?以上,蹄浴~间隔4—5周1次。
预防产后瘫痪:产前5天,每天肌注1万单位的维生素,3。
胎衣不下:产后12小时仍未排出,可肌注催产素100单位。
也可用土霉素2克加蒸馏水250毫升子宫灌注~隔天一次,直至排出。
乳房炎预防:重视干奶期治疗。
产前7天乳头用保康液等每天2次药浴。
泌乳期挤奶后乳头药浴可用保康液等。
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各场(小区)应根据实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免疫监测,根据抗体消长情况,制定或修改免疫程序。
1 、口蹄疫免疫:刚出生之犊牛应在10周龄左右(其母源抗体效价低于32倍时),进行第一次基础免疫注射,其后在14周龄时,进行第二次基础免疫注射,此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注射即可。
2、炭疽免疫:炭疽疫区的牛,每年春季进行一次炭疽菌苗预防接种。
炭疽菌苗有 3 种,使用时可任选 1 种。
( 1 )无毒炭疽芽孢苗:
( 2 )第二号炭疽芽孢苗:
( 3 )炭疽芽孢氢氧化铝佐剂苗或称浓缩芽孢苗:
以上各苗均在 14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1 年。
3、牛出败免疫:发生牛出败的地方,在春季或秋季定期预防接种 1 次;长途运输前加强免疫 1 次。
我国当前使用的是牛出血性败血病氢氧化铝菌苗。
免疫期 9 个月。
怀孕后期的牛不宜使用。
4、气肿疽免疫:近 3 年内曾发生过气肿疽的地方,每年春秋两季接种气肿疽菌苗各 1 次。
技术要求:
⒈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并做好疫苗管理,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输。
⒉免疫接种时应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⒊免疫过程中要做好各项消毒,同时要做到“一牛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⒋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
5.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