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电离水解专题.ppt
- 格式:pdf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6
高考总复习五――电离与水解6.电离与水解[考点扫描]1.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判断方法。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水的离子积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4.溶液中c(H+)、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5.有关pH的计算。
6.盐类的水解的实质和规律。
7.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8.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9.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中微粒的成分及浓度。
[知识指津]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离子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征:(1)“动”: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2)“定”: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3)“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浓度和同离子,可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电离过程复杂,一步写出。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4.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ω=c(H+)·c(OH-)=1×10-14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稀的水溶液(包括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任何情况下,c(H+)或c(OH-)都不会等于零,所以任何水溶液中H+和OH-总是同时存在,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但任何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和c(OH-)总是相等。
水的离子积常数Kω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5.pH的适用范围:适用于c(H+)或c(OH-)为1mol/L以下的稀溶液,pH的取值范围为0-14。
当pH小于0或pH大于14时,溶液较浓,则直接用c(H+)或c(OH-)来表示其酸碱性强弱较为方便。
其中:c(H+)越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c(OH-)越大,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pH改变一个单位,溶液中c(H+)便改变10倍,如pH每增大一个单位,c(H+)就减小10倍。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知识精讲一. 学习内容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二. 学习目的1.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2.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3.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掌握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4.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以及水解平衡的移动,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三.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过程四.知识分析(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电离平衡(1)研究对象:弱电解质(2)电离平衡的建立:CH3COOH CH3COO— + H+(3)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4)电离平衡的特点:动:v电离=v结合、定:条件一定时,各组分浓度一定;变: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2. 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电离常数受温度影响,与溶液浓度无关,温度一定,电离常数一定。
根据同一温度下电离常数的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相对强弱。
(2)表达式:CH3COOH CH3COO— + H+Ka = [CH3COO—][H+]/ [CH3COOH]注: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H+]越大,酸性越强;反之,酸性越弱。
H3PO4H2PO4— + H+ Ka1 = 7.1 × 10—3mol·L—1H2PO4—HPO42— + H+ Ka2 = 6.2 × 10—8mol·L—1HPO42—PO43— + H+ Ka3 = 4.5× 10—13mol·L—1注:多元弱酸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少,且一般相差很大,故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弱碱与弱酸具类似规律:NH3·H2O NH4+ + OH—K b=[NH4+][OH—]/[NH3·H2O]室温:K b(NH3·H2O)= 1.7 × 10—5mol·L—13. 电离度α=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始溶质分子总数× 100%注:①同温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的电离度不同②同一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电离度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3)专题三 基本理论3-6 电离和水解平衡(一)(1课时,共2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电离度,学会简单计算,能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理解电离平衡常数。
2.能从图像视角判断强弱电解质在稀释、反应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导电性、电离度、pH变化等方面的异同。
3.了解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pH 等概念。
4.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本质、特点和规律,认识影响盐类水解的根本因素是内因,理解外因对盐类水解影响的结果。
【重点突破】1.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
能用数据、图表、符号等描述实验证据并据此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论;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探究的设想。
2.认识盐类的水解平衡在实际生产、生活以及实验中的应用。
【真题再现】例1.(2023·湖南卷)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0mol·L -1的HCl 和CH 3COOH 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K a(CH 3COOH)约为10-4.76B .点a :c (Na +)=c (Cl -) =c (CH 3COO -)+ c (CH 3COOH)C .点b :c (CH 3COOH)<c (CH 3COO -)D .水的电离程度:a <b <c <d 解析:根据CH 3COOHCH 3COO -+H +,可近似认为a 点c (H +)=c (CH 3COO -),又a 点pH=3.38,c(H +)=10-3.38 mol·L -1,故K a(CH 3COOH)≈10-3.38×10-3.380.0100=10-4.76,A 项正确;a 点HCl 恰好被完全中和,由物料守恒可得溶液中c (Na +)=c (Cl -) =c (CH 3COO -)+ c (CH 3COOH),B 项正确;b 点溶液pH <7,即以CH 3COOH 的电离为主,即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C 项正确;a 、b 两点溶液呈酸性,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溶液pH 越小,水的电离受抑制程度越大,c 点酸碱恰好完全中和,CH 3COO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 点NaOH 过量,又抑制水的电离,故D 项错误。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一)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要求盐要有弱或者(包括)。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不会水解。
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CH3COO-是弱,会水解。
消耗H2O 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
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当盐中的对应的碱是并且盐中的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
水解电离出的OH-;水解电离出的H+,所以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由于盐中的水解结合H+,水解结合OH-要判断盐溶液的,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OH-多出。
高考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水解电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质、离子平衡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酸碱概念、酸碱溶液的离子平衡、强弱酸碱的水解电离等多个角度来详细讨论水解电离的相关知识。
一、酸碱概念酸是指能产生H+离子(即氢离子)的物质,它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碱是指能产生OH-离子(即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它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这是我们常见的酸碱概念。
但是在化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溶液是否导电来判断它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导电的原理是由于酸和碱在水中发生了水解电离。
二、酸碱溶液的离子平衡当酸和碱溶解在水中时,会发生水解电离反应,产生离子,从而形成酸性或碱性溶液。
水解电离是指溶质的分子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的过程。
对于酸和碱来说,它们的水解电离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酸和碱都能够完全电离。
例如,硫酸是一种强酸,它在水中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而乙酸是一种弱酸,它在水中只有一部分电离,大部分存在于分子状态。
同样,钠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完全电离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氨水是一种弱碱,只有少部分电离。
三、强弱酸碱的水解电离强酸和强碱的水解电离可以看做是一个完全反应的过程,反应的正方向和逆方向同时发生,但正逆反应速度相同,达到动态平衡。
例如,盐酸溶液的水解电离方程式为:HCl + H2O ⇌ H3O+ + Cl-。
在动态平衡状态下,溶液中存在相应的离子浓度。
对于弱酸和弱碱而言,它们的电离度较低,仅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以乙酸溶液为例,它的水解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 H2O ⇌CH3COO- + H3O+。
在这个反应中,左右两边溶质的浓度并不相等,而是达到了动态平衡。
四、酸碱水解电离的平衡常数对于酸碱的水解电离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
平衡常数(Ka)等于反应物离子浓度乘积与产物离子浓度乘积的比值。
对于酸的电离反应,Ka越大,说明酸的电离程度越高;反之,Ka越小,说明酸的电离程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