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 环障碍、缺氧等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肾小管炎症、中毒等引 起肾小管损害,以致肾小管对肾小球滤液中 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功能减退。
特点:尿中以小分子量蛋白增高为主,白蛋白 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蛋白排出量常<1g/24h。
临床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2.试纸法(葡萄糖氧化酶法)
(1) 原理: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的氧化, 生成葡萄糖酸和双氧水,双氧水在过氧化 物酶的作用下氧化指示剂,使其产生颜色 的变化,然后通过仪器的光学原理计算出 葡萄糖的含量。
(2) 方法:将试剂带浸入新鲜尿液中,湿透 后立即取出上机,等待结果。
3.班氏定量法
(1) 原理:同班氏定性法 (2) 方法:先用班氏定性法测出大概的糖含 量,用蒸馏水稀释尿液使葡萄糖含量在 3g/L以下,再进行操作。计算结果要乘以 稀释倍数。 (3) 参考值:0.56~5.00 mmol/24h
(八)糖耐量尿标本 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分别 于1/2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留取尿液, 同时 抽血送检。
二、尿液的保存
(一)防腐剂保存
1.甲苯
2ml/100ml,阻隔空气,利于化学成分检测。
2.甲醛
0.2~0.3ml/100ml, 凝固蛋白,利于有形
成份计数。
3.浓盐酸 10ml/24小时尿,适用于激素检测。
(四)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或中性,pH 6.0~6.5, 可在 pH 4.5~ 8.0波动。
尿呈酸性
痛风 肾结核 白血病 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IV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呈碱性 碱中毒 严重呕吐
变形杆菌感染
I , II, III 型 肾小管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