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
- 格式:docx
- 大小:70.46 KB
- 文档页数:6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方案】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施工工程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交通导流、人员引导和设备安排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阻塞、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问题,保障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二、导流方案的制定原则1. 安全原则: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制定导流方案的首要原则,包括交通安全、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
2. 顺畅原则:导流方案应尽量减少交通阻塞,确保施工过程中交通流畅,避免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车辆带来不便。
3. 经济原则:导流方案应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导流方案的具体内容1. 交通导流:a. 针对施工现场附近的道路进行交通分析,确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状况和瓶颈点。
b. 根据交通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交通导流路线,确保交通畅通。
c. 在导流路线上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和警示牌等,引导过往车辆按照指示行驶。
d. 安排专人进行交通引导,保障交通秩序。
2. 人员引导:a.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人员通行的路径和区域。
b. 在人员通行路径上设置合理的引导标志和指示牌,引导人员按照指示行走。
c. 安排专人进行人员引导,避免人员拥堵和混乱。
3. 设备安排:a. 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设备的停放位置和通行路线。
b. 在设备通行路线和停放位置上设置合理的标志和指示牌,引导设备按照指示行驶和停放。
c. 安排专人进行设备引导和安全监控,确保设备的安全通行。
四、导流方案的实施与监控1. 实施:a. 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导流方案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各方人员熟悉导流方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b. 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导流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确保导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监控:a. 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摄像头,对交通、人员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b. 安排专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c. 定期对导流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导流效果和施工效率。
第1篇一、施工导流工程的概念施工导流工程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创造干地施工条件,采用围堰等工程措施,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以保证主体建筑物能在干地上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施工导流工程的方法1.全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
全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等。
2.分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宽阔、流量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在通航河流和冰凌严重的河流上。
分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导流。
三、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1.设计: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2)选定导流时段、设计标准、导流流量、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类型;(3)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顺序、拆除围堰及封堵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4)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5)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2.实施:施工导流工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堰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2)导流建筑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导流建筑物,如明渠、隧洞、涵管等;(3)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确保工程安全;(4)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四、施工导流工程的意义1.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导流工程可以有效避免水流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安全;2.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3.降低成本: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施工导流工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工程的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导流方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一章施工导流概述一.施工导流及其重要性1.进行施工导流的原因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的主体建筑物一般都是在河流中兴建并能在干地上施工;施工期间河水照样流向下游;施工期间水的综合利用;2.如何进行施工导流(如何进行水流控制)导、截、拦、蓄、泄①施工导流定义:即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通常称为施工导流,是为了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和尽量满足各部门用水要求,将原河流的各个时期的来水按预定方式、时间、地点部分或全部地安全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
②施工导流的重要性:影响枢纽布置与永久建筑物型式的选择;影响施工总组织;影响工程的安危;对国民经济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直接影响。
二.导流设计所需资料1.气象水文资料2.坝区地形地质条件3.水工建筑物设计资料4.当地建筑材料资料5.其他三.导流设计的成果与任务导流、截流、围堰与基坑排水1.划分导流时段、选定导流标准,确定导流设计流量2.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与尺寸3.拟定导流挡水建筑物的修建、拆除与泄水建筑物的堵塞方法以及河流截流、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
第一节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一.全段围堰法1.方法:又称一次拦断法或河床外导流,主河道被全段围堰一次拦断,水流被导向旁侧的泄水建筑物。
2.适用:多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面不大,水深流急、覆盖层较厚难于修建纵向围堰,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工程。
3.泄水道类型:①隧洞导流:适用于两岸陡峻、山岩坚硬、风化层薄、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或有永久性隧洞可供利用。
②明渠导流:适用于岸坡平缓或有宽阔滩地的平原河道。
在山区河道上如河槽形状明显不对称。
③涵管导流:多用于中小型土石坝工程,导流流量不超过1000m3/s④渡槽导流:一般适用于小型工程的枯水期导流,导流流量不超过20~30 m3/s,个别达100 m3/s。
二.分段围堰法1.方法:又称分期围堰法或河床内导流,分期就是将河床围成若干个干地施工基坑,分段进行施工。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顺畅,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制定的一项具体措施和方案。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施工导流方案,包括导流原则、导流措施、导流标识和导流人员的安排等内容。
一、导流原则:1. 保证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的安全和顺畅;2. 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3. 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导流措施;4. 导流方案需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和沟通,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导流措施:1. 临时交通标志: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包括施工警示标志、临时交通指示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2. 临时交通标线:根据施工需要,在道路上绘制临时交通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施工区域;3. 临时交通信号灯:在需要控制交通流量的路口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以确保交通的有序进行;4. 交通引导员:在需要人工引导交通的地方,安排专业的交通引导员,指挥车辆行驶和停放;5. 临时交通道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交通道路,确保交通流量的分流和通畅。
三、导流标识:1. 施工警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前方,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并降低车速;2. 施工区域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的入口处,标明施工区域的范围和注意事项;3. 临时交通指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施工路线;4. 临时交通禁止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禁止车辆通行的区域和路段;5. 临时交通警示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内,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内的危险和注意事项。
四、导流人员的安排:1. 交通引导员: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和交通流量的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引导员,确保交通的有序进行;2. 交通巡查员:在施工期间,安排交通巡查员巡视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问题;3. 交通协调员:协调施工方、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施工导流方案的顺利实施。
以上是一份详细的施工导流方案,通过合理的导流措施和标识,以及专业的导流人员的安排,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的安全和顺畅,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施工导流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导流是指在道路、河流、建筑等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引导和控制水流或交通流量的流向,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导流施工技术措施:
1. 建立临时导流通道:在施工区域周边或临时桥梁上建立专门的导流通道,用于引导车辆和行人绕过施工区域。
导流通道应明确标识,并配有合适的信号指示。
2. 设置导流标志和标线:在施工现场周边道路上设置导流标志和标线,明确指示车辆和行人流向,并提醒注意施工区域。
标志和标线应符合相应的交通规范要求。
3. 配置导流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导流设备,如锥形交通标志、铁路轨迹、可移动隔离护栏等。
这些设备可以引导和限制交通流量,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 实施交通管制:根据施工需要,对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进行管制,例如实施交通警察引导、临时限制行驶速度、改变车道规划等,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5. 水流导流控制:对于需要处理水流的施工项目,如河道疏浚、桥梁施工等,可以采用挡水板、围堰、临时排水系统等措施来引导和控制水流的流向,防止水流对施工造成影响。
6. 安排交通人员: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交通人员,负责引导交通和维持秩序。
他们应该受过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以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
7. 定期巡视和维护:施工导流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持续监测和维护。
定期巡视施工区域,检查导流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设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导流施工技术措施,具体的选择和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同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确保施工导流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施工导流与截流施工导流是水利枢纽工程总体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选定枢纽布置、永久建筑物形式、施工程序和施工总进度的重要因素。
施工导流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施工导流的主要任务是:周密地分析研究水文、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基本资料;在保证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定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度汛及基坑排水的措施等。
第一节施工导流标准1.导流建筑物级别(1)导流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
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因素划分为Ⅲ~Ⅴ级,具体按表17-1确定。
表17-1 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注 1.导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两者级别相同。
2.表中所列四项指标均按施工阶段划分。
3.有、无特殊要求的永久建筑物均系针对施工期而言,有特殊要求的Ⅰ级永久建筑物系指施工期不允许过水的土坝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永久建筑物。
4.使用年限系指导流建筑物每一施工阶段的工作年限,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阶段共用的导流建筑物,如分期导流一、二期共用的纵向围堰,其使用年限不能叠加计算。
5.围堰工程规模一栏中,堰高指挡水围堰最大高度,库容指堰前设计水位所拦蓄的水量,两者必须同时满足。
(2)当导流建筑物根据表17-1 指标分属不同级别时,应以其中最高级别为准。
但列为Ⅰ级导流建筑物时,至少应有两项指标符合要求。
(3)规模巨大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设计洪水标准,经充分论证后报上级批准。
(4)不同级别的导流建筑物或同级导流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不同时,应分别确定洪水标准、堰顶超高值和结构设计安全系数。
(5)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按表17-1 划分导流建筑物级别;同一施工阶段中的各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其不同作用划分;各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必须相同,一般以主要挡水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准。
第七章施工导流与排水§1。
施工导流:一.施工导流概述:(一)施工导流概念:水工建筑物一般都在河床上施工,为避免河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创造干地施工条件,,需要修建围堰围护基坑,并将原河道中各个时期的水流按预定方式加以控制,并将部分或者全部水流导向下游。
这种工作就叫施工导流。
(二)施工导流的意义: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是:1.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期限;2.直接影响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3.直接影响施工场地的布置;4.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5.与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导流方式,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造价,考虑不周,不仅达不到目的,有可能造成很大危害.例如:选择导流流量过小,汛期可能导致围堰失事,轻则使建筑物、基坑、施工场地受淹,影响施工正常进行,重则主体建筑物可能遭到破坏,威胁下游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选择流量过大,必然增加导流建筑物的费用,提高工程造价,造成浪费。
(三)影响施工导流的因素;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水文、地质、地形特点;所在河流施工期间的灌溉、贡税、通航、过木等要求;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布置;施工方法与施工布置;当地材料供应条件等。
(四)施工导流的设计任务:综合分析研究上述因素,在保证满足施工要求和用水要求的前提下,正确选择导流标准,合理确定导流方案,进行临时结构物设计,正确进行建筑物的基坑排水.(五)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六)基本方法有两种:1.全段围堰导流法;2.分段围堰导流法。
二.施工导流的全段围堰法:(一)基本概念:首先利用围堰拦断河床,将河水逼向在河床以外临时修建的泄水建筑物,并流往下游.因此,该法也叫河床外导流法.(二)基本做法:全段围堰法是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一定距离的地方分别各建一道烂河围堰,使河水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者永久性泄水道下泄,主体工程就可以在排干的基坑中施工,待主体工程建成或者接近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道封堵。
堤防工程施工导流一、前言堤防是河道治理和防洪防涝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堤防建设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施工导流工作。
施工导流是指在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建设堤防工程正常进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河道水流,避免对施工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施工导流的概念、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堤防工程施工导流工作有所帮助。
二、施工导流的概念施工导流是指为了在河道或水体中进行建筑、修筑、挖掘等工程作业时,为了把自然水流分流或改变水流方向而设置的导流设施或设备,是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时水文条件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施工导流的设置可分为暂时性的设施和永久性的设施,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水文条件来进行选择。
三、施工导流的重要性堤防工程施工导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好的施工导流工作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流的稳定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降低安全风险,确保施工质量,保护自然环境,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以说,施工导流是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四、施工导流的方法1. 闸门导流法:通过设置闸门或闸室,调节水流的流量和流速,控制水流的方向。
2. 泵站导流法:利用泵站将水泵出去,减少河道水流对施工的影响。
3. 临时拦水坝导流法: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拦水坝,将水流拦截至一侧,减少对施工的干扰。
4. 转移河道导流法:通过改变河道的流向,将水流导向其他地方。
5. 导流渠道法:在施工现场挖掘导流渠道,将水流引导至其他地方。
6. 抛石导流法:将大块石头抛入水中,改变水流的流向和速度。
五、施工导流的注意事项1. 关注气象条件:施工导流时要关注当地的气象条件,避免暴雨、强风等极端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2. 定期检查设施:施工导流设施要定期检查,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正常工作。
3. 设施的设置:选择合适的导流设施,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水文条件进行设置。
4.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要设置好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导流方式施工导流方式,也称施工导流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式,即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导流,这种导流方式又称为一次拦断法或河床外导流。
其基本特点是主河道被全段围堰一次拦断,水流被导向旁侧的泄水建筑物。
视泄水建筑物的不同,一次拦断法又可进一步区分为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等分段围堰法导流,也称分期围堰法或河床内导流。
但是,习惯上则多称其为分期导流。
工程实践中,两段两期导流采用得最多。
根据不同时期泄水道的特点,分期导流方式中又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完建或未完建的永久建筑物导流(主要包括底孔导流、缺口导流、梳齿孔导流、厂房导流等)。
采用分段分期围堰法导流时,什么叫"分段"?什么叫"分期"?二者之间有何异同?所谓分段,就是将河床围成若干个干地基坑,分段进行施工。
所谓分期,就是从时间上将导流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
分段是就空间而言的,分期是就时间而言的。
导流分期数和围堰分段数并不一定相同,段数分得越多,施工越复杂;期数分得越多,工期拖延越长。
因此,工程实践中,两段两期导流采用得最多。
导流标准、导流程序、导流时段、围堰、河道截流的定义什么是导流设计流量?如何确定不过水围堰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过水围堰挡水期和过水期的设计流量?导流设计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导流设计的洪水频率标准和导流时段。
在同一导流时段内导流设计标准愈高导流设计流量就愈大,在同一导流设计标准内洪水期的流量要大于枯水期的流量,通常将导流时段内的最大值作为导流设计流量。
对于不过水围堰,如果围堰需全年挡水,只要按规范选定导流洪水重现期标准,即可确定相应的设计流量。
导流挡水与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流量相同。
对于低水围堰,按挡水时段内同频率洪水作为围堰和该时段导流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流量。
对于过水围堰,过水围堰的特点是既挡水又过水,其工作条件包括挡水与过水两种工况(类似于溢流坝)。
过水情况下的设计标准,显然应与一般不过水围堰挡全年洪水时的标准相同。
施工导流
本工程施工环境有部分处在河堤底,施工时按具体情况采取围堰和导流的方法保证场地实现干作业。
(一)导流围堰设置形式
施工导流采用的方法是:将河道左右侧分期施工,先按一定顺序采用三向围堰,将河道分为若干段,再将每段分两期施工,河水通过河床中没有围堰的束窄部分导流。
分段长度取200m左右一段,在堰身底部每隔50m设D=500mm钢筋混凝土涵管,用于及时排走围堰内施工范围内的积水。
见下图:
乐
富
富乐段与上游连接处
本次工程对施工围堰的级别不列等,围堰采用土石料填筑。
堰身见下图:
围堰断面图
(二)施工导流注意事项:
1.施工前对围堰的质量要有充分的认识,如果在后续施工中出现垮堤等质量事故,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及环保问题。
2.围堰填筑前,应进行基底稳定性调查,如果与设计文件所示的工程地质情
况不吻合,应提出处理建议并报监理工程师。
3.在原河床上用分期围堰导流时,不宜过分束窄河面宽度,需满足航运的流速要求。
4.截流方法、龙口位置及宽度应根据水位、流量、河床冲刷性能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5.截流时间应选在枯水、低潮期。
6.合龙过程中,应随时测定龙口的水力特征值,适时改换投料种类、抛投强度和改进抛投技术。
截流后,应即加筑前后戗,然后才能降低围堰内水位,并完善导流、防浪等措施。
7.在导流期内,必须对导流工程定期进行观测、检查,并及时维护。
8.拆除围堰前,应根据上下游水位、土质等情况确定冲水、闸门开度等放水程序。
9.围堰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筑堰的块石、杂物等应拆除干净。
(三)围堰填筑
从现有的岸坡线开始向河道内推进,采用陆上直接抛填自重挤淤法,抛填一段后在边坡上进行理坡,铺带装土护坡,设置防渗倒滤层结构。
1.材料
(1)围堰底层采用开山石抛填,毛石从附近的采石场购买。
采用抛石结构的围堰堤心石采用10~100kg。
(2)土料采用施工中的废弃土料。
(3)土工布采用300g/m2无纺土工布,土工材料应随机抽样,每10000m2一个,每批供货抽样不少于一个。
2.抛填施工
(1)抛石自重挤淤施工时,应采用高潮平抛、低潮斜推的施工工艺,避免在落潮时围堰发生失稳现象。
采用卡车和推土机由陆上直接抛填。
(2)石料抛填,应以挤淤为主要目的,抛填石块应先由中心向两侧抛填,
若两侧淤泥隆起影响填石施工时,应将隆起淤泥挖除。
(3)填石基础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如果遇到较深的淤泥层应用粒径大的石块抛填,这样靠石块自重及挖掘机的压力能更有效的将淤泥挤走。
若遇到复杂的地质状况,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研究解决。
3.填土筑堤
填土采用斜推的施工工艺。
斜推采用履带式推土机在将土料沿斜面分层推土,施工要点如下:
(1)填土应由下而上有规则的分层铺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mm。
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2)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用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0.5~1.0m,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宽度的一半。
(3)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堆重、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4)填土的碾压
A、压路机的选择
压路机型号及碾压遍数宜根据填料成分和压实密度要求现场试压确定。
本工程选择12t压路机。
B、压实方法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性,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碾压之前,先用推土机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使用震动平碾应先静压,而后震压。
平碾碾压,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为2km/h。
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轮每次重叠宽
度约15~25cm,避免漏压,运行中,碾轮距填方边应大于500mm,以放发生溜坡倾倒。
边坡边角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4. 倒滤层中的防渗土工布采用300g/m2无纺土工布。
在购置土工织物时厂方应备有出厂日期鉴定书或合格证及抽样试验报告, 并经质监部门抽样试验认可后方能使用。
对存放期(指库存)超过 6 个月或出现老化、破损现象的土工织物一律不得使用。
防渗土工布铺设时,搭接宽度为不小于 1.Om。
5.袋装土理坡
土围堰填筑完成,用带装土护坡,袋装厚度为20~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