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48.88 KB
  • 文档页数:4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制度(试行)汇编目录

一、关于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二、XX 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细则

三、XX 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与实践管理规定

四、XX 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与学位审核规定

五、XX 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管理规定

六、XX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

研究生学院

二OO六年六月

关于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学位办[1996]25 号)

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

学、XX 大学、XX 大学、XX 大学、XX 大学、XX 大学、西南师范大学、XX 大

学、XX 大学: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快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在专家、学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研究,批准你单位进行试点。现将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试点工作的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试点工作必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实践,根据基础教育事业对高层次教育人才的需要开展工作。

试点工作应贯彻以下几项原则:

(一)试点工作要遵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在总结现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岗位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注意改变现行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尚存在的偏重学术研究、培养规格单一的状况,加强能力培养,探索一个适合国情的、规范的、能成批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层次教育基础人才的新型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模式。

(二)试点工作应在充实现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开辟新的培养途径,拓展培养渠道,并根据师范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培养任务,在招生中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实现师范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主的目标,以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补充高层次教学、管理人才和提高现有队伍水平的需要。

(三)试点工作既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又要借鉴世界各国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注意使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可比性和通用性。

(四)试点工作应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速度的关系。质量是学位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教育硕士的试点工作要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要办出特色和水平,要创出牌子。同时,也要对教育硕士的质量标准有一个恰当的界定,既不能简单按现在学术型、科研型人才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理解为对实际工作职位(岗位)的

一般要求。试点工作既应本着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稳步前进,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又应实事求是、精心组织,保证健康发展。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该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的

要求,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国家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专业学位工作的进展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逐步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或中、小学管理人员的任职和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

(二)招生与考试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

的在职人员,主要是普通中学的专任教师或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招生采取计划内委托、定向培养与单位自筹经费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入学考试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专业课考试科目由各试点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参照本通知所附的参考性培养方案(见附件三、四、五),自行确定。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各种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可根据培养方式的不同从二年到四年不等。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和特定培养方向的要求,参照参考性培养方案来确定。既要开设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开设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以及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教学安排既有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又应体现不同培养方向的特点,重在加强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应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联系,要聘请教育实际工作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

作。加强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已有一定教育实践经验的在职学生,则应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改善知识结构。

(五)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方面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和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三、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进行。同时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具体规格、标准、课程设置、教材及案例库建设、师资培养、联合考试的办法、评估方式及国外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经验等方面的意见。同时成立由国家教委有关司局组成的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以便更好地组织、协调、推动试点工作。

(二)各试点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重视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试点单位可根据需要成立研究生院(处)、教育学院

(系)及有关组成的专门工作组织,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试点单位应根据本通知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拟定培养方案和实施

措施,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日前报到我办,经审核同意后试行。

(三)各试点单位开设的学科教学培养方向以及教育管理方向,应具备相应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