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4帧中继讲解共34页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9
9.4 帧中继网帧中继网络是目前局域网互联综合性能(可靠性、价格、传输速度、网络延时、响应时间、吞吐量、覆盖面等)最好的公共网络,可提供高达45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
帧中继网络正在逐渐替代DDN网络,成为局域网互联的主要公共服务网络。
帧中继公共网络最早是在1992年在美国投入公共服务。
我国从1996年底由中国电信(现在的电信和网通)开始建设ChinaFRN,其一期主干网络于1997年6月建设完成,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南京等21个省会城市,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了国际出口,与其它国家的帧中继网络相连。
目前,经过8年的建设,我国的ChinaFRN已经延伸到几乎所有地级市,部分地区甚至延伸到县级市,覆盖面非常广泛。
9.4.1 帧中继网络的构造帧中继网络是由帧中继交换机组成的一个跨地域的大型网络。
帧中继网络的核心是帧中继交换机,是一个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设备。
帧中继交换机之间使用光纤连接,采用时分多路复用的方式提供多条虚电路。
图9.14帧中继由帧中继交换机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帧中继网络是一个分组交换网,在帧中继交换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报是与局域网一样带有帧报头的数据帧。
帧中继数据帧的报头格式如图9.15所示:图9.15帧中继的报头格式帧中继报头的头一个字节是01111110的二进制序列,标明一帧数据的开始。
第二个字段是16位的地址字段,其中的DLCI地址占10位。
另外还有3个标志位,分别是向前拥挤标志位FECN、向后拥挤标志位BECN 和丢弃标志位DE。
DLCI地址是交换机识别虚电路使用的虚电路号(own Data Link Channel Identifier)。
帧中继交换机使用DLCI地址进行数据报转发的工作原理如图9.16所示:图9.16 帧中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帧中继交换机的与以太网交换机一样,拥有一个交换表。
数据报进入端口后,交换机从帧报头的地址字段取出DLCI地址,查交换表就可以得知应该向哪个端口转发。
4.4.1 帧中继基本原理帧中继(Frame Relay,FR)技术是在OSI 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帧中继仅完成OSI 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协议;同时,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而帧中继具有吞吐量高、时延低、适合突发性业务等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承载业务,通过RFC1490协议,把网络层的IP 数据包封装成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继帧,帧中继的用户接口速率最高为34Mbit/s ,它目前在中、低速率网络互联的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 用户需要数据通信,其带宽要求为64kbit/s-34Mbit/s ,而参与通信的各方多于两个的时候使用帧中继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2) 当数据业务量为突发性时,由于帧中继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功能,选用帧中继可以有效地处理突发性数据。
1 帧中继业务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网络接口之间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永久虚电路是指在帧中继终端用户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并在其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
交换虚电路是指在数据传送前,两个帧中继终端用户之间通过呼叫建立虚电路连接,网络在建好的虚电路上提供数据信息的传送服务,终端用户通过呼叫清除操作终止虚电路。
目前已建成的帧中继网络大多只提供永久虚电路业务。
帧中继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如图2-1所示。
FR 网络FR网络FR 网络FRAD :帧中继组装和拆分 PVC :永久虚电路 LAN :局域网图2-1 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2 帧中继的基本功能帧中继在OSI 第二层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仅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智能化的终端设备把数据发送到链路层,并封装在LAPD 帧结构中,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
帧中继技术基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就是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把数据源发送的数据信息从一个地方通过传输信道交换设备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数据接收设备中,也就是数据信息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数据通信网是为提供数据通信业务而提供的媒体,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网的交换技术有:电路方式、分组方式、帧方式、和信元方式等。
电路方式是传递信息最简单的方式。
电路方式之一是基于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或ISDN电路交换的原理,当用户要求发送数据时,交换机在主叫用户端及被叫用户端之间连接一条链路。
终端设备通过接入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或适配器(TA))连到交换机上,经接入设备的拨号在交换机之间构成一条物理链路。
如图1-1所示。
图1-1 利用PSTN/ISDN进行数据通信示意图这种方式属于预分配电路资源系统,即在一次接续中,电路资源预先分配给一对用户固定使用,不管该用户是否有数据在链路中传递,电路一直被这一对用户占用,其它用户无法插入该链路中。
只有该对用户使用完后把该链路释放,其它用户才能使用。
另一种电路方式是采用专线,即数字数据网(DDN)。
DDN一般向用户提供专用数据传递链路,如图1-2所示。
图1-2利用专线联接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电路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为通信的两端建立物理连接,它有如下优点:①信息传输时延小,因为它是一个固定物理连接,信息传输的时延也是固定的。
②电路是“透明”的。
发送端和接收端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限制在某一个协议下,只要终端设备认可,任何协议的信息都可以传递。
③信息传递的吞吐量大。
可以根椐信息量的大小来选择信息的传递带宽。
它的缺点是资源比较浪费。
基于PSTN或ISDN电路方式至少要占用一路话路,即64Kbps。
如果传递的信息不到64Kbps,占用的带宽也不能减小,其它用户也不能享用。
基于DDN的电路方式虽然可以根据需要分配带宽,但对信道的占用也是半永久性的,用户一旦租用,即使没有信息传递,其带宽也不能由其它用户享用,因此,DDN 一般用于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