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安全管理文件-电气和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2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电气设施和设备运行安全,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使用、管理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活动。
第三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有关培训。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第二章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查第六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应当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第七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
第八条定期检查应当按照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包括但不限于线路、插座、开关、保护装置等的检查。
第九条清洁工作应当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避免积尘和杂物对设备的影响。
第十条润滑工作应当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给予润滑剂,并注意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
第十一条紧固工作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螺栓、接线端子等部件,防止松动和脱落。
第三章电气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二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经过相关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电气参数和接线。
第十四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用具。
第十五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注意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六条电气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对设备的影响。
第四章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七条电气事故发生时,使用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电源并报告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电气事故的紧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疏散、消防措施、急救等。
第十九条电气事故发生后,应当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电气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第二十条电气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机构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执法部门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
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管理规定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与企业的正常运营。
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接下来,我将对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律法规及标准:1.国家标准:GB 50171-2018《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使用与维护规程》是我国对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措施。
2.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气安全法》、《职业卫生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设备安全性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巡查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二、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管理要求:1.设备的选择与采购:企业在购买电气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选择品牌和型号,并提前与供应商沟通,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
2.设备的安装与验收:企业在安装电气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安装图纸进行操作,并请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符合安全要求。
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电气设备维护计划,并按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清理设备周围的灰尘、及时更换老化的元器件等。
4.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操作设备时的要求,包括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5.设备的检修与维修: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附件1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强制规定
(2018年版)
一、临时用电设备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必须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并履行交底程序后方可实施。
二、严禁未验收合格的临时用电工程投入使用。
三、严禁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用电材料、设施、电器和工器具。
四、严禁使用护套线、敞开式碘钨灯、民用插板、倒顺开关。
五、严禁将电缆直接挂设在金属结构和构架上,电缆与金属结构物接触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
临时用电线路必须用规定颜色区分。
六、严禁将二级配电箱当开关箱使用。
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七、严禁同一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开关箱与固定用电设备的距离不大于3米。
八、严禁非电工作业人员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强制规定》
条文说明。
(修编版)2018—10—26发布2018—11—01实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体要求 (3)5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7)5.1电气设备的运行值班工作 (7)5.2高压设备的巡视 (9)5.3电气操作 (10)5.4高压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分类和相关规定 (15)6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5)6.1工作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5)6.2工作票制度 (16)6.3工作许可制度 (21)6.4工作监护制度 (21)6.5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23)7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24)7.1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的技术措施 (24)7.2停电 (25)7.3验电、装设接地线 (26)7.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29)8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措施 (30)9发电机、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工作 (31)9.1发电机、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 (31)9.2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工作 (34)10在GIS、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35)10.1GIS、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及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35)10.2GIS、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巡视、检修等工作的基本要求 (36)10.3六氟化硫气体管理、操作基本要求 (37)11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动机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39)12在二次系统上的工作 (40)12.1在二次系统上工作填用工作票的规定 (40)12.2在二次系统上工作填用安全措施票的规定 (41)12.3二次系统工作前的准备 (42)12.4二次系统工作中的安全规定 (43)13电气试验 (45)13.1高压试验 (45)13.2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 (47)13.3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48)13.4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的工作 (48)14电力电缆工作 (49)14.1电缆工作基本要求 (49)14.2电力电缆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50)14.3电力电缆试验安全措施 (51)15其他安全措施 (52)附录A (资料性附录)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54)附录B(规范性附录)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73)附录C(规范性附录)登高安全工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77)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气操作票格式 (78)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气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79)附录F(资料性附录)电气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82)附录G(资料性附录)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卡格式 (84)附录H(资料性附录)检修设备试运行申请单格式 (86)附录I(资料性附录)检修设备试运行后恢复工作申请单 (87)附录J(资料性附录)标示牌式样 (88)附录K(资料性附录)电气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格式 (90)前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国家电投安环〔2016〕399号,以下简称2016版电气安规)于2016年10月份实施,在加强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人员的作业行为,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件编号:YJYH—AQ—2018—022 文件类型:受控文件盈江县允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用电与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安全用电与临时用电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对用电设备及使用人员的安全管理,避免设备或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厂所有的用电(包括临时用电线路)管理在安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盈江县允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包括矿山)范围内所有作业现场(正在施工中的新扩建项目除外)的用电设备及使用人员和临时用电线路审批的管理。
3 相关职责3.1 设备保全处是安全用电和临时用电设备及线路管理的主管部门。
3.2 分厂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用电,具有管理、巡视检查、整改方案的制定,对临时用电的设备负荷情况、电源搭接点进行检查确认等职责。
3.3 分厂各班组长及电气人员,负责对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的操作与使用进行跟踪、协调、监督和检查。
3.4 使用单位(包括第三方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申请和使用临时用电线路。
4 工作程序4.1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4.1.1 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和使用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电气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维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1.2 从事电气专业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1.3 按要求安装电气系统的过载、短路保护装置,在一般的低压系统中,总配电、分配电和电力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均需安装过载、短路、漏电保护装置,不得出现漏装或错装的情况。
4.1.4 为取得最佳效果,应正确选用保护装置,除正确选择保护装置的类型外,其规格也必须与保护的对象相匹配。
4.1.5 电气设备和电气用具要按规定连接好接地保护线,并定期做好接地线的接地电阻测定,不能把零线当作接地线;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 欧姆,避雷装置的接地线电阻不得大于10 欧姆。
4.1.6 保护零线和保护接地线路,不允许装设刀闸、熔断器,并采用多处重复接地。
所有电器设备外壳和人所能接触到的金属结构上,都必须采取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2018
一、电气设备标志标识准确完备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合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和区别电气相别的色标等。
一次系统模拟图或电子接线图应与现场实际相符。
二、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格操作人员每年应考试合格并经运行管理单位以正式文件批准公布。
因故间断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需重新考试合格。
实习人员不得进行操作。
三、防误装置维护管理到位高压电气设备远方和就地操作必须安装功能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防误装置的运行巡视及缺陷管理应等同主设备,停用时应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锁具失灵后实行挂牌运行管理,先隔离,后操作。
四、发令、受令准确清晰倒闸操作应由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发令,发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操作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受令人应复诵无误,双方都要启动录音并作好记录。
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
五、操作票填写规范正确操作票应按照操作指令由操作人员填写,并经值班负责人审核签名。
根据逐项操作指令票填写的倒闸操作票,应采用双重序号,若为非连续序号时,倒闸操作项目之间要空一格,并用明显记号标识。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气安全法》以及《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2.本制度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部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部门和岗位。
3.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二、安全生产责任1.公司领导层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建立健全安全领导体系,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2.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
三、电气设备使用管理1.电气设备进场检验:所有新进电气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电气设备的装配和调试: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装配和调试,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设备维护应按照设备生产商的要求进行,严禁擅自改动设备结构或部件。
4.电气设备巡检管理:各部门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电气设备安全使用1.员工电气安全培训: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员工应接受电气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2.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各部门应制定电气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
3.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应配备电气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
4.电气设备事故处理:如发生电气设备事故,应立即停电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安全防护措施1.电气设备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应设置防护装置,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2.电气设备周围安全空间:电气设备周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安全防护: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擅自解除防护措施。
六、应急预案1.应建立电气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措施和责任分工。
2.各部门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1.公司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力建设第三章电力生产与电网管理第四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五章电价与电费第六章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第七章电力设施保护第八章监督检查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第三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或者非法侵占、使用电能。
第五条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电力建设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电网经营企业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接受电力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八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电力事业。
第九条国家鼓励在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在研究、开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电力建设第十条电力发展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电力发展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能源、电源与电网配套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
第十一条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