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时间:2011-04-23来源:卫生部浏览:38123 原文: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方便,卫生部日前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1 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 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王金黄、块黄腐皮4 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 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无6 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无7 玫瑰红B 调味品无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后期增补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膨化食品19 鲜瘦肉胭脂红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20 大黄鱼、小黄鱼柠檬黄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21 陈粮、米粉等焦亚硫酸钠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22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亚硫酸钠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为配合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开展,有针对性地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对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特提出部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该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和处理案件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当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增补相关信息,适时予以通报。
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一、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二、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三、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四、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五、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四、对企业巡查工作的建议1.关注企业使用的各种复合香精、改良剂等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如标签上未标明其成分或无标签应要求企业停止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应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2.关注生产现场无包装的不明物质。
不法企业在故意使用一些违规物质的时候,一般均会去除该物质的外包装,不存放在仓库,往往在其生产现场的角落可以见到没有任何标识的不明物质,如企业不能说明是何物质、作何用途,并无法提供相应证明的情况下,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3.关注企业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企业购买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巡查人员可以对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进行抽查,核对其所用添加剂的品种、数量是否可以对应。
若发现有不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复制相关资料,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4. 关注企业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情况(1)注意称量用的计量器具的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使用的方式是否合理。
(2)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春、夏季应加强对企业防腐剂使用情况的监督。
若发现有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应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登记相关记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六条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1—5批汇总)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方便,卫生部日前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1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王金黄、块黄腐皮4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无6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无7玫瑰红B调味品无8美术绿茶叶无9碱性嫩黄豆制品10工业用甲醛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11工业用火碱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无12一氧化碳金枪鱼、三文鱼无13硫化钠味精无14工业硫磺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无15工业染料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无16罂粟壳火锅底料及小吃类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17革皮水解物乳与乳制品含乳饮料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及检测方法
以下表格中,序号、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称、可能添加到的食品品种、标准检测方法,为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的内容。
快速检测参考方法一栏的内容,为笔者整理后加入,所提及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北京中卫食品卫生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为参考内容。
更多的快速检测方法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更多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第三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
办发〔2010〕17号)的规定,为深入幵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 剂整顿工作,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专家组提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 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 》,并对前三批已公布名单
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
附件: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
2.食品中可能滥用
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四批)3.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四批)
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II。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四、对企业巡查工作的建议1•关注企业使用的各种复合香精、改良剂等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如标签上未标明其成分或无标签应要求企业停止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应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2•关注生产现场无包装的不明物质。
不法企业在故意使用一些违规物质的时候,一般均会去除该物质的外包装,不存放在仓库,往往在其生产现场的角落可以见到没有任何标识的不明物质,如企业不能说明是何物质、作何用途,并无法提供相应证明的情况下,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3•关注企业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企业购买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巡查人员可以对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进行抽查,核对其所用添加剂的品种、数量是否可以对应。
若发现有不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复制相关资料,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4. 关注企业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情况(1)注意称量用的计量器具的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使用的方式是否合理。
(2 )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春、夏季应加强对企业防腐剂使用情况的监督。
若发现有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应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登记相关记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六条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第一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公布作者:来源:《科学养生》2009年第03期据新华社电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氯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行为包括: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超量使用酸度调节剂(乙二酸等);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物超标准,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及甜味剂;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超量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小麦粉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等。
通知强调对于明知故犯、知情不报、继续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依法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读/鲁湾对广大读者来说,食品添加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说它最熟悉,是因为一日三餐我们都离不开它,不知不觉间吃进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
说它陌生,是因为连这些食品添加剂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更遑论长得什么模样。
有人说,我是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蔬菜,自己做饭吃,从不下饭店买熟食。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食品整治办〔2008〕3号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整顿办函〔2011〕1号
附件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附件2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附件3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关于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6号)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
特此公告。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附件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
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