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共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27
有机化学怎么学第一,要用化学键的理论来理解有机分子组成。
如甲烷的分子组成为ch4,为什么不是ch2或c2h6或其它呢?乙烯c2h4与乙烷c2h6的分子组成相差2个氢原子,在成键上有什么不同呢?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成键的种类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ch4、c2h6与c2h2的分子构型不同,跟成键是什么关系?等等。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理解有机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是我们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
第二,要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来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来理解有机反应。
如,加成反应,什么键断裂?什么键形成?消去反应,去什么?生成什么?什么键断裂?形成什么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有机化学反应。
第三,必须把有机物通过结构变化所充分反映的性质变化串联出来,构成科学知识系统。
第四,要灵活掌握一些技巧,如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和书写。
第五,必须注重有机实验,尤其就是反应条件相同,产物相同的反应。
第六,要做一定量的练习,有机题做少了,解题就是无思路。
1:最结构式相同的有机物1.ch:c2h2和c6h6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h2no:饱和状态一元醛或饱和状态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状态一元羧酸或酯;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举一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2: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2.分子共同组成合乎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4.分子共同组成合乎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状态一元醛和酮;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6.分子共同组成合乎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高度关注可以以获取更多自学方法、干货!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共热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浓硫酸共热5.酯化反应:浓硫酸共冷6.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7.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8.油酯皂化反应9.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水解反应,事实上也就是替代反应。
有机化学的学习计划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含碳的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因此,学习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
1.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的碳原子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形成丰富多样的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殊性质。
1.2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通过掌握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变化过程。
1.3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习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试剂的配置、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的方法等。
2.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学习有机合成方法,掌握不同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
2.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鉴定实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鉴定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验技能。
2.3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有机化学实验对于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要求非常高,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保障实验的安全和环保。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有机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有机化学学习要领郑州大学卢会杰第一章:基础理论知识和命名1.1 同系列与同分异构同系列:在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中,若分子间相差若干个CH2(n为自然数),则称之为同系列,同系列中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CH2为系差。
同系物可看成是某个基本结构的某个位置上插入若干个CH2后所成的分子。
如:CH4,CH3CH3,CH3CH2CH3,……;CH2=CH2, CH2=CHCH3 , CH2=CHCH2CH3 , CH2=CHCH2CH2CH3 ……,同分异构:在某一结构中插入系差CH2时,因插入的部位或方位不同,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即产生了同分异构体。
如丁烷和异丁烷。
CH3CH2CH CH3CH2CH2CH3CH3CHCH33同分异构体可按如下分类碳链异构:碳链的不同引起碳链异构,也叫碳架异构或骨架异构。
如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3,CH3C(CH3)3。
位置异构: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如CH2=CHCH2CH3与CH3CH=CHCH3; CH3CH2CH2OH与CH3CH (OH) CH3等。
官能团异构:由于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如CH3CH2CH2CH2OH与CH3CH2OCH2CH3;CH2=CHCH2OH与CH3CH2CHO等。
顺反异构:共价键自由旋转受阻使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叫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
具有顺反异构的化合物有两类,含双键的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
含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体主要有右面几种形式:双键两端有相同原子或原子团时,比较相同基团所处的几何位置,相同基团处在双键同侧时,称为“顺”(cis);反之则为“反”(trans)。
这种方法在普通命名法中使用。
若双键两端没有可比较的基团时,则应把各个原子或原子团按顺序规则排列,并按Z(顺)、E(反)标记。
两个较优基团处在双键同侧时,称为“Z”;反之则为“E”。
这种方法在系统命名法中使用。
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策略与技巧高中化学中的有机化学部分,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领域。
但只要掌握了合适的学习策略与技巧,就能在这个领域游刃有余,取得好成绩。
一、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从最简单的烃类到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首先要确保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清晰的理解。
1、熟悉有机物的分类了解烃(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等)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差异。
知道它们的官能团是什么,以及官能团如何决定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2、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理解每种反应的机理和条件,能够准确判断在给定的情境中会发生哪种反应。
3、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正确命名有机物是理解和交流有机化学的基础。
要掌握系统命名法,包括选择主链、编号、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等。
二、注重实验观察与实践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机化学也不例外。
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在课堂实验中,仔细观察反应物的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等现象。
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不仅要知道实验怎么做,更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例如,在制备某种有机物的实验中,了解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的作用。
3、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如果有机会亲自进行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践,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反应过程。
三、善于运用对比和归纳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和规律性。
1、对比同类有机物的性质比如,对比醇和酚的酸性、醇和羧酸的酯化反应条件等。
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各类有机物性质的理解。
2、归纳官能团的性质将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例如,醛基具有还原性,凡是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等。
高三化学计划如何高效学习有机化学一、引言在高三的化学学习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部分。
为了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提供一些高效学习有机化学的计划和方法。
二、制定学习计划1. 分配时间:有机化学应该占据你学习化学的一定时间,根据教学进度和个人理解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可以将有机化学划分为不同的单元,为每个单元设置学习时间目标。
2. 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讲解有机化学的课堂上,应用心聆听,积极记录要点。
同时,提前预习当天课程内容,对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制定周复习计划:在每周设定固定的复习时间,将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巩固。
可以通过做题、看教辅资料等方式进行复习。
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1. 理解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涉及大量的化学反应和配位结构,首先要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键的极性、原子轨道、分子结构等。
只有了解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的知识。
2. 制作有机化学笔记:整理课堂笔记和课本内容,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呈现,提高记忆效果。
同时,在笔记中标注反应类型、机理和常见的应用实例,方便复习时的回顾和理解。
3. 多做有机化学题目:做题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的有效方法。
可以利用教材习题、考试题目和相关辅导书上的题目进行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注意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特点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定期复习知识点:定期回顾已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通过做题、解析过去考试题目等方式,检查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及时弥补知识漏洞。
四、实践应用1. 做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理论知识应用的重要环节。
不仅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实验操作技巧。
参加实验课程,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和总结实验心得,将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 参与科学交流:加入化学学习小组或者线上科学交流平台,与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分享和讨论,交流有机化学学习心得和疑问。
有机化学学习指南有机化学与实验是农科院校重要基础课,是为各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有必要提供以下学习该门课的指导和建议。
一、先期要求在学习该门课的先期应学习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
二、关于有机化学理论课学习1.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课后自习——课后作业——课外辅导——习题课——中期测试——期末考核2.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详见资源库教学大纲内容)3.各章节教学重点和难点(详见资源库教学大纲内容)4.指导和建议(1)课前预习按教学进程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内容,记下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听课和接受课外辅导。
(2)认真听课理解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及相关知识点和知识面,记下未听懂的相关问题,便于课后交流与辅导。
(3)课后交流与辅导对于本课程难以理解的问题和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可在课外辅导、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得到解决。
(4)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点和知识面的重要环节,应独立思考完成。
(5)课外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包含二个目的:第一是对所学知识点带来多角度的理解;第二是扩大对知识面和新知识的全面深入了解,要求学生多看参考书和相关参考资料(资源库列有相关内容)。
三、关于有机化学实验课学习1.教学过程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与技术——独立操作实验——接受操作指导——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完成实验报告——期末实验考核(包括操作、笔试与口试)副加环节有基本操作训练和拓展实验2.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祥见资源库教学大纲内容)3.指导和建议(1)实验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及需掌握的操作技术,完成预习报告。
(2)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这是实验课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实验时按要求规范操作,正确掌握实验方法,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可利用网上教学资源模拟正、误操作法。
(3)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实验完成后,将记录的数据认真处理,按格式要求(参见资源库实验报告册)书写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
不少同学抱怨有机化学难学,甚至成为化学学习的分化点。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有机物的结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同学们会注意到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不同,非常注重对物质结构的讲解与考查。
每讲一种有机物,老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物质结构,并展示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在平时练习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物质结构辨析题,如碳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内或在一直线上。
在课堂上,同学要抓住老师展示模型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
课后,同学们应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用牙签或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泥团、面粉团等代表各种原子,拼装成各种物质的结构模型,体会各种物质结构特征。
二、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法宝。
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沸点比较低,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C,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C。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碳碳单键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及其芳香烃中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取决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所以甲酸具有羧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你是否想到过怎样才能提高有机化学的学习效率?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一一、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
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法宝。
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烃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具有强极性的烃的衍生物,容易溶解在强极性的溶剂水中,如低碳原子的醇、醛、酸能与水互溶。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二、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催化氧化:2CH3-CH2-OH+O2 ─→ 2CH3-CH=O+2H2O(注:每二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水,故乙醇与氧气2:1反应)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消去反应:CH2-CH2─→CH2=CH2+H2O三、学会辩证分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
本帖隐藏的内容一、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
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法宝。
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烃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具有强极性的烃的衍生物,容易溶解在强极性的溶剂水中,如低碳原子的醇、醛、酸能与水互溶。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二、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催化氧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注:每二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水,故乙醇与氧气2:1反应)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消去反应:CH3-CH2-OH─→CH2=CH2+H2O三、学会辩证分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复习方法一、抓住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条主线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我们在复习时,仍然象学习无机化学一样,抓住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条主线。
同一类物质,由于有相似的结构,所以有相似的性质,由于有结构差异才有性质的不同。
例如我们学习烯烃时,先从乙烯的结构入手,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中存在C=C双键,C=C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发生化学反应,为CH CH22、、、等加成)、氧化反应(使高锰决定了乙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与H Cl HCl H O222酸钾溶液褪色)、加聚反应(取乙烯的合成)等。
由乙烯的化学性质可推测所有的烯烃都具有上述性质。
二、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三、抓住官能团的特性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有官能团所决定的,当物质含有多个官能团时,物质兼有各官能团的性质,所以抓住官能团的特性是学好O 有机化学的关键。
如C=C双键、C≡C三键、苯环、-OH、-X、-COOH、-CHO、||--CO等都属于有机物的官能团。
例如:醛类物质的官能团为醛基(||),由于醛基的特殊--C H结构决定了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为既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与H2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而含有醛类的物质均可以发生上述反应,如: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四、兼顾有机物分子中各基团之间的影响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其化学性质,同时受官能团连接基团的影响,使有机物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醇、酚的官能团均为羟基,但由于连接基团不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如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分析有机物所具有的性质时,既要抓官能团的特性又要兼顾有机物分子中各基团之间的影响,才能有的放矢,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五、注意总结规律,指导有机化学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内容系统性、规律性很强,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总结规律,指导有机化学的学习。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
不少同学抱怨有机化学难学,甚至成为化学学习的分化点。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有机物的结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同学们会注意到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不同,非常注重对物质结构的讲解与考查。
每讲一种有机物,老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物质结构,并展示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在平时练习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物质结构辨析题,如碳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内或在一直线上。
在课堂上,同学要抓住老师展示模型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
课后,同学们应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用牙签或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泥团、面粉团等代表各种原子,拼装成各种物质的结构模型,体会各种物质结构特征。
二、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法宝。
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沸点比较低,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C,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C。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碳碳单键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及其芳香烃中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取决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所以甲酸具有羧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如何学好有机化学1、培养兴趣,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有机化学对于培养自身创新性科学思维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机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现代农业、工业、国防技术、医药卫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成就;有机化学不仅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且生动具体、内容丰富、各种官能团之间的转换奥妙无穷,可以激发大家的联想,活跃大家的思维;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可以有多种,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最好的,许多机理、规律又是实验结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于培养学生抓主要矛盾,掌控宏观大局的能力大有裨益;有机化学的许多规律折射人生、贯通社会,对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认知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大有帮助。
2、有机化学的规律环环相扣,后面的章节都需要前面章节的知识点支撑,因此要求学生要跟上正门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步伐,别掉队,上课前提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
3、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看懂有机化学≠真懂有机化学;即便懂了,距离灵活应用还相差甚远。
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练习、不断思考,把握知识点,把握好重点,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上下功夫、花气力;把所学知识点在脑海里形成“网络”,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断丰富有机化学知识。
4、上课做好笔记,及时记录所学、所想、所思:经常把所学反应机理和合成路线写一写、画一画对于掌握有机反应的实质有很大好处,多做化合物的合成和路线设计对于巩固基本知识点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很有帮助;试图设计不同于教科书和其他同学设计的合成路线,与同学和老师讨论;能给绝大多数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是“懂”的标准,能设计出经济、环保、安全、高效的合成路线是“会”的境界。
5、有机化学博大精深,而且在迅速地不断发展变化,新试剂、新方法、新反应、新物质不断涌现,色彩纷呈。
穷其一生所学,也往往是撷取大海里的几朵浪花,因此,不要贪求太高,要有长期刻苦努力、日积月累的心理准备。
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一首先要做好记忆的准备,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是理科学科而放松了记忆的要求。
这是第一个方面。
化学,在某方面,是跟文科比较类似的学科,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
理解的再好而记不住,都是不行的。
在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化合物的结构特性、理化性质以及各化合物之间的关联,很难想象,如果不花时间去记忆的话,是很难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的。
记忆是一个遗忘再遗忘的过程,这有点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
记一次可能过两天就忘了,再记第二次,可能过四五天又忘了,那就再去记忆。
学习本身就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其次,希望能在学习之前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学习过程,在预习的过程中,能让你大致知道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迎接知识的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措手不及,也能让你知道在即将学习的内容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有难度的,那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就要好好的把握这些关键点。
对于自学能力强的人,也可以试着查找资料解决类似问题。
第三,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要认真的去听讲,自觉维护纪律,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其他的人负责,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听讲的过程中,笔记的功能比较重要。
其实,笔记并不是全盘的照抄,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你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建议对于笔记的记法,采用两步走的策略。
一是在课堂上重点记录下某些令你茅塞顿开的解释或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疑惑,将自己熟悉的很容易的理解的内容可在笔记本相应位置上先空出来,这样就能保证不至于因为记笔记而耽误了听讲。
二是课后要及时的对笔记进行整理,将遗漏的内容填补起来。
第四,复习。
知识的及时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有的人纯粹为了应付考试,平时不看,考试时加班加点。
我想这样的学习方法很不可取,如果平时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的话,到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笑看风云了第五,习题。
理科的特性,决定了习题的重要性。
如果只是学习学习,而离开了习题,则对于有机化学而言,是很危险的。
很多人抱怨,知识点能记得,也能理解,但遇到题目就不会,或者是题目讲的时候都知道,就自己做不出。
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把握结构,逻辑推理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在有机化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那么,有机物的结构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碳原子之间通过什么方式成键,与其它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如何等,都是有机化学结构的关键点。
同学们要借助球棍模型多观察、多思考,充分利用空间想象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
“性质反映结构”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上,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要善于利用这一性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理清联系,融会贯通掌握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后,还要理清各有机物之间的联系,熟悉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烷烃通过取代反应可以转化为卤代烃,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制得卤代烃,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又可以转化为烯烃,若经水解反应则可制得醇,醇也可由烯烃与水加成制得,醇可以氧化为醛,醛可以进一步氧化为羧酸,羧酸和醇又可以反应生成酯,而酯能水解重新得到醇和羧酸。
苯环上的烃基也可发生上述类似的转化。
这是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往往也是有机框图推断题的突破口,同学们可围绕这条主线整理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辩证分析,灵活运用同系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往往相似,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也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据此可使繁多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
但是,在考虑事物普遍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特殊性,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各有机物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
如,苯及其同系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但苯却不能。
再如,醇、酚、葡萄糖和羧酸都含有羟基(—OH),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由于与羟基所连的基团各不相同,结果使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又有明显的差异。
如,醇和葡萄糖溶液呈中性,不能与碱和盐反应;苯酚溶液呈微酸性(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强),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羧酸溶液呈明显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有机化学课程有别于无机化学课程,有机物的构造比无机物困难,有机反响种类繁多,那么大学生该如何学好有机化学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一1.要时刻牢记“构造确定性质,性质反映构造”这一化学根本原那么,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按构造归属进展归类,将有机化学学问系统化。
例如,在学习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时,依据醛和酮“羰基碳原子为带局部正电荷的不饱和碳原子,α-氢具有酸性,羰基碳原子处于中间价态”的构造特点,将醛和酮的化学反响分为亲核加成反响、涉及α-氢的反响和氧化复原反响等三类反响,其中亲核加成反响又包括简洁亲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成、与水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等)、先加成后消去(与含氮亲核试剂加成、Wittig反响、Perkin反响、安眠香缩合等)和先加成后取代(与醇加成、与硫醇加成等)等三种反响,涉及α-氢的反响又包括醛酮与烯醇式构造互变及外消旋化反响、α-卤代反响和羟醛缩合反响等,氧化复原反响又包括复原成烃的反响(Clemmensen复原、Kishner-Wolff-黄鸣龙复原)、复原偶联成邻二醇、复原成醇的反响(催化加氢、用负氢转移试剂复原、用可溶金属-质子性溶剂复原、Meerwein-Poundorf复原等)、歧化反响(Cannizzaro反响)、氧化成酯的反响(Baeyer-Villiger重排)和氧化成羧酸的反响(用强氧化剂氧化、用弱氧化剂氧化和空气中自动氧化等)。
对各类有机化合物,都要按构造特点对其化学性质加以归类,建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逻辑系统。
2.要留意应用有机构造理论来理解、分析和比拟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例如,在比拟烷基氢、烯基氢和炔基氢的酸性强弱时,要运用价键理论进展分析和理解;在比拟烯烃和卤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响活性凹凸时,要运用电子效应进展分析;在比拟卤代烃和酰卤的亲核取代反响活性时,要运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进展分析;在学习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要运用芳香性和取代基效应进展分析和理解;在确定卤代烃消去反响的位置和立体选择性时,要运用立体化学学问进展分析。
大学有机化学怎么学有机化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大学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首先最基本的反应方程式要记牢,还有反应机理要弄清楚,比如说苯胺与硝基苯对此,由于氨基是供电子基,导致苯环内电子云密度变大,会活化与氨基相连苯环碳的邻位和对位碳上的氢,那么苯胺就容易发生邻对位取代反应,硝基是吸电子基,相对而言体现出活化与之相连碳的间伟碳上的氢,所以易发生间位取代。
自然而然,只要知道与苯环相连基团是吸电子基还是供电子基,那你就会明白发生怎样的取代反应了。
还有,人名反应很重要,上课时老师多次强调的反应也很重要,再就是记住几个特殊的反应。
有机化学研究方法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4]20世纪40年代前,用传统的蒸馏、结晶、升华等方法来纯化产品,用化学降解和衍生物制备的方法测定结构。
后来,各种色谱法、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高压液相色谱的应用改变了分离技术的面貌。
各种光谱、能谱技术的使用,使有机化学家能够研究分子内部的运动,使结构测定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使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
带傅里叶变换技术的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又为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这些仪器和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光谱分析,已能测定微克级样品的化学结构。
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
未来有机化学的发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迄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阳能的化学贮存形式。
今后一些学科的重要课题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
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