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是对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程主要包括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澳大利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的位置、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教材等方式,来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阅读教材等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产生兴趣,增强自己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阅读法:通过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地图:澳大利亚地图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什么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与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澳大利亚的国家特色,增进对世界不同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对经济地理特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澳大利亚地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图片、地图、文字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知识,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展示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如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提问:澳大利亚位于哪个洲?与我国有何地理位置关系?(二)新课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分布。
(2)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3)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分布。
(4)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部为沙漠气候。
(5)展示澳大利亚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水资源分布。
(6)分析:澳大利亚水资源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内陆地区水资源贫乏。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展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分布。
(2)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其中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人口较多。
(3)展示澳大利亚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宗教分布。
(4)分析:澳大利亚宗教信仰多样,以基督教为主。
(5)展示澳大利亚教育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教育分布。
(6)分析:澳大利亚教育水平较高,大学和理工学院遍布全国。
(三)课堂小结2.提问: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何影响?(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结合地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搜集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下节课分享。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4.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5.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澳大利亚挂图,特有动物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在图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陆和大陆岛。
学生:……(讲授新课)教师:本节课学习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附近岛屿的澳大利亚国家。
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挂图上指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最后给以明确订正。
教师指图说明澳大利亚的范围。
[板书]第二节澳大利亚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中大洋洲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学生:……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教师: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教师: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约有人口1600万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地理、拓宽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图的运用和解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
2.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并通过地图来展示澳大利亚的分布。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四节《澳大利亚》。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各地地理特征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地图: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教学视频: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教学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地图,呈现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
4.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3.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4.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澳大利亚风光宣传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
(2)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对澳大利亚经济、文化的影响。
3.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1)介绍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农业、旅游业等经济支柱。
(2)分析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4.讲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1)介绍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化、欧洲文化等多元文化背景。
(2)展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文化魅力。
5.讲解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1)介绍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
(2)分析澳大利亚教育的优势与特点。
6.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某个方面,如经济、文化、教育等。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7.总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澳大利亚,拓宽视野。
四、课后作业1.查找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某个方面,如经济、文化、教育等。
3.观看一部关于澳大利亚的电影或纪录片,分享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和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稀有的动物,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5. 根据所学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提高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
2.通过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视频,了解澳大利亚放养绵羊数量多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4.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地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与领土组成,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内容:利用投影展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珊瑚、牧场、袋鼠、鸸鹋、国徽等精彩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入新课《澳大利亚》。
设计思想:本课以“到澳大利亚旅游”作为主线,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所有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旅游”中学习课本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暑假即将到来,想去澳大利亚旅游吗?【学生活动】想【承接】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澳大利亚旅游吧!出发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比如我们要带什么衣服呀?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学生活动】此时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讨论需要带的东西,厚的衣服、地图、钱、护照等。
【教师总结】一般去国外旅游我们必须准备的物品有:护照、签证、钱、地图、应急药品。
【承接】刚才大家说到地图,我们还得了解澳大利亚在哪里,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有谁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吗?大家一起来看屏幕中世界地图找一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小学四年级地理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地球》中的第四节《澳大利亚》。
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素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地形地貌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地球仪、图片、PPT等。
二、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个国家吗?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澳大利亚。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2.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位于地球的哪个位置?它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如何?三、课堂讲解1. 教师利用地球仪、图片等教具,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 讲解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如袋鼠、考拉、鸭嘴兽等特有物种,以及桉树、金合欢等特有植物。
3. 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如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迅速等。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植物资源是如何形成的?五、随堂练习1. 填空题:澳大利亚位于地球的()大洲,它的地形地貌以()为主,气候特点为()。
2.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A. 袋鼠 B.考拉 C. 狮子 D. 鸭嘴兽)六、课堂小结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位于地球的()大洲地形地貌:以()为主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袋鼠、考拉、鸭嘴兽等;桉树、金合欢等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迅速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 澳大利亚位于地球的()大洲。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澳大利亚,是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的内容。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自然景观等方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框架。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这一遥远的大陆,学生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澳大利亚的初步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自然景观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地图阅读,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绘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澳大利亚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自然景观等基本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资源分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自然景观。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
2.地图:澳大利亚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图片。
4.视频:关于澳大利亚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5.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和城市风貌,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澳大利亚,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特色和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地图的阅读技巧以及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特色和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多样性,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等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其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澳大利亚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2.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3.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材和课件,呈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澳大利亚的特色和魅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是本学期的第五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特点以及中澳关系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接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于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这一遥远的国家,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此外,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特点以及中澳关系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特点以及中澳关系等基本知识。
2.难点: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4.互动交流: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丰富学生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特点以及中澳关系等。
2.图片:准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3.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情况。
4.教材:准备足够的学生教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大洲的国家和地区,对大洲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节课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地球村概念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澳大利亚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地理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如:为什么澳大利亚有那么多沙漠?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独特?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分享自己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和看法,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海安墩头初级中学范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及其形成原因,并理解活化石及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在整个地球的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3.了解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点。
4.认识澳大利亚发达的畜牧业,理解其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及其气候的关系。
5.认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丰富。
(二)技能与方法1.通过观看澳大利亚古老动物图像,记住主要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矿产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得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分布图与农牧业分布图的关系,增强对因地制宜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地形的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2.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3.活化石及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4.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
5.澳大利亚首都,主要城市的分布。
(二)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独特古老生物存活至今的原因。
2.澳大利亚地形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3.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呢?板书:四.澳大利亚(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图片)师:欣赏完了澳大利亚美丽的风景,大家想不想去澳大利亚旅游呢?一般在旅游之前,我们最起码要先了解了解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的,比如说哪个地方好玩,哪个地方好吃,哪个地方风景最优美,今天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澳大利亚,为大家以后的出行提供有利的资料。
(二)新课讲授师: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呢?老师觉得要先了解这个地方在哪儿,那大家知道澳大利亚在地球上的位置吗?下面大家看这幅图(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师:从这一幅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半球?(南半球)对,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板书:一.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
所以那儿的季节跟我们这边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我们这边是夏季的时候,那边是冬季;我们这边是冬季的话,他们那儿是夏季。
四面环洋,被印度洋和太平洋环绕着。
并且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大陆,非常独特,板书:南回归线横穿而且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独占一个的大陆的国家。
这边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觉得澳大利亚的房子应该是朝着哪个方向的呢?(是朝着北方的,跟我们正好相反,很是奇特)师:我们在认识了澳大利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之后呢,我们再来仔细地观察一下澳大利亚的国徽,大家有没有发现澳大利亚国徽上竟然有动物的,那大家看看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生:袋鼠师:大家一眼就认出了袋鼠,那知道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会出现袋鼠吗?(生回答,师补充: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动物,可以说一说到袋鼠,人们就会想到澳大利亚,那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袋鼠永远只会往前跳,永远不会后退,这也是希望人们也像袋鼠一样,要有永不退缩的精神。
)国徽上还有另外一只动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可能我们还不太熟悉,那是鸸鹋。
师:美丽神奇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国徽竟然有两只生物,想必这块大地上的生物也一定非常神奇,下面大家就随着老师的脚步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动物吧。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师:这就是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其中一只动物——袋鼠。
袋鼠是食草动物,袋鼠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力,所以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
这边问一下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袋鼠前面有一个口袋,那是不是所有的袋鼠都有口袋呢?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育儿袋,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一般要到一年后,它们才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其实这种有口袋的特征是古老生物的标志。
袋鼠图还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现,特别是夜间行车要注意,因为袋鼠的视力很差,加上对灯光的好奇会跳去“看个究竟”,所以这时候一定要减速慢行。
师:下一位猜猜是什么动物,大家认识吗?(考拉)对,是非常可爱的考拉,考拉,又名树袋熊,一般身长 50~60 厘米,体重三四千克,吃睡在树上,善攀缘。
也有口袋,可见考拉也是非常古老的生物。
考拉每天二十四小时有十八个小时在睡觉。
师:下一位呢?大家猜猜看。
就是澳大利亚国徽上其中一只动物了——鸸鹋,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陆地鸟,长相与数万年前一样。
善奔跑,会泅水,但双翅退化,成鸟重达35至40公斤。
早年,经人工驯养,鸸鹋曾被用来牧羊。
师:下一位?鸭嘴兽不灭绝,不进化,是世界上仅存的极少几种卵生哺乳动物之一,既下蛋又哺乳,挖洞而居。
既下蛋又哺乳,很少见的卵生哺乳动物,也可以显示鸭嘴兽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
板书:1.古老生物生:刚才我们去看了看澳大利亚神奇的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动物几乎都很古老,那大家思考一下,从大陆漂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些古老而奇特的生物能够在澳大利亚存活至今?大家还记得大陆漂移学说么,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演示,复习一下,大陆漂移学说。
(看动画)下面大家讨论思考。
板书:2.存在原因(分小组讨论,讨论五分钟,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师最后总结: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6500年前就已经与其它大陆分离了,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多媒体展示)师:澳大利亚的这些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虽然看起来古老,但给我们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我们将这类生物称之为活化石。
板书:活化石澳大利亚不仅仅只有老师刚才介绍的几种古老生物,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这段话,了解一下澳大利亚丰富的古老生物。
(多媒体展示)资料:据统计,现在澳大利亚的植物共有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它大洲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其中有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有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师:由于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活化石,所以我们也将澳大利亚称之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板书: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师:那大家想一想,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分离,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南极大陆就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师补充: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师:刚刚我们一起去澳大利亚认识了澳大利亚可爱神奇的动物们,下面我们再来俯瞰俯瞰澳大利亚的地形吧,大家参照书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思考并讨论这样的几个问题。
板书:三.地形1.请在图上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
2. 观察澳大利亚的海拔和地势情况。
3.看看澳大利亚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形有什么差异?(小组讨论)师总结: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海拔低,地势平;东西高,中间低。
师:俯瞰了澳大利亚的地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澳大利亚的气候吧。
下面大家读图8.39,思考并讨论这样的几个问题:1.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3.思考澳大利亚降水分布情况。
4.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板书:四.气候1.澳大利亚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南温带。
2.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跟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些相象,很适合人居住;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终年有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也非常适合人居住。
总体而言,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降水丰富,大陆内部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由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少,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所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4.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大致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板书:半环状分布师总结补充: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大致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东部和南部降水丰富,大陆内部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师总结本节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神秘的国家,它于6500年前就已经与其它大陆分离,孤独地飘在南半球广阔的海洋上,因此很多古老的生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它被称之为“世界生物活化石博物馆”。
这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地形是海拔低,地势平;东西高,中间低。
而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大致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三.巩固反馈1.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们的名字是A.袋鼠和考拉B.鸸鹋和鸭嘴兽C.袋鼠和鸸鹋D.考拉和鸭嘴兽2.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大陆是A.非洲大陆B.南极大陆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3.下列穿过澳大利亚的一条特殊纬线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极圈4.当我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A.夏季 B.春季 C.冬季 D.秋季5.澳大利亚的生物,保留着很多古老的种类,这是因为A.澳大利亚人珍爱野生动物,从不猎取和捕杀,使古老生物繁衍至今B.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与其他大陆联系较少,生物进化缓慢C .澳大利亚大陆生物种类少,繁殖缓慢,因而保持着古老的特征D.澳大利亚大陆的动物少,人们普遍采取栏养和圈养的方式,动物交流少,进化缓慢6.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属 ( )A、亚热带湿润和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和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四.板书设计澳大利亚一.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古老生物活化石2.存在原因三.地形四.气候:半环状分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大家回忆看看,澳大利亚有那些古老神奇的生物呢?(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
)师:这些动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是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所以澳大利亚也被人们称之为什么?(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师: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师:澳大利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师:气候呢?二.新课讲授师:我们先来看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吧,(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剪羊毛组图)这就是非常有趣的澳大利亚剪羊毛表演秀。
因为澳大利亚养羊业非常发达,所以澳大利亚还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板书: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去买羊毛衫,很多羊毛衫成分上都会出现澳毛多少多少,其实这儿的澳毛指的就是从澳大利亚出口的羊毛,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多媒体展示图片)师:澳大利亚绵羊品种主要是美利奴羊,这种绵羊的优点就是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