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机械类型、构结与使用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06
植保机械复习资料植保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采用机械化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植保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植保管理,因此掌握植保机械的相关知识对于农业领域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植保机械复习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士有所帮助。
一、植保机械的分类1、手推式植保机手推式植保机是一种手工操作的机械设备,其轻巧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其在小面积、低投入农田的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喷雾器喷雾器是一种实现喷雾作业的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各种液态农药、肥料等通过泵浦喷射到作物上,利用雾化的形式将药物均匀地附着在作物表面。
3、手持化学灌溉器手持化学灌溉器是一种手持喷雾器具,由泵浦、手动压缩活塞等组成,通常为小型农田作业提供便利。
4、多功能植保机多功能植保机是一种兼具灌溉、喷雾、施肥等功能的机械化设备,其能够实现多项作业,大大节省农民的时间和劳动力投入。
5、航空植保机航空植保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植保设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复杂的农田作业,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二、植保机械的使用方法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植保机械之前,需要按照要求做好维修、检查、清洗等工作,保证机器的运转状态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仔细阅读机器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器的各项设置,如液位、喷雾角度、喷嘴大小等。
2、正确连接喷雾管路在进行喷雾作业时,需要将喷雾管路正确连接,保证喷嘴与作物距离、喷雾角度等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检查喷雾管路是否漏水,如果发现有漏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3、选择合适的操作区域在进行植保机械作业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区域,避免对周围的人员或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速、天气等因素,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作业效果不佳。
4、注意安全事项在植保机械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或眼睛等敏感部位。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机器运转状态,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植保机械及应用植保机械是指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农业场地上的植物保护设备。
它们主要用于施药、施肥、打草、杀虫、杀菌等工作,以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植保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人工施药相比,植保机械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保护的效果和生产效率。
一种常见的植保机械是喷雾机。
喷雾机利用压力将药液喷洒到作物表面,通过雾化技术,药液能够均匀地覆盖到作物的叶面、茎部和果实上。
喷雾机的喷雾范围和作业速度都可以调节,使得农民能够根据不同作物和作业要求进行合理的操作。
另一种常见的植保机械是农用无人机。
农用无人机搭载了高清相机和红外传感器,能够快速扫描农田,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作物的各项信息。
农民可以据此进行施肥、灌溉和杀虫等工作,并且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
与传统的人工巡视相比,农用无人机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除了喷雾机和农用无人机,还有其他一些植保机械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草坪刈割机、除草机、杀虫灯等。
这些机械以其高效、节约人力、保护环境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地。
植保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友好。
传统的人工施药方式存在药物使用不均匀、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而植保机械能够准确计量药物、提高药液的利用率,并且能够通过精确的操作控制,减少农药流失和环境污染。
此外,植保机械的应用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农作物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劳动强度高,效率低。
而植保机械的应用能够将原本繁重的工作转移给机器完成,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注重农田的管理和经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总之,植保机械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高施药、施肥、打草、杀虫等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植保机械能够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害,增加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植保机械施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摘要不同植保机械设备在药物喷洒方式以及作业方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造成其使用的成本以及使用的效果同样并不相同。
本文就农业生产当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三种植保的机械:自走形式的喷杆机械、多旋翼类型的飞行器以及背负式的机械使用的成本和使用的效果进行了比对,就三者适宜应用的环境,适用的面积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以初始状态相同的水稻为实验的对象,通过以上三种设备在解决水稻病虫害问题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的对比。
关键词:对比实验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控引言自动化作业设备的出现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是农业种植以及生产方式改变的重要契机。
这一过程当中,植保机械设备的使用对防止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产领域当中,包括自走的喷杆设备、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设备以及以及背负式的喷洒设备均属于使用较为普遍的类型。
关于以上三种类型设备当中,哪个类型的使用效果最为显著且能够较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通过使用的对比实验,本文给出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1 对比性实验的对象以及实验结果确定的相关标准1.1 实验的对象以及使用使用的基础设备类型本身涉及的实验,对象为品类为“扬粳9108”的水稻,这是一种主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水稻类型,是这一区域较为适用的品种较好的水稻类型。
因此在种植过程当中,这个类型的水稻本身即具有一定的病虫害预防的能力。
种植的天地土壤状态良好,供水以及排水表现优秀,田地平整。
在设备使用方面,本次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共计以下三种:由黄海药械生产的狼山 WFB-18型号的背负机动弥雾机,该设备的容量为10升;东风井关生产的喷雾剂,其型号为JKB18C,容量为500升;柯林航空生产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容量为5升。
本次实验主要目标为判断以上三种设备对飞虱、卷叶螟、纹枯病以及稻瘟等常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1.2 对比实验进行过程中相关参数的设定根据实验的需要,实验进行过程当中所有药物使用日期均应当处于晴朗的状态,并且所有药物喷洒使用的设备均由专业技能水平能够得到保障的专业人员操作。
植保机械的作用与种类(一)植保机械的作用自从人类开始农耕以来就面临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挑战,农业生产所蒙受的损失之大是人所共知的。
因此,与病虫草害开展斗争是人类的一项持久任务,至今也仍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个严峻课题。
世界各国的有关专家半个世纪以来每隔几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植物保护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PlantProtection,简称ICPP)来共商对策。
同病虫草害斗争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从最原始的求助于神灵和手工防治,到后来的喷撒化学农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探索,包括生物的方法、物理机械的方法、农耕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法。
当化学农药的巨大威力被发现以后,化学防治技术就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
化学农药之所以这样容易地被农民和政府部门所承受,与化学农药的两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快速,二是高效。
病虫草害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繁殖快速。
仅己有的记载病虫草鼠害达数千种之多,企图用非化学的方法来完全控制这么多种类的有害生物是不可能的。
因此,化学防治法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人类对病虫草害开展综合防治中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
植物保护机械与农药、防治技术一样是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旧中国,植保机械几乎是一张白纸。
每年全国由于虫灾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数百亿公斤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植保机械,主要是化学农药施洒机械,亦就是施药机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其间经历了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与小型动力配套的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已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技术。
随着农业高速发展,高效农药的应用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与施药器械面临着新的挑战。
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农药使用技术及其施药器械的研究面临两大课题:如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如何防止或减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
植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菌、害虫与杂草的危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会导致品质变差、产量降低,严重的会造成颗粒无收。
因此,做好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农业生产实现稳产、高产的措施之一。
对农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称为植物保护。
一、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同病虫草害的斗争方法从古代的求助神灵、人工扑打、人力锄草到后来的喷洒化学农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对各种方式的探索,包括机械的、农耕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与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做斗争是自从农耕以来就面临的挑战,至今也是一个没有完结的任务,当前用到的一些防治方法如下所述。
(一)农业技术防治农业技术防治包括:选育抗病虫草害的品种;增施有机肥及化学肥料,以增强作物抵抗病虫草害的能力;选择合理的播种期和及时、迅速地收割,以避开病虫草害;实行合理轮作,避免因同一种作物连续种植所带来的依附性病虫草害。
(二)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和相应工具来防治病虫草害,如机械扑打、果实套袋、药液浸种、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和用锄头锄草等。
(三)生物防治通过大量培育寄生虫蜂、微生物和益鸟等害虫的天敌来消灭病虫害。
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夜蛾、培育能抗病的品种等,这种方法可减少农药残毒对农产品、空气和水的污染,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四)化学防治通过喷施化学药剂来消灭病虫草害。
这种方法生产效率高、防治效果好,因此应用广泛。
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学药剂有液剂和粉剂两种。
喷施液剂的方法有喷雾法、弥雾法、超低量喷雾法和喷烟法,喷施粉剂则采用喷粉法。
(1)喷雾法。
喷雾法是对药液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喷头雾化成直径为150—300微米的雾滴,喷洒到作物上。
这种方法能使雾滴喷射较远,散布均匀,沾着性好,受气候影响较小,但需要大量的水做溶剂,在干旱缺水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
由于要给药液加压,耗用功率较多。
(2)弥雾法。
弥雾法是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吹散、破碎、雾化成直径为100—150微米的雾滴,并吹到远方,沉降到作物上。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旨在通过植保试验技术,探索一套高效、低毒、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植保技术的防治效果。
2. 评估植保技术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植保技术方案。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试验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
(2)病虫害: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玉米螟等。
(3)植保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等。
2. 实验方法(1)生物防治:选用不同生物防治剂,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进行田间试验,观察防治效果。
(2)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杀虫灯、性信息素等物理方法,观察防治效果。
(3)化学防治:选用不同化学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等,进行田间试验,观察防治效果。
(4)综合防治: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结合,进行田间试验,观察防治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防治通过生物防治试验,发现苏云金杆菌对小麦纹枯病、阿维菌素对水稻稻瘟病、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等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75%、70%。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板对小麦纹枯病、杀虫灯对水稻稻瘟病、性信息素对玉米螟等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5%、90%、80%。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小麦纹枯病、多菌灵对水稻稻瘟病、其他化学农药对玉米螟等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5%、70%、65%。
4.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结合,对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0%、85%、80%。
五、结论与讨论1.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对农作物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中耕植保机械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中耕植保机械的实验研究,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为农田中耕植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中耕植保机械由XX公司生产,主要包括插值犁、喷雾装置、传感器系统等部件。
三、实验方法将中耕植保机械安装在农田中,通过操作控制器对中耕深度、行驶速度、喷雾量等参数进行调节。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测量农田土壤湿度、植物生长情况等指标来评估中耕植保机械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使用中耕植保机械进行作业后,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土壤改良效果显著中耕植保机械的插值犁能够有效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
实验结果显示,中耕后的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无明显的积水现象,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2. 草害防控效果较好中耕植保机械的喷雾装置能够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喷施农药,有效控制杂草生长。
实验数据显示,中耕植保机械处理后的实验组农田杂草数量明显减少,作物生长受到较少的竞争,产量有所提高。
3. 植物生长状况得到改善经过中耕植保机械处理后,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植株高度均匀,根系发达。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高了10%以上。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中耕植保机械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中耕植保机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2. 中耕植保机械的草害防控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杂草数量,提高作物产量。
3. 中耕植保机械对作物生长状况有积极影响,使植株长势良好,根系发达,并缩短了作物的生长周期。
中耕植保机械在农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控制杂草生长和促进作物生长等功能,能够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六、实验改进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耕植保机械的效果,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改进:1. 优化插值犁的结构与材料,提高其松土效果和耐用性;2. 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对中耕深度、作业速度等参数的自动调节;3. 研发更环保的农药喷雾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