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30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分类的是()。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C.气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C2、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不包括()。
A.量化环境影响B.筛选环境影响C.评估环境影响的人文价值D.将货币化的环境影响价值纳人项目的经济分析【答案】 C3、通常,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处置期在()年。
A.20~30B.30~40C.50~70D.50~60【答案】 B4、用TN/TP比率评价湖泊或水库何种营养盐不足时,对藻类生长来说正确的是()。
A.TN/TP比率在20:1以上时,表现为氮不足B.TN/TP比率在20:1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C.TN/TP比率小于10:1时,表现为氮不足D.TN/TP比率小于20:1时,表现为磷不足【答案】 B5、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A.1.5B.2.5C.3D.3.5【答案】 D6、三个声源对某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分别是60dB(A)、60dB(A)、63dB (A),则该敏感目标接收到的声级是()dB(A)。
A.61B.63C.65D.66【答案】 D7、下列关于海陆风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午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B.中午贴地层高层都吹海风C.夜间贴地层高层都吹陆风D.夜间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答案】 A8、在工程分析方法中,类比法是指()。
A.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B.在分析过程中把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另外一个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加以对比的方法C.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的方法D.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答案】 D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采用的验收标准是()。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23(总分13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1.小王今年夏季刚从学校毕业,但目前仍在寻找心仪的工作;小张为了更好地应用自己的所学,刚刚离职,也正在寻找另一份职业;某公司随着公司战略进行部,、j整合,将原来的技术研发中心撤销,并将技术研发业务外包给另一家专业公司,其本身则专一做市场的下游销售,而小赵作为技术研发中心的人员,不适应业务的转换,目前待业在家。
【问题】1.根据经济学家按照失业原因对失业的分类,3人的失业分别属于哪种类型?2.在计算充分就业、失业率时应当包括3人中谁的情况?SSS_TEXT_QUSTI分值: 201.经济学家按照失业的原因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3类。
小王和小张属于摩擦性失业,小赵属于结构性失业。
其中,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不停变动,或者处在跨越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产生的失业。
因此,小王和小张的失业属于此类。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
如果对不同类型劳动的需求发生变动,而劳动的供给未能及时调整,就会发生结构性失业。
故小赵属于结构性失业。
2.充分就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又被称做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因此,充分就失业率应当包括小王、小张和小赵的情况。
(二)1.某项目在前期分析决策阶段,组织专家对项目的3个备选建设方案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三个方案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各有优势,考虑到政府对项目核准采取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度,项目需要分别对3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表2-1、表2-2给出了3个备选方案的各项指标因素得分及权重。
表2-1 方案经济效益评价表指标资金投入水平偿债备付率水平内部收益率水平** ** **权重方案A 4 4 6方案B 2 5 7方案C 5 3 5表2-2方案环境效益评价表指标技术水平节能达标情况环境影响** ** **权重方案A 6 4 3方案B 3 0 7方案C 4 5 2【问题】1.项目方案经济效益评价适用于加法规则,但项目咨询专家组在对方案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加法规则还是乘法规则产生了分歧,试分析判断应采用哪种评价规则,并说明理由。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热值较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A.炉排式焚烧炉B.流化床式焚烧炉C.回转窑焚烧炉D.固定床等其他类型的焚烧炉【答案】 C2、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5000mA.45000mB.50000mC.55000mD.40000m【答案】 A3、宽浅河流一维水质模拟中的纵向离散,主要是由()形成的。
A.紊流B.对流C.垂向流速不均D.断面流速不均【答案】 D4、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4000mA.46000mB.50000mC.42000mD.54000m【答案】 A5、已知某敏感点昼间现状声级为57 dB(A),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企业拟新增一处点声源,靠近该声源1米处的声级为77 dB(A),为保障敏感点昼间达标,新增声源和敏感点的距离至少应大于()米。
A.2.8B.4.0C.10D.100【答案】 C6、(2017年真题)下列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是()。
A.猕猴B.巨蜥C.小熊猫D.穿山甲【答案】 B7、假如一片森林的涵养水源量是100万mA.防护费用法B.恢复费用法C.影子工程法D.机会成本法【答案】 C8、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稀释作用不但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还能减少其总量B.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输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和生物降解过程C.纵向距离小于横向完全混合距离的区域称为横向混合区D.温排水携带的热量除了被潮流带走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与大气的热交换释放到大气中【答案】 A9、下列哪项属于抗性吸声结构()。
A.珍珠岩砖B.玻璃棉板C.穿孔板D.铝纤维板【答案】 C10、(2020年真题)某山岭重丘区拟新建一条局部路段穿越永久基本农田的高速公路,在进行施工期工程分析时,应重点分析()。
A.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阻隔影响B.对线路临近工厂的噪声影响C.对沿线景观的影响D.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的影响【答案】 D11、某企业的一个新建项目的几项主要指标与国内同类项目指标的平均水平如下表。
关于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还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是一种评估这些影响对经济体系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的方法。
本文将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进行分析。
首先,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经济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会导致空气和水的污染,从而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环境污染还会破坏农作物和牲畜的生长环境,降低产量和质量,导致农业经济损失。
此外,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会对旅游业等产业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然而,环境保护措施也会对经济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使用更环保的能源和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的排放,降低资源的消耗,使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
其次,环境保护措施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研究表明,投资于环境保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些就业机会通常更稳定且拥有更高的工资水平。
此外,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虽然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经济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但环境保护措施也可以带来积极影响。
为了更好地衡量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
这种分析包括了对环境损害的估计,以及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和效益的评估。
只有通过全面评估,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环境影响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政策和措施。
在实践中,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能源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效益来选择更可持续的能源来源。
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可以评估不同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以制定更环保的交通政策。
在农业领域,我们可以研究不同的农业实践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以制定更可持续的农业政策。
2023年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财务分析,既要分析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又要分析(),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A. 融资渠道的可靠性B. 融资方案的合理性C. 项目的偿债能力D. 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E. 经济费用与效益正确答案:C,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操作模式不包括()A. 经营性项目B. 准经营性项目C. 待经营性项目D. 非经营性项目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对项目申报单位及()的介绍,在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A. 项目单位的主营业务B. 项目单位近几年信用情况C. 主要投资项目D. 拟建项目基本情况正确答案:D,4.(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发展规划分析包括()。
A. 城区发展规划B. 国外发展规划C. 国家发展规划D. 重点地区发展规划E. 地方发展规划正确答案:C,E,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不包括()A. 筛选环境影响B. 量化环境影响后果C. 评估环境影响价值D. 将货币化的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社会分析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关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描述错误的是()。
A. 借用国外贷款的项目必须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B. 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是项目对外开展工作的依据C. 境内团体不可申请借用国外贷款D. 国外贷款属于国家主权外债,按照政府投资资金进行管理正确答案:C,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狭义后评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B. 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C. 为及时终止项目投资提供依据D. 及时反馈信息改变投资决策意见正确答案:A,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项目申请书所涉及的发展规划,通常是指与项目建设紧密相关的()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3、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7、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8、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9、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0、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1、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2、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4、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15、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对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一些思考作者:刘勇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02期摘要:环境经济损益的分析主要是经过分析、预测建设项目、各种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给出了影响程度的定量或是定性指标,求出总环境的影响,并且对其影响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把评价的结构编制成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呈报给决策部门,作为工程决策的依据及其参考过程。
下面就结合作者所在实际工作经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的问题显得更加的突出,成为官员与百姓共同关心的问题。
2014年的头一个月,我国大部分区域雾霾频繁出现,从各媒体上频频传来我国多地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爆表的消息。
某环保局1月中下旬多次发布大气污染黄色、橙色预警公告,显示我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的污染级别。
建设项目在决策及其实施的阶段,缺乏了有效地环境经济评价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将其环境要素货币化,不仅可以引起人们共识,增强环境环保意识,便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决策。
但是环境要素有着特殊性,在现阶段没有市场价值能够参考,只能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将环境因子造成的环境影响货币化,对环境要素进行货币化并且降低结果纳入了项目经济分析,正式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应该做的工作,其利于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科学评价,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化的发展,实现我国在项目开发建设阶段的经济、审核、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为此,我国在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了环境平价店制度并且在2003年的时候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建设项目实施之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损益的分析,将其环境影响货币化。
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导则,环评法实施十多年来,环评报告中的损益分析章节普遍尚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报告中大多都是简单罗列一下环境保护的措施、投资,然后定性的陈述项目建设成之后的环境效益、审核效益、经济效益,缺乏定量分析,不具备科学性、可靠性。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1、(2014年)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生产量为1000m3,经厂内预处理COD由2000mg/L消减至400mg/L后接管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0mg/L。
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
(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排放限值为60mg/L)A.12.5t/aB.15t/aC.100t/aD.500t/a【答案】 A2、熏烟状态是容易造成污染的一种不利气象条件,一般出现在()的时段。
A.日落后逆温生成B.日出后贴地逆温抬升C.中午逆温层较高D.夜间逆温层稳定发展【答案】 B3、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的排放浓度为100mg/L。
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m3/s,COD背景浓度15mg/L。
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
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
A.21.56mg/LB.24.95mg/LC.42.80mg/LD.55.00mg/L【答案】 A4、某风机圆形排风口的直径为2m,采用点声源模式预测该排风口噪声影响时,预测点距排风口中心的距离至少应是()。
A.4mB.3mC.2mD.1m【答案】 A5、宽浅河流一维水质模拟中的纵向离散,主要是由()形成的。
A.紊流B.对流C.垂向流速不均D.断面流速不均【答案】 D6、环境影响识别就是通过系统地检查()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
A.拟建项目的特征B.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C.拟选厂址D.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7、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线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25m处的声压级为80dB(A),在距离50m处的声压级为()。
A.70dB(A)B.74dB(A)C.75dB(A)D.77dB(A)【答案】 D8、某流域枯水期为12月到次年2月,4月份河流水质有机物浓度全年最高,8月份DO全年最低,6月份盐度最低。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资料不符合一级评价项目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是()。
A.遥感测定的生物量数据B.样方实测的物种多样性数据C.评价范围内主要生物物种名录D.依据已有资料推断的物种多样性数据【答案】 D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不包括()。
A.规划研究B.规划分析C.规划方案综合论证D.公众参与【答案】 A3、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不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的是()类海水。
A.一B.二C.三D.四【答案】 D4、(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声环境影响评价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的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D5、进行污染场地修复时,提出的修复目标不包括()。
A.确认目标污染物B.确认场地状况C.提出修复目标值D.确认修复范围【答案】 B6、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标准值分为()。
A.I类B.Ⅱ类C.Ⅲ类D.V类【答案】 D7、边界噪声评价量在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时,需对改扩建建设项目以()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A.工程噪声贡献值B.噪声强度C.噪声性质D.噪声种类【答案】 A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中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影响分析。
A.推荐方案B.替代方案C.零方案D.比选方案【答案】 C9、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
A.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C.距地面5m高处最大风速UD.距地面5m高处平均风速U【答案】 A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所关注的是()因素导致的土壤环境污染影响。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目标,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A.居民住宅区B.商业区C.风景名胜区D.环境敏感区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指选用可行的方法确定建设项目( )A.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B.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浓度或排放浓度C.一段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D.运行时间内污染物的产生浓度或排放浓度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有()A.依法评价B.科学评价C.突出重点D.完整性评价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构成B.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包括污染源源强核算准则和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等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C. 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土壤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E.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水利水电、采掘、交通、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中,以下不属于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A.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符合性B.与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C.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进行对照D.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A.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C.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D.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和论证阶段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第二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A.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B.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C.建设项目工程分析D.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般包括()等内容A.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B.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C.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D.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附录附件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成果,突出重点B.工程分析应体现工程特点,环境现状调查应反映环境特征,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影响预测方法应科学,预测结果应可信,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C.文字应简洁、准确,文本应规范,计量单位应标准化D.数据应真实、可信,资料应翔实,应强化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图表信息应满足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要求1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过程中,应()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A.定性B.定量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D.以量化为主1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A.矩阵法、类比调查法B.矩阵法、专业判断法C.网络法、专业判断法D.矩阵法、网络法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区域环境制约因素B.区域环境保护目标C.区域经济发展目标D.区域环境功能要求1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可以不考虑的是()A.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B.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划C.当地环保要求D.环境功能区划1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确定A.实际影响范围B.估计的影响范围C.类比的影响范围D.可能的影响范围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涉及的环境敏感区、需要特殊保护对象的()A.名称B.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C.功能D.环境保护要求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依据有()A.评价等级B.评价因子C.评价方法D.环境功能区划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尚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确认各环境要素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A.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环境保护部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有()A.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B.应以量化评价为主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评价方法的,应采用规定的方法D.选用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方法的,应分析其适用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各章简答、论述题1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10-12-08 16:40:06 阅读6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总论第一章、绪论1、人类环境的分类:1)按照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3)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室内环境和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4)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理环境。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环境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足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中“环境”在范围上有哪些异同?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其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不能用环境科学中水圈、生物圈之类抽象、概括的概念,而必须把环境所包括的主要因素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地作出列举规定。
2)从环境科学的理论看。
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成份、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3)人类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
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就是地球表面的人类生命维持系统。
4、人类同环境的关系?1)揭示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是整个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人类-环境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再从相互关系上加以研究。
2)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作为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概括:a、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b、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1、适用范围
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1)熟悉累积影响的定义;
(2)熟悉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源源强核算的定义。
3、总则
(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4)熟悉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
(5)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6)了解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原则。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熟悉建设项目概括的内容要求;
(2)熟悉污染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
(3)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了解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掌握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的要求。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了解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要求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掌握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要求。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熟悉评价结论应明确的内容。
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建设项目的开发将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因此,只有解决好环境问题,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将项目建设引起的环境损失折算成经济价值,分析工程建设的环境代价和环保成本,分析其环保投资可能产生的效益及减少环境损失的程度,以此判断项目建设的环境经济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7.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7.1.1环境经济损失分析
工程环境经济损失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分析工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二是工程占地造成的经济损失。
(1)工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
①环境影响因子的确定
本工程所排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工程分析,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氟化物等。
②污染物排放引起的损失
由于工程排放的颗粒物、氟化物等会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使项目所在区域内的人群健康和福利受到影响。
对人群健康影响方面,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急性病发生率等均有增加;对人类福利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能见度降低、材料腐蚀等。
③环境影响量化
环境影响量化是将量化的环境影响货币化。
环境保护税是对排污者实施环境损失补偿的一种措施,本评价将环境保护税税额作为工程环境影响量化的依据,计算本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值。
由于本项目废水、固废均可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或处置,噪声经预测均能达标排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十二条要求,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
因此,环境影响仅考虑废气。
废气污染物当量值为:烟尘当量值2.18kg,由于氟化物尚未纳入征税范围,未作考
虑。
废气污染物当量数=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废气污染物当量值。
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1.8元。
在采取环评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各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造成的损失(即应纳税额)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经计算得,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4.82万元。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废气环境保护税计算
(2)工程运营期占地造成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
①工程占地:厂区总面积150亩。
②占用土地引起生产力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
侯马市荒地综合收入以220元/亩计,年产值3.3万元。
③植被破坏引起释放氧气损失
一般情况下,农作物、荒地释放氧气分别为65.5t/hm2和50.0t/hm2,所用市场价格
法按600元/t 计,每年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损失75.6万元/年。
④植被破坏引起涵蓄水分功能下降损失
耕地、荒地具有涵蓄水分、调节河流径流,减少旱涝灾害等功能,植被系统破坏引起涵蓄水分能力下降,其下降值可以用公式计算:
W=H·A·(S 1Y 1+S 2Y 2) 式中:W 为涵蓄水分下降值m 3 H 为植物根系平均深度(取1m ) A 为土壤容量以1.3t/m 3 S 1、S 2分别为耕地、荒地面积m 2
Y 1、Y 2分别为耕地、荒地含水率,取0.15、0.30
经计算,每年水分下降值为41000m 3,利用后果阻止法需建小型水库来弥补蓄水功能下降。
按修简易水库投资67元/m 3,维修费12%计9.5万元/a 。
以上占地造成生态破坏损失88.4万元/a 。
7.1.2环保投资估算
通过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章节中环保投资的估算,拟建项目的环保投资为494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26%。
7.1.3环保设施投资效益分析
污染治理设施的实施,不仅能有效控制污染,而且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经济效益,指环保设施直接提供的产品价值;一是间接经济效益,指环保措施实施后的社会效益。
①直接经济效益(R 1)
R 1=ΣNi +ΣQi +ΣSi +ΣTi +ΣMi
式中:Ni —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Qi —废气利用的经济效益; Si —固体废物利用的经济效益; Ti —废水中物质利用的经济效益; Mi —水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i=1
i=1
i=1
i=1 i=1
n
n
n
n
n
i—利用项目个数。
本工程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环保投资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见表7.1-1。
表7.1-1 环保投资经济效益表
②间接经济效益(R2)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环保设施投入运行期间,所能减少的损失和各种补偿性费用,如减少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损害,减少排污费、罚款等,一般取直接经济效益的5%,为10.7万元。
由此得出,本工程的环保投资经济效益为R=R1+R2=224.8万元。
7.1.4污染控制费用
①环保治理费用(C1)
该项目环保设施投资折旧费由下式计算
C1=C1-1×B/n+C1-2
式中:C1-1—环保投资费用;
C1-2—运行费用,取C1-1的15%;
n—设备折旧年限,取15年;
B—固定资产形成率,取90%
经计算,本工程环保治理费用为1038.45万元。
②其它费用(C2)
为保护环境而付出的其它费用包括:污染物防治分析、信息交流、防治措施试运行及调试、环境管理及监测仪器运转、维修费等,按环保投资的1%计算,即C2= C1-1×1%=49.45万元。
以上两项环保费用估算合计为1087.9万元。
7.1.5环境效益分析
将环境经济效益R和污染控制费用C的比值来作为评价工程环保效益的依据。
本工程R/C=224.8/1087.9=0.21
由上式结果可知,本工程年投入1万元的环境费用可获得0.21万元的效益,说明每年环境保护费用不是单纯的支出,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7.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综合评述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治理费用约1087.9万元/年,由于环保治理设备的运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其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本工程环保投资带来的总经济效益为224.8万元/年,可以抵消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样有利于调动企业环保治理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的经济投入,主要回报是环境效益,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的建成投产,环保投资的投入,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之一,符合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